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聚己内酯

聚己内酯

聚己内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65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基础医学、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2篇、会议论文83篇、专利文献85574篇;相关期刊276种,包括材料导报、复合材料学报、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39种,包括2014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研讨会、2014年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物基纤维材料高峰论坛、第二届中国国际生物降解塑料应用研讨会等;聚己内酯的相关文献由3626位作者贡献,包括朱国全、柳玉英、王发刚等。

聚己内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2 占比:0.79%

会议论文>

论文:83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85574 占比:99.11%

总计:86339篇

聚己内酯—发文趋势图

聚己内酯

-研究学者

  • 朱国全
  • 柳玉英
  • 王发刚
  • 刘立建
  • 郎美东
  • 高巧春
  • 林治涛
  • 申红望
  • 李战雄
  • 杨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马子雨; 张宾; 张云涛; 柳晓琳; 卞志鸿; 乔鲁卉; 侯玉东
    • 摘要: 背景:槲皮素具有促成骨、抗过敏、抗炎症、抗氧化、抗病毒、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但其稳定性及溶解性较差,不利于其功效的发挥和运用。目的:制备用于促进骨形成的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并考察该纳米纤维支架的体外释放机制及其对MC3T3-E1细胞成骨性能的影响。方法:以槲皮素、牛血清蛋白、壳聚糖为材料,采用改良去溶剂法制备壳聚糖包被的槲皮素纳米微球,和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壳聚糖包被的槲皮素纳米微球;以槲皮素纳米微球、聚己内酯、聚乙二醇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表征纳米纤维的微观形貌、水接触角与体外药物释放。将聚己内酯/聚乙二醇纳米纤维支架与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分别与MC3T3-E1细胞共培养,以单独培养的细胞为空白对照,检测3组细胞增殖与成骨分化能力。结果与结论:①透射电镜显示,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表面光滑,直径不均匀,微球能够有效纺入静电纺丝支架中;扫描电镜显示,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纤维不规则,交织成网状结构,形成大小不一的孔隙,无明显断裂;②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的水接触角显著小于聚己内酯纳米纤维支架、聚己内酯/聚乙二醇纳米纤维支架;③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前4 d释放的药物量达30%左右,后期药物释放逐渐平缓,1个月的药物释放量达到70%左右;④相较于空白对照组、聚己内酯/聚乙二醇纳米纤维支架,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可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碱性磷酸酶表达与钙盐沉积;⑤结果表明,槲皮素缓释纳米纤维支架具有良好的药物控释作用,可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与成骨分化。
    • 赵金龙; 刘继超; 于洋
    • 摘要: 背景: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血管化问题使组织工程骨应用于临床受到了制约。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促进骨细胞形成的同时也可促进骨组织中血管的形成。目的:观察聚己内酯/β-磷酸三钙/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支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黏附的影响,以及修复骨缺损的效果。方法:①利用3D快速成形机制备聚己内酯/β-磷酸三钙支架(记为PCL/β-TCP支架),将支架浸渍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溶液中制备聚己内酯/β-磷酸三钙/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支架(记为PCL/β-TCP/PDGF BB支架)。②体外实验: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接种于两种支架上,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情况,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黏附与成血管基因表达。③体内实验:取21只成年大鼠,建立双侧胫骨缺损模型,实验组植入PCL/β-TCP/PDGF BB支架,对照组植入PCL/β-TCP支架,空白组不植入支架,每组7只。术后12周,进行Micro-CT扫描、骨组织形态学观察及成骨与成血管基因检测。结果与结论:①体外实验:与PCL/β-TCP支架相比,PCL/β-TCP/PDGF BB支架可促进骨髓间充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与黏附,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31 mRNA的表达。②体内实验:Micro-CT扫描显示,空白组可见明显的骨缺损,对照组、实验组均可见大量新生的骨组织,实验组修复效果更明显。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和番红固绿染色显示,空白组没有明显骨组织形成;对照组可见大量成熟度较高的骨基质及相对较少的不成熟软骨组织;实验组可见大量的骨样组织及成熟度较高的软骨组织,大部分髓腔再通。RT-PCR检测显示,实验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碱性磷酸酶、骨钙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D31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③结果表明:相比于PCL/β-TCP支架,PCL/β-TCP/PDGF BB支架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黏附并表达成血管相关基因,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 董志恒; 高艳; 刘贞; 韩晓谦
    • 摘要: 背景:在骨组织工程中,静电纺丝的应用使得促成骨生长因子能够更长久的发挥作用.研究表明,淫羊藿苷可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目的:构建载淫羊藿苷/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评估其生物相容性及体外促成骨能力.方法: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淫羊藿苷/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表征其微观形貌及体外药物释放.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分4组处理:空白组常规培养细胞,纳米纤维膜组加入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药物组加入含淫羊藿苷的培养基,实验组加入淫羊藿苷/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检测各组细胞骨架形态、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钙素mRNA表达.结果 与结论:①扫描电镜显示,淫羊藿苷/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具有三维立体的网状交织的结构,相互交错,空隙大小均一,孔径100-200μm,纤维平均分布范围为300-600 nm;②观察淫羊藿苷/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1个月内的药物释放累积量,开始1-5 d药物有突释现象,释药量达45%左右,后期药物呈缓慢持续释放,到30 d时药物释放量达80%以上;③培养24 h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黏附于纳米纤维膜生长,细胞肌动蛋白走行及细胞内部结构清晰;④CCK-8检测显示,实验组培养4,7 d的细胞增殖快于其他3组(P<0.05);⑤实验组诱导培养7,14,21 d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其他3组(P<0.05),诱导培养7 d的骨钙素mRNA表达高于其他3组(P<0.05);⑥结果表明,采用静电纺丝法可构建淫羊藿苷/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该膜具有良好的体外释药性能与促成骨性能.
    • 李璇; 孙一民; 李龙飙; 王振铭; 杨静; 汪成林; 叶玲
    • 摘要: 背景:聚己内酯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生物相容性、降解速率可调等优点,有作为组织工程支架应用于牙髓组织工程的潜能,但其亲水性和生物活性较差.目的:制备聚多巴胺及纳米羟基磷灰石改性的多孔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olydopamine-nano-hydroxyapatite,PCL-PDA-nHA)微球,探索其物理性能及对牙髓细胞增殖和矿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制备多孔聚己内酯微球,通过聚多巴胺进行表面改性,得到PCL-PDA微球,提高其亲水性和结晶能力;通过模拟体液在PCL-PDA微球表面原位形成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分反应7 d组与反应14 d组),得到PCL-PDA-nHA微球.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和蛋白吸附实验检测各组微球的理化性质,通过溶血实验、凝血因子激活实验和血小板凝集实验检验各组微球的血液相容性.将4组微球分别与人牙髓细胞共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茜素红与天狼星红染色分析微球的矿化诱导能力.结果 与结论:①扫描电镜显示,4组微球为均匀疏松的多孔结构,微球直径无明显差异,微球孔隙率为87.4%,孔隙直径在20-50μm之间;X射线光电子能谱显示,聚多巴胺和纳米羟基磷灰石有效修饰到聚己内酯表面;蛋白吸附实验显示,改性后的材料可增强血清白蛋白的吸附能力;②溶血实验显示,4组微球的溶血率在1%以下,不会造成明显的溶血;凝血因子激活实验显示,各组改性聚己内酯微球对凝血影响较小;扫描电镜显示,各组微球表面无明显的血小板聚集;③CCK-8检测显示,各组改性微球表面的细胞增殖均快于聚己内酯微球;④碱性磷酸酶、茜素红与天狼星红染色显示,各组改性微球的矿化诱导能力均强于聚己内酯微球,其中PCL-PDA-nHA-14 d微球与PCL-PDA-nHA-7 d微球的矿化诱导能力强于PCL-PDA微球;⑤结果表明,PCL-PDA-nHA纳米微球的血液相容性良好,可促进人牙髓细胞的增殖和矿化.
    • 刘家利; 索海瑞; 杨翰; 王玲; 徐铭恩
    • 摘要: 背景:3D打印聚己内酯组织工程支架是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选择合适的材料制备力学性能优良的多孔支架是当前研究的难点.目的:制备不同填充结构的三维多孔聚己内酯支架,研究其机械性能.方法:设计0°/90°、0°/60°、0°/60°/120°、0°/45°和0°/45°/90°/135°5种填充结构,采用生物3D打印机打印三维多孔聚己内酯支架,测试支架的孔隙率及压缩和拉伸性能.结果 与结论:①5种支架的孔隙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从Z方向压缩时,不同填充结构聚己内酯支架的压缩性能差异很小;③从Y方向压缩时,0°/45°、0°/60°、0°/90°三种支架的压缩性能随填充角度增加而增强,0°/45°/90°/135°支架的压缩模量和强度比0°/45°支架高,0°/60°/120°支架的压缩模量和强度比0°/60°支架强;④从X方向压缩时,支架压缩模量和强度的规律与Y方向压缩相反;在5种支架中,0°/45°/90°/135°支架的拉伸模量和强度最大,0°/90°支架的拉伸模量和强度最小,0°/45°、0°/60°、0°/90°支架的拉伸强度和模量随角度增加而减小;⑤结果表明,0°/90°和0°/60°/120°填充结构的支架可满足力学性能各向同性的生理环境需求,其他3种结构可满足人体组织各向异性生长环境的要求.
    • 刘家利; 索海瑞; 杨翰; 王玲; 徐铭恩
    • 摘要: 背景:3D打印聚己内酯组织工程支架是近些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选择合适的材料制备力学性能优良的多孔支架是当前研究的难点。目的:制备不同填充结构的三维多孔聚己内酯支架,研究其机械性能。方法:设计0°/90°、0°/60°、0°/60°/120°、0°/45°和0°/45°/90°/135°5种填充结构,采用生物3D打印机打印三维多孔聚己内酯支架,测试支架的孔隙率及压缩和拉伸性能。结果与结论:(1)5种支架的孔隙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从Z方向压缩时,不同填充结构聚己内酯支架的压缩性能差异很小;(3)从Y方向压缩时,0°/45°、0°/60°、0°/90°三种支架的压缩性能随填充角度增加而增强,0°/45°/90°/135°支架的压缩模量和强度比0°/45°支架高,0°/60°/120°支架的压缩模量和强度比0°/60°支架强;(4)从X方向压缩时,支架压缩模量和强度的规律与Y方向压缩相反;在5种支架中,0°/45°/90°/135°支架的拉伸模量和强度最大,0°/90°支架的拉伸模量和强度最小,0°/45°、0°/60°、0°/90°支架的拉伸强度和模量随角度增加而减小;(5)结果表明,0°/90°和0°/60°/120°填充结构的支架可满足力学性能各向同性的生理环境需求,其他3种结构可满足人体组织各向异性生长环境的要求。
    • 董志恒; 高艳; 刘贞; 韩晓谦
    • 摘要: 背景:在骨组织工程中,静电纺丝的应用使得促成骨生长因子能够更长久的发挥作用。研究表明,淫羊藿苷可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目的:构建载淫羊藿苷/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评估其生物相容性及体外促成骨能力。方法: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淫羊藿苷/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表征其微观形貌及体外药物释放。体外培养MC3T3-E1细胞,分4组处理:空白组常规培养细胞,纳米纤维膜组加入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药物组加入含淫羊藿苷的培养基,实验组加入淫羊藿苷/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检测各组细胞骨架形态、增殖、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骨钙素m RNA表达。结果与结论:(1)扫描电镜显示,淫羊藿苷/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具有三维立体的网状交织的结构,相互交错,空隙大小均一,孔径100-200μm,纤维平均分布范围为300-600 nm;(2)观察淫羊藿苷/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1个月内的药物释放累积量,开始1-5 d药物有突释现象,释药量达45%左右,后期药物呈缓慢持续释放,到30 d时药物释放量达80%以上;(3)培养24 h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黏附于纳米纤维膜生长,细胞肌动蛋白走行及细胞内部结构清晰;(4)CCK-8检测显示,实验组培养4,7 d的细胞增殖快于其他3组(P<0.05);(5)实验组诱导培养7,14,21 d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高于其他3组(P<0.05),诱导培养7 d的骨钙素m RNA表达高于其他3组(P<0.05);(6)结果表明,采用静电纺丝法可构建淫羊藿苷/聚己内酯纳米纤维膜,该膜具有良好的体外释药性能与促成骨性能。
    • 卢海平; 郎雪梅; 张程; 剧松立; 张怡; 王信
    • 摘要: 背景:聚己内酯生物屏障膜的使用可以防止周围生长速度较快的纤维组织和上皮组织进入骨缺损内部,从而避免干扰正常骨再生过程.此外,对聚己内酯生物屏障膜的成骨性能修饰也得到了研究者们的探索.目的:总结聚己内酯生物屏障膜成骨改良策略,并展望新的聚己内酯生物屏障膜成骨策略.方法:中文以"聚己内酯屏障膜,成骨,骨替代材料,天然高分子,人工高分子,金属离子,生长因子,干细胞"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英文以"Polycaprolactone membrane,osteogenesis,bone substitute material,natural polymer,artificial polymer,metal ion,growth factor,stem cell"为关键词,检索PubMed数据库,选择2000年1月至2021年2月时间段与聚己内酯生物屏障膜相关的文献报道.结果 与结论:聚己内酯材料本身是疏水性的,与其他材料结合首先就得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已开发了很多方法,如使用多巴胺、肝素、胶原等作为连接桥梁使聚己内酯材料与其他材料更加相容,但由于不同材料与聚己内酯复合需要条件不一样,新的疏水性改性方法仍需开发.此外,聚己内酯材料及其改性得到了大量研究,聚己内酯与骨替代材料、天然高分子、人工高分子等材料复合已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但由于复合材料成骨活性的限制,新兴的成骨活性物质仍待开发.目前,一些已被证明对各类组织均具有良好再生活性的物质如外泌体、细胞外基质等,与聚己内酯复合材料在骨组织工程及其他领域(如周围神经再生、血管再生等)中极具研究潜力,有望开发成为新兴的组织工程再生策略.
    • 李璇; 孙一民; 李龙飙; 王振铭; 杨静; 汪成林; 叶玲
    • 摘要: 背景:聚己内酯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生物相容性、降解速率可调等优点,有作为组织工程支架应用于牙髓组织工程的潜能,但其亲水性和生物活性较差。目的:制备聚多巴胺及纳米羟基磷灰石改性的多孔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olydopamine-nano-hydroxyapatite,PCL-PDA-nHA)微球,探索其物理性能及对牙髓细胞增殖和矿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乳化法制备多孔聚己内酯微球,通过聚多巴胺进行表面改性,得到PCL-PDA微球,提高其亲水性和结晶能力;通过模拟体液在PCL-PDA微球表面原位形成纳米羟基磷灰石涂层(分反应7 d组与反应14 d组),得到PCL-PDA-nHA微球。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和蛋白吸附实验检测各组微球的理化性质,通过溶血实验、凝血因子激活实验和血小板凝集实验检验各组微球的血液相容性。将4组微球分别与人牙髓细胞共培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碱性磷酸酶、茜素红与天狼星红染色分析微球的矿化诱导能力。结果与结论:(1)扫描电镜显示,4组微球为均匀疏松的多孔结构,微球直径无明显差异,微球孔隙率为87.4%,孔隙直径在20-50μm之间;X射线光电子能谱显示,聚多巴胺和纳米羟基磷灰石有效修饰到聚己内酯表面;蛋白吸附实验显示,改性后的材料可增强血清白蛋白的吸附能力;(2)溶血实验显示,4组微球的溶血率在1%以下,不会造成明显的溶血;凝血因子激活实验显示,各组改性聚己内酯微球对凝血影响较小;扫描电镜显示,各组微球表面无明显的血小板聚集;(3)CCK-8检测显示,各组改性微球表面的细胞增殖均快于聚己内酯微球;(4)碱性磷酸酶、茜素红与天狼星红染色显示,各组改性微球的矿化诱导能力均强于聚己内酯微球,其中PCL-PDA-nHA-14 d微球与PCL-PDA-nHA-7 d微球的矿化诱导能力强于PCL-PDA微球;(5)结果表明,PCL-PDA-nHA纳米微球的血液相容性良好,可促进人牙髓细胞的增殖和矿化。
    • 卢海平; 郎雪梅; 张程; 剧松立; 张怡; 王信
    • 摘要: 背景:聚己内酯生物屏障膜的使用可以防止周围生长速度较快的纤维组织和上皮组织进入骨缺损内部,从而避免干扰正常骨再生过程。此外,对聚己内酯生物屏障膜的成骨性能修饰也得到了研究者们的探索。目的:总结聚己内酯生物屏障膜成骨改良策略,并展望新的聚己内酯生物屏障膜成骨策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