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质量
药材质量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59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农作物、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0篇、会议论文200篇、专利文献106408篇;相关期刊191种,包括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国现代中药等;
相关会议112种,包括第四届中国中药商品学术大会暨中医药学科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研讨会、第十届中国中药鉴定学教学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全国中药标本馆学术研讨会、中国生态学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年会等;药材质量的相关文献由1642位作者贡献,包括孟祥才、李敏、王文全等。
药材质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06408篇
占比:99.53%
总计:106908篇
药材质量
-研究学者
- 孟祥才
- 李敏
- 王文全
- 刘春生
- 丁立威
- 张艺
- 程翼宇
- 魏胜利
- 侯峰
- 刘汉槎
- 刘芳
- 华文俊
- 姜华
- 张永清
- 李成义
- 王宝东
- 王康才
- 王鸿昶
- 程朝晖
- 莫启武
- 蓝祖栽
- 丁乡
- 严辉
- 何敬胜
- 凌征柱
- 刘长利
- 古锐
- 吴发明
- 孙志蓉
- 宋琦
- 尹显梅
- 尹鸿翔
- 张静
- 徐昊天
- 斯金平
- 曹伍林
- 朱培林
- 李佳
- 李玮
- 李硕
- 李萍
- 杜江
- 杨喜忠
- 杨小艳
- 林慧彬
- 王少红
- 王强
- 王明伟
- 王有为
- 王静
-
-
汪戎锦;
张鸿旭;
武家杰;
于晓风;
睢大筼;
门丽慧
-
-
摘要:
目的 检测并比较不同栽培土壤条件下种植的灵芝经济性状、三萜及甾醇类成分、多糖类成分以及水分和浸出物含量,探讨山核桃壳、山沙土、玉米芯及玉米秸秆4种栽培土壤对灵芝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20版)方法,对山核桃壳、山沙土、玉米芯及玉米秸秆栽培土壤培育的灵芝中灵芝三萜及甾醇、多糖、水分及浸出物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 4种栽培土壤所种植的灵芝三萜及甾醇、多糖、水分及浸出物含量均符合药典要求。其中,玉米秸秆土壤栽培的灵芝样本中检测到的灵芝三萜及甾醇、多糖成分比其他三组较高,且具有较高的浸出物含量及较低的含水量。结论 山核桃壳、玉米芯及玉米秸秆土壤均可代替山沙土培育灵芝。
-
-
钟可;
王票票;
吕丽娟
-
-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蝉蜕的药材质量。方法:根据2020版《中国药典》四部浸出物、灰分、水分测定的方法,测定不同产地蝉蜕药材的浸出物、灰分、水分的含量。结果:蝉蜕浸出物测定以70%醇溶性热浸法为最佳。不同产地的蝉蜕浸出物含量为5.90%~7.68%,其中四川产浸出物含量最低,整体来看蝉蜕药材浸出物的含量较低,低于10%以下;不同产地蝉蜕的灰分含量为11.74%~22.78%,其中四川产灰分含量最高,整体来看蝉蜕药材的灰分含量较高,四个产地的药材灰分含量均高于20%。不同产地蝉蜕的水分含量为7.63%~9.31%。结论:建议中药蝉蜕的质量控制中浸出物测定选择70%醇溶性热浸法,浸出物含量不得少于5.0%;灰分含量不得超过20.0%,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0.0%。本实验建立的蝉蜕药材浸出物测定法操作简便,能作为中药蝉蜕质量控制的方法。限定灰分和水分的含量可为蝉蜕药材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
-
无
-
-
摘要:
【道地特征】《镇番县志》称:“锁阳三九者佳。入春尚可用,入夏则可以饲马,质老而味苦。”强调采收季节对于锁阳药材质量的影响。【药材性状】本品呈扁圆柱形,微弯曲,长5~15cm,直径1.5~5cm。表面棕色或棕褐色,粗糙,具明显纵沟和不规则凹陷,有的残存三角形的黑棕色鳞片。
-
-
臧亚男;
顾正位;
冯帅;
李佳;
王晓燕
-
-
摘要:
中药道地药材需要保证品质。从生态因子入手研究中药材品质,可以指导中药材种植,提高中药材品质,从源头保障药材质量。通过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梳理与生态因子相关的中药材品质研究的进展情况,表明多种单一生态因子均可对多种中药材的品质产生影响,其中尤以土壤因子、光照强度、降水量三个生态因子与中药材品质的相关性最为密切。参考文献33篇。
-
-
姚亮;
李国转;
王婷;
韦坤宏;
王强;
陈卫东;
彭代银
-
-
摘要:
目的:对仿野生种植丹参与普通种植丹参的药材质量进行对比研究。方法:根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的标准,对仿野生种植丹参与普通种植丹参进行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检查(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物测定)、浸出物测定(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及含量测定(丹酚酸B、丹参酮类)。结果:仿野生种植丹参与普通种植丹参的鉴别结果大体类似,但仿野生种植丹参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低于普通种植丹参,且仿野生种植丹参中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及丹酚酸B、丹参酮类的含量均高于普通种植丹参。结论:仿野生种植丹参的质量优于普通种植丹参,仿野生栽培技术有助于提高中药材的质量。
-
-
师若云;
许静远;
谢国勇;
朱艳;
秦民坚
-
-
摘要:
黄芩为中医临床组方中常用中药材,市场需求量大.目前,市售黄芩药材主要为人工栽培品,而人工栽培黄芩的品质差异较大,因此系统地阐述影响黄芩品质变化的因素对保证黄芩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极为重要.通过对黄芩的种质资源、栽培过程、采收加工和贮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进一步探讨黄芩科学种植及药材合理加工贮藏的方法,以期为控制黄芩药材质量提供依据.
-
-
苏学秀;
杨世琴;
张富娴;
贾存勤;
杨丽;
陈小娟;
滕泽学
-
-
摘要:
目的 了解甘肃栽培肉苁蓉的质量状况.方法 对甘肃省四大肉苁蓉产区的原药材进行初加工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指标性成分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的含量和醇溶性浸出物总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其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量.结果 样品中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的含量除切片阴干和切片微波干燥样品较低外,其余初加工品皆高于药典标准,以蒸制整枝品含量最高,各初加工品的醇溶性浸出物总量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高于药典标准;铅、镉、汞、砷、铜最大检测值分别为0.2 mg/kg,0.02 mg/kg,未检出,0.1 mg/kg,8.2 mg/kg,均显著低于药典标准;酒泉市金塔县各初加工品的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均高于其他产区.结论 甘肃栽培肉苁蓉质量较好,建议大力发展当地相关种植业,其中酒泉市金塔县可以此为优势产业发展;蒸制整枝烘干的产地加工法可加以推广.
-
-
-
朱振兴;
包婉玉;
江林波;
钟淑梅;
马毅平;
舒少华
-
-
摘要:
为探究间作大豆对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生长及药材质量的影响,在固定半夏播种密度下,设置35、50、65 cm的大豆株距,分析间作大豆条件下半夏生长环境的改变、生长状况、间作系统的土地当量比和种间竞争力以及半夏产量和药材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大豆种植密度的增加,半夏冠层光照度降低,叶面温度降低,土壤温度降低;间作大豆显著增加了半夏主叶叶面积、出土部分叶柄长及叶片SPAD值;间作系统中土地当量比增加,大豆竞争力强于半夏;间作大豆显著增加了半夏产量以及千粒重,其中以大豆50 cm株距间作下半夏产量最高,较半夏单作增产42.9%;间作大豆下的半夏药材质量和对照无显著差异,均符合药典要求。间作大豆为半夏提供了更良好的生长环境,增强了半夏生长势,提高了产量。
-
-
王源源;
丁鹏
-
-
摘要:
目的:建立绞股蓝药材高效液相色谱-紫外-蒸发光散射器(HPLC-UV-ELSD)串联指纹图谱方法,并同时测定槲皮素、芦丁、绞股蓝皂苷A和绞股蓝皂苷XLIX的含量,对其质量优劣进行全面综合评价。方法:采用HPLC-UV-ELSD串联法和相似度评价软件,对15批不同产地绞股蓝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并对绞股蓝中槲皮素、芦丁、绞股蓝皂苷A和绞股蓝皂苷XLIX 4种指标性成分中的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建立了绞股蓝药材HPLCUV-ELSD串联指纹图谱法,标定了11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4个色谱峰;不同产地绞股蓝药材中槲皮素、芦丁、绞股蓝皂苷A和绞股蓝皂苷XLIX 4种成分的含量高低不一,质量存在差异。结论:建立了绞股蓝药材HPLC-UVELSD指纹图谱法,并结合相似度评价和4种成分的定量分析结果,较全面地反映该药材的质量,该法可用于不同产地绞股蓝药材质量的有效评价。
-
-
布日额
- 《2017全国民族药高峰论坛》
| 2017年
-
摘要:
目的:对科尔沁植被区桔梗的资源地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药材质量研究,探究其遗传多态性及质量评价. 方法:采用植物根尖压片法,分子标记ISSR技术,HPLC法. 结果:对桔梗的染色体数目、核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桔梗的染色体基数2n=18,核型公式2n=2X=6m(2SAT)+12sm,核型类型属于2A型,较不对称,为较原始类型.4条引物扩增出46条多态性带,分布在83.34%~100%之间.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1.5条.聚类分析显示,该地区桔梗的遗传特征较为稳定.HPLC分析结果表明,6个采集点桔梗的桔梗皂苷含量相互间有差距,平均含量达到2.44%. 结论:桔梗的染色体基数2n=18,核型公式2n=2X=6m(2SAT)+12sm,遗传特征较为稳定.药材质量达到《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的要求.
-
-
-
康帅;
鲁静;
张继;
连超杰;
魏爱华;
马双成
- 《2017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七届中国药师周》
| 2017年
-
摘要:
淫羊藿为常用补肝益肾中药材,目前仍以野生资源为主.近年来随着用量猛增,药用资源在不断减少,市场品种的使用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药材质量不稳定.笔者深入产区调研收集准确基原的植物标本和样品,总结:概括了药典品5种基原(淫羊藿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箭叶淫羊藿Epimedium sagittatum(Sieb.et Zucc.)Maxim.、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 Maxim.、朝鲜淫羊藿Epimedium koreanum Nakai和巫山淫羊藿Epimediumwushanense T.S.Ying)的产销现状,并对药典中淫羊藿药材基原规定进行了讨论;同时应用实体显微、光学显微及体式荧光显微等技术进行观察和比较,参考叶结构及解剖相关文献,归纳了药典品较为专属且实用的鉴别特征.采用HPLC法,对《中国药典》收载的淫羊藿5个基原种进行了黄酮类成分指纹图谱分析,并比较了5种基原样品中淫羊藿苷、朝藿定A、B、C和宝霍苷Ⅰ的含量.从而为临床用药、市场监督、日常检验、标准起草等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
-
戚文涛;
刘长利;
安立成;
李剑超;
罗容
- 《第五届首都中医药研究生学术论坛》
| 2017年
-
摘要:
目的:通过13份京郊野生柴胡及27份市售柴胡样品的外观性状及总皂苷、总黄酮含量评价京郊山区野生柴胡与市售柴胡的质量. 方法:采用性状鉴别法鉴定样品外观性状,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柴胡中的总黄酮及总皂苷含量. 结果:市售柴胡药材中不同产地药材的性状、来源品种及生产方式各不相同,且均有掺入非药用部位的现象.京郊野生柴胡在外观性状及品种来源方面,不同区县所产亦有差别.市售柴胡的总皂苷平均含量为14.36mg/g左右,京郊山区野生柴胡中总皂苷平均含量为10.57mg/g左右;市售柴胡的总黄酮平均含量为4.14mg/g左右,京郊山区野生柴胡中总黄酮平均含量为1.32m/g左右. 结论:市售柴胡样品性状与《中国药典》(2015年版)所述柴胡性状均有不符之处,京郊山区野生柴胡部分样品符合药典性状描述项.市售柴胡中不同产地的样品总皂苷和总黄酮的含量差异较大;而京郊野生柴胡的二者含量则比较均匀,差异较小.
-
-
石磊岭;
贾晓光;
魏鸿雁;
马晓玲
- 《第九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大会暨第八届亚太民族植物学论坛》
| 2018年
-
摘要:
天山假狼毒Stelleropsis tianschanica Pobed.为瑞香科(Thymelaeaceae)假狼毒属Stelleropsis Pobed.植物,生于海拔1700~2000m的山坡草地,在中国仅新疆昭苏县有分布,国外在吉尔吉斯斯坦也有分布.狼毒类药材根茎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性味苦平,有小毒,具有祛痰、消积、止痛之功效.主治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淋结、皮肤、骨、附睾等结核,疥癣,痔缕等症.由于狼毒显著的临床疗效和广泛的适用性,使得狼毒在全国各地均有使用,但不同地方的药材来源又有所不同,临床上使用的狼毒科属药材十分混乱,至少有五种科属的植物在各地使用,伪品较多,正品为瑞香狼毒,天山假狼毒也作为狼毒的伪品一直在当地使用.
-
-
石磊岭;
贾晓光;
魏鸿雁;
马晓玲
- 《第九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大会暨第八届亚太民族植物学论坛》
| 2018年
-
摘要:
天山假狼毒Stelleropsis tianschanica Pobed.为瑞香科(Thymelaeaceae)假狼毒属Stelleropsis Pobed.植物,生于海拔1700~2000m的山坡草地,在中国仅新疆昭苏县有分布,国外在吉尔吉斯斯坦也有分布.狼毒类药材根茎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性味苦平,有小毒,具有祛痰、消积、止痛之功效.主治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淋结、皮肤、骨、附睾等结核,疥癣,痔缕等症.由于狼毒显著的临床疗效和广泛的适用性,使得狼毒在全国各地均有使用,但不同地方的药材来源又有所不同,临床上使用的狼毒科属药材十分混乱,至少有五种科属的植物在各地使用,伪品较多,正品为瑞香狼毒,天山假狼毒也作为狼毒的伪品一直在当地使用.
-
-
石磊岭;
贾晓光;
魏鸿雁;
马晓玲
- 《第九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大会暨第八届亚太民族植物学论坛》
| 2018年
-
摘要:
天山假狼毒Stelleropsis tianschanica Pobed.为瑞香科(Thymelaeaceae)假狼毒属Stelleropsis Pobed.植物,生于海拔1700~2000m的山坡草地,在中国仅新疆昭苏县有分布,国外在吉尔吉斯斯坦也有分布.狼毒类药材根茎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性味苦平,有小毒,具有祛痰、消积、止痛之功效.主治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淋结、皮肤、骨、附睾等结核,疥癣,痔缕等症.由于狼毒显著的临床疗效和广泛的适用性,使得狼毒在全国各地均有使用,但不同地方的药材来源又有所不同,临床上使用的狼毒科属药材十分混乱,至少有五种科属的植物在各地使用,伪品较多,正品为瑞香狼毒,天山假狼毒也作为狼毒的伪品一直在当地使用.
-
-
石磊岭;
贾晓光;
魏鸿雁;
马晓玲
- 《第九届中国民族植物学大会暨第八届亚太民族植物学论坛》
| 2018年
-
摘要:
天山假狼毒Stelleropsis tianschanica Pobed.为瑞香科(Thymelaeaceae)假狼毒属Stelleropsis Pobed.植物,生于海拔1700~2000m的山坡草地,在中国仅新疆昭苏县有分布,国外在吉尔吉斯斯坦也有分布.狼毒类药材根茎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性味苦平,有小毒,具有祛痰、消积、止痛之功效.主治水肿腹胀,痰、食、虫积,心腹疼痛,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淋结、皮肤、骨、附睾等结核,疥癣,痔缕等症.由于狼毒显著的临床疗效和广泛的适用性,使得狼毒在全国各地均有使用,但不同地方的药材来源又有所不同,临床上使用的狼毒科属药材十分混乱,至少有五种科属的植物在各地使用,伪品较多,正品为瑞香狼毒,天山假狼毒也作为狼毒的伪品一直在当地使用.
-
-
张谦
- 《2018年度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第三届江苏现代农业发展论坛》
| 2018年
-
摘要:
鲁丹参即山东丹参,是中国丹参的主要生产地,也是中国丹参的道地产区.分析了当前鲁丹参生产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丹参生产的新动能.山东丹参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丹参及涉丹参配方药品的生产和应用,对我国中医药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几年,山东丹参并没有因质量好而凸显其价格好的优势,个别时段甚至还低于其他产区,体现不出道地产区的优势和优质优价的市场惯例,挫伤了药农的积极性,严重影响着丹参产业的安全与稳定,对国民健康事业存有潜在的巨大负面影响。
-
-
张谦
- 《2018年度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第三届江苏现代农业发展论坛》
| 2018年
-
摘要:
鲁丹参即山东丹参,是中国丹参的主要生产地,也是中国丹参的道地产区.分析了当前鲁丹参生产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丹参生产的新动能.山东丹参产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丹参及涉丹参配方药品的生产和应用,对我国中医药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近几年,山东丹参并没有因质量好而凸显其价格好的优势,个别时段甚至还低于其他产区,体现不出道地产区的优势和优质优价的市场惯例,挫伤了药农的积极性,严重影响着丹参产业的安全与稳定,对国民健康事业存有潜在的巨大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