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诗学

中国诗学

中国诗学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38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2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789篇;相关期刊225种,包括人民论坛、社会科学研究、文史哲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2年“百年文学理论学术路径的反思”学术研讨会、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中国诗学的相关文献由429位作者贡献,包括陈良运、李有光、殷学国等。

中国诗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2 占比:12.02%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22%

专利文献>

论文:2789 占比:87.76%

总计:3178篇

中国诗学—发文趋势图

中国诗学

-研究学者

  • 陈良运
  • 李有光
  • 殷学国
  • 胡晓明
  • 田子馥
  • 陈伯海
  • 张海明
  • 徐亮
  • 方汉文
  • 李有光1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庄焕明; 刘毅青
    • 摘要: "摹仿论"是西方诗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不仅对西方诗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中国学界重点关注的理论。学界一般认为,中国诗学不存在西方诗学严格意义上的"摹仿论"。但旅美华裔学者顾明栋对此并不认同。为了论证中国诗学存在"摹仿论",顾明栋在《中西文化差异与文艺摹仿论的普遍意义》中指陈学界关于西方"摹仿论"的研究只限于简单的二分法,认为西方"摹仿论"具有普遍性。
    • 李玲玲
    • 摘要: 20世纪,中西比较诗学大家叶维廉在其《中国诗学》一书中,以比较诗学的视野、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充满诗意的语言、接近历史整体性的态度勾勒出中国诗学的形象,展示了中国诗学的内蕴,凸显了中国诗学的特质。叶维廉眼中中国诗学的“诗性智慧”表征于三个方面:先感后思、情理交融的诗性风格,无知、空白的诗性语言,秘响、旁通的诗性意韵。无论是从风格、语言还是意韵来看,诗性都无疑是中国美学最大的症候,在此意义上,中国智慧也就是“诗性智慧”。
    • 魏文文
    • 摘要: 中国诗学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璀璨的瑰宝,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和积累,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独具特色的诗学思想、经验和文化形态。中国诗学以生命为内核,以诗性为本质,既有生命的深度,又有文化的厚重,呈现出“生命—感悟—文化”的多维理路。当我们沿着这条路径跨越数千年的中国诗学传统时,抒情、叙述/叙事的话语气息和场景便迎面而来,而被遮蔽的叙述/叙事传统也重新回到中国诗学的批评视野,逐渐揭开神秘而深邃的面纱。
    • 韦拴喜; 柳靖
    • 摘要: "实境"作为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审美范畴之一,其所强调的以真言写真景、真景表真情的构思创作之法,以及妙造自然、感物应心的取境抒情之途,与20世纪初西方表现主义美学的核心范畴"直觉"所内涵的以心物交会的直观意识、鲜活生动的形象思维,以及主观能动的表现手法去抒情造艺之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互释互通、双向阐发的可能性."实境"论与"直觉"说之间这种不谋而合的交汇共鸣,显示了中西审美形态在探求本质、表达真理的层面上,超越时空、国界和民族的普遍有效性和可通约性.
    • 邓晓芒
    • 摘要: 海德格尔后期走向语言哲学,其实是他在发现西方形而上学在完成后走投无路之时唯一可选择的出路.他暗示出来的是,如果我们既不想再束缚于物理学和物理学之后,又不满足于伦理学和伦理学之后,我们面前所剩下来的就只有一条路,这就是语言学或语言学之后.但“语言学之后”已经被语言分析哲学败坏了,造成了语言的逻辑功能一家独大的局面,所以只有语言的诗化功能(非逻辑功能)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海德格尔对语言哲学的看法,标志着20世纪西方哲学“语言学转向”中除分析哲学之外的另一个主要分支,即向诗化的语言哲学突进.然而,海德格尔试图通过语言学转向来发掘语言中的非逻辑功能,以便从中继续追问存在的本质和人的本质,但这背后所隐藏着的实际上是上帝的创世之“道”,是尼采式的对上帝的追寻.中国学界的研究者们大都把海德格尔的诗化的语言哲学和中国传统的诗化哲学相比拟,认为在其中可以看到最有希望的中西哲学交通和融汇的契机;然而,海德格尔作为西方哲学中反传统的英雄,实际上并未从西方哲学传统中走出多远,在貌似激进的外衣之下隐藏着诸多历代哲人所追求的梦想.表现在他的语言哲学中,是有两大门槛阻碍着他向东方哲学靠拢:第一道门槛是对“存在”的追问;第二道门槛是对存在的这种追问最后变成了对神的信仰.这两大跨不过去的门槛严重阻碍了海德格尔对中国诗学和诗化哲学的认同.因此,海德格尔诗化的语言哲学的许多说法虽然听起来与东方的儒、道、禅极其相近,实际上却是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驰的.但即使如此,就海德格尔对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不成功的)解构而言,这种向诗和语言的转向却给我们今天重建形而上学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 周文晓
    • 摘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现代主义思潮切入现实政治的思想路径与四十年代平津地区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文化建国方案在理论层面具有相似性,《好望角》作为该思潮后期代表性刊物,延续了昆南、马朗等人以现代主义重构民族文化的意图与策略,尤具典型意义,其核心人物李英豪与九叶诗人袁可嘉在理论上师出同源,这使得他们在面对何为现代与何为现实等理论问题时,逻辑相似,且建构出相近的"民主诗学"体系,而现代主义理论的高度抽象性也为其设置了相同的障碍,即无法将这一民主体系化为实践.七十年代中后期叶维廉关于"中国诗学"的持续思考,既是这两支内蕴政治诉求的中国现代主义思潮的衔接与延伸,亦再一次证明了其寄身于文化层面的局限性.
    • 邓晓芒
    • 摘要: 海德格尔后期试图通过语言学转向来发掘语言中的非逻辑功能,以便从中继续追问存在的本质和人的本质。但与中国传统对诗的“意在言外”的理解不同,海德格尔的诗化哲学仍然植根于西方传统形而上学之中,一是对“存在”的追问,一是对上帝的期待,构成他无法进人中国诗学语境的两大门槛。
    • 马富野
    • 摘要: 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亦即"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周易·系辞》已有"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南朝梁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指出,诗的构思在于"神与物游",登山观海总溢情;明代谢榛《四溟诗话》说"景乃诗之媒";清代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会景而生心,体物而得神,则自有灵通之句,参化工之妙";直至清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强调触景才能生情.
    • 陈培浩
    • 摘要: 一、作为文学启新机制的“当代性”近20年来,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学科来说,历史化和当代化构成了学科前进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关于“历史化”的讨论和实践甚多,学界对其内涵的界定实颇参差甚至含混,但总体上体现了一种使当代文学研究去批评化,更具史料基础、更重考证理据、更具方法论和历史视野,从而更有成熟学科合法性的研究倾向。
    • 沈秀英
    • 摘要: 产生于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个特定时空范围的朦胧诗及其论争,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不容置疑的重要地位,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文化与文学的转型,也促进了中国诗学的现代转型",(1)"甚至可以说重新确立了中国现代诗歌的评价标准"。(2)作为继20世纪初"文白之争"后中国新诗"成长的第二个台阶",③朦胧诗的出现对中国西部(3)汉语诗坛同样意义重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