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比较诗学

比较诗学

比较诗学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385篇,主要集中在文学理论、中国文学、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1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5455篇;相关期刊219种,包括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当代外国文论及其跨文化旅行”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年会、2007年中外文学对话与西部生态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第18届世界翻译大会等;比较诗学的相关文献由312位作者贡献,包括杨乃乔、曹顺庆、张宪军等。

比较诗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1 占比:6.5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5455 占比:93.41%

总计:5840篇

比较诗学—发文趋势图

比较诗学

-研究学者

  • 杨乃乔
  • 曹顺庆
  • 张宪军
  • 向天渊
  • 尹锡南
  • 周荣胜
  • 方汉文
  • 陈跃红
  • 乐黛云
  • 于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摘要: 一、《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由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承办,为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英双语国际学术期刊(CN31-2148/I,ISSN 2096-4897),每年四期,于3月、6月、9月、12月的28日出版,发表关于比较文学、比较诗学和比较文化等领域之原创性学术论文及书评文章。
    • 钟琦; 杨宏铭
    • 摘要: “虚静”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审美胸怀和态度,在向外输出时仍面临阐释和翻译的问题。“Negative Capability”作为济慈的重要文论,在内心的无我状态和超越现实方面与“虚静”殊途同归,为“虚静”的阐释提供了新的路径。然而,两者在主客体关系、修身养性和对知识和经验的承认与否,上存在较大差异。本文通过比较两者的同质性和异质性,找寻“虚静”对外交流的可行之道。
    • 车明明; 刘淑勤
    • 摘要: 作为比较文学的重要分支,比较诗学基于文化的可比性进行文学对比研究,旨在揭示研究对象的一般规律和相互关联。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是情感表达的载体。因语言特征和文化思维的差异性,中西对意象的认知有互通之点,更有殊异之处。以比较诗学为理论支撑,从意象与意境美、意象与节奏美两种关系和维度来分析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翻译中的诗学认知,研究发现,源于对诗歌意象深刻而透彻的诗学认知,庞德得以充分再现中国古典诗歌的诗学要素和美学风貌。
    • 秦振耀
    • 摘要: 一、从“单纯列举”到清单的文本化、诗化诗歌文本中的幽默感是如何形成的?按照让-马克·穆拉(Jean-Marc Moura)在《幽默的比较诗学》(“Poétique comparée de l’humour”)中提出的观点,即使我们能概述出幽默的精神机制,也无法对“幽默语言的结构”这种压根不存在的事物做出界定。不过,诗人在发明幽默感时所依赖的个体化语言习惯却并非完全不能被测度,尤其当我们把观测的指标范围缩小到可以显示出相应“数值”的程度。
    • 侯传文; 高妤
    • 摘要: 黄宝生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印度学家,从印度古典诗学研究与翻译到比较诗学研究,他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专著《印度古典诗学》系统地概述了印度古典诗学的源流、体系、重要著作和流派等,对一些术语概念进行了详解和评点,填补了我国印度诗学研究的空白。其译著《梵语诗学论著汇编》汇集了十部最重要的梵语诗学代表作,为我国的印度诗学研究和比较诗学研究奠定了文献基础。其印度诗学与西方诗学、印度诗学与中国诗学比较研究的系列论文,体现了打通中国、印度和西方三大诗学体系,探索不同民族不同时代共同文心的学术旨趣。
    • 摘要: 一、《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由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中心承办,为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英双语国际学术期刊(CN31-2148/I,ISSN2096-4897),每年四期,于3月、6月、9月、12月的28日出版,发表关于比较文学、比较诗学和比较文化等领域之原创性学术论文及书评文章。二、中文学术论文字数一般不超过20000字;英文学术论文字数一般不超过10000字;书评文章中文以2500字左右为宜,英文以1000字左右为宜。
    • 张进
    • 摘要: 事件阐释学赋予事件“元本体论”意义,认为只有那些革新性事件才真正需要阐释。阐释者并非事件的主导者,而是参与事件之中进行选择的“历险者”;对事件的“理解”不同于对“事实”的“说明”,并非根据给定的语境,而是对既有语境的超越。阐释活动向未来开放,意义只能从后代人那里才能得到理解,并因此具有无限可能性。在事件阐释学映照下,比较诗学的诗性机制、事件空间和阐释学内涵得以彰显,比较诗学研究的内容、主体、方法和价值取向得到重新阐发。事件阐释学为比较诗学的定位提出了新的观念视野和方法参照。
    • 曹顺庆; 杨清
    • 摘要: 近年,中国比较文学稳步发展,在学科理论建设、比较诗学、中西比较文学、东方比较文学、翻译文学方面均取得前沿性成果。在学科理论建设方面,通过重新审视现有学科理论以清理理论的学理根据、补足缺失意义、创新理论话语,尤其在比较文学阐释学、译文学、“玉学”、“新世界文学”方面提出创见,并结合当前国内学界“新文科”建设这一热点问题,拓展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范式;在比较诗学研究方面,继续进行理论范畴和关键词、多民族诗学研究、理论关系、文论著作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充分重视诗学这一无国界的世界性文论话语特征,打通中西,甚至构建“世界诗学”,助力于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的构建;在中西比较文学方面,以中西文学关系研究、中西小说及其理论比较研究为主;在东方比较文学研究方面,重点关注中日、中韩、中阿、中印文学关系研究;在翻译文学研究方面,近年在“重写翻译史”这一命题上取得重要成果,并回顾了“译介学”这一理论形成的历程,批判学界对“创造性叛逆”的误读,挑战固有研究范式以求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再提创见,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打开思路。本文以2021年度相关成果为例,探讨比较文学的学术前沿与研究成果。
    • 邓永江; 姚新勇
    • 摘要: "少数民族口头文论"概念的提出已近30年,发出"中国文论"声音的呼吁也已20年有余,两者各自前行而少有交集.前者虽积累不少,但研究大多处于浅表;后者所进虽相对较深,却也不无封闭,似有敝帚自珍之嫌.以少数民族口头文论为研究对象,归纳其存在特征,探究其多维文艺观,并将少数民族口头文论与汉语古代文论加以比较,既考察两者的相近之处,发现汉语文论某些重要思想的口头性之维,又指出儒家之"兴观群怨"说与口头文论的承接、升华与转换关系,揭示孔子作为口头与书面两种文论传统的承上启下者角色,在更广阔的视野内,探寻纵深推进中国文论研究的新途径.
    • 郭明浩
    • 摘要: 中国文论的民族特质与世界价值系百年中外学界的讨论焦点,汉学家蔡宗齐于此有卓越建树.他认为,与西方文论相比,中国文论有"独特系统性",集中体现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家将文学视为内外"和谐过程",旨在实现天地人和谐.他揭橥了诗言志、兴观群怨、以意逆志、情、温柔敦厚(郝敬)等中国文论"术语"的发生语境、理论内涵、嬗变轨迹和价值意义.他极为注重还原中国文论的历史情境,尤其强调追问哲学渊源,既试图阐明早期中国人世界观对文学观的深刻影响,还探讨了诸多文论关键词的哲学背景.作为域外龙学研究名家,他对刘勰文学思想的来源、体系框架及创作论进行了深入考察.蔡宗齐还将中国文论纳入比较诗学视野进行审视,以内文化、跨文化与超文化三重视角开展中西比较,阐明中西方文论的异同及因由,并主张以"中体西用"为探究中国文论的模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