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48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83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04篇;相关期刊878种,包括齐鲁学刊、文史知识、文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全国青年哲学论坛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第四届青年学术论坛、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等;《人间词话》的相关文献由1345位作者贡献,包括彭玉平、季羡林、佛雏等。

《人间词话》—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83 占比:87.60%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35%

专利文献>

论文:204 占比:12.05%

总计:1693篇

《人间词话》—发文趋势图

《人间词话》

-研究学者

  • 彭玉平
  • 季羡林
  • 佛雏
  • 叶嘉莹
  • 孙维城
  • 陈鸿祥
  • 刘永良
  • 周溯源
  • 夏中义
  • 李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饶曙光
    • 摘要: 电影共同体美学作为作者美学、文本美学、接受美学合乎逻辑与现实的发展,是在借鉴、吸收与改造西方文艺理论、西方电影理论基础上,全面展开的中国式创造、中国式表达。电影共同体美学建构的核心旨归,即克服传统作者美学、文本美学与接受美学偏于一端的不足,尝试建构新的融合式美学,有效串联起作者与观众、生产与消费、内部与外部、东方与西方、历史与当下。共同体美学所追求的主客体的统一和结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维和西方文艺思维的有效结合与转化。为了建立起文化自信、美学自信,尝试梳理和解决当下中国电影的复杂问题,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自塑"起中国的国际形象,我们需要建构起能够渗透和贯穿电影各个层面的中国电影话语体系和本土理论、批评体系。同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为我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得我们有建构的依凭。而电影共同体美学正是在这种多重合力相互影响下共同推动的结果,其自身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也决定了其具备多重面向。
    • 侯冰玉
    • 摘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运用了多种方法对词作展开批评,如情境辅助线法、对照比较法、摘字摘句批评法、人品词风互照法等。情境辅助线法主张批评者回归作者创作时的情境来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对照比较法指将两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对比,以显现异同、分析优劣。摘字摘句批评法侧重对单字或单句的品评。人品词风互照法强调将作者的品性与其作品风格联系起来考察。
    • 万星君; 岳洋
    • 摘要: “气象”一词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重要概念,在“国粹学报”发表的《人间词话》64则中多次出现这一概念。此前不少学者为了厘清它与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境界”一词的区别,试图探究过“气象”一词的具体所指,从“气象”的词源着手探析“气象”一词的内涵,但都缺乏对王国维语境下“气象”一词的分析。《人间词话》中“气象”概念探析对比“气象”一词在文中多次出现的语境,进而归纳出“气象”作为特殊术语和习惯用法的两种情况。“气象”在习惯用法方面亦涉及王国维对中国传统文学中“气象”一词的语义接受,重点是《朱子语类》中“气象”的含义。
    • 周凤莉; 徐蔚
    • 摘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李煜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其词“神秀”,其人则如“释迦、基督”,能够“担荷人类罪恶”。学者据此认定王国维偏爱李煜。深入关注该问题,除了要对王国维偏爱李煜的原因进行探讨外,还需要全面搜罗王国维偏爱李煜的证据。探究王国维偏爱李煜之证,不仅需要通过通读、细读《人间词话》,对王国维的评词理论逐条进行分析,还需要辅以比较的维度,将《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所评价到的与李煜相关的词人与李煜并置,进行对比分析,另外还需要结合词学批评的更为广阔的语境,关注其他词学理论家对李煜的评论,并审视王国维如何在其他词学理论家品评李煜的基础上进行再批评,从另一个侧面掌握更为有效的实证。
    • 齐云清
    • 摘要: 自王国维于1908年发表《人间词话》以来,对境界的具体定义及境界说作为文学理论是否构成体系存在争论。王国维的境界说实际上搭建了一个完整的文学批评模式,既有理论作为骨架筋脉,又有以理论为基准进行的具体批评作血肉填充,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模式的接续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郜冬杰; 王媛媛
    • 摘要: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以偏爱的姿态对南唐后主李煜词作断以“血书”的评价。此论断虽然借用了尼采话语的外壳,却是中国传统“望帝啼鹃”的内涵,此评价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后主词最优秀的特点,即情感真挚。后主以帝王之身作词,在国与家的徘徊追忆之中,借以明月、梦境及水的意象,写出了字字泣血、句句含泪的词作,虽出于主观,却在客观上表达人类所共有的人生和生命的愁苦、无奈之感。
    • 邵越
    • 摘要: 中华文化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尤其是古诗词,从《诗经》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在中华文明史上蔚为壮观,也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笔。古诗词能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型塑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其语文核心素养,因此,一直以来都深受教育界的重视。尤其,2016年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更是增加古诗词的数量和占比.
    • 王辰龙
    • 摘要: 王国维可谓是中国近代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奠基人之一,他将中西方文学理论进行结合,提出了一系列优秀的论断。但是,由于中西文学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所以,王国维对一些不符合西方“纯文学”观念的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提出了批评,如其《人间词话》中将一些使用典故、含有寄托的词作评判为“隔”词,产生了一些偏颇之论,本文试对此进行辨析。
    • 王迪
    • 摘要: 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选编的四篇课文,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不直抒胸臆,而是将情志融于景、托于物,篇篇含蓄蕴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他还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以上两句可视为本单元课文写作手法的哲学基础。
    • 邓崔红
    • 摘要: 王国维评论南唐后主李煜词在《人间词话》中占了大量篇幅。王国维对李煜词多加赞赏,表现出二人在学术思想上有相通之处。李煜用“心血”作的词不仅开创了一种独特的境界美,还贴合了以“真”为美的审美要求。在人生阅历和身世遭遇方面王国维与李煜有相似之处,他们的人生都坎坷曲折,所以王国维就更能够体会李煜词的悲剧意义,这就能解释王国维为何在《人间词话》中对李煜的词作赋予了极大的肯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