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柏拉图

柏拉图

柏拉图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4755篇,主要集中在欧洲哲学、教育、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28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2篇;相关期刊2017种,包括法制与社会、学理论、求是学刊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第十五届全国大学教育思想研讨会、第六届世界儒学大会等;柏拉图的相关文献由4378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殿富、包利民、刘小枫等。

柏拉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28 占比:99.43%

会议论文>

论文:25 占比:0.53%

专利文献>

论文:2 占比:0.04%

总计:4755篇

柏拉图—发文趋势图

柏拉图

-研究学者

  • 周殿富
  • 包利民
  • 刘小枫
  • 程志敏
  • 陆扬
  • 佚名
  • 林志猛
  • 王晓朝
  • 申林
  • 凡夫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陈士聪
    • 摘要: 人们容易把柏拉图的"辩证法"看作一个单纯性质的概念,然而基于意见与知识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柏拉图辩证法前后期有着明显差异。柏拉图前期为了批判智者派把意见与知识混淆,强调意见与知识的对立:意见是变动的、杂多的,知识的对象——理念(eidos)是静止的、不变的。后期辩证法反思前期辩证法的观点,而得出:意见对于知识的获得有着重要意义,真意见即知识;同时,理念是运动的、变化的、内在蕴含矛盾的、相互之间充满联系的。
    • 陈斯一
    • 摘要: 在《会饮篇》的末尾,柏拉图安排曾与苏格拉底有过爱欲和师生关系的雅典政治家阿尔喀比亚德发表了一番对苏格拉底的赞美之辞。基于对阿尔喀比亚德讲辞的细致分析,论证柏拉图写作这篇讲辞的用意在于揭露阿尔喀比亚德对苏格拉底的误解,从而反衬出苏格拉底式哲学教育的真意。透过自身的政治血气视角,阿尔喀比亚德从苏格拉底的言辞中看到了魅惑人心的演说影响力,并将苏格拉底的节制之德视作一种实现自我统治从而统治他人的政治权能,然而苏格拉底真正试图教给他的是超越城邦的哲学爱欲。柏拉图在为苏格拉底辩护的同时,也借阿尔喀比亚德之口对他提出批评:由于低估了自己和对方的天性差异,苏格拉底式的反讽极易显得傲慢,导致他对阿尔喀比亚德的教育难以顺利展开。通过展现这场失败的教育,柏拉图揭示出哲学爱欲和政治血气的内在张力。
    • 马万东; 卢林萍
    • 摘要: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正义幻相和心灵样态之间的关联做了深刻的揭示和演绎,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对正义幻相和心灵之间的关联亦有精彩的呈现,但是过度的学科分化遮蔽了哲人和诗人所揭示的心灵的完整结构及其诸多表现形态。哲学要想重新获得对于人类心灵的敏感和洞见,就必须充分审视人类心灵的激情部分,在这一点上,处于形上进路和经验进路之间的修辞学进路更具有建设性意义。
    • 陈斯一
    • 摘要: 苏格拉底和阿尔喀比亚德的关系是古希腊哲学与政治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对柏拉图对话《阿尔喀比亚德前篇》的整体诠释,试图还原柏拉图对于该问题的全面思考:柏拉图并未像色诺芬那样简单地为苏格拉底辩护,而是试图深入理解苏格拉底给阿尔喀比亚德的教导,既展现其良苦用心,也剖析其失败之处,揭示出二者的交往如何暴露哲学爱欲与政治血气的悲剧性张力。
    • 陆品超
    • 摘要: 在《斐德罗篇》和《斐多篇》中,柏拉图强烈谴责了智术师名为antilogic的论证方法。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卷四中呼应了柏拉图批判,认为这种方法违反了不矛盾律,这促使他踏上了开创逻辑学的征途。传统解读将antilogic视同为强辩术或辩证法的做法是不妥的,研究表明,antilogic式论证具有集体废止型的可废止推理特征。它是普罗塔戈拉“双重逻各斯”学说在论证领域的实践,反映了智术师在面对信念冲突时的处理手段。它的恰当使用既能胜任智术师正反权衡、评判是非曲直的探究需要,也能满足他们在公共生活中实现合理且有效说服的修辞需求。
    • 陈连萍
    • 摘要: 柏拉图的灵感论,在继承德莫克利特、苏格拉底等前人思想下不断完善和系统化,主要涵盖灵感的源泉、灵感的表现、灵感的获得过程等几方面的理论成果。其中柏拉图在论述灵感的表现时所提出的磁石隐喻和四种迷狂因呈现出某种暗含关系而具有一定研究价值。本文旨在以柏拉图灵感论为中心,除了对其基本内容、影响争论进行阐述,将结合柏拉图在论证灵感可传递性时引入的“磁石”理论,并对磁石链上主要的四种主体与灵感的表现四种迷狂作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 张波波
    • 摘要: 《理想国》中已走出洞穴的哲人按照“正义”的要求重返“洞穴”是否牺牲了自身的利益,一直是柏拉图伦理学、政治哲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传统中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通常的看法是,哲人如去统治理想城邦,就必须牺牲一定程度的幸福,因为《理想国》规定最有价值、最有益的人类活动是沉思“相”,而哲人在从事“统治”这一实践活动的同时就无法沉思“相”或减少了对“相”的沉思。因此,统治与沉思相悖,这意味着,哲人为了沉思而放弃“正义”的要求会比他遵从“正义”的要求进行统治于己更有利。所以柏拉图关于哲人必须返回洞穴的论证实际上破坏了他对“正义有偿”的辩护。然而,实际上,对“正义”要求的遵循并不意味着对自我利益的放弃:柏拉图一方面强调哲人进行统治是以正义的活动来模仿“相”,而这种模仿“相”的方式在此情况下于爱正义的哲人而言远优于无视政治要求继续以沉思来模仿“相”的方式,另一方面又认为“政治正义”同“灵魂正义”一样,都是哲人幸福和自我利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哲人在根据“正义”的要求统治理想城邦时不仅没有牺牲自己的利益,反倒维护了自身的利益。
    • 张几凡
    • 摘要: 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问题贯穿文艺理论发展史,以柏拉图、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美学,以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观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美学观念,对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答。柏拉图的艺术模仿论认为,艺术作为模仿的模仿,无法达到真理性的认识。作为模仿的艺术是低劣的技艺,而不是一桩严肃的事业。黑格尔则认为“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是生活”这一唯物主义观点,同时认为艺术的作用就是再现现实和说明生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艺术与生活没有高下之分,艺术与生活本身就是两种形态的美,都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厘清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文学艺术进一步发展,提高大众的审美情趣。
    • 汪民安
    • 摘要: 本文是对《会饮》的一次重读。对柏拉图来说,爱的最根本的目标就是抵制死亡。而抵制死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男女身体之爱导致的生育来抵制死亡,生育孩子是对自己生命的延续;另一种是通过男人和男人之间的真理之爱来抵制死亡;真理和智慧会通过男人的爱来传递。一旦将自己的智慧和真理传递下去,那么这个人也不会死亡。也就是说,培育一个孩子和传递真理都是以爱为中介抵制死亡的方式。
    • 柯文涛; 李子华
    • 摘要: 在《爱弥儿》的研究中,"爱弥儿是谁"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和存在理论分歧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研究者不了解《爱弥儿》的主要定位,未发现《爱弥儿》与《理想国》的内在关联,未找到理解《爱弥儿》的钥匙;《爱弥儿》隐藏了卢梭的个人写作观念及原则;研究《爱弥儿》的部分资料阙如。从卢梭取名来看,爱弥儿具有模仿者的面孔。借助自私心与自爱心,卢梭为爱弥儿塑造了自然人兼公民的双重面孔。至于立法者,由于他不具备关于真理和人的真实知识,因而也不是爱弥儿的最终面孔。或许将爱弥儿培养成哲人才是卢梭的教育意图。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