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伽达默尔

伽达默尔

伽达默尔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802篇,主要集中在哲学理论、欧洲哲学、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0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3769篇;相关期刊476种,包括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求是学刊、天津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长三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建设研究生学术论坛、第六届南北五校哲学博士生论坛等;伽达默尔的相关文献由678位作者贡献,包括何卫平、张能为、张汝伦等。

伽达默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90 占比:5.42%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13769 占比:94.50%

总计:14571篇

伽达默尔—发文趋势图

伽达默尔

-研究学者

  • 何卫平
  • 张能为
  • 张汝伦
  • 宋阳
  • 彭启福
  • 洪汉鼎
  • 肖建华
  • 黄小洲
  • 潘德荣
  • 王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能为
    • 摘要: 精神科学何以能够成立是欧洲近代以来科学领域和哲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一大批思想家从精神科学的价值对象、认识论的解释学方法等方面竭力地为精神科学予以理论的奠基和辩护。当代解释学家伽达默尔作出更大推进的是,不再只是基于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被同等对待框架中通过辨析两者研究对象和方法的不同来理解精神科学的合法性和实质,而是从精神科学的理论范式、方法论解释学和解释学本质上就是实践哲学等维度更深地将精神科学作为一门特殊科学置于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一种“另类的、不同的”知识形态一实践哲学一上来对精神科学的合法性问题提供自己的哲学论证和意义理解。实践哲学才是精神科学的自我理解作为一门科学能够存在的“唯一合理的有承载力的模式”和“科学理论范式”。这一理解论证突破了以往为精神科学奠基和辩护的视野、框架,也超出了自然科学对于科学性和科学方法之支配性规定,在实践哲学理论范式和知识语境中,作为一种方法的解释学所表明的科学知识和真理的理解性就不仅仅停留于精神科学上,而是涵摄于人类所有科学知识之中,具有了人的存在性和实践性的形而上学意义。精神科学、解释学与实践哲学三者是内在统一的,精神科学是解释学的,其科学理论范式和理论实质则是实践哲学的,具有非精确性与不确定性、行与参与性、理解性与多样性、综合性与联结性、先行性与隐匿性等六个方面重要特性。
    • 彭启福
    • 摘要: 德国诠释学家伽达默尔曾经有“作为实践哲学的诠释学”的说法。围绕这一说法,国内诠释学界就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实践哲学转向”问题以及“诠释学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践哲学”诸问题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论争。深入思考可以发现,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实现了整个西方诠释学的“实践哲学转向”,这一转向以《真理与方法》的初稿写作(1955-1956)、公开讲演(1957)和正式出版(1960)为不同的时间节点,而其晚期思想不过是这一转向的进一步延续。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之所以成为实践哲学,不是因为它着力探究“伦理学”或“政治学”领域中的实践问题,而是因为它将“理解”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予以哲学思考。伽达默尔是要在诠释学中恢复实践哲学传统,而不是要把诠释学改造为伦理学。在当代中国经典诠释学的理论建构中,必须注重“实践哲学导向”,尤其是亟待展开“对普遍东西的具体化”这一伟大主题的方法论思考。
    • 刘伟; 王利娟
    • 摘要: 苏轼作词、青主作曲的《大江东去》是一首经典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可谓男中音的必唱曲目,因此,关于该曲的研究颇为常见。例如,以“大江东去”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文献库中进行搜索,可见文献309篇,其中直接相关的有128篇,含硕士论文11篇。以上文献从创作背景、曲式结构、演唱体会和版本比较等方面对古诗词艺术歌曲《大江东去》进行了研讨,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
    • 黄迈; 禹志云; 骆锦芳
    • 摘要: "披文入情"说是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提出的一种文学阐释方法与理论,主张依托文本探求作者的情志,体现了中国古典的诗学阐释观;"视域融合"是伽达默尔探讨理解活动本质的解释学理论,将读者视域与作者视域的融合视为理解的过程与实质。这两种阐释理论体现了中西解释学思想的不同特点,分别从微观与宏观的角度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反思二者在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局限性有利于取长补短,促进中西解释学的交流与对话,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解释学美学。
    • 彭启福
    • 摘要: 德国诠释学家伽达默尔曾经有“作为实践哲学的诠释学”的说法。围绕这一说法,国内诠释学界就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实践哲学转向”问题以及“诠释学在何种意义上是实践哲学”诸问题展开了长达十余年的论争。深入思考可以发现,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实现了整个西方诠释学的“实践哲学转向”,这一转向以《真理与方法》的初稿写作(1955—1956)、公开讲演(1957)和正式出版(1960)为不同的时间节点,而其晚期思想不过是这一转向的进一步延续。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之所以成为实践哲学,不是因为它着力探究“伦理学”或“政治学”领域中的实践问题,而是因为它将“理解”本身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予以哲学思考。伽达默尔是要在诠释学中恢复实践哲学传统,而不是要把诠释学改造为伦理学。在当代中国经典诠释学的理论建构中,必须注重“实践哲学导向”,尤其是亟待展开“对普遍东西的具体化”这一伟大主题的方法论思考。
    • 何卫平
    • 摘要: 解释学的普遍性是伽达默尔追求的目标,这种普遍性体现为两个方面:解释学经验的普遍性和语言的普遍性,二者是不可分的一体两面。解释学经验的普遍性在伽达默尔那里主要体现为经验的不断肯定所带来的本质直观,以及经验的否定所带来的理解的开放、扩展;对于他来讲,人的世界的经验就是解释学的经验,它是一种辩证地不断地由局部走向普遍的过程,这也是人不同于神的理解世界或宇宙的方式。解释学语言的普遍性在伽达默尔那里主要指我们对于世界经验的理解离不开语言这个中介或媒介,只要理解发生,它就一定是语言的,在语言之中的,否则无法想象。伽达默尔解释学的经验的普遍性也就是解释学语言的普遍性,而哈贝马斯对他的批评只能是补充而不能从根本上颠覆伽达默尔的这一观点。
    • 黄浩雄
    • 摘要: 本文要探究的是发生在20世纪两位德国哲学家之间一些不甚瞩目,却依然重要的哲学争论。争论的经过大致如下。伽达默尔(1900-2002年)在1960年出版了代表作《真理与方法》,宣布要建立一种哲学诠释学,它将以“理解”为立足点,在人文科学领域抵制自然科学方法论的过分要求。这种独特的理论主张和思维模式,在西方哲学界逐渐掀起了一阵浪潮,一时间喝彩声无数。但也不乏有人提出质疑,比如同为诠释学领域的阿佩尔(1922-2017年)。此后30多年,阿佩尔针对诠释学的“理解”问题,包括理解中的意识形态疑难、理解要“不同”还是要“更好”等问题,与伽达默尔展开了一系列争论。笔者尝试对争论的重点做扼要的阐述与分析。
    • 张燕玲
    • 摘要: “诠释学”(Hermeneutics),又称为“阐释学”“解释学”或“释义学”,是一门古老而又现代的哲学和理论。自19世纪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1768—1834)和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在前人诠释学发展基础上建立起现代诠释学以后,20世纪经过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利科和德里达等人根据现象学的传统及其对真理和客观知识的批判,诠释学发展成为一门对哲学、文学、语言学.
    • 赵坤
    • 摘要: 伽达默尔曾经为他的《真理与方法》取过三个名字,前两个名字分别是“哲学阐释学”和“理解与发生”。虽然这部阐释学巨著为了强调人文艺术的真理不能粗暴地用科学主义方法来计量,另选了第三个名字,但被抛弃的第二个名字,却被阐释批评频繁地借用。大概是因为“理解与发生”实在是太适合用来描述文学批评了,它将文本、方法和语境相关联,强调人的生命体验,强调现实感。而这两样在我看来,正是作为认识或阐释活动的文学批评,在个人与世界之间建立起意义关系的基础。
    • 韩苏桐
    • 摘要: 在西方诠释学史上,前见曾是理解者获得文本原意的阻碍,是理性发展道路上的批判对象。而前见合法性的恢复则取消了前见与理解、理性的绝对对立,前见作为传统与人的生活相融合的产物,既具有它自身的历史性,又是理性得以发展的基础。前见合法性的恢复也促成了理解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转变:理解者的处境映照其生命现状,它促使理解者通过前见向历史寻求经验智慧,以解决其生存发展问题,理解者也沿着前见走在自我生命的实践道路上。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