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修辞学

修辞学

修辞学的相关文献在1934年到2022年内共计2038篇,主要集中在语言学、汉语、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15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13140篇;相关期刊828种,包括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毕节学院学报、平顶山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法治思维与第五届全国法律修辞学术研讨会、2014中国建筑学会年会、“当代外国文论及其跨文化旅行”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年会等;修辞学的相关文献由1642位作者贡献,包括宗廷虎、王希杰、吴礼权等。

修辞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15 占比:13.28%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13140 占比:86.57%

总计:15178篇

修辞学—发文趋势图

修辞学

-研究学者

  • 宗廷虎
  • 王希杰
  • 吴礼权
  • 郑荣馨
  • 谭学纯
  • 高万云
  • 张会森
  • 曹德和
  • 邓志勇
  • 游玉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马万东; 卢林萍
    • 摘要: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正义幻相和心灵样态之间的关联做了深刻的揭示和演绎,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对正义幻相和心灵之间的关联亦有精彩的呈现,但是过度的学科分化遮蔽了哲人和诗人所揭示的心灵的完整结构及其诸多表现形态。哲学要想重新获得对于人类心灵的敏感和洞见,就必须充分审视人类心灵的激情部分,在这一点上,处于形上进路和经验进路之间的修辞学进路更具有建设性意义。
    • 谢昕烨
    • 摘要: 本文立足TED上的中国故事,以修辞学角度为切入点,依次分析了其常用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和言语风格,从而进一步思考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并以民生类话题为例重点阐述如何借助修辞讲好中国故事,旨在为中国未来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中提供可行性建议。
    • 邓晓芒
    • 摘要: 亚里士多德把修辞看作逻辑的一个分支,认为诗学、美学功能是为逻辑功能服务的,这对西方传统修辞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利科则首次把关系颠倒过来,把修辞的诗性功能特别是其中的隐喻功能视为语言的本性,认为逻辑功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出来的。语言凭借其“活的隐喻”而不断开拓意义的空间,并突破以往的逻辑规范而形成新的逻辑规范,使逻辑恢复自身的活力,由僵死的形式逻辑走向了能动创造的辩证逻辑。但由于未能摆脱传统本体论的束缚,利科最终在“语言学之后”的门口止步不前,而退回到西方传统“物理学之后”的形而上学窠臼。
    • 张杰
    • 摘要: 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的哲理小诗《未选择的路》中通篇贯穿着人生是旅行这一隐喻。通过综合运用修辞学和认知语言学中关于隐喻的理论,分析了人生是旅行这一隐喻在诗歌《未选择的路》中的文体作用。研究发现,全诗隐喻统领在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下,具有系统性,形成了隐喻网络,实现了隐喻的衔接功能;隐喻的修辞性和认知性将读者深深带入诗中,实现了诗内与诗外概念的互动,体现了隐喻的表达功能。
    • 谢慧
    • 摘要: 随着国内修辞学的探索不断深入,英汉修辞对比研究也日益呈现出如火如荼的态势。在此背景下,从语言学、美学、心理学、翻译、跨文化交际以及教学6个角度对21世纪国内英汉修辞对比研究进行整体考察与总结归纳,窥探国内英汉修辞对比研究的特点,发现未来国内英汉修辞对比研究重心亟待朝着多元化发展,研究视野及创新意识仍有待加强,从而有望推动国内英汉修辞对比研究实现一个质的飞跃。
    • 王希杰
    • 摘要: 反语修辞格是逆向思维的产物。反语就是故意正话反说,反话正说。表达者要求接受者当作反语修辞格来解读的是明反;表达者要求接受者当作真话来解读的,不让接受者当作反语修辞格来解读的,是暗反。反语的“语”指语言(话语),也可以是行为动作,还可以扩大到非语言的其他符号。扩大之后,相应地出现:修辞学的反语和符号学的反语。符号学反语的载体是非语言的其他符号。
    • 王建伟; 高鸿瑞; 刘欢欢
    • 摘要: “修辞”这一手法是语言学范畴内的表现手法,其本义是修辞言论。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把服装、食物以及政治等一切人类社会的现象都视作语言,称其为“巨型语言”[1]。既然服装也是一种语言,那么语言学中的修辞这一手法同样适用于服装中。本文通过加法修辞、减法修辞、解构法修辞以及综合法修辞四种修辞手法,结合中国风格服装设计案例,具体分析其对应的修辞手法。在服装设计中的修辞以人为设计的主体,大多数设计师的本意是通过多种修辞手法塑造人的整体形象,当然也有部分设计师例外。而运用修辞学深入分析中国风格服饰,既可以加强国民文化自信,又可让国民更好地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传播力和创造力。
    • 东方滢
    • 摘要: H5新闻建立在HTML5技术基础上,包含各种媒体元素,展示不同交互手法,是当下融媒体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H5新闻的内核中,处处流淌着修辞学的血液,可以有效推动传播过程的实现。本文以H5新闻为依托,以中国新闻奖相关获奖作品为实例,利用拉斯韦尔的5W模式,探讨修辞在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传播效果各要素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总结归纳相应的传播策略,为新闻从业者制作融媒体新闻作品提供参考。
    • 汪芏嘉
    • 摘要: 在外国散文理论溯源的视域下,亚里士多德创作的《修辞学》站在古希腊散文实践与理论的发展视野上,力求全面、系统地创立一套真正意义上的散文理论。现代散文的纯文学审美评价标准下中国化评价视角研究者时常只注意到亚氏散文观对作家主体性造成破坏的局限性,忽略了亚氏所倡的散文有与中古古代文章学暗合的承载社会大道的价值。回归亚氏在马其顿宫廷教学的历史情境,就可以看出他对散文文质的规约着力于拓展散文文体不被边缘化的生存空间,也给后世散文理论、散文创作留下了实用、客观的散文特质。
    • 袁艾
    • 摘要: 尝试突破沉默(“默”)与言说(“言”)二分的范式,以《晏子春秋》中关于“沉默”的功能与对待“沉默”的态度为例,全面深入早期中国的诸种“沉默”观。在西方的宗教和神学、语言学、传播学和文学等领域,“沉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探讨,学者们一致认为,“沉默”并不意味着言说的缺失并因此缺乏意义与目的,而是可以被视为某种具有文化基础的重要交流方式。然而,反观关于古代中国“沉默”观的研究,学界的兴趣主要集中在讨论与早期道家相关的不言之教。通过探寻“沉默”在修辞、情感、政治和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研究“沉默”的功能。考察《晏子春秋》可知,“沉默”是在积极的、有目的、有意义的方式上被使用的,意在说服、告知和激励对方。换句话说,“沉默”绝不是自然的和自发的。相反,人们有意使用和精心设计“沉默”,并在公开场合做出“沉默”之举,以资沟通、劝谏、批评,或揭示某些特定的主张。也就是说,“沉默”和言说一样具有辩论性,与语言一样具有主观性。最后,对“沉默”的认识与关注能够为解读其他早期中国的文本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