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对话理论

对话理论

对话理论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615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常用外国语、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0044篇;相关期刊451种,包括学园、文学教育、时代教育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二届诠释学与中国经典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2017首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大连论坛等;对话理论的相关文献由645位作者贡献,包括任丽丽、刘欣、吕茂峰等。

对话理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12 占比:5.7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0044 占比:94.23%

总计:10659篇

对话理论—发文趋势图

对话理论

-研究学者

  • 任丽丽
  • 刘欣
  • 吕茂峰
  • 周伟
  • 张志武
  • 彭逢春
  • 曹惠
  • 李晓红
  • 杨俊雷
  • 谢帆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董秀英
    • 摘要: 借鉴和运用对话理论能够丰富阅读教学内涵,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合理应用,是许多一线教师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对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科学有效运用对话理论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 杨友红
    • 摘要: 基于对话理论的新课程天然要求教学必须为师生提供有效的对话场域和对话策略,从而实现对话共振和对话感应。由此,为对话的存在和展开提供条件支撑的话题就成了教学实施的核心要素和前提条件。在这样的课堂意蕴的理解下,话题的设置应该成为语文课堂设计和展开的根本性问题,话题教学也必然成为新课程教学的内在规定,是对新课程教学本质的一种探寻。
    • 李臻
    • 摘要: 对话理论强调世界的本质是对话,对话是平等的精神交流,充满意义又生成意义。对话教学是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是以问题为引导,在平等、信任的前提下合作创造知识和生活的实践。高校美术欣赏教学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将对话理论渗入美术欣赏课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 王文毓
    • 摘要: 在“巴赫金学”已经成为全球显学的大背景下,王志耕的《俄罗斯民族文化语境下的巴赫金对话理论》一书由“大时间”切入思想层面、由“大文本”切入历史层面、由“大对话”切入文化层面,将巴赫金的“俄罗斯性”作为研究核心,置于俄罗斯本土的大量历史文本语境中进行开垦式解读和原始性审辨,将其对话思想与俄罗斯传统文化现象与思想资源对接起来,揭示出巴赫金对话理论区别于西方现代思想的俄罗斯品格。对目前处于相对停滞状态的巴赫金学做出了突破,开辟出一个新的、有更多生发性的研究空间。
    • 彭雨晴
    • 摘要: 1966年,法国著名精神分析学家、文学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在论文《词语、对话和小说》中,第一次提出了“互文性”的概念。互文性理论以结构主义符号学为基础,借鉴和吸纳了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狂欢理论”,强调并突出文本之间的互涉关系和逻辑生成,使文本从自我封闭的状态转向开放的意指实践。“互文性理论的提出使人们重新认识了作品,所有的作品、所有的文本、所有的表意成果其实都是互文性的编织,从而加深了我们对对话主义、对历史传承性和文学与社会的横向关联性以及人类文明和文化未来前景的认识。”互文性理论不仅是一种文本理论,一个研究文学作品的视角,还是我们看待世界和理解世界的一种精神方式。
    • 张志武; 赵河妍; 赵金宇
    • 摘要: 对话教学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是教育学、语言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文章通过梳理亚历山大、弗莱雷、布尔布尔斯、维格里夫、博伊德等代表人物的对话教学理念,着重分析代表性对话教学理念的共核及中国教学情境下开展对话教学可能面临的困境;同时探讨对话教学对我国教学的启示,对于课堂教学改革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 张志武; 段胜峰
    • 摘要: 国外对话教学研究已经持续近半个世纪,一直是教育学、语言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通过回顾梳理国外对话教学文献,发现对话教学主要受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和巴赫金对话理论的影响;研究内容侧重对话教学特征、对话教学效果、影响对话教学的因素以及对话教学教师发展等方面;研究方法呈现出由定量研究向定性研究发展的趋势。最后,从开展对话教学的师资培训、对话教学实践以及对话教学评价体系等角度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期待为相关学者开展本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
    • 施勇勤; 章玲圆
    • 摘要: 在万物互联和社交媒体时代,豆瓣小组作为亚文化圈层的汇聚地,正不断“出圈”。本文以豆瓣小组为切入点,研究对话理论视域下亚文化圈层的热点传播现象,具体探析亚文化圈层热点传播的特征、传播机制和传播影响,并以此提出引导策略。
    • 鲁珀特·韦格里夫; 张舒; 袁莉
    • 摘要: 群体智能指群体在完成一系列不同任务时表现出的综合能力,是面向未来复杂情境中跨学科、综合型任务解决过程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群体智能教育是面向未来培养公民信息素养、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载体和实现目标。文章基于当前研究领域中对群体智能基本概念的辨析和探索,从国际视野出发,剖析基于不同的技术手段对群体智能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提出教育信息化时代中国教育领域中进一步强化群体智能教育、推动"五育并举"、促进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可行路径。
    • 高莉
    • 摘要: 问题意识是学术研究的起点,也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动力。研究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基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本文提出语言学课程的对话教育观,将对话理念融入教师、文本和学生之间各类关系之中,展现教学的对话性和知识的建构性本质,揭示问题意识的主体性、对话性和思辨性特征,并指出语言学研究的问题意识来源于语言现实、学术使命和广泛阅读,可以通过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和“以问题为导向”的科研训练进行培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