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金属氧化物
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75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2157701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应用科技、石油化工、工业催化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第十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三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中国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全国静电学术会议、第十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等;复合金属氧化物的相关文献由184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峰、段雪、项顼等。
复合金属氧化物—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157701篇
占比:99.99%
总计:2157844篇
复合金属氧化物
-研究学者
- 李峰
- 段雪
- 项顼
- 高森健二
- 曲久辉
- 今成裕一郎
- 刘锐平
- 杨文胜
- 何静
- 刘会娟
- 李殿卿
- 兰华春
- 杨兰
- 久世智
- 安哲
- 张法智
- 白守礼
- 苏贵金
- 郑明辉
- 山本武继
- 岛野哲
- 牧寺雅巳
- 王磊
- 王鉴
- 陈霭璠
- 龚凡
- 于三三
- 川上义博
- 李倩倩
- 李双明
- 汤展峰
- 管国锋
- 纪永军
- 罗瑞贤
- 苏发兵
- 钱光人
- 万辉
- 刘兆滨
- 刘洋
- 周立明
- 孙晓明
- 张锁江
- 徐华龙
- 徐赛龙
- 朱建民
- 李文秀
- 李熙春
- 沈伟
- 王毅
- 肖刚
-
-
李庆慧;
宋焕玲;
赵华华;
杨建;
赵军;
闫亮;
丑凌军
-
-
摘要:
低碳烯烃选择氧化制备醛类等含氧化合物是生产有机化工中间体及产品的关键步骤,钼铋复合金属氧化物因其优异的催化性能在相关工业界和学术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关于该催化剂上选择氧化反应机制和催化反应本质等科学问题的认识尚未形成统一理论。本文系统综述了钼铋复合金属氧化物在催化低碳烯烃选择氧化制备醛类反应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催化剂微观结构的三种调控手段,即主组分钼酸铋物相结构、助剂及载体等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深入讨论与总结。最后展望了钼铋复合金属氧化物在该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发展前景,为钼铋复合金属氧化物修饰改性及开发高效低碳烯烃选择氧化制含氧化合物催化剂提供思路。
-
-
严彧浓
-
-
摘要:
FeMoO复合金属氧化物具有丰富的形貌结构以及良好的催化性、导电性和铁磁性,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近年来FeMoO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FeMoO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水热法是近年来比较有优势的一种合成方法,与传统的方法相比,水热法可以在更低的温度下合成金属材料。通过改变水热合成条件,可以得到不同形貌结构的FeMoO材料。FeMoO在选择性氧化、光催化、光电催化、电极材料和磁性材料等方面应用广泛,目前,在甲醇选择性氧化制甲醛方向的应用最为成熟,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复合金属氧化物材料。
-
-
徐佳;
张新剑;
戚国琴;
浦渊竞;
赵洁;
郭燏
-
-
摘要:
制备一系列的单/双/三组元的钨铈锆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测试催化剂在200~550°C的NH_(3)-选择性催化还原(NH_(3)-SCR)反应中的脱硝活性。考察催化剂制备方法、W含量和催化剂组成对催化剂脱硝活性的影响。使用N_(2)吸附-脱附、X线衍射仪(XRD)、X线光电子能谱(XPS)和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与浸渍法、湿混法和水热法相比,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最高的脱硝活性;三组元钨铈锆催化剂的脱硝活性显著优于单组元或双组元催化剂,主要原因是催化剂表面W的良好分散、更高的表面氧比例和更多的表面酸位;在40000 h^(-1)的体积空速下,WO_(3)、CeO_(2)和ZrO_(2)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0%、40%和40%的20W-40Ce-40Zr催化剂在288~513°C时的NO_(x)转化率大于90%,表现出充当燃气机组SCR催化剂的良好潜力。
-
-
聂红
-
-
摘要:
绿色化工技术是实现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作为一种先进高效的低碳能源转化技术,化学链工艺在节能和减排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2)。在化学链工艺中,氧化还原催化剂作为氧载体,实现不同反应器之间的晶格氧和热量传递。载氧体的晶格氧释放动力学是决定其反应性能的关键因素^(3)。ABO_(3)钙钛矿型复合金属氧化物由于其优良的结构循环稳定性和氧离子迁移能力,是一类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催化材料,被广泛研究用于化学链、H_(2)O/CO_(2)热裂解和固体燃料电池等领域^(4)。
-
-
刘洋;
黄亚继;
董新新;
丁雪宇;
杨晓域;
王新宇;
张臻荣;
曹歌瀚;
李志远;
田新启
-
-
摘要:
气化技术可有效缓解因可燃生活垃圾产量不断增加而衍生的环境问题,但仍需要对气化产生的HS和SO进行脱除以降低硫污染物排放风险。可燃生活垃圾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需要开发适宜的双效固硫剂以对HS和SO一步脱除。原位固硫指将气化原料与固硫剂预先混合,气化与硫脱除同时进行且硫污染物被固定于灰渣中。本文使用聚苯乙烯颗粒、木屑等典型组分配制可燃生活垃圾作为气化原料,以CO为气化剂,采用球磨法制备了一系列Ca-Fe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固硫剂并对其原位固硫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600°C气化温度下,Ca-Fe复合金属氧化物中的CaO/FeO比例对固硫率产生影响,且两者质量比为1∶1时固硫性能最佳,固硫率可达82.65%。作为对比,CaO和FeO单一组分固硫率仅分别为65.57%和74.12%。BET、SEM等分析表明CaO、FeO球磨形成复合金属氧化物时产生相互作用并影响粒径分布、孔径、比表面积等物化性质,且能够改善固硫剂的烧结现象,质量比为1∶1时综合作用效果最优。
-
-
楼少峰;
王庭伟;
徐敏虹;
伍涛
-
-
摘要:
为提高苯甲醇氧化为苯甲醛的选择性,先以水热法制备模板介孔SBA-15,再以纳米浇铸法引入前驱体硝酸钴和硝酸锰,制备Co-Mn复合氧化物/SBA-15(Co-Mn/SBA-15)催化剂.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设备,探究Co-Mn/SBA-15的结构,并研究Co-Mn/SBA-15对苯甲醇的选择氧化性.XRD结果表明,金属硝酸盐以MnCo_(2)O_(4)晶体存在于模板分子筛上,而模板分子筛并未形成晶体,仍以无定型二氧化硅存在.XPS结果表明,负载复合金属氧化物后,Si的价态不发生改变,在复合金属氧化物中,Co存在2种价态,分别为Co^(3+)和Co^(2+),其中少部分Co^(2+)以X射线卫星峰的形式存在.^(1)HNMR结果表明,Co-Mn/SBA-15催化剂对苯甲醇的催化选择率为9.32%.
-
-
王欢;
韦冰洁;
薄丽丽;
李春艳;
孔德渊;
张钰宁;
史文平;
童金辉
-
-
摘要:
以FeCl3·6H2 O、CoCl2·6H2 O、尿素和四丁基溴化铵为原料,采用简单的水热-煅烧法制备了Co3 O4/Fe2 O3复合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2吸脱附技术对所制备样品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其电催化析氧反应(OER)的活性.结果表明,和单一组分相比,复合催化剂的活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尤其是组成优化的催化剂Co3 O4/Fe2 O3-1.0表现出了最高的催化活性,其在1 M KOH中催化OER,当电流密度为10 mA/cm2时的过电位(η10)仅为329 mV,接近贵金属催化剂RuO2的过电位292 mV.
-
-
唐赛;
夏广;
刘澳;
程锴;
夏明桂
-
-
摘要:
吸附脱硫技术用于脱除二次加工石脑油含硫化合物具有能耗低、高选择性和脱硫性能强等优点.通过共沉淀法制备Cu-Al,Zn-Al,Cu-Zn-Al等一系列复合金属氧化物脱硫剂,分析优选出物化性质最佳的脱硫剂.评价结果表明,双活性组分脱硫剂的脱硫性能优于单活性组分脱硫剂.双活性组分脱硫剂的正交实验结果显示最佳的制备条件:Cu,Zn,Al摩尔比为5:4:1,铜盐、锌盐和铝盐3种盐与沉淀剂摩尔比为1:1.3,反应温度60°C.在最佳制备条件下得到的双组分脱硫剂中引入第3种活性组分Ni,表征结果显示Ni的加入使脱硫剂比表面积显著增大,且具有介孔结构,脱硫剂主要是由CuO,ZnO,NiO的晶型构成,当Ni质量分数为12%时,所得到的脱硫剂脱硫性能最佳.
-
-
宇富航;
李永红;
鲁倩文;
李肖静
-
-
摘要:
探索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包括搅拌温度、干燥温度、煅烧温度及煅烧时间对二甲苯氧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氧化效果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其它制备条件(搅拌温度为60°C、干燥温度为60°C和煅烧时间为3 h)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煅烧温度(温度分别350、450和550°C),比较3种二甲苯氧化难易以及不同煅烧温度下氧化同一构型二甲苯的差异.整体而言,煅烧温度为350°C的催化剂性能最佳.邻、间和对3种二甲苯完全氧化的温度相差约15°C,其中,邻二甲苯最难氧化,完全氧化需260°C,间二甲苯次之,对二甲苯最易氧化.与此同时,利用XRD、XPS、N2吸附-脱附和H2-TPR等表征手段来分析煅烧温度造成3种不同构型二甲苯氧化程度差异性的原因.
-
-
-
-
Tang Shoufeng;
唐首锋;
Yuan Deling;
袁德玲;
Zhang Qi;
张琦;
Liu Yameng;
刘雅蒙;
Zhang Qi;
张琦;
Liu Zhengquan;
刘正全;
Li Jie;
李杰
- 《中国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全国静电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为了提高介质阻挡放电(DBD)产生臭氧的利用效率和对甲基橙废水的降解效率,制备负载铁锰复合金属氧化物的活性炭,加入DBD反应器中,建立DBD协同负载型活性炭催化处理废水体系.考察了负载型活性炭投加量、放电电压、废水pH和反应器通气量等因素对甲基橙去除的影响,探讨了DBD协同负载型活性炭催化降解甲基橙废水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加入负载型活性炭后,相对于单独DBD臭氧处理可显著提高甲基橙的降解效率,以及COD和TOC的去除率,其它放电参数、气体参数及废水参数亦对甲基橙的降解有明显的影响;证明了DBD协同负载炭催化去除甲基橙的主要机理其催化臭氧产生了以·OH自由基为主的强氧化性物质.研究结论证明DBD可与负载型活性炭产生协同催化效应,有效降解甲基橙染料废水,并提升废水中臭氧的利用效率.
-
-
Dong Chang-juan;
董长娟;
Wu Xiao-mei;
邬晓梅;
Hu Meng;
胡孟;
Song Wei-kun;
宋卫坤;
Li Xiao-qin;
李晓琴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我国高氟水分布广泛,危害严重,饮用水除氟是一项亟待解决的任务,寻求除氟效率高、经济实用的吸附除氟材料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研究制备了Mg-Fe-Ce复合金属氧化物吸附材料,考察评价了该吸附剂的除氟吸附速率和吸附等温线,分析了pH和共存阴离子对除氟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Fe-Ce复合金属氧化物最佳适用pH范围为偏酸性,PO43-和F-存在竞争吸附,但在中性pH和水中常见阴离子共存条件下,仍表现了较好的除氟吸附性能,有利于其在处理实际高氟地下水中的应用.
-
-
栗则;
白玉;
刘虎威
- 《第十届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及相关技术学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assspectrometry,MALDI-MS)自出现以来,在生物科学分析领域中,尤其是对多肽、蛋白质、核酸、药物、环境毒素等多类化合物的分析方面,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MALDI基质(例如2,5-dihydrxybenzoic acid,DHB和a-cyco-4-hydroxycinnamic acid,CHCA),在低分子量端(<1000Da)有很强的背景干扰,不能用于小分子的分析.随着纳米科学的发展,一些具有较好的光学吸收性质的材料作为基质材料,例如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碳材料、硅材料,逐渐在MALDI中得到了应用.比之有机基质,无机基质具有背景干净、材料用量少、无甜点效应等优势.目前已经报道过的金属材料,有金、银、铂、铜纳米材料,以及铁、铬、镍、钴、锰、镁、锌等金属氧化物材料,并且被用作乡肽、多糖、脂质、蛋白质、核酸等的分析,不同类材料在不同类化合物的分析方面具有特定的优势.而复合金属氧化物材料在这一领域的应用还没有被研究报道.本工作围绕锂锰镍钴金属氧化物材料展开,探索其在基质方面的应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