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
丙烯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3年内共计7232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43篇、会议论文306篇、专利文献68076篇;相关期刊683种,包括炼油技术与工程、石化技术与应用、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165种,包括中国化工学会2012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中国化工学会2010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中国化工学会2008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学术报告会等;丙烯的相关文献由49999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桂生、周文、叶南飚等。
丙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8076篇
占比:94.13%
总计:72325篇
丙烯
-研究学者
- 杨桂生
- 周文
- 叶南飚
- 张伟
- 罗忠富
- 张师军
- 吴粮华
- 张祥福
- 杨波
- 伊卓
- 黄险波
- 不公告发明人
- 张文龙
- 杨斌
- 刘希
- 陈延安
- 孙刚
- 谢在库
- 陈平绪
- 朱敏
- 祝纶宇
- 蔡青
- 宋文波
- 朱国全
- 王鹏
- 李磊
- 杨霄云
- 汪国军
- 李荣群
- 李欣
- 李伟
- 吴国峰
- 方昭
- 钟思青
- 张鹰
- 沈志刚
- 陶四平
- 王静波
- 郭鹏
- 张明森
- 吕剑
- 吕明福
- 翁永华
- 徐文杰
- 马建中
- 汪理文
- 滕加伟
- 谢朝钢
- 赵方园
- 周英辉
-
-
高巍巍;
王远;
刘毅
-
-
摘要:
本文分析了辽阳石化公司气体分馏装置丙烯产品中水含量偏高的原因,从实际出发,提出了通过提高脱丙烷塔顶温与回流温度差、提高脱乙烷塔顶温与回流温度差、选取合适的脱乙烷塔回流量与塔底出料量的比等有效脱除丙烯中水的操作调整方法,以及通过大检修改造增加热旁路,提高脱乙烷塔脱水的稳定性和易操作性,有效降低丙烯产品中的水含量。
-
-
-
黄格省;
丁文娟;
王红秋;
师晓玉;
周笑洋;
王伟
-
-
摘要:
分析了北美和中东地区丙烷生产与出口状况以及中国丙烷进口与消费、丙烯生产与消费现状,探讨了UOP公司的Oleflex工艺、ABB Lummus公司的Catofin工艺等典型PDH(丙烷脱氢制丙烯)工艺的技术特点,并对中国PDH产业发展状况、技术经济性、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利用进口丙烷生产丙烯是满足中国丙烯消费需求增长的有效途径,但未来几年PDH项目大量投产,市场供应有望达到供需平衡甚至出现过剩,加之地缘政治和远洋运输等因素影响,进口丙烷市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新建PDH项目需深入论证、谨慎投资。
-
-
李庆慧;
宋焕玲;
赵华华;
杨建;
赵军;
闫亮;
丑凌军
-
-
摘要:
低碳烯烃选择氧化制备醛类等含氧化合物是生产有机化工中间体及产品的关键步骤,钼铋复合金属氧化物因其优异的催化性能在相关工业界和学术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关于该催化剂上选择氧化反应机制和催化反应本质等科学问题的认识尚未形成统一理论。本文系统综述了钼铋复合金属氧化物在催化低碳烯烃选择氧化制备醛类反应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催化剂微观结构的三种调控手段,即主组分钼酸铋物相结构、助剂及载体等对反应性能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深入讨论与总结。最后展望了钼铋复合金属氧化物在该选择氧化反应中的发展前景,为钼铋复合金属氧化物修饰改性及开发高效低碳烯烃选择氧化制含氧化合物催化剂提供思路。
-
-
张美英
-
-
摘要:
回顾了2020年2月发生在福州江阴港的外籍液化气船丙烯泄漏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从险情报告,介绍预警分析,应急响应,移泊应急处置,堵漏,抢险方案的沟通协调,接卸方案的论证和确认,过驳方案的实施,到外轮泄漏应急抢险总结及应急抢险结果,并分析整体应急抢险救援存在的不足,建议杜绝问题外轮进港;相关部门可从中借鉴海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的经验,充实、完善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
-
闫维维;
柳娜
-
-
摘要:
通过水热法合成具有不同Si/Al比的Al-KIT-6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钨基催化剂,并将制备的催化剂应用于丁烯自歧化生产丙烯的反应过程中。采用XRD、BET、Py-IR、H_(2)-TPR和NH_(3)-TPD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备催化剂进行系统的表征。结果表明,与10%W/KIT-6相比,采用Al掺杂KIT-6载体,可以引入酸性位点,使氧化钨物种在载体表面高度分散,进一步提高反应的异构活性与歧化活性。10%W/10Al-KIT-6具有最高的歧化活性中心,丁烯转化率58.2%,丙烯收率14.4%。
-
-
花劲峰;
朱益伟
-
-
摘要:
气体分馏装置所用原料系催化裂解装置(DCC)生产,经脱硫、脱硫醇后的精制液化气,原料的主要组分有C_(3)、C_(4)及少量的C5和C_(2)。主要产品有丙烯、丙烷及C_(4)混合馏分,其中丙烯作产品销售出厂,丙烯中甲醇含量高影响丙烯产品质量,找出影响丙烯中甲醇含量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
-
胡慧敏;
崔静;
刘丹丹;
宋佳欣;
张宁;
范晓强;
赵震;
孔莲;
肖霞;
解则安
-
-
摘要:
以两步法制备了一系列过渡金属(M=Fe,Co,Ni,Cu,Zn)修饰的树枝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DMSN)负载铂(Pt/M-DMSN)催化剂,并对该系列催化剂进行了丙烷催化脱氢性能评价.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表征结果表明,不同过渡金属在DMSN载体表面分散状态不同,且与Pt的相互作用程度不同.其中Zn-DMSN载体最有利于Pt的分散,且反应后催化剂上积碳含量最低;Pt/Fe-DMSN催化剂中Pt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力较强.通过活性评价结果可知,Pt/FeDMSN催化剂表现出最优的丙烷催化脱氢性能,丙烷初始转化率为44.2%,反应6 h后丙烷转化率仍可达36.5%.
-
-
赵长斌;
周翔;
许昀;
朱根权;
王鹏;
宋海涛
-
-
摘要: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新一代高丙烯、低生焦的催化裂解专用催化剂DMMC-3在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催化裂解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标定结果表明,在催化裂解原料性质和操作工况基本相当的情况下,与上一代DMMC-2催化剂相比,在DMMC-3催化剂作用下丙烯收率增加0.56百分点,液化气中的丙烯体积分数增加1.74百分点,焦炭产率下降0.1百分点,此外也提高了干气中乙烯浓度。这说明DMMC-3催化剂能够提高丙烯的收率和选择性,同时降低生焦,提升装置的经济效益。
-
-
-
LIN Min;
林民;
LI Hua;
李华;
WANG Wei;
王伟;
SHU Xing tian;
舒兴田
- 《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第十二届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开发了具有介孔性质的多空心钛硅分子筛,改善了催化中心的可接近性,提高了催化效率;通过硅钛羟基缩合技术,增强了分子筛的骨架钛含量,提高了PO的选择性,减少了反应副产物的生成;通过分子筛富硅表面钝化技术,避免了双氧水的无效分解,提高了双氧水的利用率;通过低酸性表面改性技术,减少了PO的开环醇解和水解,提高了PO的收率;开发的高分子筛含量催化剂成型技术,改善了催化效率;开发的复合助剂增强催化剂强度技术,提高了催化剂的机械强度.丙烯双氧水HPPO法制环氧丙烷技术历经实验室小试、120吨/年侧线试验和1000吨/年中试验证,建成10万吨/年丙烯HPPO法制环氧丙烷工业装置,2014年12月成功开车.为满足2016年7月实施的PO新国标,装置改造后2018年4月完成标定,转化率97.59%,选择性97.78%,PO纯度99.97%,乙醛+丙醛≤30×10-6.
-
-
-
韦德帅;
王华;
任合刚
- 《中国化工学会2017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在2L聚丙烯小试装置上开展乙烯-丙烯无规共聚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助催化剂和外给电子体对催化剂活性均有影响,在一定的外给电子体用量情况下,随着三乙基铝用量增大,催化剂活性先增大后减小.外给电子体可有效提高聚丙烯的等规度.随着共聚单体乙烯含量的增加,小试聚丙烯试样的结晶度变小,抗冲击性能提高,透明性变好.氢气可有效改变聚丙烯的熔体流动速率,氢气加入量越大,熔体流动速率越大.
-
-
-
-
陈蓓艳;
陈胜;
欧阳颖;
朱根权;
朱玉霞
- 《第七届炼油与石化工业技术进展交流会》
| 2016年
-
摘要:
分析了FCC过程增产丙烯、异丁烯的烃类反应化学以及催化材料的孔道结构特点,提出增产丙烯、异丁烯的催化裂化助剂的设计思路及实施技术方案.实验室评价结果表明,助剂中添加ZSM-5分子筛可以提高丙烯产率及其在液化气中的质量分数,添加BETA分子筛可以提高异丁烯产量及其在液化气中的质量分数.在巴陵分公司MIPCGP装置上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助剂占系统催化剂质量分数达到6%时,液化气产率增加2.98百分点,丙烯产率增加1.04百分点,异丁烯产率增加0.54百分点.
-
-
-
-
赵长斌;
贺胜如;
王葆华;
张旭亮;
杨果
- 《第八届炼油与石化工业技术进展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中海石油宁波大榭石化有限公司220×104t/a DCC装置投料开工以来,其高附加值产品乙烯、丙烯收率分别为3.27%,16.55%,远低于设计值(4.5%),(19.5%).在对影响乙烯、丙烯产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优化原料配比、工艺操作参数,催化剂配方等措施,使乙烯、丙烯收率分别达到了4.53%、19.52%,全面达到设计条件,后续乙苯-苯乙烯等化工装置达到了满负荷操作,也创造了目前国内DCC装置乙烯、丙烯产率的最好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