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化
环氧化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311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3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433388篇;相关期刊302种,包括林产化学与工业、石油化工、橡胶参考资料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过氧化物分会2010行业年会、第六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中国化工学会2010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等;环氧化的相关文献由544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金兵、林民、高爽等。
环氧化—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33388篇
占比:99.78%
总计:434342篇
环氧化
-研究学者
- 李金兵
- 林民
- 高爽
- 高焕新
- 吕迎
- 王辉
- 金国杰
- 刘雄利
- 周英
- 任冬梅
- 朱斌
- R·A·格雷
- 孙欣欣
- 林伟
- 曹淑媛
- 杨洪云
- 王淑娟
- 王伟
- 丁琳
- 奚祖威
- 张毅
- 彭政
- 杜泽学
- 魏会娟
- 代武军
- 李华
- 林强
- 汤之强
- 王祥生
- 臧树良
- 黎源
- 夏清华
- 张恒耘
- 张永强
- 陈晓晖
- 何驰剑
- 李军
- 赵公大
- 郭洪臣
- W·韦尔
- 刘易
- 史春风
- 廉括
- 房大维
- 格奥尔格·蒂勒
- 维利·霍芬
- 舒兴田
- 高计皂
- 伍小驹
- 内田博
-
-
武晓妹;
刘思妮;
马红卫
-
-
摘要:
采用间氯过氧苯甲酸原位环氧化法,以环己烷及四氢呋喃为混合溶剂,对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S)进行了环氧化,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环氧化程度的环氧化SIS(ESIS)。在此基础上,通过ZrCl4催化开环的方法,得到了羟基化SIS,系统研究了两嵌段(SI)含量、环氧化程度对共聚物表面能、力学性能、T剥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系列极性化产物中,ESIS-815-20(SI摩尔分数为53%;环氧化程度实验值为20%)的综合性能优良。适当的SI含量及环氧极性化程度,对其综合性能有利。
-
-
张萌;
程谦伟;
韦潇丽;
孟陆丽;
黄群;
莫斯敏;
周传悦
-
-
摘要:
将水力空化技术应用于棉籽油环氧化反应中,以硫酸作为催化剂,考察n_(H_(2)O_(2))∶n_(不饱和双键)、n_(HCOOH):n_(不饱和双键)、文丘里管参数、循环速率、温度等因素对环氧值相对转化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水力空化强化棉籽油环氧化的适宜条件为:n H 2 O 2∶n_(不饱和双键)=1.2∶1;n_(HCOOH)∶n_(不饱和双键)=0.5∶1;1号文丘里管;循环速率=2.50 L/min;反应温度65°C,在该条件下反应3 h棉籽油环氧值相对转化率可达到78.3%。表明水力空化技术在强化植物油环氧化反应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
李文慧;
李欣欣;
苗永霞;
刘建平;
杨新丽
-
-
摘要:
以金属-有机骨架MIL-101为载体、以乙酰丙酮钼(MoO2(acac)2)为活性组分,采用溶剂回流方法将MoO2(acac)2引入MIL-101孔道中合成新型催化剂MoO2(acac)2@MIL-101,考察了MoO2(acac)2@MIL-101对大豆油环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并利用多种测试技术对该催化剂进行了表征(FT-IR、XRD、SEM、N2吸附和UV-Vis-DRS)。研究结果表明:MoO2(acac)2高度分散在MIL-101孔道中,MoO2(acac)2的引入没有改变载体的形貌和骨架结构。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孔容,且含有适量的、高度分散的活性组分的MoO2(acac)2@MIL-101催化剂对大豆油环氧化反应显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重复使用性能。
-
-
刘永飞;
苏伟;
梁琪琪;
李青云;
刘幽燕;
唐爱星
-
-
摘要:
采用叔丁醇作为α-蒎烯环氧化的反应溶剂,使过氧化氢水溶液和其他疏水性反应底物形成均相,构建单相体系以代替传统有机-水“双相”系统。首先在摇瓶中对单相体系进行优化,在α-蒎烯浓度为0.3mol/L时,乙酸乙酯的最适浓度为3.5mol/L,过氧化氢的最适浓度为0.5mol/L,束酸剂为柠檬酸三钠,在40°C下,反应90min,环氧化转化率为92%,收率为88%。此工艺条件下Novozym435重复使用6次后,仍保持64%的相对活力。然后以摇瓶实验为基础,构建了一种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CSTR),探索反应器的最适运行条件,测试了其长期运行性能,结果表明:当Novozym435酶量为2.0g、过氧化氢浓度为0.5mol/L、停留时间为3h时,釜式反应器的运行效果最好,其转化率可达83%,收率可达79%,在此条件下反应器连续运行十天后依然可以保持70%以上的转化率和55%以上的收率。
-
-
张林艳;
王磊;
马永;
赵雁斌;
李先延;
高家贵;
封基良
-
-
摘要:
梳理了天然橡胶胶乳、固体天然橡胶两种不同形态橡胶改性沥青的特点,总结归纳了天然橡胶改性沥青、硫化天然橡胶改性沥青、环氧化天然橡胶改性沥青以及天然橡胶、纳米材料复合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宜侧重展开液化天然橡胶或天然橡胶胶乳改性沥青制备方法及性能的研究,并通过添加无机纳米材料复合改性实现现阶段天然橡胶改性沥青的工程应用,最终实现温拌天然橡胶化学改性沥青的环保经济利用。
-
-
杨震宇;
孙毅;
陈远路;
杨文兵
-
-
摘要:
钛硅分子筛(TS-1分子筛)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具有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特点。以有机羧酸代替传统的无机酸TS-1分子筛的处理,有效降低了TS-1分子筛的非骨架钛含量。有机羧酸的酸性相对无机酸较弱,对骨架钛的损害较小。并且,TS-1分子筛在煅烧时,有机酸根会降解并逸出体系,不会形成额外的酸性位点。在3-氯丙烯环氧化反应中,三氯乙酸处理后的TS-1分子筛具有较高的环氧氯丙烷选择性和收率以及H2O2利用率。此外,三氯乙酸处理后的TS-1分子筛具有良好重复性能,以及更长的使用寿命。由此可见,三氯乙酸等有机酸可以有效替代盐酸等无机酸对TS-1分子筛进行处理。
-
-
徐铭泽;
王浩宇;
李东翰;
李龙;
康海澜;
方庆红
-
-
摘要:
随着石油资源的枯竭,生物基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热度正逐步上升。聚乳酸(PLA)由于其来源广泛,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由于其韧性低,应用范围受限,故有必要寻找一种生物基增韧剂对PLA进行改性。腰果酚(CD)由于其广泛的生物质来源及特殊的化学结构成为这种改性剂可供选择的生物质助剂。本研究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得环氧化腰果酚(ECD),并对产物进行微观结构表征。而后将ECD与PLA熔融共混,成功研制出了一种具有超高韧性的新型聚乳酸塑料,研究了不同ECD含量对PLA热稳定性、结晶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ECD用量递增时,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都明显降低,说明ECD的加入使PLA分子链的运动能力提高;此外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得到明显提升,当加入15%ECD时,断裂伸长率由纯PLA的11%提升至453%,提高了约41倍,冲击强度可达9.56 KJ/m^(2),提高了约1.8倍。
-
-
吴坚;
姜顾倩妮;
刘镇;
胡翎榆;
马嘉俊;
李丹;
丁银军
-
-
摘要:
三苯基膦为铑膦络合催化剂的基础原料,是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生产中均相催化剂的重要配体[1-2],也可作为染料工艺的增光剂,高分子聚合、彩色胶卷显像剂的抗氧化剂,聚环氧化的稳定剂,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有机合成、分析检测等领域。三苯基膦作为配体与过渡金属形成金属催化剂;是其重要应用之一,在其与过渡金属络合时,还会与钠、镁、铁等杂质金属络合,影响催化剂催化性能。
-
-
-
-
-
-
-
-
-
汪全义;
杜开峰;
崔艳楠;
晏婷婷;
姚舜;
宋航
- 《第六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10年
-
摘要:
本文以毛叶山桐子油为原料,通过对其进行化学改性,用环氧化试剂进行环氧化处理,以饱和双键降低不饱和度,再利用有机酸开环,以增加其支链度,来解决植物油作为润滑油基础油热氧化稳定性和低温流动性均较差等缺陷.研究工作包括考查了环氧化试剂用量、反应时间对原料油环氧化的影响;配料比、开环时间及温度,对环氧化油开环的影响,得到较优的反应条件.并对最终产品进行相关性能指标分析检测,同时研究了基础油在加入调和剂后的低温性能等.结果表明,该工艺制备的润滑油基础油粘度指数大大超过目前高粘度指数润滑油通用基础油标准;基础油倾点再经过调和剂混合后,倾点大幅下降,具有良好的低温性能,可以用于调配粘温性较好的润滑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