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异戊二烯
聚异戊二烯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621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4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586789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石化技术、广东橡胶、橡胶参考资料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第十三届中国胶粘剂技术与信息交流会、2010年C5分离技术及资源综合利用研讨会、全国第15届有机和精细化工中间体学术交流会等;聚异戊二烯的相关文献由935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宝琛、张杰、张学全等。
聚异戊二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86789篇
占比:99.96%
总计:587035篇
聚异戊二烯
-研究学者
- 黄宝琛
- 张杰
- 张学全
- 姚薇
- 李传清
- 赵姜维
- 谭金枚
- 徐林
- 孙伟
- 辛益双
- 代全权
- 宋景社
- 张春雨
- 邵华锋
- 姜连升
- 曹兰
- 毕吉福
- 董为民
- 于国柱
- 王雪
- 苏宗球
- 徐玲
- 王佛松
- 贺爱华
- 那丽华
- 华静
- 王超
- 胡雁鸣
- 贺继东
- 吕鹏飞
- 唐正伟
- 崔广军
- 张国娟
- 李建成
- 李杨
- 李辉阳
- 杨亮亮
- 王庆刚
- 王锦昌
- 于浩
- 徐云祥
- 董江舟
- 陈雷
- 于琦周
- 刘天鹤
- 宗成中
- 张贺新
- 王亮
- 王志晔
- 蔡洪光
-
-
-
-
摘要:
天然橡胶是以聚异戊二烯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因其优良的回弹性、绝缘性、隔水性及可塑性等特性,经过适当处理后还具有耐油、耐酸、耐碱、耐热、耐寒、耐压、耐磨等特殊性能,用途非常广泛。据统计,目前天然橡胶制品已达7万多种,在军工、航天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性。世界上约有2000种植物可生产类似天然橡胶的聚合物,但真正有实用价值的是原产于亚马孙河流域的巴西三叶橡胶树,99%以上的商业用天然橡胶均来源于此。橡胶树全球种植面积约为1540万公顷,年产量约1390万吨。我国天然橡胶最早于1904年引种种植,大规模发展始于新中国成立后。
-
-
-
严志轩;
马骥;
瞿金磊;
刘莉;
孙翀;
刘吉文;
刘光烨;
孙立水;
何丽霞
-
-
摘要:
采用阴离子溶液聚合法合成了低分子量3,4-聚异戊二烯(LPI),并对其进行改性,制备了硅氧烷改性的低分子量3,4-聚异戊二烯(MLPI),将其应用于白炭黑补强的溶聚丁苯橡胶(SSBR)复合材料,探究了端基改性物LPI-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LPI-CMDS)、LPI-丙基三甲氧基硅烷(LPI-CTMS)、LPI-丙基三乙氧基硅烷(LPICTES)和接枝改性物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接枝改性LPI(LPI-g-MTS)对SSBR复合材料中白炭黑的分散以及硫化胶性能的影响.混炼胶的应变扫描和结合胶含量分析结果表明,MLPI增强了填料与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善了白炭黑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其中LPI-g-MTS因活性位点多,效果最佳;与填充LPI的复合材料相比,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尤其是填充LPI-g-MTS后硫化胶的300%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分别提升了89.66%和27.15%,这为改善白炭黑在非极性橡胶中的分散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
-
无
-
-
摘要:
据外媒报道,韩国企业Califlex近日在新加坡西部裕廊岛,举行了聚异戊二烯乳胶(一种结构类似于天然橡胶的合成橡胶)工厂动工奠基仪式。该项目初始投资超过3.5亿美元。工厂建成后,Califlex的聚异戊二烯乳胶产能将提高50%,产品供应东南亚地区的医用橡胶手套和避孕套生产商。裕廊岛工厂占地面积6.1万平方米,计划于2024年下半年建成投产。
-
-
-
许燃;
白思杰;
徐云祥
-
-
摘要:
通过新癸酸钕/三异丁基铝/二异丁基氯化铝稀土配位聚合,将异戊二烯(IP)单体和羟基异戊二烯衍生物(IP-OH)无规共聚得到了热塑性羟基聚异戊二烯(PIP-OH),并接枝β-丙氨酸四肽(β4A),合成了热塑性β四肽聚异戊二烯(PIP-β4A).结果表明:β4A增强和增韧了PIP-OH,PIP-β4A的拉伸强度为12.07MPa,为PIP-OH拉伸强度的44.7倍;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光谱以及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证明β4A在PIP基体中形成β-折叠片层,这是PIP-β4A性能优异的主要原因.
-
-
-
王震;
鲁建民;
韩丙勇
-
-
摘要:
以双锂引发剂引发异戊二烯进行活性阴离子聚合,之后依次使用环氧乙烷和丙烯酰氯封端合成双端丙烯酸酯基聚异戊二烯(ATPI),并以其为预聚体,以丙烯酸甲酯为稀释剂,在紫外光照下制备了光固化弹性体.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产物ATPI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当采用机械搅拌方式,环氧乙烷加入10倍量(相比与活性种数量),封端6h,丙烯酰氯加入1.5倍量(相比与活性种数量),封端1h时,可制备丙烯酸酯基官能度达1.87的液体橡胶,其分子量约为3000,分子量分布达1.25;当稀释剂占光固化胶液质量分数的65%时,光固化弹性体的拉伸强度达到6.16 MPa,断裂伸长率为138%,邵氏硬度为90.5.
-
-
白延群;
李雪;
宋鹏豪;
樊文琪;
邹楠煊;
王筑城;
孙悦;
路乃群;
王存国
-
-
摘要:
通过对不同含量的石墨烯与异戊橡胶混炼和硫化,制备出了石墨烯补强的新型异戊橡胶复合材料,硫化特性测试表明石墨烯能够增大异戊橡胶的硫化程度,且随着石墨烯含量增多,石墨烯对异戊橡胶硫化的促进效果也会增强,但是石墨烯含量的增多也会导致异戊橡胶焦烧时间t10的下降,影响橡胶混炼过程的安全性.经过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等力学性能测试表明,石墨烯的添加能够同时增大异戊橡胶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当异戊橡胶中加入0.5~1.0份石墨烯时,异戊橡胶的综合力学性能最好.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加入2.0份石墨烯,异戊橡胶的电导率提高近1000倍,达1.87×10-7S/cm,可以制备适应某些领域的抗静电橡胶和导电橡胶.
-
-
董瑞宝;
李志波;
王文玉;
李彦辉;
张彩霞;
潘广勤
-
-
摘要:
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四氢呋喃(THF)为调节剂,通过核磁共振技术(NMR)研究了不同溶液体系对低分子量聚异戊二烯(LIR)结构的影响及LIR液体橡胶的燃烧行为。结果表明,在40°C,反应时间为4 h,异戊二烯单体浓度为30%的实验条件下,THF能够有效地调控LIR的结构,且能够稳定合成高cis-1,4-结构含量的低分子量液体异戊二烯橡胶。以微型量热仪(MCC)等研究了不同构型LIR的燃烧特性,LIR的3,4-结构能够提高LIR的燃烧性能,结果显示,3,4-结构含量每增加5%,热释放速率(HRR)值升高36 W/g。
-
-
林金河;
孙亚飞
- 《第十三届中国胶粘剂技术与信息交流会》
| 2010年
-
摘要:
固态橡胶因具备较高的分子量,在强度、伸长率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性能,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均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门尼粘度较高,某些领域进行应用时,固态橡胶必须配合添加剂共同使用。本文介绍的液体聚异戊二烯是一种液态橡胶,可以作为固态橡胶的软化剂;深入的研究发现,此类材料的特殊形态和性能,可以在很多方面得到应用。
-
-
陈磊;
张岐;
贾春满;
刘娜;
黄燕
- 《全国第15届有机和精细化工中间体学术交流会》
| 2009年
-
摘要:
首先合成1,3,5-三甲基-2,4,6-(N,N-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均苯三甲酯,以此为引发剂通过光聚合反应合成三枝型聚异戊二烯(IIIPI)。然后再以此活性的三枝型聚异戊二烯(Mw/Mnor PDI=1.08)为引发剂在紫外光照条件下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共聚合生成嵌段共聚物。采用核磁(1H-NMR,13C-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对产物结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了分析,得到的IIIPI-PMMA,IIIPI-PS,IIIPI-PMMA/PS的PDI分别为7.66,3.46,2.94.进而用热重-差示扫描量热仪(TG-DSC)对产物进行了热性质探索。
-
-
-
李桂连;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董为民;
姜连升;
张学全;
王佛松
- 《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2005年
-
摘要:
最早的稀土催化剂体系是氯化稀土和烷基铝(AlR3)组成的二元催化剂体系,聚合丁二烯可得到高顺-1,4-结构的聚合物, 但催化活性非常低. 杨继华等发现在氯化稀土/AlR3 二元体系配制过程中按特定顺序添加适当量的给电子体(如乙醇等), 可在保持对双烯烃的高定向性的情况下, 使催化活性有飞跃性的提高, 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一类以氯化稀土配合物/AlR3 组成的二元催化剂体系. 该体系可制备高顺-1,4-结构含量的聚丁二烯, 但由于催化剂是非均相状态及具有多种活性中心的性质, 而使得聚合产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难以控制. 以铝氧烷和稀土化合物组成的催化剂体系, 如Nd(O i Pr)3/MAO 或MMAO 具有高的催化活性, 并可获得窄分子量分布(Mw/Mn 96﹪)的聚异戊二烯.
-
-
王强;
王玉荣;
刘洪阳;
杨晓
- 《2004年国际橡胶会议》
| 2004年
-
摘要:
对正丁基锂为引发剂,混甲基苯酚钾为助引发剂,二甲苯为溶剂兼作链转移剂,2G为极性调节剂的异戊二烯阴离子调聚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不同K/Li、2G/Li和温度对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速率与单体浓度呈一次方关系;当K/Li值从0增加到0.8,聚合反应表观增长速率下降;聚合温度50°C时,在添加钾盐的调聚体系中,加入2G使得聚合速率略微升高;提高聚合温度有助于加速聚合反应.同时还考察了不同条件对液体聚异戊二烯分子量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
-
李旭东;
赵永仙;
黄宝琛;
姚薇;
邵华峰
- 《2004年国际橡胶会议》
| 2004年
-
摘要:
采用氢气作为链转移剂,负载钛体系催化异戊二烯或丁二烯在通常条件下进行溶液聚合或本体聚合,随着氢气压力的升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将持续降低,当氢气分压分别达到2MPa和3MPa以上时,即可得到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在3000以下、因结晶而呈固蜡状的低相对分子质量反式-1,4-聚异戊二烯蜡(LMTPIW)和反式-1,4-聚丁二烯蜡(LMTPBW),其熔点分别为55°C和120°C左右.LMTPIW和LMTPBW属于低聚物范畴,与液体聚异戊二烯和液体聚丁二烯有着相似的性能和用途,又因自身呈固蜡状而给使用带来方便.主要用途:①代替操作油用于橡胶配合,改善加工性能,同时又可参与共硫化不会在使用中析出污染环境;②用作母料对各种粉状橡胶助剂造粒,再加入橡胶配方,以提高混炼效率和改善劳动条件;③经环氧化、卤化、马来酸酐接枝等改性后用于涂料、粘合剂等领域.
-
-
-
邵华锋;
姚薇;
黄宝琛;
赵志超
- 《第五届全国橡胶助剂生产和应用技术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对采用过酸水溶液为介质水相悬浮法制备的环氧化反式-1,4-聚异戊二烯(ETPI)进行了研究。研究ETPI的结构(环氧度、环氧基团的序列分布、分子置等)与性能间的内在关系,以及ETPI共混硫化胶的加工、性能及应用。本技术合成ETPI工艺简单,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
-
-
李博;
魏静勋;
罗吉良
- 《第五届全国橡胶助剂生产和应用技术研讨会》
| 2009年
-
摘要:
反式聚异戊二烯简称TPI是一种新型的合成橡胶材料。试验表明。以15~35份TPI替代NR制备胶料,不仅能满足胶料的一般力学性能要求。而且显现出定伸应力提高,滚动阻力减小,压缩生热降低,耐疲劳性能优秀。且耐磨性提高的特点。文中选定了生产用胎面配方,对TPI材料进行了研究。
-
-
董为民
- 《2004年国际橡胶会议》
| 2004年
-
摘要:
由三异丙氧基钕(Nd)和甲基铝氧烷(MAO)组成的催化剂可在饱和烃庚烷中,较低的MAO用量([Al]/[Nd]=30)下,聚合异戊二烯(IP),获得窄分子量分布(Mw/Mn=2.0)的聚合物,但产物的顺-1,4含量偏低,约为90%.当添加叔丁基氯(Cl)组成三元催化剂时,聚合产物的收率及顺-1,4含量(>94%)均有明显的提高.[Cl]/[Nd]=1.0-1.5时,该三元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催化活性.加料顺序影响聚合活性的顺序为:(Nd+MAO)+Cl>(Nd+Cl)+MAO>(MAO+Cl)+Nd.该催化剂聚合1,3-丁二烯(BD),可得到高收率、窄分子量分布(Mw/Mn<1.60)、高顺-1,4含量(>95%)的聚合物.该催化剂还可催化1,3-丁二烯与异戊二烯的共聚合,得到窄分子量分布(Mw/Mn<1.50)、高顺-1,4含量(BD,96%,IP,96%)的无规共聚物.
-
-
-
-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8.23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射交联反式‑1,4‑聚异戊二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反式‑1,4‑聚异戊二烯材料,对加工成型后的反式‑1,4‑聚异戊二烯样品进行聚集态调整和辐射处理,所述辐射处理包括以不同的辐照剂量率对所述样品进行辐射交联,所述聚集态调整包括以不同的温度处理所述样品,所述聚集态调整与辐射处理的执行顺序可调。本发明通过聚集态调整能够有效消除反式‑1,4‑聚异戊二烯的热历史,通过辐射交联,形成了反式‑1,4‑聚异戊二烯链段之间的交联点,破坏了反式‑1,4‑聚异戊二烯的双键,进而破坏了反式‑1,4‑聚异戊二烯双键链段的规整性,使得反式‑1,4‑聚异戊二烯链段的柔顺性发挥出来,抑制了反式‑1,4‑聚异戊二烯结晶,提高了反式‑1,4‑聚异戊二烯材料的弹性。
-
-
-
-
- 沈阳化工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20.03.31
-
摘要:
一种反式‑1,4‑聚异戊二烯接枝顺式‑1,4‑聚异戊二烯的接枝共聚物制备方法。在反式‑1,4‑聚异戊二烯为主要组成的杜仲胶溶液中原位进行异戊二烯与杜仲胶的配位接枝共聚,其中顺式‑1,4‑聚异戊二烯的接枝量在0‑50%;共聚物中无均聚物的存在;接枝共聚物中主链保持原有的反式‑1,4‑结构,而支链则以顺式‑1,4‑结构为主。顺式‑1,4‑聚异戊二烯的接枝量小于26 mol%时,接枝共聚物为结晶结构,球晶的平均直径小至1‑20μm;顺式‑1,4‑聚异戊二烯的接枝量大于38 mol%时,接枝共聚物基本为无定型结构。接枝后的杜仲胶在常温下是软的弹性体。该接枝共聚物独特的结构赋予杜仲胶优异的高弹性,可应用在轮胎胎面胶、胶管、胶鞋及其它橡胶应用领域。
-
-
-
-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公开公告日期:2021-07-06
-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射交联反式‑1,4‑聚异戊二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反式‑1,4‑聚异戊二烯材料,对加工成型后的反式‑1,4‑聚异戊二烯样品进行聚集态调整和辐射处理,所述辐射处理包括以不同的辐照剂量率对所述样品进行辐射交联,所述聚集态调整包括以不同的温度处理所述样品,所述聚集态调整与辐射处理的执行顺序可调。本发明通过聚集态调整能够有效消除反式‑1,4‑聚异戊二烯的热历史,通过辐射交联,形成了反式‑1,4‑聚异戊二烯链段之间的交联点,破坏了反式‑1,4‑聚异戊二烯的双键,进而破坏了反式‑1,4‑聚异戊二烯双键链段的规整性,使得反式‑1,4‑聚异戊二烯链段的柔顺性发挥出来,抑制了反式‑1,4‑聚异戊二烯结晶,提高了反式‑1,4‑聚异戊二烯材料的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