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催化化学

催化化学

催化化学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44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97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301205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科技传播、中国科学院院刊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5届海内外中华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暨第13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第七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第十六届全国化肥甲醇技术年会等;催化化学的相关文献由3510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永祥、赵震、罗孟飞等。

催化化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97 占比:0.40%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01205 占比:99.60%

总计:302410篇

催化化学—发文趋势图

催化化学

-研究学者

  • 赵永祥
  • 赵震
  • 罗孟飞
  • 刘自力
  • 赵云昆
  • 李翠清
  • 杨冬霞
  • 季生福
  • 宋永吉
  • 王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冯小童; 谷丽芬; 王乃玉; 蒲巧生; 刘光利
    • 摘要: 碳基复合型光催化剂能够有效克服传统TiO_(2)催化剂吸附能力差和可见光响应差的缺陷。设计并制备了二维微孔碳负载纳米TiO_(2)/C_(3)N_(4)三元复合型光催化剂,探究复合后催化剂物理结构和光电学性质的改进,并用于可见光催化降解对二甲苯和罗丹明B,降解率分别达96.5%和92.2%,其反应速率常数约为工业TiO_(2)催化剂(P25)的7.8倍。该三元复合型催化剂的吸附-光催化协同性能显著增强,归因于类石墨烯结构的微孔碳与光活性纳米粒子的界面效应,促进了反应过程中的光电子传导和污染物富集,同时扩展了材料的光响应范围;引入纳米级氮化碳(C_(3)N_(4))进一步与TiO_(2)在碳片层上结合形成二元半导体结构,能够加速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提高整体材料的光催化活性。
    • 岳晨午; 刘龙波; 张静雅
    • 摘要: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是一类常用的氢气催化氧化剂,通过程序控温-在线质谱分析技术对工业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进行初步筛选,研究了两种氢气还原温度较低的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氢气催化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活性CuO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其氢气催化活性明显高于其他CuO催化剂。在预热温度、氢气浓度和反应空速相同条件下,霍加拉特剂(Φ1 mm×3 mm)的氢气转化率大于或等于活性CuO颗粒[Φ2 mm×(3~5)mm]。
    • 王婷; 王胜; 符启军; 邢德风; 王树东
    • 摘要: 通过浸渍法和乙二醇还原法制得γ-Al_(2)O_(3)负载钯催化剂,在30°C、600000 mL·(gcat·h)^(-1)和不同相对湿度(RH90%)条件下,研究其臭氧催化分解性能。结果表明,Pd负载质量分数1.5%和贵金属粒径约2.8 nm的Pd/γ-Al_(2)O_(3)催化剂催化活性最佳。采用XRD、XPS、TEM、SEM-EDS、O_(2)-TPD和H_(2)O-TPD等手段,揭示其优良臭氧分解性能可能是由于较小的Pd粒径改善了催化剂中Pd^(0)相对含量和氧物种迁移能力。此外,Pd催化剂对于水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的调变,改善了其耐水性能,这些研究为高效Pd基臭氧分解催化剂开发提供了指导。
    • 刘浩东; 冉真真; 季生福
    • 摘要: 水滑石作为一种很有潜力的无机功能材料,近年来在催化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对近年来水滑石催化剂材料的催化氧化反应性能,特别是以层板过渡金属为催化活性组分催化氧化醇、酚和烷烃等化合物的反应;以插层阴离子作为催化活性组分催化烯烃和酯的环氧化反应;负载纳米金属颗粒作为催化活性组分催化氧化醇、烷烃和糠醛等化合物的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并对水滑石催化剂的应用前景以及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 侯珊; 冉真真; 季生福
    • 摘要: 焙烧水滑石是水滑石类物质受热分解形成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具有层板结构和不同种类的酸和碱位点,可以通过改变层板金属阳离子、层间阴离子、负载其他金属改变催化剂的酸碱位点,在羟醛缩合、羰基化、加成、烷基化、酯化等多种反应体系中均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性能。对近年来具有酸碱双功能的焙烧水滑石催化剂体系、反应特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评述,并对焙烧水滑石催化剂的应用前景以及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 刘文慧; 刘振民; 王远洋
    • 摘要: 以TiO_(2)为载体,通过正交设计,采用浸渍法制备了Ni、Co和Cu等非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进行CH_(4)和CO_(2)光催化干重整制氢活性评价,并采用TPR、XRD、FT-IR和BET对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晶体结构和织构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600°C焙烧的9%Ni/TiO_(2)催化剂上于750°C反应40 min,CH_(4)转化率和H_(2)选择性分别为63.10%和18.55%。较难失去电子的活性成份(Ni、Co)、较高耗氢量的中高负载质量分数(6%、9%)、形成100 nm以上大孔的高温焙烧(600°C)和较长的反应时间(40 min)有利于获得高的H_(2)选择性。
    • 闫维维; 柳娜
    • 摘要: 通过水热法合成具有不同Si/Al比的Al-KIT-6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型钨基催化剂,并将制备的催化剂应用于丁烯自歧化生产丙烯的反应过程中。采用XRD、BET、Py-IR、H_(2)-TPR和NH_(3)-TPD等测试手段对所制备催化剂进行系统的表征。结果表明,与10%W/KIT-6相比,采用Al掺杂KIT-6载体,可以引入酸性位点,使氧化钨物种在载体表面高度分散,进一步提高反应的异构活性与歧化活性。10%W/10Al-KIT-6具有最高的歧化活性中心,丁烯转化率58.2%,丙烯收率14.4%。
    • 魏玲; 霍霄妮; 汪艳霞; 董春娟; 张铁明
    • 摘要: 正丁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可作为燃料添加剂。以乙醇直接缩合制备正丁醇为探针反应,考察Cu、K改性对ZrO_(2)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BET、XRD、FT-IR、H_(2)-TPR、XPS、乙醇-TPSR和CO_(2)-TPD对不同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rO_(2)催化剂表面乙醇转化率和正丁醇选择性较低,引入Cu改性后,乙醇转化率和正丁醇选择性明显增加,进一步采用碱金属K改性后,乙醇转化率略有下降,而正丁醇选择性进一步提高。Cu的引入促进了乙醇脱氢性能,而K的引入增强了催化剂表面碱性强度,提高了催化剂碱量,促进了缩合反应的进行,从而提高了正丁醇选择性。KCuZrO_(2)催化剂在100 h反应过程中,乙醇转化率保持在约86%,正丁醇选择性约70%,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 潘喜强; 韦萌; 李玉洁; 陈雪莲; 李飞
    • 摘要: 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金红石TiO_(2)纳米颗粒,再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一系列不同TiO_(2)含量的金红石型TiO_(2)-SiO_(2)纳米复合物载体,利用比表面积及孔径分析仪、XRD、SEM、FT-IR、UV-vis DRS等对载体结构进行表征,考察TiO_(2)-SiO_(2)载体的高温稳定性。结果表明,TiO_(2)-SiO_(2)载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典型的SiO_(2)凝胶孔结构,其中的TiO_(2)晶型和晶粒尺寸与纯TiO_(2)相同。高温焙烧后,与纯TiO_(2)发生严重烧结相比,TiO_(2)-SiO_(2)载体表现出优异的高温稳定性,复合材料中的SiO_(2)发生轻微烧结,比表面积和孔容基本不变,其中的TiO_(2)仍保持高分散性,晶粒尺寸不变。TiO_(2)-SiO_(2)载体中未生成Ti-O-Si化学键,而且复合结构对金红石TiO_(2)的能带结构影响较小,TiO_(2)和SiO_(2)只是纳米尺度上的混合,所以SiO_(2)的空间结构是提高TiO_(2)颗粒高温稳定性的主要原因。
    • 王昊楠; 陶平; 闵秀博; 余忆玄; 邵秘华
    • 摘要: 臭氧已成为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亟待治理。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铜、锰金属盐和柠檬酸为原材料合成Cu-Mn臭氧分解催化剂。通过合成方法调节,优化催化剂臭氧分解能力,并在空速200000 h^(-1)、湿度80%条件下考察催化剂的臭氧分解性能。利用XRD、SEM、H_(2)-TPR、O_(2)-TPD、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发现,添加碳酸氢钾/钠制备的催化剂为Mn_(2)O_(3)和CuMn_(2)O_(4)两相混合氧化物,结晶度良好,在反应温度35°C时,反应时间35 h内臭氧分解效率高于95%,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表征结果显示,该催化剂比表面积高达199.7 m^(2)·g^(-1),具有较好的O_(3)表面吸附能力,其优良的氧化还原性能可以为O_(3)分解提供更多参与反应的氧空位,使催化剂获得优良的O_(3)分解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