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解
醇解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86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2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89795篇;相关期刊224种,包括精细石油化工、石油化工、合成纤维工业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八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中国化工学会2010年年会暨第二届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论坛、第五届全国化工年会等;醇解的相关文献由201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福胜、于世涛、刘仕伟等。
醇解—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9795篇
占比:99.49%
总计:90259篇
醇解
-研究学者
- 刘福胜
- 于世涛
- 刘仕伟
- 葛明桥
- 宋修艳
- 王华平
- 王朝生
- 吉鹏
- 严梅霞
- 魏贤勇
- 宗志敏
- 常春
- 何灵芝
- 余天石
- 叶光斗
- 吴远友
- 方华玉
- 朱恩斌
- 朱红
- 李凤仪
- 李天源
- 李守群
- 杨锋
- 王辉
- 秦特夫
- 窦玉芹
- 邹献武
- 陈建华
- 陈飞飞
- 丁建峰
- 亚历山大·斯坦尼斯劳斯
- 余国清
- 吕亮
- 吴宇豪
- 吴福胜
- 土卡拉姆·古纳勒
- 张圣明
- 张飞雄
- 文卡塔·拉马纳拉亚南·加纳帕蒂·布特拉
- 李梦娟
- 李永江
- 王芳辉
- 王读彬
- 菲利普·韦斯利·贝尔
- 达尔尚·贾亚纳
- 余德宝
- 吴永忠
- 唐世君
- 彭达平
- 徐东彦
-
-
李晓红;
高球球;
解菁;
靳福全
-
-
摘要:
采用已优化的条件分别制备了CaO、KF/CaO、KF/Mg-Al-O、KF/Ca-Al-O、KF/Ni-Al-O及KF/Zn-Al-O固体碱催化剂。将NaOH、KOH、Na_(2)CO_(3)及上述制备的催化剂分别用于设定工艺催化蓖麻油甲醇醇解反应。结果发现:经NaOH、KOH、Na_(2)CO_(3)及CaO催化的反应均不析出甘油;经KF/CaO、KF/Mg-Al-O、KF/Ca-Al-O、KF/Ni-Al-O及KF/Zn-Al-O催化的反应均不同程度析出较多量甘油。对用量较少的强碱性催化剂NaOH及KOH催化的反应,反应结束后加入适量的一水硫酸氢钠中和即可析出一定量甘油。对用量较多的弱碱性催化剂Na_(2)CO_(3)及CaO催化的反应,反应结束后除加入适量的一水硫酸氢钠中和外,尚需加入一定量甲醇稀释才能析出一定量甘油。
-
-
刘世鹏;
黄裕娥;
岳子豪;
余佳辰
-
-
摘要:
“二次白泥”是以碱减量白泥为原料生产DOTP过程中,和废水酸析产生的固体物料压滤得到的产物,通过红外光谱以及合成反应实验,确定了二次白泥的主要组成为乙二醇二对羧基苯甲酸酯。以“二次白泥”为原料,通过酯化、醇解反应合成DOTP,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催化剂加入量以及反应终点温度对反应时间和产品收率的影响,实验表明醇酸摩尔比为6.0、催化剂加入量为酸量的0.5%、反应终点温度为225~230°C,反应7.5 h即可合格,收率达93%,产品纯度达99.07%,各项指标均达到电缆料使用标准。
-
-
肖长发;
李永江;
范金华;
李宇虹
-
-
摘要:
基于溶液共聚法,制备出高醋酸乙烯酯含量和高分子量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M),研究了溶剂效应对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行为和支化结构演化的影响,建立了基于链转移效应调控共聚物支化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研究结果显示,在醋酸乙烯酯(VAc)高转化率条件下,以链转移常数最低的叔丁醇为溶剂有利于提高EVM相对分子质量。进一步研究了叔丁醇中EVM分子链支化结构随聚合时间的演化规律,揭示出醋酸乙烯酯单元所含乙酰氧酯基为主要支化位点。其研究可为调控EVM分子结构、实现高性能EVM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
-
杨伟强;
毛凯敏;
莫文龙;
马凤云;
魏贤勇;
樊星;
任铁真
-
-
摘要:
以淖毛湖褐煤(NL)超声辅助萃取残渣(ER)作为研究对象,在300°C下采用甲醇对ER进行醇解,并考察添加KOH对醇解过程的影响。通过GC-MS分析MP(未添加KOH)和MPKOH(添加KOH)两种醇解产物的组成信息。选取苯甲酸苄酯(BB)和乙酸苯酯(PA)作为ER的两种模型化合物(MER),醇解后得到产物BBP、BBPKOH、PAP和PAPKOH。结果表明,MPKOH收率高达93.39%,而MP收率仅有5.25%,说明KOH的加入明显提高了醇解产物的收率。MP中酚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和烷烃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7.92%、34.83%和5.98%,而MPKOH中的上述三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分别为38.85%、10.17%和8.71%,在KOH存在下醇解过程发生了酯交换或酯的还原反应,还伴有一定程度的烷基化反应。模型化合物醇解产物分析结果显示,BBP中以苯甲酸甲酯和苯甲醇为主,而BBPKOH中苯甲酸甲酯基本消失,且苯甲醇相对含量占91.85%;PAP中仅检测到了酚类化合物,且苯酚相对含量占87.97%,而PAPKOH中甲基取代的苯甲醚和苯酚含量高达85.64%。两种模型化合物的醇解过程均表明,未添加KOH的醇解过程主要发生酯交换或酯还原反应,添加KOH后,不但加速了上述反应,还强化了后续产物与甲醇间的烷基化反应。
-
-
周瑜;
孙钟;
时君友;
段喜鑫
-
-
摘要:
随着化石资源的日渐枯竭,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关注。生物质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和平台化学品,在环保和回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乙酰丙酸酯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平台化合物,在能源、食品、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介绍了乙酰丙酸酯的理化性质和用途,以及生物质制备乙酰丙酸酯的合成方法,对不同催化体系催化制备乙酰丙酸酯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种催化剂的优缺点,并指出了今后乙酰丙酸酯研究的发展方向。
-
-
董爽;
孔昱萤;
关晋平;
程献伟;
陈国强
-
-
摘要:
针对军训服每年产生大量的废弃,造成原料涤纶/棉混纺织物浪费的状况,将醋酸锌、尿素、尿素-醋酸锌共晶体系作为催化剂,通过乙二醇醇解法对废旧涤纶/棉混纺军训服中的涤纶组分进行解聚回收,并通过酸解法对棉纤维素组分进行回收;研究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废旧涤纶/棉混纺军训服、白色涤纶/棉混纺织物、白色涤纶织物醇解的影响;最后采用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对醇解得到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单体及酸解纤维素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选用醋酸锌作为催化剂,催化剂相对用量为0.6%,反应固液比为1∶6,在196°C条件下醇解3 h效果较好;硫酸酸解过滤得到白色纤维素,达到对废旧军训服不同组分分离回收的目的。
-
-
周琪琪;
唐曦阳;
陈宇星;
兰支利;
范宇
-
-
摘要:
以1,2-丙二醇为醇解剂,乙酸锌为催化剂,对废聚酯进行醇解,得到聚酯多元醇。将其与聚丙二醇(PPG2000)及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2000)混合脱水,再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反应得到湿气固化反应型聚氨酯(PUR)热熔胶。通过衰减全反射法(ATR)、剥离强度测定、凝胶渗透色谱(GPC)等确定醇解试剂、醇解时间、催化剂用量等醇解条件对醇解产物的影响及合成条件对反应型湿固化(PUR)热熔胶性能及湿固化反应的影响。最终得到的产物流动性好,黏结强度较高,固化后具备一定韧性。该合成工艺实现了PUR热熔胶部分聚酯多元醇的替代,降低了其原料成本,也为废聚酯的回收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技术路线。
-
-
黄孝舜;
马海英;
柳淑娟;
王斌;
王红利;
钱波;
崔新江;
石峰
-
-
摘要:
二氧化碳直接利用较为困难,因此先将其转化为环碳酸酯等二氧化碳衍生物,进而间接转化为其它化学品是实现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综合评述了二氧化碳转化为环碳酸酯继而间接利用的近期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环碳酸酯的加氢反应、醇解反应和氨解反应中的均相和多相催化体系,对反应机理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该领域仍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
-
姜萱;
杨瑶;
徐秀丽;
晁仲昊;
张石群;
程阳;
邹孝强
-
-
摘要:
采用两步酶法制备sn-2位富含DHA的中长链结构脂。首先,利用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435催化DHA藻油发生醇解反应,溶剂萃取以获得富含DHA的单甘酯,再利用脂肪酶催化单甘酯和癸酸的酯化反应合成sn-2位富含DHA的中长链结构脂,并对中长链结构脂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酶法酯化反应条件为真空度0.05 MPa,单甘酯与癸酸摩尔比1∶3,固定化脂肪酶Lipozyme TL IM添加量为底物质量的8%,反应温度25°C,反应时间9 h。在最优条件下,酯化产物中甘油三酯(TAG)含量为96.55%,TAG脂肪酸组成中,DHA占总脂肪酸的40.04%,占sn-2位脂肪酸的72.15%。纯化的产品TAG中中长链结构脂占99.14%,含DHA的中长链结构脂占67.69%。
-
-
雷丹丹;
曹长林;
孙晓丽;
陈庆华;
胡莎莎;
区菊花;
肖荔人;
黄宝铨
-
-
摘要:
以二甘醇(DEG)为醇解剂、无水氯化亚锡(SnCl2)为催化剂,采用一步进料和分步进料醇解法,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片、PET粒料和PET纤维的醇解反应。通过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表征了不同形态PET材料及其醇解产物的结构与热性能。结果表明,PET材料化学结构不会因为它的形态发生变化,但熔点和结晶度有明显的不同,其中PET纤维的熔点(253°C)和结晶度(43.44%)均高于PET瓶片和PET粒料。当醇解温度为220°C、反应为180 min时,一步进料醇解法的PET材料的醇解率依次为瓶片粒料纤维(依次为98.8%,98.8%,80.8%);当醇解温度为220°C、反应时间为90 min时,分步进料醇解法的PET瓶片和粒料的醇解率均达到100%、纤维的醇解率达到92.5%;一步进料醇解法的醇解率依次为瓶片42.1%、粒料38.5%、纤维28.0%,分别提高了57.9%,61.5%和64.5%。文中研发的分步进料醇解法技术可以使PET材料醇解反应时间缩短1/2,且PET纤维的醇解率有明显提升。
-
-
吴晓宇;
吕秀阳
- 《第八届全国超临界流体技术学术及应用研讨会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超临界流体技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为了探索近临界甲醇中纤维素一锅法醇解制备乙酰丙酸甲酯方法的可行性,在考察不同的酸种类对醇解反应影响的基础上,系统地测定了纤维素初始浓度0.01~0.03g/mL、温度170~190°C、硫酸浓度0.01~0.03 mol/L范围内纤维素醇解反应中乙酰丙酸甲酯产物生成反应动力学数据。实验结果表明,磺酸类酸性催化剂对醇解反应有较好的催化效果,提高反应温度和硫酸浓度有利于纤维素醇解速率和选择性的提高。
-
-
-
陈艳艳;
常杰;
范娟
- 《中国化工学会2010年年会暨第二届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论坛》
| 2010年
-
摘要:
介绍了国内外木质素在粘胶剂中的应用和改性研究情况,同时讨论了木质素的活性,以及木质素难以大规模高值化利用的因素和解决方案。重点概述了木质素的液化改性,其中酚化和醇解这两个液化方法是实现其活化的主要途径。木质素结构复杂,成分不均一是木质素活化改性中面对的主要问题,其中最佳活化工艺务件的探索和液化机理的深入探讨是木质素活化进一步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
- 《第十四届中国有机硅学术交流会》
| 2008年
-
摘要:
本文以γ-氯丙基甲基二氯硅烷(以下简称加成物)、甲醇为原料,在塔式反应器中,探索了连续醇解制得γ-氯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以下简称醇解物)的工艺条件.得出:在加成物与甲醇的连续进料比例(摩尔比)为1:2.1-2.2、塔温为70~72°C、脱低器的加热温度160±2°C的条件下进行醇解反应,制得的醇解物含量稳定并大于97%,收率大于95%.
-
-
魏贤勇;
刘滋武;
宗志敏;
李保民;
赵炜;
王晓华;
倪中海;
孙林兵;
黄耀国;
丁明洁
- 《第五届全国化工年会》
| 2008年
-
摘要:
与其它化石资源相比,煤中含杂原子有机化合物(HACOCs)的含量很高。燃煤过程中诸多HACOCs转化为有害气体或气溶胶释放到大气中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是,煤中诸多HACOCs 本身可以作为精细化学品利用,附加值很高。因此,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煤中HACOCs的存在形态对于控制燃煤污染及有效分离和利用这些化合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分级萃取、温和氧化、醇解和催化加氢及GC/MS分析等方法从国内外10 余种煤样中检测出近百种含氧、硫、氮、磷、氯、溴和碘的有机化合物,采用分级萃取和柱层析的方法从灵武煤中分离出一系列含氧和氮的有机化合物纯品,为深入揭示煤中HACOCs的组成结构提供了借鉴。
-
-
丁以钿;
叶活动;
刘五连
- 《2005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通过对福建龙岩卓越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年产万吨级生物柴油生产线,研究改进废动植物与甲醇同时醇解、酯化生产生物柴油工业化技术.三年来成功地总结出质量达到美国SAE971687FANE质量标准,醇解与酯化一次转化率分别达到95﹪以上,油脂利用率100﹪环保全面达标的工业化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