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1196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石油、天然气工业、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69篇、会议论文881篇、专利文献389044篇;相关期刊1465种,包括农业工程学报、精细石油化工进展、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366种,包括第六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中国化工学会2010年年会暨第二届石油补充与替代能源开发利用技术论坛、第十届全国化学工艺学术年会等;生物柴油的相关文献由14487位作者贡献,包括杜泽学、叶活动、王忠等。

生物柴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69 占比:1.68%

会议论文>

论文:881 占比:0.22%

专利文献>

论文:389044 占比:98.10%

总计:396594篇

生物柴油—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邹鹏程; 金光远; 李臻峰; 宋春芳; 韩太柏; 祝玉莲
    • 摘要: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新能源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微波加热因其高效性被广泛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然而,微波的不均匀加热是目前亟须解决的主要问题,因此本文在微波夹层反应釜内引入一种模式搅拌器,通过COMSOL软件耦合麦克斯韦、传热方程,对微波加热过程进行多物理场仿真,并采用动网格技术处理模式搅拌,探讨不同模式搅拌器参数对微波加热特性的影响,发现:①与无模式搅拌的微波加热模型相比,模式搅拌时刻改变物料中的电场分布,从而改善加热效率和加热均匀性;②物料平均温度与温度变异系数(COV)随搅拌器高度和长度的增加,整体上呈下降趋势;③物料平均温度随搅拌转速的增加线性提高,COV随转速的增加整体上呈上升趋势;④通过响应面分析发现对平均温度和COV产生影响的因素为:搅拌器高度>搅拌转速>搅拌器长度,其中搅拌器高度与转速的交互作用对平均温度影响显著;最后综合考虑平均温度和COV,响应面优化后的最佳搅拌条件为:搅拌器高度λ_(H)=0.164、搅拌器长度λ_(B)=0.31、搅拌转速N=30r/min,此时COV=0.11×10^(−2)、平均温度为22.15°C。
    • 王彬彬; 高敬博; 杨捷波; 高占斌
    • 摘要: 为探索掺混生物柴油燃烧耦合进气道加湿技术及喷油提前角优化对柴油机燃烧及排放性能的影响,基于TBD234V6型柴油机,应用AVL-fire软件建立仿真模型进行研究。选取柴油机在75%中高负荷工作时,生物柴油掺混比为40%通过设置0.5~2.5共5组不同水油比做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生物柴油掺混比为40%(B40)时,随水油比增加柴油机动力性下降3.3%,CO排放量升高19.2%,NO_(x)排放量降低89.7%,SOOT排放量升高150.8%,但与原机相比SOOT排放量仍低出81.9%;掺混生物柴油降低Soot及CO排放效果显著,但对NO排放有促进作用;生物柴油耦合进气道加湿技术能极大降低NO排放,同时对Soot和CO生成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但柴油机动力性降低了。通过对喷油提前角优化,增大喷油提前角有助于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生物柴油掺混比40(B40)水油比为2.5喷油提前角由25°CA改为31°CA时,其动力性上升13.1%,NO排放低于原机,整体排放依旧更优。该研究结果可为生物柴油实际应用产生的负面影响提供解决方案。
    • 李孪娟; 刘坷; 何莉; 江伟民; 曹丽敏
    • 摘要: 复羽叶栾树是一种优良的行道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文章对复羽叶栾树的生物学特性、复羽叶栾树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及对Cd、Pb污染的修复潜力以及种仁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复羽叶栾树在园林、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石漠化生态修复、药用保健、生物柴油等方面具有比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 邓京波
    • 摘要: 2021年11月下旬,CSL集团成功完成了世界上历时最长的B100(生物含量100%)生物柴油用于船用发动机的测试,累计运行约3×10^(4)h。CSL集团加拿大船队的半数船只参与了该测试。与船用轻柴油(MGO)相比,该试验使船队的整个生命周期的CO 2排放量减少了23%。
    • 张家仁; 刘海超
    • 摘要: 生物柴油是一类清洁的可再生液体燃料,精炼植物油与甲醇酯交换是制备生物柴油的重要反应。针对目前难以准确获得酯交换反应体系的多组分相平衡组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了间歇反应和连续逆流分离甘油等不同反应方式下大豆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体系的多组分相平衡行为,并以三油酸甘油酯与甲醇酯交换为模型反应,采用UNIFAC和Modified UNIFAC模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常压、60°C反应条件下,在总组成偏离甲醇-甲酯二元组成的区域,UNIFAC和Modified UNIFAC模型准确计算了生物柴油酯交换反应体系的三元和四元相平衡组成。在甘油含量大于2.2%(质量)或转化率小于90%(质量)的酯交换反应中,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平均偏差约为2%。酯交换反应相平衡的实验值和模型计算值表明,采用连续逆流方式分离甘油可以提高酯相中的甲醇含量,有利于传质和酯交换反应。这些结果为生物柴油工艺过程模拟、设备优化以及新技术开发提供了理论参考。
    • 汤林波; 穆传高; 姚梦; 刘颖
    • 摘要: 文章利用滴定法测定生物柴油酸值的实验方法,评价生物柴油测量不确定度。并在实验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标准溶液的配制、测量重复性等因素对生物柴油酸度测量的影响。从而建立生物柴油的测量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并最终通过对整个测定过程中所产生的各不确定度分量的分析和计算,求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 嵇乾; 唐程; 谈秉乾; 孙平; 魏明亮; 刘少康
    • 摘要: 以一台非道路增压中冷共轨柴油机为试验对象,将K_(0.2)-Ce_(0.5)Mn_(0.5)O_(2)催化剂涂覆于柴油机颗粒物捕集器(DPF)的堇青石过滤体上,探究柴油机催化型颗粒物捕集器(CDPF)对生物柴油调合燃料燃烧污染物排放的影响规律,并开展了CDPF碳烟加载与再生特性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DPF能够明显降低纯柴油和生物柴油调合燃料的碳烟和气态污染物排放,且对调合燃料的排放物降低效果更显著;CDPF负载催化剂对柴油机气体排放的改善效果受负荷影响较大,在标定工况下两种测试燃油NO_(x)排放较空白DPF时分别降低17.1%和24.3%,HCHO排放分别降低35.1%和43.6%,CH_(3)CHO排放分别降低28.4%和29.9%;DPF与CDPF两者对碳烟的捕集过程均包括深床捕集阶段、过渡阶段和滤饼层捕集三个阶段,碳烟加载过程中CDPF前后压差的升高速率明显低于DPF;与纯柴油相比,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调合燃料时CDPF的前后压差升高速率有所降低,再生平衡温度向低温区间偏移,有利于实现低温再生。
    • 刘锐宇
    • 摘要: 为了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减轻环境污染,生物燃料产业已引起各国政府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系统总结了生物柴油的优缺点,阐明了研究生物柴油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全球生物柴油的生产现状,然后对比分析了生物柴油的生产技术方法,最后结合我国目前生物柴油处于初期阶段的现状,展望了未来发展前景。
    • 华琰; 王忠; 李瑞娜; 刘帅; 赵洋; 梅德清; 吕辉
    • 摘要: 为探究废气再循环(EGR)对柴油机颗粒结构特征与氧化活性的影响规律,采集了不同废气质量分数的F-T柴油、生物柴油和柴油3种燃料的燃烧颗粒,运用粒径谱仪(EEPS)、透射电镜(TEM)、热重分析仪(TGA)等方法,探究了颗粒物的结构特征与氧化活性。结果显示,随着废气质量分数的增加,颗粒物平均粒径、分形维数D_(f)、基本粒子的层面间距d和微晶曲率T_(f)升高,微晶尺寸L_(a)、氧化特征温度和表观活化能E_(a)降低,颗粒物结构更加紧凑,团聚程度增加,碳层有序性减弱,颗粒稳定性变差,氧化活性增强,表明采用EGR技术可降低颗粒捕集器(DPF)的再生温度。废气质量分数相同时,柴油产生的颗粒物平均粒径最大,比F-T柴油升高了3.3%~7.1%;燃用生物柴油的颗粒物基本粒子碳层排列更加无序,氧化反应活性较强;当颗粒基本粒子具有更宽的d、更短的L_(a)和更大的T_(f)时,颗粒氧化活性更强。
    • 钱信宇; 刘简; 杨晓曦; 王钰钦; 郑尧; 吴伟
    • 摘要: 小球藻作为水体中的初级生产者,是水生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促进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水环境毒理学评价的标准试验藻种。为了给小球藻的水生态风险评估及相应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数据,本文系统分析了小球藻培养影响因素,概括了其产生的毒理效应,并对其营养价值与应用前景等进行了综述。本文认为温度、光照、pH、营养盐、氮磷比是小球藻规模化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重金属、农药、新型纳米材料、抗生素等污染物可对小球藻产生毒性效应,小球藻在污水处理、生物能源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