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17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7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819148篇;相关期刊13种,包括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合成技术及应用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4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恒逸基金”优秀学术论文研讨会、2014年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生物基纤维材料高峰论坛、第七届全国染色学术研讨会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的相关文献由47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华平、王朝生、郑一等。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7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19148 占比:99.98%

总计:819305篇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发文趋势图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

-研究学者

  • 王华平
  • 王朝生
  • 郑一
  • 金基雄
  • 徐德增
  • 杨崇倡
  • 王少博
  • 王锐
  • 丁一元
  • 全玉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程丹
    • 摘要: 为了制备出高质量的纤维,对纺丝机械辊筒结构进行优化十分必要。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纺丝为例,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对纺丝机械辊筒进行了结构优化。仿真结果表明,当辊筒壁厚为3.0 mm、辊子轴头直径突变部位粗糙度为3.2 Ra、辊筒的轴头和辊子配合粗糙度为3.2 Ra、辊筒形状为细长型圆筒状、长径比为3.0时,所纺出的PET纤维的直径较为均一,直径为5μm,且纤维不存在缺陷。另外,实际纺丝试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的准确度较高,10组平行试验中最小误差为0,最大误差为0.8%,标准差仅为0.02μm。仿真结果具有高度准确性,且优化后的辊筒结构更适于纺出高质量的PET纤维。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对纺丝机械辊筒结构进行优化,具有高效、精准的特性,能够广泛应用到其他纤维纺丝的器械结构优化。
    • 雷丹丹; 曹长林; 孙晓丽; 陈庆华; 胡莎莎; 区菊花; 肖荔人; 黄宝铨
    • 摘要: 以二甘醇(DEG)为醇解剂、无水氯化亚锡(SnCl2)为催化剂,采用一步进料和分步进料醇解法,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瓶片、PET粒料和PET纤维的醇解反应。通过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方法表征了不同形态PET材料及其醇解产物的结构与热性能。结果表明,PET材料化学结构不会因为它的形态发生变化,但熔点和结晶度有明显的不同,其中PET纤维的熔点(253°C)和结晶度(43.44%)均高于PET瓶片和PET粒料。当醇解温度为220°C、反应为180 min时,一步进料醇解法的PET材料的醇解率依次为瓶片粒料纤维(依次为98.8%,98.8%,80.8%);当醇解温度为220°C、反应时间为90 min时,分步进料醇解法的PET瓶片和粒料的醇解率均达到100%、纤维的醇解率达到92.5%;一步进料醇解法的醇解率依次为瓶片42.1%、粒料38.5%、纤维28.0%,分别提高了57.9%,61.5%和64.5%。文中研发的分步进料醇解法技术可以使PET材料醇解反应时间缩短1/2,且PET纤维的醇解率有明显提升。
    • 宋明根; 刘岩; 姬洪; 亓书奎; 彭治汉; 张玉梅
    • 摘要: 将含纳米二氧化钛(TiO2)的母粒添加到常规高黏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中,采用熔融共混挤出的方法制备高强抗紫外PET工业丝.在研究TiO2对高黏PET流变性能和结晶性能影响的基础上,进行高强抗紫外PET工业丝工业化试验,试验中针对性地调整纺丝工艺,制得了不同TiO2含量的高强抗紫外PET工业丝,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TiO2的高黏PET体系具有良好的可纺性,无毛丝出现,整体生产稳定;当TiO2质量分数小于2.0%时,高强抗紫外PET工业丝的断裂强度大于8.0 cN/dtex;随着TiO2含量的增加,高强抗紫外PET工业丝表面粗糙,结晶度降低,力学性能下降;高强抗紫外PET工业丝织物对紫外线UVA区透射率均小于5%,紫外线防护系数大于50,具有优异的防紫外透过性能;经过200 h人工紫外灯加速老化实验后,高强抗紫外PET工业丝强度保持率没有提高.
    • 刘娟; 王佳云; 沈红
    • 摘要: 研究了涂覆聚氨酯(PU)的聚酯/氨纶复合织物(简称PU涂层复合织物)的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了以四氢呋喃和环己酮作为溶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去除PU涂层复合织物中的PU涂层的效果,对去除PU涂层后的PU涂层复合织物进行其中的聚酯纤维含量(G)的测定并分析了未涂覆PU的相应聚酯/氨纶复合织物中的聚酯纤维含量(G0).结果表明:以环己酮为溶剂,在其用量为150 mL,PU涂层复合织物质量1 g,水浴温度65°C,振荡频率150次/min,溶解时间30 min的条件下可以较好地去除试样中的PU涂层;经去除PU涂层后的复合织物用质量分数为80%硫酸溶解其中的氨纶后定量分析得到试样中的G,同时定量分析没有涂覆PU的相应聚酯/氨纶复合织物中的聚酯纤维含量得到G0,由G0/G修正试样中的真实聚酯纤维含量,其修改正值为1.02;PU涂层复合织物试样中的实际聚酯纤维含量其质量分数为88.0% ~96.7%.
    • 史利梅; 刘传生; 路广; 王伟; 李映; 张文强
    • 摘要: 将特性黏数差为0.064 dL/g的高、低黏度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备的双组分并列复合中空纤维原丝进行拉伸制得拉伸丝(DT丝),对DT丝的拉伸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低中空高回弹三维螺旋卷曲纤维的最佳拉伸工艺条件.结果表明:DT丝的三维卷曲性能和拉伸方式、拉伸倍率及其分配密切相关,采取二步拉伸、一级拉伸倍率较大、二级拉伸倍率为1.05~1.10可以使原丝的三维螺旋立体卷曲能力充分体现;最佳拉伸工艺为一级拉伸温度85°C,二级拉伸温度130°C,热板定型温度145°C,一级拉伸倍率4.0,二级拉伸倍率1.05,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低中空高回弹三维螺旋卷曲纤维的断裂强度为4.19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5.9%,卷曲数(25 mm)为12.8,卷曲度为18.5%,卷曲弹性率为86.5%,卷曲回复率为15.1%.
    • 姚梦元
    • 摘要: 采用熔体直纺大有光涤纶全拉伸丝(FDY)的工艺进行了44dtex/144f超细旦大有光涤纶FDY(简称超细旦涤纶FDY)的试验及生产,探讨了纺丝温度、无风区高度、集束位置、拉伸工艺等对超细旦涤纶FDY生产的影响,确定了最终生产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选择喷丝板孔径为0.12 mm、孔深为0.4 mm,喷丝板孔呈同心圆分布,熔体输送温度控制在281.5~283.5°C,纺丝温度控制在291°C 左右,底部加热器温度控制在295~305°C,无风区高度为35.5~55.5 mm,环吹风风压为26~32 Pa,相对湿度为22% ~24%,集束位置距离喷丝板高度控制在750~850 mm,拉伸倍数控制1.40~1.70时,生产出的超细旦涤纶FDY品质优异,其断裂强度为4.53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34.4%,条干不匀变异系数为0.95%,沸水收缩率为6.3%,网络35个/m,含油率1.15%.
    • 李圣军; 张守运; 孙燕琳; 钱婷婷; 刘艳丽; 楼梦娜
    • 摘要: 以半消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为原料,在纺丝过程中以熔融共混方式添加光谱发热阻燃抗菌复合功能母粒,合理选择干燥、纺丝、加弹工艺,控制好组件起始压力及纤维上油率,生产具有光谱发热、阻燃和抗菌多重复合功能的222 dtex/72 f PET纤维,考察了纤维的纺丝、加弹工艺条件及性能.结果表明:选择母粒干燥温度130~150°C,干燥时间8~10 h,纺丝温度275~285°C,纺丝速度2900~3000 m/min,组件起始压力120 MPa,上油率0.6%~0.7%,生产的复合功能预取向丝(POY)断裂强度较高,条干均匀性较好;采用巴马格V型假捻变形加弹机对POY进行二级拉伸和加捻,控制假捻变形速度600~650 m/min,拉伸比1.660~1.690,假捻器速比1.620~1.650,第一热箱温度185~195°C,第二热箱温度160~170°C,生产的复合功能假捻变形丝(DTY)卷曲收缩率和卷曲稳定度均较好,产品质量指标达到优等品要求,其织物光照5~10 min,温度可高达55~60°C,极限氧指数大于30%,阴燃及续燃时间均为0,对金黄葡萄球、大肠杆菌及白念珠菌的抑菌率达到98.0%以上.
    • 钟敏; 舒建生; 侯海育
    • 摘要: 通过筛选涤纶短纤维油剂单体进行耐候性和纤维可纺性能评价,研制出耐候性涤纶短纤维油剂JDS-301/JDS-302,将此油剂在冬季和夏季于50 kt/a涤纶短纤维工业生产装置上进行应用试验,同时与国外品牌同类油剂TSC-195/TSC-801进行对比,并考察下游纺织厂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以十八烷基磷酸单酯钾盐作为抗静电剂,鲸蜡醇聚氧乙烯醚和十八烷基磷酸单酯盐共同作为平滑剂,月桂酸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酯作为集束剂的涤纶短纤维油剂JDS-301/JDS-302经工业生产应用试验,冬季所生产的中长涤纶短纤维质量与夏季所生产的毛型涤纶短纤维质量与应用国外品牌TSC-195/TSC-801油剂所生产的相应产品质量非常接近,且后道纺纱工序均正常,成纱质量均良好,能满足不同气候条件下纺丝纺纱的工艺要求,具备耐候性应用的特点.
    • 朱建成; 沈亚芬; 朱锋; 陈小琴; 宋云飞
    • 摘要: 研究了国产涤纶预取向丝(POY)油剂TK-3518A的基本性能和应用性能,并与进口油剂—日本竹本公司的F-3658 POY油剂和德国双S公司的L-165 POY油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TK-3518A POY油剂由不同规格的聚醚、少量的特殊封端聚醚和微量添加剂组成,具有使用安全环保特点,其基本性能与进口油剂相当;TK-3518A POY油剂在涤纶POY生产中应用情况良好,其优等品率均达到了99%;应用TK-3518A POY油剂生产的涤纶POY经加弹制得的圆孔165 dtex/48 f、扁平82.5 dtex/144 f涤纶假捻变形丝(DTY)的物理性能与应用进口油剂所得的DTY的性能相当,且生产两种DTY的过尾率大于等于96.5%,两种DTY的染色M率大于等于99.3%、优等品率大于等于97.0%,均稍高于应用进口油剂生产的DTY.
    • 孙燕琳; 肖顺立; 林雪燕; 颜志勇
    • 摘要: 使用YG367型全自动长丝热应力测试仪测试了3种不同规格的涤纶预取向丝( POY)的动态热应力,研究了预张力、热箱内温度、拉伸比和收丝速度对涤纶POY动态热应力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涤纶POY的动态热应力测试值随着拉伸比、收纱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受预张力(0. 03~0. 07 cN/dtex)和热箱内温度(165 °C以上)的影响很小;单位线密度动态热应力测试值随拉伸比增加而增大、随单根纤维线密度减小而增大;预张力和收纱速度(小于250 m/min)对单位线密度动态热应力测试结果的影响很小;拉伸比和拉伸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单根纤维的线密度越小,单位线密度热动态热应力测试值越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