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
阻燃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76080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50篇、会议论文136篇、专利文献71294篇;相关期刊960种,包括工程塑料应用、广东化工、化工新型材料等;
相关会议78种,包括2011年全国阻燃学术会议、2010年全国阻燃学术会议、第8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研讨会等;阻燃的相关文献由49999位作者贡献,包括不公告发明人、王彦林、叶南飚等。
阻燃—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1294篇
占比:93.71%
总计:76080篇
阻燃
-研究学者
- 不公告发明人
- 王彦林
- 叶南飚
- 王玉忠
- 杨桂生
- 黄险波
- 郭建鹏
- 胡源
- 王伟
- 李娟
- 宋磊
- 徐东
- 蒋文兰
- 袁长兵
- 许庆华
- 许盛英
- 戴李宗
- 杨涛
- 丁超
- 李斌
- 刘凯
- 王林
- 钱立军
- 孟成铭
- 段宝荣
- 王磊
- 杨霄云
- 周文
- 张强
- 张浩
- 张伟
- 李伟
- 陈国荣
- 陈伟
- 陈平绪
- 杨荣杰
- 陈涛
- 徐建中
- 潘庆崇
- 陈晓东
- 张胜
- 曾幸荣
- 李强
- 李杰
- 罗伟昂
- 许一婷
- 赵建青
- 陈力
- 雷自强
- 王涛
-
-
李鹏飞;
周洲;
王宇鹏;
林立钿;
王明星
-
-
摘要:
为提高酚醛发泡材料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满足轨道车辆地板产品应用需求。采用微球发泡及纤维增强技术通过热压成型研制了轨道车辆用高阻燃酚醛发泡材料板材,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初始固化温度、发泡剂、阻燃剂以及发泡材料密度等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固化温度在140°C左右时能使发泡剂球体保留完好,含水率得到有效控制,避免板材分层;发泡剂质量分数为10%时,能获得较好的发泡厚度与均匀性;聚磷酸铵APP-102阻燃剂与酚醛树脂匹配更好,在质量分数达到3%时,能明显降低材料的热释放速率与烟密度,达到EN45545-2–2013 R1的HL3最高防火等级;当发泡材料密度达到200 kg/m^(3)以上时,材料平拉、平压强度均高于4 MPa,并通过了570万次疲劳测试,能满足轨道车辆地板的使用要求。
-
-
程士金;
张洪鸣;
庞绪富;
姜贵全;
莫国超;
高天意;
庞久寅
-
-
摘要:
为提高碱木质素羟基含量,对造纸黑液中的碱木质素进行碱溶酸析、液-液萃取、超滤膜过滤、酚化改性处理得酚化改性精制木质素,使用酚化木质素替代部分聚醚多元醇制备硬质聚氨酯泡沫,研究泡沫的阻燃及物理力学性能。采用邻苯二甲酸酐酯化法测定酚化木质素总羟基含量,结果表明,酚化后木质素平均总羟基含量提高6.1177 mgKOH/g。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表明,820 cm;处为木质素酚化后苯酚苯环上的C—H伸缩振动吸收峰,表明苯酚成功接枝到木质素上,核磁共振氢谱表明化学位移8.13处及7.95处的峰对应木质素酚化改性后α位次甲基上的H,也表明木质素酚化改性成功。以酚化木质素、可膨胀石墨(EG)及水的添加量为三因素,对硬质聚氨酯泡沫极限氧指数(LOI)进行正交实验,发现具有最高LOI(27.6%)的最佳配方为酚化木质素质量分数7.72%,EG质量分数8.98%,水质量分数0.33%。添加酚化木质素可提高泡沫体的力学性能,添加质量分数3.86%酚化木质素,泡沫达到最高压缩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为432,486 kPa。
-
-
王鹏军;
吴佳
-
-
摘要:
布袋除尘器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机械、建材、化工、轻工等工业行业,其除尘效率不受烟气成分影响、出口烟气含尘浓度较低且稳定,具有结构简单、故障率低、运行稳定、便于维护等优点。但是,冶金转炉炼钢干法系统输灰系统运行中,存在因灰温过高导致布袋损毁的情况。本文结合西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安徽某钢厂转炉一次干法系统除尘项目,对细灰仓仓顶布袋除尘器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布袋损毁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该问题提出调整除尘器的脉冲喷吹方式、改进袋式除尘器结构等措施,同时,从设备结构、控制程序、工作原理等方面对改进后的仓顶布袋除尘器进行详细阐述,为提高布袋除尘器在转炉细灰输灰系统中的使用寿命、保证系统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
-
杨海富;
罗丽娟;
郑振荣;
罗胜耀;
马晓光
-
-
摘要:
以玻纤布作为基布,制备对近红外具有反射作用的涂层液对玻璃纤维布进行涂层整理,然后再进行拒水拒油整理,制备出具有阻燃、拒水拒油等多功能的篷盖布。研究结果表明:以玻纤织物为基布制备的多功能篷盖布,强力高达2400 N,续燃、阴燃、损毁长度都为0,耐静水压高达69 kPa,沾水性4~5级,拒油效果大于等于4级,可用作军用篷盖材料。
-
-
徐英俊;
王芳;
倪延朋;
陈琳;
宋飞;
王玉忠
-
-
摘要:
普通的纺织品大都较为易燃,为防止其被引燃导致火灾事故,对其阻燃化处理是有效的措施。差别化和多功能化是纺织品主流发展趋势,既保持固有优良特性又可阻燃的多功能纺织产品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但因该产品技术难度大而少有开发。如何因“材”制宜地设计阻燃多功能单体与助剂,使多种功能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再以高效的技术手段将之引入纺织品中,是发展阻燃多功能纺织品的关键。为此,以本文作者团队近年来的纺织品阻燃及多功能化相关工作为例,探讨了纺织品多种功能与其固有特性之间相互协调促进的思路。主要阐述了本体及表面阻燃多功能化技术,包括共聚引入功能结构单元的阻燃抗熔滴多功能聚酯及表面阻燃和抗菌、疏水、疏油、耐腐蚀的棉、粘胶及涤/棉混纺等织物。此外,针对目前该领域面临的挑战,介绍了前期已开展的相关研究和提出的阻燃功能化思路,期望能为发展高品质多功能纺织品提供借鉴与启发。
-
-
张宗豪;
郝建鑫;
陈晓强;
陈林;
钱进明
-
-
摘要:
研究了磷酸酯阻燃剂、全氟丁基磺酸钾、有机倍半硅氧烷类阻燃剂、溴代三嗪、六苯氧环三磷腈5种阻燃剂对阻燃增强聚碳酸酯(PC)材料薄壁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了MBS、ABS高胶粉、EMA类弹性体3种增韧剂对阻燃增强PC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PC专用普通短切玻璃纤维、PC专用扁平短切玻璃纤维对阻燃增强PC材料抗翘曲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六苯氧环三磷腈对增强阻燃PC薄壁阻燃效率比溴代三嗪、磷酸酯阻燃剂、有机倍半硅氧烷类阻燃剂和全氟丁基磺酸钾要好,当六苯氧环三磷腈添加量为7.5wt%,阻燃增强PC材料的阻燃等级可达到UL 94 0.75 mmV-0等级;与ABS高胶粉和MBS相比,EMA类弹性体对阻燃增强PC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更好,当EMA类弹性体的添加量为2 wt%时,阻燃增强PC材料的韧性最好;PC专用扁平短切玻璃纤维对挤出板抗翘曲性能比PC专用普通短切玻璃纤维要好。
-
-
周小二;
周平桃;
周心刚;
吴智慧;
章志毅;
陈文彦
-
-
摘要:
本篇文章研究甲基膦酸二甲酯、磷酸三(2-氯丙基)酯、三苯基磷酸酯三种磷系阻燃剂对PMMA性能的影响。通过本体聚合,分别制备了三种阻燃PMMA复合材料,以氧指数和垂直燃烧对阻燃性进行表征,通过耐热性、物理性能系统地研究了三种磷系阻燃剂对PMMA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甲基膦酸二甲酯对PMMA阻燃性最优,30wt%DMMP/PMMA复合材料阻燃可达UL-94 V-0级别,但DMMP对PMMA有显著的增塑性,它引起复合材料的硬度、拉伸强度及维卡软化点大幅度下降。
-
-
蒋继康;
虞一浩;
符晔;
雷鹏飞;
戚栋明;
陈智杰
-
-
摘要:
为提高聚酰胺湿法涂层织物的阻燃性能,将阻燃剂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作为填料添加于聚酰胺湿法涂层浆料中。研究以DOPO为填料的聚酰胺湿法涂层工艺(涂层浆料放置时间、烘焙温度、相转变时间)对所制涂层织物服用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进而得出最佳湿法涂层工艺。结果表明:DOPO加入聚酰胺湿法涂层浆料后,商标布的最佳涂层浆料黏度为0.7 Pa·s,最佳相转变时间为15 s,最佳烘焙温度为100°C,所制阻燃商标布具有较佳的阻燃效果和手感。
-
-
施永乾;
叶涵;
刘川;
邱纹汐
-
-
摘要:
以植酸(PA)、吡咯、硝酸钴和碳化钛(Ti_(3)C_(2)T_(x),MXene)为主要原料,利用界面调控技术合成一种含P和Co元素的新型MXene基阻燃剂(CoPM),并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热塑性聚氨酯(TPU)纳米复合材料.锥形量热测试结果表明,引入4.0%(质量分数)的CoPM后,TPU/CoPM-4.0纳米复合材料的热释放速率峰值、烟释放速率峰值、一氧化碳产生速率峰值和二氧化碳产生速率峰值较纯TPU分别下降41.4%、15.1%、29.4%和39.6%.TPU/CoPM纳米复合材料优异的阻燃和抑烟减毒性能归因于:在凝聚相中,Ti_(3)C_(2)T_(x)发挥物理阻隔效应和催化成炭作用,隔绝聚合物材料与火焰区的热量、气体交换,且燃烧产物Co_(3)O_(4)和TiO_(2)具有催化抑烟减毒作用;在气相中,PA热解产生含磷自由基捕获剂,从而中断链式燃烧反应.
-
-
刘川;
许苗军;
王景春;
李斌
-
-
摘要:
将可膨胀石墨(EG)添加到乙烯基硅橡胶中并采用过氧化物硫化制备了硅橡胶材料,对其阻燃性能和燃烧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EG的添加量为5份时,材料在垂直燃烧测试中通过了UL 94 V-0级,且能离火自熄,极限氧指数达到了33.0%;与纯硅胶材料相比,EG的加入有效降低了材料的热释放和烟释放;材料与火焰接触区域,EG完全膨胀并形成了隔热层,火焰附近材料内部的石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膨胀并形成了导热通路,将材料的热量扩散,从而对硅橡胶材料起到了优异的阻燃作用。
-
-
-
-
-
-
王霞;
薛志欣;
夏延致
- 《2011年全国阻燃学术会议》
| 2011年
-
摘要:
卡拉胶纤维有优良的阻燃性,离开火焰基本不燃烧.本文采用DSC、LOI、锥形量热等方法测试卡拉胶的阻燃性能,并用电镜扫描燃烧灰分.研究表明:卡拉胶粉末本身具有一定的阻燃性,纺成丝之后阻燃性提高,发烟量也大大降低,且用碱作溶剂的纤维阻燃性更好,可能是凝固浴和溶剂中的金属离子起到了阻燃抑烟作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