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共聚酯

共聚酯

共聚酯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1824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5篇、会议论文39篇、专利文献55537篇;相关期刊120种,包括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工程塑料应用、合成技术及应用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2015年全国阻燃学术年会、2014年中国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技术研讨会、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生物基纤维材料与汉麻产业发展论坛等;共聚酯的相关文献由262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玉忠、徐依斌、苑仁旭等。

共聚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5 占比:0.71%

会议论文>

论文:39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55537 占比:99.22%

总计:55971篇

共聚酯—发文趋势图

共聚酯

-研究学者

  • 王玉忠
  • 徐依斌
  • 苑仁旭
  • 汪秀丽
  • 赵巍
  • 陈力
  • 焦建
  • 曾祥斌
  • 张伟
  • 王静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姬洪; 宋明根; 薛勇; 亓书奎; 陈康; 张玥; 张玉梅
    • 摘要: 通过模拟不同的熔融加工条件,对高黏阻燃共聚酯(flame retardant co-polyesters,FRPET)在熔融加工过程中的热解行为进行研究。测试FRPET样品的特性黏度和端羧基含量的变化,表征其热解程度差异,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与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ce,NMR)技术对其热解前后的结构进行表征,剖析热解机理。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FRPET比高黏聚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更易发生热解,且随温度升高,热解程度更加显著;在高温作用下,键能较低的次磷酸脂P—O键容易发生断裂,其中阻燃单体相邻的键结结构在苯环的强烈位阻效应下,更易发生断裂,引发降解。
    • 翟桂法; 陈延明; 王立岩; 蒋森; 郭又晟
    • 摘要: 以异山梨醇(IS)作为第三单体,对苯二甲酸和1,3-丙二醇为基本原料,在5 L缩聚釜中制得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PTT)及不同IS含量的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异山梨醇共聚酯(PTTI);使用核磁共振氢谱仪分析PTT及PTTI的结构,使用差式扫描量热仪测定PTT和PTTI在不同降温速率下的降温曲线,并采用Jeziorny法研究PTT及PTTI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在PTTI试样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化学位移为4.296~5.706处出现了IS上8个氢原子所形成的特征峰,表示IS成功参与了PTT的反应;随着降温速率的增加,PTT及PTTI的结晶温度降低,结晶曲线变宽,结晶能力变差;在相同降温速率下,相比PTT,加入IS后的PTTI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速率常数变大,结晶温度降低;IS的加入不利于PTT结晶。
    • 钱伯章
    • 摘要: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21年12月14日宣布,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团队,发展出一种利用乙醛和丙烯酸酯的生物质合成共聚酯单体新方法。该合作团队在生物质合成路线的基础上,发展出一种以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丙烯酸酯和乙醛为原料,合成共聚酯PCTA单体的新方法。此外,合作团队还运用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将本工作中的生物质路线与传统石油路线进行对比,表明该生物质路线展现出积极的碳减排能力。该研究为共聚酯单体的合成提供了新方法,并为生物质资源转化提供了新思路。
    • 刘瑞华; 白春英; 齐霞
    • 摘要: 综述了纤维用共聚酯、刚性共聚酯、环保可降解共聚酯、片材及瓶用共聚酯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纤维用共聚酯主要包含抗静电共聚酯、阻燃共聚酯、抗紫外线共聚酯。其中,抗紫外线共聚酯具有高抗紫外线及高耐候性,在服饰面料领域广泛应用。环保可降解共聚酯广泛应用在电脑显示屏、手机显示屏、电视显示屏等领域。片材用共聚酯在电子部件、户外用薄膜等领域广泛应用,具有防污、耐候、耐热和耐化学药品腐蚀等性能。
    • 司虎; 戴钧明; 王树霞; 李映; 王玉合; 丁一凡; 黄洛玮
    • 摘要: 采用聚乙二醇(PEG)与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BHET)进行酯交换反应、缩聚反应,制备PEG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共聚酯(PEG-PET);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分析研究PEG含量对共聚酯结构的影响,计算PEG在共聚酯分子链上的转化率;并分析反应体系中BHET的竞聚率,计算共聚酯中不同结构单元的序列长度。结果表明:PEG-PET共聚酯中PEG含量与PEG理论加入量接近,共聚酯中的PEG转化率均在91.8%以上;共聚酯大分子以柔性链段PEG为中间段、BHET硬段封端;BHET的竞聚率为1.10,BHET同种单体均聚、与PEG单体酯交换共聚的难易程度差异不大;随着PEG含量的增加,共聚酯中BHET结构单元的序列长度降低,PEG醚键结构单元的序列长度增加。
    • 尚小愉; 朱坚; 王滢; 张先明; 陈文兴
    • 摘要: 为研究侧基含磷阻燃共聚酯的熔融增黏反应,将侧基含磷阻燃剂共聚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分子链中,制得侧基含磷阻燃共聚酯PET-D_(x)。对PET-D_(x)进行熔融缩聚增黏反应,分析不同反应因素(温度、时间、阻燃单体添加量)对增黏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PET-D_(x)的特性黏度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加,而在反应后期略微降低;阻燃单体中苯环结构产生的位阻效应对熔融增黏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故在270°C下,阻燃剂添加量为3%的PET-D 3增黏效果最好,反应2.5 h,特性黏度可达1.23 dL g。最后,根据特性黏度的时间演变特性对熔融缩聚增黏的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反应速率常数随温度的升高、阻燃单体添加量的减少而增加,而反应活化能却随阻燃单体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
    • 潘小虎; 李乃祥; 王雪盼; 庞道双; 高甲
    • 摘要: 采用共酯化工艺,利用熔融缩聚法制备不同组成的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酯(PBSA)共聚酯和均聚物(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利用核磁氢谱(1 H NMR)、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热失重(TGA)对合成的(共)聚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酯摩尔组成与投料基本一致。所合成共聚酯都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起始分解温度高于300°C,共聚酯的热降解行为主要受二酸组分影响。共聚酯的熔点、熔融结晶温度随AA含量变化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律,在AA摩尔含量为50%~70%时,存在两种晶体共结晶,因而出现了两个熔点。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符合Gorden-Taylor方程,方程参数k=2.4。共聚酯的力学性能同样受组成变化影响,随着AA含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先降低后上升,断裂伸长先上升后降低。
    • 谢尚栋; 孙黎江; 朱开阳; 陈世昌; 陈文兴
    • 摘要: 为了提高PE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拓宽PET的应用领域,以生物基异山梨醇(ISB)作为第三单体,使用自制Ti-Al双金属配位催化剂,通过直接酯化法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co-对苯二甲酸异山梨醇酯(PEIT)共聚酯。利用核磁共振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等表征了共聚酯的结构和热性能。结果表明:自制催化剂对于ISB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在加入15%以内ISB时其反应率可达90%,可快速得到特性黏度约为0.65 dL/g左右的共聚酯产物。共聚酯经液相增黏反应1.5 h后其特性黏度上升至约为1.20 dL/g,说明钛系催化剂制备的共聚酯在熔融缩聚时的链增长能力强。合成时提高ISB比例会使共聚酯的特性黏度降低,结晶温度(T_(c))上升,熔点(T_(m))下降。玻璃化转变温度(T_(g))与加入的ISB含量成正相关,当ISB加入量达到20%时,共聚酯的T_(g)达到94.7°C,并拟合得出T_(g)和ISB含量相关计算公式。而ISB加入量超过15%时聚合物开始转变为无定型聚合物,但对其热分解性能没有显著影响。
    • 赵霞
    • 摘要: 前不久,巴斯夫与彤程新材料集团签署联合协议,授权彤程新材料集团根据巴斯夫高质量标准生产和销售经认证的可堆肥共聚酯。为此,彤程新材料集团将在上海建造一座产能为10万t/a的可生物降解新材料工厂。该工厂使用巴斯夫的工艺技术,出产的原材料将部分交由巴斯夫销售。新工厂将于2022年年底前投产,供应生物聚合物市场。
    • 钱伯章
    • 摘要: SK化学与中国绿色材料企业树业(Shuye,汕头)签署了谅解备忘录(MOU),在汕头设立合资化工厂。两家公司将建设一个解聚装置,每年生产10万t回收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r-BHET),以及一个使用r-BHET每年生产20万t化学回收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共聚酯的装置。两家公司计划在2022年内完成主合同的签订,并在2023年初开始建设工厂。他们计划最早在2024年底开始商业化生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