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3年内共计74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7篇、会议论文46篇、专利文献697962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复合材料学报、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2015年中国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技术研讨会、2014年第十四届上海地区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流变学学术会议等;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相关文献由161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敏、季君晖、王国柱等。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97962篇
占比:99.94%
总计:698405篇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研究学者
- 张敏
- 季君晖
- 王国柱
- 沈家康
- 赵广兵
- 钮真荣
- 张伟
- 刘跃军
- 崔春娜
- 揣成智
- 王晓青
- 张昌辉
- 张水洞
- 高永明
- 黄继涛
- 刘铮
- 卢滇楠
- 张英伟
- 李成涛
- 王小威
- 郭宝华
- 陈庆华
- 严庆
- 孙长江
- 宋洁
- 徐关祥
- 李铮
- 杨景辉
- 毛龙
- 石峰晖
- 邱建辉
- 任立伟
- 刘伟
- 吴梓新
- 周洪福
- 唐国翌
- 宋国林
- 岳小鹏
- 李良钊
- 王国利
- 肖荔人
- 陶震
- 魏志勇
- 黄宝铨
- 刘建
- 周艺峰
- 夏新曙
- 寇莹
- 戚嵘嵘
- 朱晶莹
-
-
-
-
摘要:
由张玉霞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一书于2017年6月出版,本书介绍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种类及目前的生产与应用状况,重点介绍了目前研究得较多、有一定的生产量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应用的几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包括可再生资源基、微生物参与制得的可生物降解塑料--乳酸和聚羟基烷酸酯,以及石油基可生物降解塑料--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乙烯醇、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等,涉及其化学结构、合成工艺、力学性能、熔融行为与结晶性能、成型工艺等;同时还介绍了其改性方法,包括共混改性及其与纳米材料的复配方法,重点介绍了各种可生物降解塑料与纳米层状硅酸盐(纳米黏土、蒙脱土等)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复合材料结构、物理与力学性能、熔融行为与结晶性能、流变性能、阻透性能、阻燃性能等,其中各类可生物降解塑料/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重点介绍了原位聚合插层法、熔融插层法和溶液插层法。
-
-
-
-
摘要:
由张玉霞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一书于2017年6月出版,本书介绍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种类及目前的生产与应用状况,重点介绍了目前研究得较多、有一定的生产量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应用的几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包括可再生资源基、微生物参与制得的可生物降解塑料--乳酸和聚羟基烷酸酯,以及石油基可生物降解塑料--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乙烯醇、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等,涉及其化学结构、合成工艺、力学性能、熔融行为与结晶性能、成型工艺等;同时还介绍了其改性方法,包括共混改性及其与纳米材料的复配方法,重点介绍了各种可生物降解塑料与纳米层状硅酸盐(纳米黏土、蒙脱土等)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复合材料结构、物理与力学性能、熔融行为与结晶性能、流变性能、阻透性能、阻燃性能等,其中各类可生物降解塑料/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重点介绍了原位聚合插层法、熔融插层法和溶液插层法。
-
-
蒋森;
王立岩;
陈延明;
张乐;
翟桂法
-
-
摘要:
采用直接酯化-熔融缩聚的方法合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和2-甲基-1,3-丙二醇(MPO)改性的PBS共聚酯(PBMS)。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共振谱仪(NMR)和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分别对其化学结构和分子量进行了表征;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同步热分析仪(STA)和熔体流动速率测定仪(MFR)对其热相关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PBMS共聚酯分子主链中含有丁二酸丁二醇酯(BS)和丁二酸2-甲基-1,3丙二醇酯(MS)两种重复结构单元,MS含量与合成时所加入的MPO含量基本相符,为所设计的聚合物;合成的PBS及PBMS的M;在7.87×10^(4)~8.75×10^(4)g/mol之间;热性能研究表明,随着MPO含量的增加,PBMS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逐渐升高、熔融转变温度逐渐降低,非等温结晶能力逐渐变弱,结晶度由74.57%降低到49.42%;PBMS的热降解温度均在400°C以上,不随MPO含量的变化而变化;随着MPO含量的增加,PBMS的熔体流动速率逐渐增加,相对纯PBS在相同温度下的熔融流动性逐渐变好。
-
-
-
-
摘要:
由张玉霞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一书于2017年6月出版,本书介绍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种类及目前的生产与应用状况,重点介绍了目前研究得较多、有一定的生产量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应用的几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包括可再生资源基、微生物参与制得的可生物降解塑料--乳酸和聚羟基烷酸酯,以及石油基可生物降解塑料--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乙烯醇、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等,涉及其化学结构、合成工艺、力学性能、熔融行为与结晶性能、成型工艺等;同时还介绍了其改性方法,包括共混改性及其与纳米材料的复配方法,重点介绍了各种可生物降解塑料与纳米层状硅酸盐(纳米黏土、蒙脱土等)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复合材料结构、物理与力学性能、熔融行为与结晶性能、流变性能、阻透性能、阻燃性能等,其中各类可生物降解塑料/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重点介绍了原位聚合插层法、熔融插层法和溶液插层法。
-
-
-
-
-
摘要:
由张玉霞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一书于2017年6月出版,本书介绍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种类及目前的生产与应用状况,重点介绍了目前研究得较多、有一定的生产量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应用的几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包括可再生资源基、微生物参与制得的可生物降解塑料——乳酸和聚羟基烷酸酯,以及石油基可生物降解塑料——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乙烯醇、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等,涉及其化学结构、合成工艺、力学性能、熔融行为与结晶性能、成型工艺等;同时还介绍了其改性方法,包括共混改性及其与纳米材料的复配方法,重点介绍了各种可生物降解塑料与纳米层状硅酸盐(纳米黏土、蒙脱土等)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复合材料结构、物理与力学性能、熔融行为与结晶性能、流变性能、阻透性能、阻燃性能等,其中各类可生物降解塑料/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重点介绍了原位聚合插层法、熔融插层法和溶液插层法。
-
-
吕若昀;
田瑶;
张杰;
勾良程;
邹源;
余鹏
-
-
摘要:
通过加成反应合成十八烷基二甲基环氧基氯化铵,并与钠基蒙脱土进行离子交换反应得到环氧基改性蒙脱土(OMMT)。将OMMT以熔融共混的方式加入聚乳酸/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LA/PBS)共混物中,研究了OMMT含量对PLA/PBS共混体系的增容效果及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微观结构表明,添加OMMT到PLA/PBS(80/20)共混物中之后,分散相PBS的粒径显著降低,并且粒径分布变窄。在PLA与PBS的相界面处,OMMT以插层或剥离的形式存在,阻止分散相聚集,增加两相之间的相容性。动态流变结果表明,由于OMMT对分子链的缠结作用,PLA/PBS/OMMT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复数黏度都随着OMMT含量增加而增加。动态力学热分析表明,PLA与PBS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相互靠拢的幅度随着OMMT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OMMT质量分数为1%时,PLA/PBS/OMMT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62.5 MPa、冲击强度达到3.1 kJ/m^(2),相较于纯PLA/PBS共混物分别提高了32.1%和19.2%。
-
-
-
-
摘要:
由张玉霞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及其纳米复合材料》一书于2017年6月出版,本书介绍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种类及目前的生产与应用状况,重点介绍了目前研究得较多、有一定的生产量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应用的几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包括可再生资源基、微生物参与制得的可生物降解塑料--乳酸和聚羟基烷酸酯,以及石油基可生物降解塑料--聚己内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乙烯醇、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醇酯等,涉及其化学结构、合成工艺、力学性能、熔融行为与结晶性能、成型工艺等;同时还介绍了其改性方法,包括共混改性及其与纳米材料的复配方法,重点介绍了各种可生物降解塑料与纳米层状硅酸盐(纳米黏土、蒙脱土等)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复合材料结构、物理与力学性能、熔融行为与结晶性能、流变性能、阻透性能、阻燃性能等,其中各类可生物降解塑料/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重点介绍了原位聚合插层法、熔融插层法和溶液插层法。
-
-
许文娟
-
-
摘要:
塑料制品引发的“白色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也出台了相关的方案,展示了国家对塑料污染治理的决心。为了助力“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从可降解塑料的原理介绍了主要的可降解塑料类型。并介绍了聚乳酸(PLA)和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近几年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可降解塑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
闫宗莹;
贾仕奎;
廖宝宝;
张军;
李维鸽;
朱艳;
赵中国
-
-
摘要:
利用生物可降解聚乳酸(PLA)作为增强相,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PLA和聚乳酸立构复合物(SC-PLA)改性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共混物,并对PLA/PBS以及SC-PLA/PBS共混物进行氙灯老化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偏光显微镜(POM)、万能试验机和氙灯老化仪测试了老化前后PBS基共混物的微观形态、结晶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LA的加入提高了PBS的拉伸强度,细化了晶粒且未改变晶型结构,同时结晶度也有所提高;与PLA/PBS相比,SC-PLA改性PBS共混物有效地提高了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和耐候性;在氙灯老化960 h条件下,PLA/PBS以及SC-PLA/PBS共混物的结晶度和拉伸模量均明显提高,而拉伸强度有轻微的下降。
-
-
徐佳;
王丽丽
- 《第九届全国火安全材料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通过真空-加压浸渍法制备碳酸钙改性木材(Ca/wood)和碳酸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复合改性木材(Ca-PBS/wood).改性后木材的复合材料Ca/wood和Ca-PBS/wood的成炭量均高于未改性木材,而且Ca-PBS/wood和Ca/wood的热释放速率,烟生成速率均比原木展示了明显的降低,特别是Ca/wood的热释放速率和烟生成速率展示了最低,而Ca-PBS/wood的CO生成速率展示最低,表明Ca-PBS/wood具有较好的阻燃和抑烟性能.
-
-
王利;
谷玲玲;
张胜;
谷晓昱;
孙军;
李洪飞
- 《第九届全国火安全材料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通过两步法将硫氰酸钠(NaSCN)对高岭土(Kaol)进行了插层改性,制备出硫氰酸钠插层高岭土(K-NaSCN),然后将其作为阻燃协效剂与膨胀型阻燃剂(IFR)进行复配加入到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中,通过熔融共混制备PBS/IFR/K-NaSCN复合材料.用FTIR、XRD对Kaol改性结果进行了表征,并用TG、LOI、UL-94、等表征方法对PBS/IFR/K-NaSCN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通过拉力测试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NaSCN成功插入到Kaol层间,且当K-NaSCN的加入量为5wt%时,PBS复合材料阻燃性能达到UL-94V-0等级,LOI从纯PBS的21.9%提高到41.9%.
-
-
战婧;
牧小卫;
刘雪莉;
胡源
- 《第七届全国火安全材料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作为一种快速发展的新型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具有力学性能好、加工性能优异、热稳定性优良和成本较低等特点,是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中的佼佼者.然而PBS易燃,且在燃烧过程中容易产生熔融滴落现象,可能会引燃他物从而造成火灾,因此,在PBS用于电子电器、交通工具等工业领域或者作为(泡沫)包装材料使用时,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需要对其进行改性,提高其阻燃性能,从而为其取代石油类高分子材料打下基础.本文以壳聚糖天然高分子为原料,通过化学改性合成多元一体化的生物质阻燃剂,并引入蒙脱土制备阻燃PBS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材料的热性能和燃烧性能.
-
-
-
Yin Baolin;
尹保林;
Cui Zhe;
崔喆;
Pang Xinchang;
庞新厂;
Liu Minying;
刘民英;
Zhao Qingxiang;
赵清香;
Fu Peng;
付鹏
- 《2016年中国工程塑料复合材料技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以丁二酸,1,4-丁二醇为原料,通过扩链法合成了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其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达23.1×104.通过热性能考察和结晶形态观测发现,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链运动越发困难,导致PBS材料的球晶环带形态越来越不清晰,结晶完善程度下降,结晶度和熔点均有小幅降低,但其热分解性能基本无变化.
-
-
周运宏;
夏新曙;
杨松伟;
黄宝锉;
陈庆华;
肖荔人
- 《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改性塑料专委会2018年年会》
| 2018年
-
摘要:
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为基体,滑石粉和聚乳酸(PLA)为改性剂,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PBS/PLA/滑石粉三维(3D)打印线材,并对其进行了熔融成型研究.通过分析结晶性能、流变性能、力学性能、断面形貌和打印效果对PBS/PLA/滑石粉体系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PLA的加入使PBS的结晶温度下降了5°C;随着PLA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复数黏度、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得到提高;而拉伸强度则随PLA含量的增加下降了1.71MPa,缺口冲击强度下降了2.63kJ/m2;PLA含量的增加使断面逐渐粗糙;在打印效果上复合材料的打印模型随PLA含量的增加而变得美观规整,当底板温度高于110°C时,打印制件的翘曲度较低,同时拉伸强度随着打印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
-
-
-
李成涛;
吕欣媛;
马晓宁;
范婷婷;
张敏
- 《2016持久性有机污染论坛暨第十一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国际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是典型的可生物降解脂肪族聚酯,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聚乳酸(PLA)是一种以可再生的植物资源为原料经过化学合成制备的生物降解高分子,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及较高的拉伸强度和模量,且可再生循环.已有研究表明:乳酸的加入会使PBS基共聚物材料结晶度下降,降解速率提高,但PBS/PLA共聚物材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目前尚不确定。本研究通过研究不同分子量、不同浓度的PBS/PLA共聚物对青菜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综合评价PBS/PLA共聚物对植物生态毒性的影响,为PBS/PLA共聚材料的安全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
-
-
-
-
- 怀化学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21.05.04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阻燃剂、阻燃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改性木质素,改性木质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木质素、1,4‑丁二酸和生物质炭磺酸混合并挤出成型,得到改性木质素;将第一反应物与磷酸和改性木质素混合,升温至90~110°C反应至产生气泡,再于220~240°C反应1~3小时,得到用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阻燃剂。由于该阻燃剂中含有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分子相似的结构分子相似的结构,因此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之间的相容性非常好,同时含有大量苯环结构和成炭性、结晶成核性非常好的木质素结构,使其在赋予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阻燃性能的同时,也能提高机械强度和耐热性。
-
-
-
-
-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8-19
-
摘要:
本发明涉及顺酐转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顺酐催化转化制备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方法及由其制得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该方法将顺酐溶解于四氢呋喃中配置成顺酐溶液,加氢反应生成丁二酸酐和γ‑丁内酯,分离得到γ‑丁内酯的四氢呋喃溶液和丁二酸酐;将γ‑丁内酯的四氢呋喃溶液进行加氢反应,得到1,4‑丁二醇的四氢呋喃溶液,分离得到1,4‑丁二醇和四氢呋喃;将丁二酸酐和1,4‑丁二醇进行聚合反应生成产物。本发明将顺酐生产丁二酸酐、BDO与丁二酸酐和BDO制备PBS有机结合,综合利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四氢呋喃,不仅可以抑制副产物四氢呋喃的生成,还可以补充溶剂循环过程的损耗,达到溶剂的平衡使用,提高BDO利用率,提升产物PBS的收率。
-
-
- 怀化学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19-04-16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阻燃剂、阻燃聚丁二酸丁二醇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改性木质素,改性木质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木质素、1,4‑丁二酸和生物质炭磺酸混合并挤出成型,得到改性木质素;将第一反应物与磷酸和改性木质素混合,升温至90~110°C反应至产生气泡,再于220~240°C反应1~3小时,得到用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阻燃剂。由于该阻燃剂中含有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分子相似的结构分子相似的结构,因此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之间的相容性非常好,同时含有大量苯环结构和成炭性、结晶成核性非常好的木质素结构,使其在赋予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阻燃性能的同时,也能提高机械强度和耐热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