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

国家认同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97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民族学、政治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97篇、会议论文81篇、专利文献402篇;相关期刊1189种,包括云南行政学院学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中国青年研究等; 相关会议69种,包括中国民族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一带一路视域中的民族、文化、国家”学术研讨会、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等;国家认同的相关文献由3066位作者贡献,包括任勇、吴玉军、高维等。

国家认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97 占比:85.71%

会议论文>

论文:81 占比:2.40%

专利文献>

论文:402 占比:11.89%

总计:3380篇

国家认同—发文趋势图

国家认同

-研究学者

  • 任勇
  • 吴玉军
  • 高维
  • 徐海波
  • 陈华
  • 曾楠
  • 李瑞君
  • 沙勇
  • 郭艳
  • 陈正桂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作者

    • 张艳姿
    • 摘要: 国家认同是民族国家时代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中国自从建立民族国家之后,国家认同问题因其重要性而日渐突出。梳理目前已经有的研究文献可知,中国的大学生国家认同现状良好,但是由于中国民族构成复杂,使得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间存在微妙的关系。同时因为港澳台地区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以及边境建设等,中国的国家认同也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基于国家认同对国家统一与安全,各民族繁荣发展等的重要影响。中国加强国家认同建设,提高国家认同水平刻不容缓。
    • 武沐; 姚金燕
    • 摘要: “国家在场”是指国家与地方社会两者的互动关系及路径问题,用来分析乡土社会嬗变的理论框架。“精准扶贫”是国家以政策为手段的在场和行政的嵌入,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存在于国家与地方社会的互动中,国家力量对民众的价值观和行为有着形塑作用,影响国家认同的建构。以民族地区G乡为场域,结合田野定性和定量研究,从“主体—在场”的视角切入,考察精准扶贫实践中“国家(扶贫干部)—地方(民众)”的互动情况,探究国家认同建构具体、生活化的样态。研究表明,在G乡精准扶贫实践中,国家与基层社会民众的良好互动,国家力量深嵌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民众对国家的认知具体形象化,并通过对国家政策、扶贫干部的认知来表达自我的国家认同
    • 郭纹廷
    • 摘要: 边疆治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密切相关。古代王朝时期边疆治理塑造了国家与文化的统一性认识,其中大一统思想、从俗从宜的治边政策、边疆经济开发、以儒学为核心的文教措施孕育了共同体意识存在的潜在基础。现代以来边疆治理在继承和发展传统思想与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新的超越,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将政治定位、制度保障、经济发展、文化根基作为边疆治理的理论根基,其现实路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夯实边疆发展的物质基础、打牢文化认同的思想基础、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 谈谭; 叶江
    • 摘要: 乌克兰1991年独立后一直未能在全体国民中成功构建国家层面的民族认同,克里米亚作为乌克兰境内的自治共和国,其居民更是存在严重的国家认同问题,而且克里米亚与俄罗斯确实存在民族、历史和文化上的“同一性”,这些成为克里米亚“脱乌入俄”的内部推动力。尽管如此,它们都不能为克里米亚“脱乌入俄”提供国际合法性,因为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一系列国际法律文件都对民族自决权作出了规定,主张自决权原则的国际法律文件同时也对行使自决权作出限制——不能违反国家领土完整和边界不可侵犯等原则。十分明显,2014年3月16日“全体克里米亚人公投”不符合现行国际法有关自决权的原则。然而,克里米亚最终还是“脱乌入俄”了,虽然国际社会迄今未承认其合法性,但是其中“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因素的作用与影响值得深思。
    • 张鑫; 段雪柳
    • 摘要: 语言是一种符号,象征着历史记忆存续;语言是一种工具,构筑着交际交换框架;语言是一个系统,凝结着民族文化传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各民族共享的语言工具,是搭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是促进各民族传承中华文明的媒介,也是强化中华民族经济利益纽带的利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情感凝聚、行为规约、目标激励等功能,能够促进各民族认同和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而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发展。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决定当前我国应不断推进两者的双向互动,促使其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良性循环,并统一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进程中。
    • 许宪隆; 刘纯
    • 摘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和重大理论创新。从自觉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角度出发,分析近现代少数民族先贤名人群体在推进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推动中华民族独立自主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积极作为,以及由此凸显出强烈的国家认同。作为振兴中华的擎旗者,他们共同构成了民族地区社会思想转型的先锋;作为民族实业的创办者,丰富了民族经济结构、动员了各阶层实业兴国的力量;作为文化创新的探路者,推动了民族地区文化的时代转型。近现代少数民族先贤名人群体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于当今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仍具有较深远的影响。
    • 赵湘虹; 梁军
    • 摘要: 基于仪式理论,以传统节日仪式为研究对象,探讨传统节日仪式在文化性、政治性国家认同建构中的作用。传统节日仪式通过再现中华历史,唤醒国人集体记忆;通过展演文化符号,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通过凝聚家族意识,培养国家向心力;通过彰显公民身份,强化公民身份认同;通过建构国家形象,坚定中华儿女信念信仰;通过凸显民族特色,强化民族认同。新时代,中华儿女应当随时代的诉求传承、推广、发展传统节日仪式,使其成为当代的活态体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 贾景裕
    • 摘要: 强烈的国家认同是一个政权得以长期执政的基础和底气,而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国家认同”的培育手段之一,备受重视。主流媒体通过积极生产优质内容响应号召,以此营造全民知史学史的舆论氛围。本文从视频时长、视频内容、感情色彩及传播价值四个方面对人民网党史短视频专题片《新中国是这样炼成的》的叙事特征进行分析,探究其对政治、文化和历史三个维度的“国家认同建构”。
    • 展威震; 李开渝; 张聪
    • 摘要: 在新的媒介生态和业态环境下,纪录片中的媒介仪式成为建构国家认同的主要渠道之一。《行进中的中国》是中宣部国际传播局“纪录中国”传播工程的重大外宣项目,该片以媒介时间的组织、媒介空间的搭建和媒介参与者的引导,建构了一场媒介仪式,最终强化了受众的国家认同情感。因此,《行进中的中国》的媒介仪式建构国家认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张诗雯
    • 摘要: 融媒体环境下,媒体对国家认同的建构可以通过转播重大仪式实现。媒体转播中,声音符号可以起到展示信息、引导情感、建构意义的作用。本文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电视直播为例,从话语、音响、音乐以及融合传播等维度分析声音符号对建构国家认同的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