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民族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一带一路视域中的民族、文化、国家”学术研讨会
中国民族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一带一路视域中的民族、文化、国家”学术研讨会

中国民族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一带一路视域中的民族、文化、国家”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云南临沧
  • 出版时间: 2016-11-05

主办单位:;中国民族学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民族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一带一路视域中的民族、文化、国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藏传佛教自形成到现在,让众生珍惜生命、保护环境成为其教义的主要内容.佛教在设置的万物皆有佛性、众生平等的生态伦理精神中,一方面给予了众生安静祥和的心理境界,另一方面又促使教民有一种普渡众生的强烈愿望,这也是藏传佛教伦理精华所在.当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从建设和谐家园做起.以藏传佛教千年历史中积淀生态伦理思想为指导,使优秀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放异彩.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关于如何保护环境,珍爱自然方面应借鉴藏传佛教环境和谐论,应提高人的自我约束能力,从中找到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奥秘。
  • 摘要: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在漫长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彝族先民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极具民族特点的精神文化财富.月琴是云南彝族普遍使用的一种乐器,广泛用于节日、婚礼、聚会等喜庆的群体活动中,成为体现彝族特色最主要的物质文化载体之一.而制作月琴的技艺,是千百年来彝族民众沿袭的传统,成为活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遗留物".在云南彝族地区,月琴随处可见,但楚雄州南华县的镇南月琴却难得一见.2006年8月,镇南月琴制作技艺被纳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但目前能制作镇南月琴者仅有龙川镇西云社区的郭庆云(64岁)和岔河村委会的李树明(50岁)两人.经过访谈,郭庆云因年岁渐高,除了家中已经制作完成的月琴以外已经不再做琴,而李树明在几次收徒失败后现在也未收有徒弟.从目前情况看,因为学习周期长、制作收益低、民间艺人少等问题,如不加强保护,历史悠久的镇南月琴制作技艺已经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因此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出发,对这一深植于彝族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地方性知识"进行研究,无疑是有意义的.应在政府要为之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主人本身要转变观念、理性思考、分析现状、发挥主体作用、灵活应对现代化冲击、调适自我,真正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再发展。
  • 摘要:1890-1893年的滇缅界务交涉发生于薛福成任出使英法意比国大臣期间.虽已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中法战争,但清朝官员仍未完全形成西方国际法观念下的边界意识.在滇缅边界问题上,中英在交涉期间因理念不同而屡起冲突.清廷内部,使臣希望展拓边界树立藩篱,继而分画界线保固边疆.但囿于观念参差与"中外睦谊"的制约,总理衙门、云贵总督和驻英使臣薛福成之间龃龉不断,导致交涉过程一波三折.英方的强横,清朝的忍让,使分界事一改再改,最终清朝既未能展界树藩篱,反而旧疆也被迫分界划去.
  •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其所带来的亚非、亚欧区间的经济合作不断增加,带来的经济效益、文化效益、政治效益都是不容忽视的,而这也引起了关于伊斯兰教的研究和在沿线国家的法律适用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清代新疆地区的国家法律适用和伊斯兰教法两者的关系,以及对"一带一路"大环境下我国法制建设的启示.应正确认识国法与教法的关系,国法与教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一带一路”的法制建设中也要结合少数民族宗教法中的有利因素,在少数民族群众经济利益的情况下,开展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才不会产生民族矛盾。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民族问题,积极推动沿线各国签订双边或多边条约,坚持强行法优先原则,我国司法机关应学习路线方针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意见,维护“一带一路”建设纠纷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为“一带一路”的实施提供法律保障和司法管辖。
  • 摘要:"边疆整合"是边疆研究理论的一个新的领域."边疆整合"对于"国家整合"至关重要.探讨西部"边疆整合"的历史与现实、内在根据及演变机理,学术上具有开拓意义,也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历史时期边疆整合的渐次推进,成就了今日中国广袤浩瀚的疆域、漫长连绵的疆界,以及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的基本格局.边疆整合研究,可进行国家层面的整体的研究,也可开展具体区域的、个案的研究.国家整体性的型塑并不完全是一个自然演进过程,而更多地乃是“建构”的结果。就国家内部而言,决定着国家建构和国内边疆/族群多元整合进程最主要的因素,是占社会主导地位的国家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与策略。“边疆整合”并非差异的消灭,而是一种良性的共生互补关系和趋向。历史时期中国“边疆整合”的主流,是从局域化发展走向整体化发展,但整合中一直存在着严重拮抗,值得认真对待。8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边疆/民族的制度政策进入稳定、调整的新整合阶段,与此同时,边疆整合关系出现一些新的演变,建国以来相关制度安排的一些内在矛盾在新形势下逐渐放大,也均需要予以梳理与思考。就国家层面而言,边疆整合问题,需要做大考量、大谋划,包括整体考量、长时段考量、国际考量,具体包括基本制度的路向设计/具体政策的谋划安排,既往历史/文化因素的考虑,国家间的比较和借鉴等。就具体区域而言,在全局之下,又需要有区分性、针对性。边疆整合研究除了它的学术价值以外,还必然地内蕴着强烈的经济、政治、文化等价值追求。
  • 摘要:"泰国华侨报德善堂"是泰国华人以中国潮汕地区大峰祖师信仰创建的华人善社团.历经百年的发展演变,"泰国华侨报德善堂"已发展成为泰国最大的慈善公益团体.本文通过考察"泰国华侨报德善堂"创立与发展、善堂活动及其运作机制,讨论宗教信仰与公益慈善的关系."泰国华侨报德善堂"的成功开展慈善公益活动的内在文化因素是大峰祖师信仰,"大峰祖师信仰"是善堂运作的重要的文化资源和组织原则.泰国社会为善堂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客观环境,华商领袖以中国善堂信仰文化资源,结合曼谷商业社会和现代管理制度,使善堂信仰在泰国发展成为集信仰和慈善于一个华人社团。同时,作为宗教信仰的善堂文化在泰国亦经历了一个在地化的过程,显示出中国善堂文化的生命力和适应力,"泰国华侨报德善堂"成功实践可为我国推进宗教开展慈善公益事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 摘要:中国是一个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起来的语言资源及其丰富,在国境线上的30多种语言与国内的语言文字使用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为此,针对"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完善和规范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的语言文字法规体系,发挥国内各个层次教育的优势,推动中国多民族国家的语文建设与"一带一路"发展相适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重视“汉字文化圈”的语言文字教育问题,以期推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语言文字交流的障碍问题。发挥国内高等教育优势,以合作办学的方式,把应用型的职业技术教育开办到周边国家,把我国语言产业经济优势做成培养多语种人才的特色和亮点。建立语文建设平台,制定相应的语言文字政策,完善服务体系。“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在这“五通”中,中国语文建设是语言相通是基础、是前提条件,也是当下为适应国家对外开放战略过程中学校教育应当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
  • 摘要:本文通过对电影《诸神之战》进行现代读解,分析借鉴世界古典神话的现代电影演绎;同时,立足中国古典神话实际,以后羿射日神话为例,着力探讨中国古典神话的现代电影演绎之可行途径.探索中国古典神话的现代电影演绎,无疑具有现实可行性和资源独特性,同时,也是时代和文化发展使然。古典神话的电影演绎原则应当是:在保留古典神话原有气脉、弘扬其民族精神的原则上,大胆想象,合理增删,精心营构,再融以现代视野及现实思考,以一种符合当代观众审美习惯、乐于接受的叙事方式表现出来。对于当代再造(重述)神话而言,学术底蕴比想象力更加重要,重述神话作者们必须具备较为宽大的世界视野和丰富的民族神话知识,在扎实的学术研究基础上进行创新,如果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在创作时就会缺乏想象力,捉襟见肘,无法给作品注入足够深厚的文化含量。
  • 摘要:"非经济因素"对跨文化跨区域经济活动虽不表现为直接的经济冲突,但它们却无所不在.当下我国民族地区扶贫行动失效的原因之一就是对非经济因素制约作用的忽视.所以,只有重视对人、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研究,经济活动中非经济因素的制约作用才能得到有效的化解.也只有这样,民族地区的扶贫行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 摘要: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宁夏的定位是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本文通过探讨打造宁夏战略支点的科学内涵,结合宁夏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提出从空间、地域和产业方面打造支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2+2+2"战略举措:打造"两大平台",中阿博览会和银川综保区,促进宁夏外向型经济发展;建立"两大中心":国家级清真认证中心和大数据中心,促进清真食品产业和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发展;发展"两大核心区":滨河新区和临空经济区,加大核心区资金投入,加强管理和监督,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
  • 摘要:苗人的社会组织结构中表现了苗人的群和群体主义,但这个群和群体主义来源于其鬼文化信仰中崇信对象的群体形式,我们称其为"鬼群"."鬼群"的存在影响苗人文化的方方面面,民族志的资料中有许多例证.在把苗人的鬼群与中华的"井田制"群进行比较研究中,发现了中华的集体主义、"儒家合理的集体主义"与苗人群体主义的本质区别.以及苗人的平权社会组织建构与中华集权社会组织的不同的文化基因建构,认为平权社会和集权社会只要与自己的文化适应,一样有效和合理.
  • 摘要:本文梳理了西南地区的藏族、彝族、基诺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中流传的"一箭之地"传说.作者认为,这些传说产生于公元3世纪当地族群遭遇诸葛亮南征之后,主要作用在于将这些族群区分于诸葛亮所代表的汉人世界.公元225年诸葛亮南征,使西南少数族群与华夏文明发生正面接触——这种文明接触致使被征服之地的族群借用他者的历史来形塑自身,从而导致了各自内部的文化变异.西南少数族群选择以"一箭之地"传说划分"蛮夷"与"华夏"文明的边界,这一方面表明,这些族群有着强烈的文化自我认同,另一方面也表明,在文明接触过程中,它们也开始将自身纳入到华夏文明叙事中去,在这一过程中,西南各族群自身的历史渐渐被消解,退化成无文明的社会,诸葛亮成为传播文明的符号,从而为后者在西南少数族群文化中获得主导地位提供了"本地条件".
  • 摘要:民族虚无主义思潮悄然兴起,严重冲击民族的思想意识形态领域.在民族虚无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边疆民族的社会心理和日常生活及思想意识都会受到影响.民族对祖国与自身发展的认同上的模糊认识,又极易给民族分裂分子提供可乘之机,使得分裂分子趁势借口国家行使权力未能满足民族权利,打着维护民族利益的旗号,挑拨民族关系,鼓噪民族意识高涨起来,从而煽动民族个体由对国家的向心力转向对本民族的向心力,导致盲目信从者对抗中央政府,分离国家进而影响到社会稳定.应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处理好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关系,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保障边疆民族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采取一系列帮助和优惠政策措施,要解决边疆少数民族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感。通过民族间的交流,相互学习,增进了各民族的相互理解,让民族虚无主义思潮无缝可入,形成平等团结与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 摘要:本文讨论了两种乡村精英,第一种是与政党国家进入农村的组织路线有关,通过这条路线,从土改时期开始,形成贫下中农背景的大队/党支部/红家庭及其“我家人”的正式政治层面。第二种是由于自然村范围的家庭/集体生存需要,使农耕社会能人(乡绅、富裕中农甚至富农等)成为生产队/自然村的经营和管理者。对乡村基层治理的讨论很容易被政治观念史所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政治观念的长期影响,遮蔽了具体时空下的实况。首先是关于政治领导人问题。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前后较有影响的观点是“士绅模式”。但七十年代以后,士绅模式被批评,被认为不适合研究当时的乡村。这些研究强调现代国家或政党国家的意识形态宰制和组织建构现实的能力。从这种路径出发,乡村社会的领导人被概括为“经纪人”、“代理人”或“国家中介”等,乡村社区在集体化时期被理解为“原子化”(此原子化与当下所称之原子化不一样)。这种视角背后的预设是理性选择等。但是这种视角下的研究都没有关注具体村落生计和生境对乡村领导人形成的影响。例如大多数研究都没有看到集体化时期生产小队与大队两级干部之间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将体现党的阶级路线的大队(行政村)干部,特别是党支部干部的角色等同于生产小队(自然村)干部。其次是关于政党国家与传统家族的内在关系虽然被许多研究者注意到,但是这种内在联系的地方性农耕环境和生计面向原因没有被深究。在厘清以上两种问题后,对于当下乡村社会的治理应当有新的看法。
  • 摘要:本文以贵州省中小学为调查对象,探讨其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有效途径.实证研究发现:贵州省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的中小学校较少,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贵州省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应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宣传教育;整合教学资源;科学设置"体育、艺术2+1项目"与技能标准;优化教学效果;创新"体育、艺术2+1项目"认定途径.
  • 摘要:言及新疆文学实施生态美育的可能性,事实上是在学理层面与实践层面二者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对新疆而言,生态意识的形成是与客观自然环境的脆弱性紧密相关的,即在干旱与半干旱的地理环境中,生态保护意识是天然而生,若非如此,人类只能面临着生存环境的日趋恶化,最终导致现有绿洲的退化,成为荒原.正是这种客观性,就决定了新疆各民族作家的创作中,存有大量的关于生态保护或者反生态的作品,无论自发与自觉,均是对自身居住环境的关注与焦虑,也是对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反思,实属现代与前现代的博弈.新疆生态文学作品应通过文学阅读培养公众的生态审美情趣,为公众树立正确的生态审美价值观提供借鉴范本,引导公众生态审美生活,投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中。
  • 摘要:"一带一路"建设是2016年和国家"十三五"规划期间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我国积极打造内通外联、全方位开放格局的重大举措.新时期,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加快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区位特点发生了深刻变化,给新疆和兵团的对外开放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当前,立足"一带一路"建设中兵团地位发生的重要转变,分析"一带一路"视域下兵团融入新疆核心区建设中面临的诸多新挑战。正视对外交流发展中的问题,积极思考发挥兵团特殊体制下的组织化程度强、农业现代化水平高、农业人员科技素质佳、总体经济形势和社会保障好、城镇化发展快,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影响大等多重优势的对策,对增强发展信心,加快兵团"走出去"的步伐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培育、引进、留住优秀戍边人才,优化兵团人才队伍结构;注重兵团独特文化环境优势,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打造文化外宣品牌,兵团才能更好地融入新疆“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
  • 摘要:城镇化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但同时也给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保护带来不小的冲击和影响.以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为例,城镇化发展破坏了民族文化生存的空间、民族文化逐渐失去其特质且受众越来越少,出现了文化传承断层的危险.结合城镇化背景下连南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和问题,为进一步推动连南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当地应该完善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管理制度;立足当下,谋划长远;区域联动,打造岭南瑶族文化产业带;健全文化市场体系,激发瑶族文化活力;实施人才工程,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 摘要:由于有地理空间和文化空间的不同,人类所创造的文化就呈现了差异性."特定文化空间"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了自然环境、历史沿革、生计行为、文化样式等.作为人活动的一种表达方式,特定文化空间下产生并沿袭的民族文化具有与"普遍空间"下不同的特征,因而成为文化多样性的客观存在."德培好"是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哨冲镇水瓜冲村花腰彝十二年一次的祭大龙活动.祭龙活动庄严而欢愉、盛大而隆重,神圣祭祀仪式与欢愉舞龙活动融合在一起,呈现出神秘而又富有魅力的祭祀活动.祭龙仪式规模庞大、复杂隆重、全民参与,是花腰彝人民最为重视的群体性活动,集中体现了英雄神话传说、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的历史,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德培好"祭龙活动之所以能得到传承与发展,是因为它所处的特殊文化空间.就"德培好"而言,通过集体记忆与历史记忆、节日场域、核心象征符号、主体等视角对文化空间进行剖析,对深入研究"德培好"民族节日的文化传承与再生产无疑是有意义的.将“文化空间”概念引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保护和传承象征符号为中心,向外辐射至整个传统文化;在再生产理念下,基于尊重当地民众意愿的原则进行保护和传承。促使这种传统节日文化在保留原生态文化和精神的基础上顺应当代社会和潮流的发展,生生不息地发展下去。
  • 摘要:特纳作为经典人类学民族学流派中象征人类学的代表人物,在阿诺尔德·范热内普"过渡礼仪"的基础上发展出关于仪式中"阈限"的象征主义特性.回族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文化既受到汉文化的深刻影响,又保留了其本身的宗教传统,这种文化特色也体现在其婚姻仪式的举办上.以一场回族婚礼仪式作为研究对象,以特纳象征仪式论关于"阈限"的三阶段为视角,将回族婚礼仪式进行过程分析,指出其是如何从阈限前到阈限并最后归于阈限后的平静,从而证明阈限中的"反结构"行为实质上是为了维护家庭结构稳定.
  • 摘要:甘肃地处西北,是"丝绸之路"的关键区段,中国境内"丝绸之路"4000多公里的近40%(约1600多公里)在甘肃,不仅河西走廊,整个甘肃从陇东泾河流域到渭河流域以至洮河流域,都曾是丝绸之路上的要道.自古迄今,甘肃一直是多民族繁衍生息、频繁活动的地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甘肃各民族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促进了甘肃经济社会的发展,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甘肃民族文化.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进程中,传承、保护有着鲜明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甘肃民族文化,既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爱国心,激发民族创造力,增强各民族的互相了解与沟通,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一带一路"的建设,丝绸之路的申遗,都直指跨民族文化的保护.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重要的贸易通道,甘肃应抓住丝路这一文化符号,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探索以“民族文化符号”为开发重点的民族特色旅游开发模式;以丝绸之路精神为纽带,以文化交流合作为主题,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民间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 摘要:云南南涧虎街是滇藏茶马古道大理南涧段重要古集镇之一,千年的茶马古镇文化景观,南涧彝族村寨"跳菜"文化,是滇藏茶马古道西南少数民族独特的艺术成就,是滇藏茶马古道虎街古镇彝族人民活动的历史记录和彝族文化遗产传承、传播的载体.通过对茶马古驿站虎街的物质文化景观、彝族"跳菜"非物质文化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为滇藏茶马古道虎街古镇彝族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提供不竭的源泉和动力;对多元、丰富、原生态的滇藏茶马古道虎街古镇彝族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传承、利用与开发有机结合,为滇藏茶马古道虎街古镇彝族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机会,大力发展高品位民族文化的特色产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 摘要:对粤北少数民族地区的3个民族自治县1个民族自治乡的13所民族学校的实地调研结果表明:当前粤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良好,具有民族文化传统的特色,部分学校逐步开设瑶语课程,但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的传承缺失显然,主要表现为师生民族文化知识贫乏;校本课程偏重于传统技艺,民族文化的开展形式单一;基础教育中民族文化的渗透力度不够;民族特色的培训较少.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学校必须要建立“多元化”评价标准,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民族文化素养和教育能力。教师通过加深对当地民族文化知识的了解,进而理解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最终自觉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同时,要以一定的手段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民族文化研究,让他们到民族村寨去学习体验,收集民族民间文化资料。另外,要争取上级支持,引进在民族传统文化方面有专长的教师专门从事民族文化教育工作或聘请在民族民间文化有深入研究和较高造诣的能工巧匠和专家来培训教师。
  • 摘要:论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主体民族蒙古族和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汉民族,在各自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创造出的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这两个相互对立统一的文化形态,及其彼此在融合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碰撞和冲突,做粗浅的探析,试图揭示这两种文化(主要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嬗变轨迹及发展方向,从中发现它们越来越走向趋同化,共性化的趋势,表现在:蒙古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蒙古人语言结构、内容的变化;蒙古人家庭组合和婚姻结构的变化;蒙古民族性格、观念的变化;蒙古人饮食结构及习惯的变化;蒙古族学校教育模式的统一化;蒙古民族与汉民族宗教信仰的趋同化;蒙古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审美取向的变化.从中可以看出,尽管并非哪一个民族对其他民族强制同化,而主要是来自多种因素形成的自然同化,但应客观地承认,这当中,蒙古族文化被汉族文化逐渐影响、浸染的程度更为凸显,而作为少数民族蒙古族的游牧文化,在这种碰撞与冲突中日渐式微,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针对出现如此现状的主客观原因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旨在引起人们的深思与警醒,关注与珍视,进而指出维护各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因为这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某一个民族、某一个部落的责任,而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和不可推卸的义务.
  • 摘要:文章从家园遗产的角度,论述了景迈山古茶园及文化对景迈山各族群的重要意义及在发展中的现实困境,指出只有充分认识到古茶园作为家园遗产的价值,才能实现人与环境的共存,经济和文化的和谐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很多遗产都具有“家园遗产”的内在属性,从这个意义上,遗产的观念和认识决定了他们对待家园的方式和态度,影响着他们未来的生存发展、自我身份和文化的选择。茶文化是景迈各族共同的文化根基,认同的标志,保护挖掘和传承以古茶园及茶文化为中心的家园遗产是景迈人对待遗产的共同责任,建构对乡土的依恋感、归属感乃至自豪感应该成为景迈人共同的文化自觉。景迈山的家园认同、地域认同、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古茶园的遗产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不应成为族群和村落博弈争夺的对象。不同的村落和族群应该统一到共同的家园遗产守护,共同的资源形成合力一起发展的共识上来;打破族群和村落自我封闭局限,以景迈山整体形象的方式聚合各自的资源,实现以景迈山地域空间为核心的地域文化认同。
  •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新的战略决策,教育界中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和谐文化的说法.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和谐文化"的过程中,教育内部冲突的存在是常态.社会学冲突理论视角下的教育领域中存在三组值得关注的矛盾(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教育个人成本的增加与文凭贬值).为促进"和谐教育"积极发展,应优化教育结构,给予民办教育政策倾斜,为农村教育提供资金支持;应推进教育公平,均衡分配教育资源,缩小教育区域差距;协调发展大众与精英教育,为弱势地区学校、群众优先分配教育资源。
  • 摘要:中韩两国都拥有名为汉江的重要河流,韩国汉江与中国汉江之间存在着较为深厚的历史渊源.从地理、历史、宗教与文学方面分析了汉中与韩国的联系。结合首尔(韩国)与汉中各自的经济优势及当下"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分析汉中与韩国存在着建立经济合作关系的可能性.中国陕西省与韩国庆尚北道是友好省道关系,再加上首尔及韩国与汉中拥有着互补的经济优势要素,较为广阔、互利共赢的合作前景,故汉中与首尔及韩国之间存在着意义重大的经济合作的可能性。首尔可凭借其充裕的投资资金、先进的技术、较丰富的开发经验等经济优势要素在汉中投资建厂,将汉中丰富的药材资源转化为支撑汉中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并进一步开发汉中旅游业,造福中韩两国民众。若能实现汉中与韩国经济合作关系的建立,无疑对于汉中的对外交流合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开启韩国与汉中的经济合作,实现韩国在汉中的投资建厂,发展制药业,并进一步开发汉中旅游业,无疑对于汉中就业岗位的增多、服务业质量的提升、交通区位的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及汉中“三市建设”,对于西三角经济圈经济布局的均衡和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都具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意义。
  • 摘要:德宏傣锦是傣族人文化观、价值观的物化形式之一,傣锦文化的生成与中国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南传上座部佛教信仰、民族文化生境变化等息息相关.在经济文化全球化浪潮中,滇西南傣锦传统文化作为非遗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被贴上工艺类非遗、旅游纪念品等标签进入非遗展厅和旅游市场.以芒市傣锦为切入点,分析傣锦文化生境、傣锦在当地人生产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及傣锦文化变迁.针对傣族文化作为文化资源在不同场域中的整合利用,探讨傣锦作为非遗文化资源在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中生产性保护面临的困境.重点分析傣锦生成的文化生境、傣锦核心织造技艺、傣锦核心精神内涵的保护问题.阐释傣锦在生产实践中活态保护的合理性,以及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对当下傣锦文化传承、傣族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
  • 摘要:笔者用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对自北京市实施老旧城区改造,牛街地区拆迁改建近二十年来本地回族与外来穆斯林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双方的互动与冲突的分析,为促进新时期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发展,为提高人口素质及城市的包容度、创新城市活力,加强民族团结、关注流动人口心理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一些有用信息.在日常相处中,牛街回族对外来穆斯林既有基于民族宗教情感的关注,又有对普通外地人的轻视。基于共同的伊斯兰教信仰使之相互认同,又因经济发展水平、宗教文化认知方面的差距,产生了不相适应的冲突。本地回族提升了外来穆斯林的文化意识,开阔了他们的眼界;外来穆斯林带动了本地回族学习伊斯兰教知识、做合格穆斯林的外在意识;这种交往和互动,促进了回族社会的发展。为促进本地回族与外来穆斯林关系良好发展,应加强民族、宗教知识宣传力度,提高中华一家亲认识;街道办事处应与来京较多的穆斯林聚居地区的政府部门加强沟通,对外来穆斯林加强管理与培训。总体来看,现代回族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首先是经济关系,民族、宗教认同在经济关系中受文化层面认知的影响.正是在在这种认同与冲突的互动中,中国伊斯兰社会不断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新时期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发展,有益于提高人口素质及城市的包容度、创新城市活力。
  • 摘要:"民族精英"是指那些深谙民族文化精神,拥有一系列的方式、方法和资源,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全民族与全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方向的人。通过田野调查,希望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当下景颇族文化精英对景颇族历史的思考与叙述,从而进一步探究跨境景颇族历史书写和叙述的一些问题。景颇族精英知识分子对景颇族历史建构的倾向很清楚,以李向前老师为代表,对族源历史进行重新考察和构建,得出结论即景颇族属于炎黄子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且景颇族是古代炎帝部落的贵族系列,继承了完整的祭祀仪式。沙红英老师表示要以李向前老师的思路、线索为主,把景颇族创世史诗《目瑙斋瓦》写成文学版的小说,她完全认同李向前老师关于景颇族属于炎黄子孙,是炎帝后代的说法。另外,朵石拥汤老师提到的是南诏国是以景颇族为主创立的,这也反映了一种向主流文化靠近,在历史叙述中把民族历史和主流文化、主体政治紧密联系起来的趋势。这些现象表明当代景颇族的历史叙述不是“稳定的、像物种进化一样逐渐形成一种民族自觉的观念(启蒙历史)”,它的叙述模式是“为了实现特定的认同目标而在文化表述的网络之中的有意识的动员运作”,是“不同群体的知识分子或政治家是发明或利用现有的叙述结构来重新划定具有多种认同的集体边界”,从而根据现实的社会政治情境,调整对于民族历史的阐述,利用这种历史叙述的策略建构出对于族群生存和发展最有利的某种族群认同。
  • 摘要:西南丝绸之路,即古代的“蜀,身毒国道”,指的是古代从中国四川经云南,然后到达缅甸、印度,并由此可到达欧洲、非洲诸国的一条国际陆上交通要道。她促进了中缅印等国家边境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影响深远。尤其是极大的推动了这一广阔地区的文化交流,丰富和发展了各民族文化。云南地处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要道,独特的区位优势就决定了云南在当代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一带一路”战略为云南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要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依托区位优势,找准云南的战略定位,发挥云南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连接交汇点的战略支点作用,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发挥好云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的重要作用。
  • 摘要:民族特点和民族意识是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临沧市南美拉祜族民族认同的表达路径为切入点,从原生性表达、仪式性表达和利益性表达进行阐述和分析.通过对临沧南美拉祜族民族认同表达路径的分析,展现了其民族认同的变迁,即由自发性的感性习惯发展为一种有策略性的理性选择,有助于进一步探讨在民族认同基础上有效地构建国家认同.
  • 摘要:相对于现代环境科学知识而存在的地方性生态知识,对于保障地方生态安全、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维护地区生物与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性生态知识依靠其独特的生态认知观念、技术实践和社区组织管理来实现其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功能.以奔子栏的神山崇拜为例,着重探讨了地方性生态知识对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与机制.滇西北藏区普遍存在神山崇拜的宗教信仰,其对于维护藏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扮演者关键性的角色.神山自然崇拜是藏族生态伦理中崇敬自然、尊重生命、万物一体的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神山信仰成功的解决了人与自然如何相处这个对于藏族民众来说十分重大的问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这才是奔子栏藏族民众的一种生存智慧,这种智慧使得他们在脆弱的生态环境中生存了下来,并且繁衍壮大。在中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而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必须重新审视蕴含深刻生态文明理念和独特生存智慧的地方性生态知识,其“对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进行‘观念转型’,缓冲与消解工业与科技导致的‘生态暴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摘要:本文以一个正在进行乡村旅游建设的布依族村寨为探讨对象,在政府主导建设村寨与入住的龙头企业打造产业园区相结合的建设模式下,充分整合并利用区域独有的资源作为建设资本.笔者从资本融合的视角对其进行剖析,在得出该模式对当地的发展有利的同时,针对发展进程中的资本角逐产生的问题进行内在逻辑剖析,并从人类学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笔者的思考.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它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而大寨进行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大寨历史进程中的一段发展轨迹,这段轨迹影响着大寨的布依族文化的延续,进而影响着大寨的历史,因此发展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保护就需要主导者好好的斟酌。
  • 摘要: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以昂山为首的缅人政府力图脱离英国殖民统治,建立一个主权完全独立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仍然希望继续殖民控制缅甸.缅人政府希望通过第一次彬龙会议,《艾德礼-昂山协定》来联合边境地区各民族,但始终未果.1947年2月在第二次彬龙会议上,昂山终于与边境的掸邦、克钦邦、钦邦的领导人达成共识,双方签订了《彬龙协议》,承诺给予边区民族平等、自由、自治的权利,由此奠定了建立联邦国家的基础.但随后建立的缅族主导的缅甸政府并未遵守《彬龙协议》,由此导致了缅甸政府与边区少数民族持续不断的冲突.
  • 摘要:自2008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以来,中国与东盟双边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成为推动东南 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外直接投资有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是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有效途径.选取2005-2014年中国对东盟十国FDI存量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在东盟直接投资对双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向东盟直接投资对东盟不同成员国的双边产业内贸易、垂直型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且FDI的动态变化会导致垂直型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相互挤出.为促进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应注重对东盟不同国家差异化投资,优化产业结构,通过更加完善的产业协作分工来实现垂直一体化投资和水平一体化投资的协同发展。
  • 摘要:CRS是美国为了解决来自不同种族和文化背景的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培养具有独特能力的人而提出来的,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分析CRS产生的背景,阐释了CRS的内涵,并探讨了CRS对我国少数民族地的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确立"民族文化回应性"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创造力;开发"民族文化回应性"课程,搭建学生学习与生活之间的桥梁;培养"民族文化回应性"教师,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出台有力政策,推动"民族文化回应性"教育的真正落实.
  • 摘要:遵义仡佬人对其民族的认知、归属及感情依附,主要是通过信仰、生活习俗、语言等文化现象表达出对民族的认同.由于当今社会交通日益便捷、民族间的交往日渐频繁,加之文化的多元、价值观念的多维,以及生活工作的网络化和信息化,使其认同具有文化特征模糊、工具性明显的特征.透过遵义仡佬人民族认同可知,其认同蕴藏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基因,即提倡“和合”的精神理念,具备勤劳俭朴的优良品质,有着有着包容与开放的良好心态,具有敬畏和爱的人文关怀,以及懂得感恩乐于分享。它是遵义仡佬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下来的,是全体仡佬人体认、内化、弘扬和升华的结果,是其民族认同的根本.
  • 摘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而提高人口职业素质、实现稳定就业则是人口城镇化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设定农村人口职业素质提升和城镇就业水平的测度指标,利用2005-2015年西南民族地区代表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人口职业素质提升之基础来源和后续补充均可对城镇就业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存在程度差异.通过提高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投入提升人口城镇就业能力,有助于实现城镇稳定就业和人口城镇化由量向质的转变.
  • 摘要:本土知识即"地方性知识",它是某一个民族在其长期的历史实践过程中不断沉淀、过滤和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归属性.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以"工业文明"为标榜的文化体系,给世界上不同类型的文明形态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也给文化的多样性并存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实践证明,我国各族乡民的本土知识在生态维护面前各有其合理性、有效性及实效性,只是在当下的生态维护工作中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这就迫使人们必须从我国各民族中具有代表性的本土知识事例入手,去认识它们在生态维护中的特殊价值,以此来证明利用本土生态知识去维护生态安全的有效方式,试图为当地的生态维护困境提供一个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背景下,针对该地区独有的生态系统,要充分了解其脆弱环节,在不轻易改变该区域生态系统本性的前提下,利用该民族的本土生态知识和技能,开展生态恢复工作;其次,对当地的本土生态知识进行挖掘、整理、提升,提炼出一整套完整的系统性生态知识,对该地的生态环境能够有效治理。只有这样,生态问题才可能获得救治;只有这样,生态维护才可能有序实施。
  • 摘要:对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协调层面面临的新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前提是为传统知识法律保护提供必要的正当性基础.从经济学中的激励理论出发,以人的要素作为核心,探寻激励理论以及传统知识法律保护二者之间的契合点,并以此为基础为传统知识法律保护的正当性做辩护.指出传统知识法律保护并不仅仅旨在设定独占和排他的保护,而是立足于保存和可持续发展与利用,侧重于通过对传统知识主体的保护来促进客体本身得到维持和传承。保护传统知识作为激励传统社区居民个人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推动传统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也只有立足于发展的法律保护才是有价值的并符合人类需要的保护。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