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政府干预

政府干预

政府干预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4892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259篇、会议论文633篇、专利文献2298篇;相关期刊1798种,包括领导决策信息、中国行政管理、经济论坛等; 相关会议430种,包括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暨第二十二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第九届中国经济法治论坛、2013福建省土地学会学术年会等;政府干预的相关文献由597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培才、等、鲁国强等。

政府干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259 占比:59.24%

会议论文>

论文:633 占比:8.80%

专利文献>

论文:2298 占比:31.96%

总计:7190篇

政府干预—发文趋势图

政府干预

-研究学者

  • 李培才
  • 鲁国强
  • 李莉
  • 潘常刚
  • 王松涛
  • 罗党论
  • 张军
  • 张建
  • 张洪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周咏梅; 王翠
    • 摘要: 借鉴行为学的相关理论构建了政府干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动机(财政压力)-能力(政银关系)-结果(利率的非市场化现象)"分析框架,以2017—2019年我国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为样本,研究政府干预影响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机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压力越大,越有动机干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利率越低;政银关系在财政压力导致地方政府债券利率较低的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表明财政压力越大,地方政府越有动机促使政银关系更紧密,从而降低地方政府债券利率.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财政分权体制,减少财政压力,降低地方政府干预的动机;加强对地方国库现金管理招标的监督;促进地方政府债券承销主体多元化等政策建议.
    • 曾晓东
    • 摘要: 近些年随着补习市场的发展,关于补习的公众焦虑愈发普遍化、长期化,于是政府不得不出面干预。然而,当政府用行政手段叫停补习市场的疯狂后,中长期政策需要在市场规制的框架下,明确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在公共服务供给中,明确非公机构的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寻找合适的规制工具,实现逻辑和技术理性的统一。
    • 邓大才
    • 摘要: 以中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三个试验区县市为对象,考察改革中的村民参与程度和民主程度。村民参与和民主程度取决于政府因素和条件因素。政府因素主要是指地方领导力、官僚的专业能力和积极性,两者自上而下决定政府干预的类型,进而决定村民参与空间。条件因素包括改革单元和参与传统,两者自下而上决定村民参与可及性。政府因素所决定的参与空间和条件因素所决定的参与可及性在不同地方、不同时期和不同改革中有所差异,两者所决定的村民参与程度及民主程度是可变的。这种由政府干预程度和村民参与可及性所决定的民主可称为“弹性民主”。
    • 李嘉浩; 王国军
    • 摘要: 我国应对地震风险的资金安排可以按事前与事后划分为灾前预防性质和灾后给付性质。在非预期预算一定的情况下,政府应如何分配救灾基金?对地震保险市场均衡影响如何?本文构建了一个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发现政府适度的灾后救济能够同时保证效率与公平,而过度的灾后救济会在长期提高居民的救灾预期,抑制商业地震保险市场的形成与完善。同时,引导与改善社会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感知也是提高地震保险市场效率的关键。
    • 冯鲍
    • 摘要: 文章借助演化博弈工具,构建政府干预环境下核心企业、中小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贷三方博弈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在动态演化中分析政府干预和系统内部因素对信贷三方博弈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博弈主体选择积极信贷策略的初始比例越高,系统演化至最优状态的概率越高;政府补贴对系统收敛至最优状态发挥较大的促进作用;政府惩罚可以调节演化速度,有维持信贷业务达成、系统稳定这一积极状态的趋势;提高中小企业还款比例将促进信贷业务的达成,降低准入成本、评估成本和监管成本均能有效促进系统收敛到最优状态。
    • 汪雯羽; 贝多广
    • 摘要: 数字普惠金融提高了县域经济体的信贷可得性,有助于县域经济增长,而其发展过程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本文运用2014-2018年县级面板数据,通过门限面板回归模型研究政府干预在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县域经济增长时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政府干预起到调节作用。同时,子指标回归显示,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与县域经济增长负相关;数字化程度和使用深度对县域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政府干预的作用与主回归一致。(2)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完善传统金融市场结构促进县域经济增长。(3)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与县域经济增长负相关;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县域经济增长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中部地区政府的调节作用是单向的,西部地区则为倒U型,本文分析了地区差异的内在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 陈鑫
    • 摘要: 两德统一后,原东德城市出现了人口减少与经济衰退的收缩现象,而后大量空置建筑的出现使得城市空间肌理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本文以图林根州哥达市为例,探讨德国政府针对收缩城市的更新措施及实施要点。通过对哥达市收缩现象背景与成因的介绍,对城市更新各阶段的目标与方法进行分析,笔者总结了从联邦政府到州政府再到市政府各层面的政策与实践框架,从城市更新计划、城市更新法规政策、城市产业转型引导及城市人口吸引策略四个方面对哥达城市更新的具体项目进行分类讨论与研究,并对项目实施所达到的具体效果进行简要介绍,全方位阐述针对收缩城市的城市更新方法。
    • 潘海英; 张倩
    • 摘要: 基于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T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呈“U”型关系,即随着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市场化、政府干预对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均存在正向调节作用。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绿色金融通过缓解绿色技术创新的融资约束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传统技术创新表现为遮掩效应,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真实作用。
    • 肖建辉
    • 摘要: 政府干预是影响供应链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其消极作用过去未被重视,但在当前局势下日益凸显,让原本基于质量、成本、效率优先的供应链稳定机制失效,使供应链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政府干预影响供应链稳定的理论根源是政府干预的霸权、本国立场和逆全球化思维与供应链全球化模式的全球发展观的对立性。政府干预通过市场、技术、营商环境等多方面影响供应链稳定性,具有强约束性、成本弹性低、对供应链稳定的影响深远。政府干预导致既有供应链稳定性理论的假设不成立,对供应链范式提出挑战,触发供应链深刻调整。文章以美国对中国的政府干预为例,指出未来干预的内容会更宽泛和更综合、领域将更精准和更广、频率更高、力度更大,对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将长期而又深远。为此,需要打破常规、跳出问题和提升处理问题的层级高度,创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平衡的供应链管理范式和商业模式,构建中国开放型全球供应链体系,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营商环境构建“套牢型”供应链,建立中国供应链安全体系,充分发挥中国全球第一市场优势加速双循环格局形成,不断提升中国供应链稳定性。
    • 刘燕
    • 摘要: 根据船舶行为建立不同场景下的码头接收与定价两阶段博弈模型,构造以社会总接收成本最小为目标的指导价模型,并采用逆向归纳法求解。结果表明,码头的最优策略是仅投入盈余生产能力开展船舶水污染物接收;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指导价控制社会总接收成本,通过宏观调控内河码头免费交岸概率和船舶水污染物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来改变码头和船舶在水污染物接收中的成本承担比例,满足船舶水污染物治理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政策目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