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8年年会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8年年会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8年年会

  • 召开年:2018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8-07-23

主办单位:中国工业经济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18年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随着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激励约束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信息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组织形态及结构发生了深刻变革,这必将对人力资本的配置及其创新模式产生深远影响,进而影响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及其协同作用的创新效应.按照人力资本在产业创新和经济增长中发挥的功能及其对应的社会分工角色的不同,本文在工业分行业层面上将人力资本划分为一般人力资本、专业人力资本、企业家人力资本.本文探索出一条在市场机制下由三类人力资本组成的“三位一体”的工业加速创新的新机制.本文将三类人力资本及其协同作用纳入生产率决定方程,并使用中国工业2000-2014年35个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为了克服考察期间工业统计口径的变化可能导致的偏差,本文尝试性地将相关变量按照相关指标统一调整到全部工业口径.实证检验发现:(1)三类人力资本均能够显著提高中国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2)三类人力资本的协同对提高中国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3)进一步检验发现,三类人力资本及其协同作用对中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行业异质性,在国有产权比重较低的细分行业,一般人力资本的生产率提升效应较小,而专业人力资本较大,企业家人力资本则显著抑制了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三类人力资本的协同作用的生产率改善效应较大;在平均企业规模较小的细分行业,三类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均更大,一般人力资本与专业人力资本、专业人力资本与企业家人力资本协同作用的生产率提升效应均更强,而企业家人力资本与一般人力资本的协同作用则显著降低了全要素生产率.
  • 摘要:本文使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匹配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2003年国务院要求重点城市环境限期达标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从微观层面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并对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可以显著提高企业出口DVAR,其中国有企业不显著而非国有企业显著为正;(2)影响渠道检验发现,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进口中间品使用比是环境规制影响企业出口DVAR的显著中介变量,并且融资约束是影响环境规制对不同所有制企业出口DVAR产生异质性效应的重要因素;(3)进一步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对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有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异质性.一般贸易企业、更具比较优势的行业以及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的DVAR的正向效应越大.本文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可以倒逼企业提升出口DVAR,但这一效应具有异质性,应按照不同企业所有制、贸易方式、行业比较优势以及地区市场化程度制定差异化规制政策,同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强国有资本管控,推进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 摘要:为了抢占未来经济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将电动汽车产业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布局,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加以扶持.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创新性地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所实施的“示范推广”模式进行研究,在梳理公共领域“示范”和私人领域“推广”两阶段的战略重点及政策措施的基础上,以前期“十城千辆工程”和后续私人补贴试点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工具变量法和PSM-DID处理内生性问题,实证检验了“示范推广”模式的政策效果.研究结果发现:财政补贴有效地促进了电动客车和电动商用车的使用,充电设施建设的影响并不明显,城市人口密度、空气质量和是否拥有本地电动汽车生产厂商,也是决定公共电动汽车规模的重要因素;公共服务领域的示范运营对私人电动汽车的推广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激励效果十分有限;私人领域方面,无论是免除车辆购置税、减免费用等财政类政策工具,还是不限行、不限购等非财政类激励手段,都有利于提高电动汽车的私人需求,而财政补贴并未起到预期的效果,充电基础设施的作用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是我国实现创新追赶及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更是对企业创新的重要支持.这一政策已经实施了七年,政策的实施效果究竟是促进了企业的“实质性”创新,还是存在只是为了获得政策支持而进行“迎合性”创新的现象?本文基于上市公司的实际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内部机理.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总体而言促进了受政策支持企业的创新,但这种创新行为仅仅表现为一种“迎合性”创新,而非“实质性”创新.为解释以上现象,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与政府之间存在着很常见的寻租关系,而这种寻租性政治关联行为会弱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降低企业创新质量.结论为我国企业创新活动的行为提供了新的解释,也为事后客观评价政府产业政策的效果提供了实证支持,对我国如何有效地实施产业政策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摘要:无论是在经济学理论上,还是在经济政策的实践上,产业政策无疑都是最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之一.过去30多年来,中国在很多领域都实施了产业政策,但是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如何,目前还缺乏全面系统的评估.本文对1998-2012年期间中国产业政策的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估,发现“挑选赢家”的选择性产业政策并没有挑选出增长率高的行业,而且产业政策对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无显著影响.进一步通过构建行业研发投资序列,揭示了产业政策并没有促进行业的研发投资增长.中国产业政策的实施体现出“支持国企”和“鼓励出口”的特惠模式,“支持国企”会导致降低行业研发投资,而“鼓励出口”则没有表现出这种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中国的产业政策由于存在特惠模式,不利于提高全社会的全要素生产率,为了更好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将产业政策的实施往功能性产业政策方向转型,以加强市场的竞争性.
  • 摘要:本文考虑了兼具政府补贴和信贷补贴的“中国式僵尸企业”的特征,结合CHK法和过度借贷法,对中国“僵尸企业”进行了识别,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式僵尸企业”具有分布广、比重高、杠杆高、生产率低、与中国经济转型交织在一起的特征.但平均每年超过半数“僵尸企业”的复苏表明如采取合适的措施对其实现标本兼治,这些企业是能够焕发新活力的.本文研究发现固定资产清理和人员精简等去产能措施是目前“僵尸企业”治理的“牛鼻子”,能显著促进“僵尸企业”的复苏;但在企业自身经营效率未改善的情况下,研发投入的增加只会进一步增加企业的成本负担,对“僵尸企业”复苏的成效并不显著;此外,减少政府对企业的直接干预以及更加规范的金融市场等市场化环境的改善对抑制“僵尸企业”形成、推动其复苏都有着积极的效应;从选择性补贴向竞争性补贴的转变也是“僵尸企业”治理的重要途径.对“僵尸企业”复苏机制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不管是内部措施的实施还是外部制度环境的改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都是“僵尸企业”复苏的重要中介机制.因此,当前治理“僵尸企业”最重要的是需要将具体的措施与提高企业自生能力相结合,真正从内涵上实现降本增效.同时,需要完善制度性“僵尸企业”处置机制和市场化的制度环境、优化产业政策,构建“僵尸企业”处置的长效机制.
  •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地方政府通过诱致产业结构变迁,加快工业化进程,推进经济增长,但并未引起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显著收敛.本文基于多部门模型,比较不同产业结构变迁及其增长效应,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演变的内在机理.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和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区域产业结构变迁路径的分化及其增长效应的阶段性特征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地区产业结构变迁路径的分化是引起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波动的重要原因.政府诱致型产业结构变迁不仅导致地区在加速工业化阶段的不充分工业化,弱化了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造成劳动力流动的双重自我锁定效应,引起后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速的大幅下滑.因此,各地区应通过构建以竞争政策为基础,功能性产业政策为措施的政策体系,化解劳动力流动的自我锁定效应,以充分的工业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
  • 摘要:已有研究很少基于新能源汽车的实际销量数据来评估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的效果,本文则以上海市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共128款新能源车型的月度销量数据研究政府推广政策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影响.根据2016-2018年我国以及上海市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本文手动匹配生成各新能源车型的财政补贴金额以及能否获得免费牌照两个主要政策变量,然后使用实证产业组织的需求估计方法得到这些政策变量在消费者效用函数中的参数估计值,最后通过反事实分析推断政府推广政策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推广显著有效地提高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样本期内53.2%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由推广政策所致,其中免费牌照政策相比财政补贴政策在拉动新能源汽车需求上效果更为明显;上海市的推广政策对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纯电动汽车销量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但对增程式电动汽车以及普通混合动力汽车销量的影响则很小.以上结果表明,推广政策的退出将使新能源车需求出现明显下降;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仍需加强培育的情况下推广政策有必要继续维持,推广政策的退出需要针对不同企业或车型加以区别设计.
  • 摘要:分类推进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突出的问题还没有明确.其一,异质性股东混合参股军工企业之后总体上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具体作用机制是什么?其二,这些影响对于不同类别的军工企业是否存在明显差异?引起这些差异的机制又是什么?基于此,本文以2007-2017年我国A股上市军工企业为样本,研究了社会资本与军工资本参股对军工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民营资本与军工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参股显著提升了军工企业绩效,国有资本参股对军工企业绩效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民营资本参股改善了军工企业内部治理,提升了军工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与市场竞争力,军工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参股缓解了企业融资压力,遏制了军工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另外,各类参股资本对不同类别军工企业的作用效果存在明显差别,具体作用机制也不尽一致.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以军工企业最终控制人和业务特征为标准,提出了分类推进我国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措施,这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 摘要: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结合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点,从资源型经济、资源型社会、资源型生态三方面界定了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别为产业结构持续升级能力、科技创新加速驱动能力、有效制度健康运行能力、社会资本长期积累能力、生态环境自我修复能力以及矿产资源高效利用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PCA-TOPSIS法对山西省10座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从结果看,山西省10座资源型城市均体现出科技创新加速驱动能力较弱且各项能力发展不均衡,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四点对策建议,分别是以产业生态优化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以科技创新供求联动加快发展动力转换、以制度保障推进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修复、以社会资本积累优化城市发展环境.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