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命运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

命运共同体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265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中国政治、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29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2581篇;相关期刊1208种,包括时事报告、统一论坛、台声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201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与技术年会、中国民族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一带一路视域中的民族、文化、国家”学术研讨会、决策论坛——企业精细化管理与决策研究学术研讨会等;命运共同体的相关文献由2322位作者贡献,包括习近平、本刊编辑部、李海龙等。

命运共同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29 占比:46.02%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70%

专利文献>

论文:2581 占比:53.28%

总计:4844篇

命运共同体—发文趋势图

命运共同体

-研究学者

  • 习近平
  • 本刊编辑部
  • 李海龙
  • 张屹
  • 叶小文
  • 姜浩峰
  • 宋效峰
  • 张蕴岭
  • 张旭东
  • 李德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夏立平; 钟琦
    • 摘要: 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是共生理论与系统理论相互融合而形成的全新框架体系,可以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分析范式和理论依据.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一个大系统中的共生体,必须从全球的角度来构建命运共同体.国际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即对立的统一.全球体系内部与中国周边体系内部的互相依赖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相互依存是指相互依存的双方都从关系中受益,而消极的相互依存是指任何一方对相互依存关系的破坏都可能给另一方甚至双方带来损失.构建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是全球共生体系高级阶段的目标.全球和合共生系统理论的相互依存论决定了优化中国周边体系以实现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以相互尊重为前提,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应成为构建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的三个关键要素.我们应以此来推进构建新型国际关系,进而建立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
    • 彭万
    • 摘要: 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共同体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支柱,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提升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索的主题.基于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命运共同体视角,我国高校教师既迎来潜在的机遇,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当前,高校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的现状问题包括:国际化教学意识较为淡薄、跨文化教学能力依然不足、教学创新能力亟待提升、应用实践能力有待加强.本研究从个体层面、高校层面、政府层面三个路径,论述了应如何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结合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命运共同体构建,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
    • 苏冰
    • 摘要: 习近平人类共同价值观是以"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视野观照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基于对人类共同利益的关切而提出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其理据和意蕴之阐明,关乎实践中的构建和维系,关乎人类生存发展和文明走向.中国文化传统中蕴含的"协和万邦""恒产恒心""天下为公""忠恕之道""万物一体""义以为先""民为邦本""为仁由己"等思想资源和多重智慧,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观提供了意蕴和理据的深厚根基,其所具有的和平性、兼顾性、公正性、道义性和包容性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
    • 赵国琴
    • 摘要: 实施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更是推动特定时期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道路行稳致远的必要举措。从构建命运共同体视角切入,审视当下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前进方向,需要将致力于立德树人的教育逻辑与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产业逻辑作为标准基点。职业教育与产业系统需着力构建由"愿景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治理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构成的四位一体产教融合面貌,以推动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施有迹可循、有据可依。
    • 赵晓东; 于学忠
    • 摘要: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十四五”规划开始实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踏上新征程。百年奋进,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自2018年成立以来,以“共融、共享、共赢、共发展”为主旨,以患者利益为导向,以构建急诊命运共同体为使命,全面落实国家分级诊疗政策,创新发展丰富了急诊医疗体系,主要体现在理念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
    • 摘要: 2022年2月18日,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京糖酒业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出以“潇湘八景”为元素的54度500m L“山水·性格”酒鬼酒系列新产品,携手打造酒业厂商命运共同体,讲述好湖湘文化和精彩中国故事。“山水·性格”酒鬼酒系列,一共8款产品。产品外形结合了中国八角宫灯的特点,内盒为八边形有八个面,每款盒身背面展现一幅诸如“潇湘夜雨、烟寺晚钟、渔村夕照、洞庭秋月”等潇湘八景画卷。整体外方内圆,象征湘人外表刚烈,内心通达的性情。内盒喻义画轴卷,可360度旋转,轻抚酒盒,犹如一幅壮美的水墨画卷徐徐展开。
    • 冯津
    • 摘要: 一、产教深度融合推动职教内涵发展的时代背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国家为了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和深化职教内涵建设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虽然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对校企双方都有利,但现实中做表面文章还是比较多,如揭牌时轰轰烈烈而后悄无声息、会上说起来激动而实际一动不动。
    • 杨立宇
    • 摘要: 通过对人类文明演化历程的研究,发现人类文明从公元1800年左右至今短短20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根本原因是在分工、市场经济与科技推动下,人类社会进入组织型社会,效率得以极大提升。但与此同时,人类社会跨入组织型社会后也面临两大组织难题,即组织内部的协调难题与市场经济的非效率难题。解决难题要依赖管理,建立命运共同体型组织和命运共同体型国家。
    • 吴秀玲
    • 摘要: 在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呼唤建立教育共同体。“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能够提高沿线国家的教育竞争力,促进区域内的民心相通。要确立教育共同体的服务、人文、教育、开放等性质,使之能为沿线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改革、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教育共同体建设需要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的参与、基于战略合作的超国家组织的支持、互补互利需求导向的推动和产业协同的务实依托。
    • 摘要: 共同体是马克思类哲学关注和思考的核心议题之一李维意撰文《马克思类哲学视域中的人类社会共同体思想》指出,唯物史观揭示了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必然趋势。世界历史是人类类思维发展的重要条件和类本质展现的社会空间。马克思类哲学首次把“真正的共同体”理解为人的类存在方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理论依据。共同体是马克思类哲学关注和思考的核心议题之一,我国著名哲学家高清海最早把马克思类思想指称为类哲学,他认为,类哲学就是“把人理解为具体感性活动的存在的哲学”。马克思从劳动本体论出发,赋予类概念全新的现实性内涵,探讨了基于类哲学的人类理想共同体的历史建构。类概念从现实的人出发,诠释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否定性统一”和人与人命运共同体的“社会性统一”。类思维是一种超越“物种思维”和“直观思维”的实践思维方式。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类思维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共同体的本质内涵。类本质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劳动是共同体建构的基石。建构人类理想的共同体必须摆脱抽象社会力量的统治,始终坚持劳动社会化的主导地位,合理调节和有效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揭示人类社会共同体的类哲学基础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方向、思维方式和理论支撑,进而彰显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