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同伴群体

同伴群体

同伴群体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29篇,主要集中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379篇;相关期刊104种,包括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华夏地理、外国中小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2012学校体育科学学术会议(2012 Academic Conference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cience(SPES2012)、新中国人口60年——回顾与展望全国学术研讨会等;同伴群体的相关文献由154位作者贡献,包括安秋玲、司娟、周宗奎等。

同伴群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5 占比:3.56%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3379 占比:96.32%

总计:3508篇

同伴群体—发文趋势图

同伴群体

-研究学者

  • 安秋玲
  • 司娟
  • 周宗奎
  • 孙洁
  • 张文娟
  • 方双虎
  • 王佳园
  • 雍婷
  • 黄敏
  • Jianzhong LIU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荀子曰:"人之生,不能无群。"同伴关系作为同龄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在儿童的自我发展和社会适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若离开同伴群体,儿童将难以成长为一个完整、合格的社会成员。然而,当今社会,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却面临一系列问题——去年,河北衡水一学生因为觉得同学"平时影响了自己学习",便偷偷篡改了其高考第一志愿,最终被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 池丽萍
    • 摘要: 同伴关系既包括同伴群体关系,也包括一对一的友谊关系,都是儿童在参与同伴群体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同伴群体有其独特的群体特征和规则,这些规则吸引着儿童参与并渴望归属其中,同时又制约着他们的行为,让他们彼此同化,形成自己的群体文化。在这种同伴群体社会化过程中,儿童认识自身与他人,在同伴之镜的相互映照中领悟、预演各种社会角色,学会怎样适应群体,同时保持独立的自我。在同伴群体中,儿童形成的独特行为系统对其成年后的社会适应至关重要。
    • 焦康
    • 摘要: 在幼儿园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管理是决定课程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课程建设的质量。幼儿园应基于课程发展的需求,对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实施以及评价等建立管理机制,并协调安置相关要素,对课程活动、文本和人员进行管理,具体包括对课程观念、课程资源(环境、自然、家庭、社会、幼儿同伴群体、教师集体)和教师队伍的管理。现以Z幼儿园为例,来谈一谈如何做好幼儿园课程管理。
    • 万丽君; 杨润东
    • 摘要: 友谊不仅对于幼儿的共情能力、观点采择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流能力等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够帮助幼儿超越自我,从他律走向自律。戴维·谢弗认为:没有朋友的儿童可能存在情感缺失、采择观点能力滞后、较少利他性、社会技能缺陷、较低的社会能力、学校适应性差、教育成就较低等诸多问题,但是“如果拥有至少一个支持性的朋友,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那些被同伴群体排挤以及不受欢迎儿童的孤独感和受伤害程度”。林兰在其研究中发现,有固定的交往圈子和比较稳定的亲密友谊关系的幼儿在班级生活中更有归属感和稳定感。此外,积极的同伴关系和友谊对留守幼儿重组自己的生活经验、调适自我的压力也具有积极作用。
    • 姜孟雪; 李牧川
    • 摘要: 在班级里,总有个别学生给人一种"离群索居"之感:课堂上,若非点名,他们很少主动发言或参与讨论;课下,他们几乎不参与同伴群体的娱乐、交流;家庭里,他们也较少和父母分享校园里开心或难过的事儿……我们有时用"内向""不善于表达"等词语来形容这些学生,但他们长久的"沉默"其实往往是自我封闭心理的外显表达,映射到学生现实生活层面,则具体表现在与父母、老师沟通不畅,与同伴群体交往脱节等诸多方面。
    • 邓雪薇
    • 摘要: 探讨通过QQ投票方式提醒学习对在线SPOC教学模式的作用.采用不等组比较设计,A班作为实验组,使用QQ投票的方式提醒学习;B班为对照组,使用在QQ群发布学习要求的方式提醒学习.结果发现:(1)采用不同方式提醒学习后A、B两班视频学习完成率的增加情况差异显著(t=2.1,p0.05);第二、三、四次单元测试及期末测试A、B两班成绩差异显著[(t(第二次)=3.99,P<0.05);t(第三次)=6.10,P<0.05;t(第四次)=5.64,P<0.05;t(期末)=3.23,P<0.05)].因此,对于在线SPOC教学模式,QQ投票能够有效提高其视频学习完成情况;视频学习完成率高的班级考试成绩会更好.
    • 杨梨; 王曦影
    • 摘要: 近年来,农村学校的欺凌问题引起了学术界关注,然而鲜有研究探讨农村青少年同伴群体文化、校园欺凌行为以及底层再生产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江苏省一所农村学校初中师生的深度访谈发现:农村青少年分化为"混团伙"与"守规矩"两类同伴群体,推崇反学校文化的"混团伙"以欺负群内的"小弟"为乐,更以欺凌学业成绩不佳的"守规矩"的青少年为荣;学业优秀的"守规矩"的青少年常常可以获得来自教师和学校的保护,进而免于遭受校园欺凌.农村中学的校园欺凌现象与同伴群体文化生产过程有关,同时受到农村学校资源不足和分层教学制度的影响.农村中学校园欺凌现象体现了同伴群体文化生产与学校教育制度交织下的"权力不对等"被不断地强化,从而进一步阻碍了部分底层青少年向上流动的可能性.
    • 孙玥
    • 摘要: 近年来,职业学校中吸烟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职业学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接受理论和实践教育过程中,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压力,从而表现出很多不良行为,如吸烟、逃课、打架等,这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其中,吸烟是一种最常见的不良行为.如何减少职业学校学生的吸烟行为,帮助他们顺利成才,更好地适应社会,是我国职业教育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 苏熠慧
    • 摘要: 本文以学生工为案例,讨论中国不稳定劳动中的团结问题。本文发现,作为一种不稳定劳动,学生工缺乏劳动合同和保障,并受工厂和学校的双重管理,但他们之间却存在着“同伴团结”。这种“同伴团结”区别于阶级团结,是以学生工的同伴群体为基础、以“义”为原则建立起来的。“义”的原则不仅强调同伴群体内部的平等权利,同时也强调同伴群体的义务——忠诚。本文还发现同伴团结通过玩乐和反抗权威等仪式得到巩固,并在劳动场所中对学生工起到保护作用;但这种团结也具有一定的脆弱性,表现为阻碍学生工与其他工人建立联结,且容易受到压制。
    • 摘要: 同伴关系是同龄人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它既是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重要背景,又是社会性发展的主要内容,能促进青少年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1930年代以来,同伴关系是心理学研究中儿童社会化领域的重要议题,既关注同伴关系与家庭关系之间的联系,又关注其对社会行为和社会认知的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