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81篇,主要集中在教育、文化理论、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9篇、专利文献545257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新课程(教师版)、教育教学论坛、考试周刊等;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相关文献由178位作者贡献,包括孙瀚、李健、李周明等。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45257篇
占比:99.97%
总计:545436篇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研究学者
- 孙瀚
- 李健
- 李周明
- 沈萍强
- 许永芳
- 贺富志
- 丁其龙1
- 丁小燕
- 丁超
- 严圣华
- 严罗江
- 于春梅1
- 仇小彬
- 付志强
- 付继强
- 代建兵
- 伍增财
- 何蓉
- 余异
- 兰仁茂1
- 冯江
- 冯江1
- 冷双
- 刘一熹
- 刘万秀
- 刘振华
- 刘水清
- 刘素领
- 刘莺
- 南卡扎西
- 压水
- 吕伏万
- 吕艳丽
- 吴勇
- 吴春慧
- 吴雁冰
- 周娇阳
- 周志强
- 周慧敏
- 周海晓
- 周海燕
- 周海珍
- 姜丽萍1
- 孔玲艳1
- 孙春阳1
- 季苏利
- 季荟
- 宁正全
- 宋志强
- 宋恒云
-
-
-
严罗江;
陆金元
-
-
摘要:
互动教学法,具体是指在知识讲解或者相关设计环节中,适当加入互动性内容,引领学生始终以极高的学习兴趣参与其中。互动教学法在不同方面都有体现,比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还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情况,也可以借助互动教学法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本文针对互动教学法的价值以及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具体应用策略,展开分析。
-
-
赵乐斌
-
-
摘要:
基于问题解决的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历问题的理解、分析、解决、总结迁移等,达到发展计算思维的目的。将教学内容蕴藏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克服学生的思维惰性,避免讲练式的知识传递、任务式的技能训练等所导向的浅层学习。
-
-
沈萍强
-
-
摘要: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实际应用讲授理论知识,对于步骤繁多、过程复杂的软件操作类技能教学更是如此。教师用传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方法开展此类教学活动,难以突破难点,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目标的达成。笔者经过教学实践发现:若在课前恰如其分地准备相应的微视频辅助教学,有利于突破重、难点,收效明显。
-
-
陈立宪
-
-
摘要:
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初中教育教学一门重要学科,并且在中考考试中占有一定的分值。在此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巧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注入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构建高效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具有十分重要意义。1激发学习兴趣高效课堂是建立在学生浓厚的兴趣基础之上的。信息技术学科操作性、逻辑性强,学生难于理解和接受,学习兴趣不足,但信息技术能将生动的图、音、影和文字巧妙结合,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在初中信息技术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信息技术的丰富功能,为学生创设形象生动、异彩纷呈的教学情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刺激学生感官,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奠定坚实基础。
-
-
陈应生
-
-
摘要: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事业持续改革创新,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越发受到重视。在当下课堂教学发展趋势之中,我们必须了解到创新教育的关键意义。而创客教育模式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于2015年明确提出并被载入政府工作报告。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其融于其中,这就需要摆脱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思维局限性,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此,我们要以高质量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促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发展,切实提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打下牢固的根基。
-
-
米贵江
-
-
摘要:
微课是信息技术下的产物,属于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主要的特征为时间短、内容精。微课时长一般均为5~8分钟,基本不会超过10分钟,这与学生的视觉驻留规律及认知学习特征非常贴合,因此将微课运用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是大势所趋。作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应积极顺应信息时代潮流,充分了解微课特征,创新微课教学形式,有效开展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以此吸引学生的课堂学习专注力.
-
-
付志强;
杨文辉
-
-
摘要:
文章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概述出发,对该学科的主要特征及教学现状加以介绍,进而围绕小组合作以及结合微课、Moodle平台和现实生活提出信息化环境下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可靠参考.
-
-
王威
-
-
摘要:
为了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阐述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导入策略,包括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生课前预习,明确课堂导入目标;合理选择导入方法两个方面.
-
-
蒋靖
-
-
摘要:
小学教学是当前我国教育体系中十分关键的一环,是学生今后深造的基础。在众多的课程中,小学课堂的教学形式关系着学校的教学质量水平,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推出信息技术特色课堂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关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进行相关调整及对课程形式的改革等方式均能够在小学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上发挥较为显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