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低氧诱导因子-1α

低氧诱导因子-1α

低氧诱导因子-1α的相关文献在2001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1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42443篇;相关期刊395种,包括基础医学与临床、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八届全国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会暨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等;低氧诱导因子-1α的相关文献由3388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平生、王月刚、L·A·弗利平等。

低氧诱导因子-1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1 占比:2.17%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42443 占比:97.76%

总计:43414篇

低氧诱导因子-1α—发文趋势图

低氧诱导因子-1α

-研究学者

  • 吴平生
  • 王月刚
  • L·A·弗利平
  • M·P·阿兰德
  • Q·王
  • T·B·尼夫
  • V·古恩泽勒-普卡尔
  • 刘城
  • 王君
  • 袁宝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岳成; 石文健; 刘永亮; 李景武; 张于; 董桂兰; 张欢; 董伟
    • 摘要: 背景 研究表明,垂体肿瘤患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增加,且HIF-1α 表达与肿瘤侵袭性密切相关,但具体调控机制尚需要进一步探讨.目的 分析侵袭性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HIF-1α 诱导血管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唐山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门诊收入院并接受手术治疗的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58例,根据Hardy-Wilson分级和Knosp分类方法将其分为侵袭性组(n=28)和无侵袭性组(n=30).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CD31、Ki-67表达情况及免疫组化评分.结果 侵袭性组患者有视野缺损、肿瘤体积≥6.92 cm3、全切及次全切者所占比例及肿瘤复发率高于无侵袭性组(P<0.05).侵袭性组患者中HIF-1α、VEGF-A、EGFR、CD31、Ki-67高表达者所占比例高于无侵袭性组(P<0.05).侵袭性组患者HIF-1α、EGFR、VEGF-A、CD31、Ki-67免疫组化评分高于无侵袭性组(P<0.05).结论 侵袭性功能性垂体腺瘤患者HIF-1α、VEGF-A、EGFR呈高表达,其机制可能为低氧环境下HIF-1α表达增加后上调VEGF-A、EGFR表达,从而促进血管生成,增加肿瘤侵袭性.
    • 黄晓雄; 陈维凯; 刘滔; 杨惠林; 何帆
    • 摘要: 背景:低氧是调节血管生成-成骨分化过程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细胞在分化前进行低氧预处理能够保持干细胞干性和增强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但低氧预处理能否改善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对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以及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建立去卵巢SD大鼠模型,提取假手术大鼠和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细胞分为3组,①正常组:假手术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常氧环境培养(体积分数21%氧气);②骨质疏松组: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常氧环境培养(体积分数21%氧气);③低氧组: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低氧环境培养(体积分数5%氧气).采用CCK-8法检测第1,3,5,7天的吸光度值来反映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在低氧环境培养72 h后,转移至正常培养箱进行成骨诱导分化14 d,采用茜素红染色和q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最后将骨质疏松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小干扰RNA沉默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在低氧环境培养72 h,转移至正常培养箱进行成骨诱导分化14 d,观察沉默低氧诱导因子1α后成骨能力变化.结果 与结论:①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同时成骨分化能力受损;②低氧环境可以促进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提高钙结节的沉积以及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③沉默低氧诱导因子1α后,低氧预处理改善成骨能力的效应被消除;④结果表明,低氧预处理可以改善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低氧诱导因子1α在低氧预处理促进成骨分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黄晓雄; 陈维凯; 刘滔; 杨惠林; 何帆
    • 摘要: 背景:低氧是调节血管生成-成骨分化过程的主要驱动力之一,细胞在分化前进行低氧预处理能够保持干细胞干性和增强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但低氧预处理能否改善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尚不清楚。目的:探讨低氧预处理对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以及低氧诱导因子1α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首先建立去卵巢SD大鼠模型,提取假手术大鼠和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细胞分为3组,①正常组:假手术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常氧环境培养(体积分数21%氧气);②骨质疏松组: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常氧环境培养(体积分数21%氧气);③低氧组: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低氧环境培养(体积分数5%氧气)。采用CCK-8法检测第1,3,5,7天的吸光度值来反映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在低氧环境培养72 h后,转移至正常培养箱进行成骨诱导分化14 d,采用茜素红染色和q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最后将骨质疏松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小干扰RNA沉默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在低氧环境培养72 h,转移至正常培养箱进行成骨诱导分化14 d,观察沉默低氧诱导因子1α后成骨能力变化。结果与结论:①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下降,同时成骨分化能力受损;②低氧环境可以促进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提高钙结节的沉积以及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③沉默低氧诱导因子1α后,低氧预处理改善成骨能力的效应被消除;④结果表明,低氧预处理可以改善去卵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及成骨分化能力,低氧诱导因子1α在低氧预处理促进成骨分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 张森; 刘成娣; 孔德文; 蒋楠; 孔令雷; 杜冠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丹酚酸A(SAA)对血管内皮细胞低氧损伤后体外血管新生能力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氧糖剥夺(OGD)的方法构建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缺氧损伤模型,CCK-8法检测OGD2,4,6,8和10 h细胞存活率,确定OGD时间。HBMEC分为细胞对照组、OGD组、OGD+SAA 0.3,1.0和3.0μmol·L^(-1)组及OGD+依达拉奉10μmol·L^(-1)组,OGD 6 h后,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Matrigel管腔形成实验观察OGD 2~10 h管腔形成;OGD 6 h后,检测管腔节点数、网眼数、分支数以及管腔长度;Ed U掺入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距离。HBMEC分为细胞对照组、OGD组、OGD+SAA 3.0μmol·L^(-1)组和OGD+依达拉奉10μmol·L^(-1)组,OGD 6 h后,Western印迹实验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及其受体VEGFR2蛋白表达水平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OGD 6 h细胞存活率为(56±6)%,确定为后续OGD时间。与细胞对照组相比,OGD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形成管腔的节点数、网眼数、分支数以及管腔长度均显著减少(P<0.01,P<0.05),EdU阳性细胞比例和细胞迁移距离也明显下降(P<0.01)。与OGD组相比,OGD+SAA 3.0μmol·L^(-1)组和OGD+依达拉奉10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明显提高(P<0.05),形成管腔的节点数、网眼数、分支数以及管腔长度均显著升高(P<0.01,P<0.05),EdU阳性细胞比例和细胞迁移距离也明显增加(P<0.01,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OGD组相比,OGD+SAA 3.0μmol·L^(-1)组HIF-1α,VEGFA和VEGFR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P<0.05),PI3K,Akt和mTOR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SAA可能通过激活HIF-1α/VEGFA/VEGFR2及其下游信号通路PI3K/Akt/mTOR发挥内皮细胞保护和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
    • 朱渝; 谭勇; 赵立波
    • 摘要: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联合奥拉西坦治疗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IVD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联合组(38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奥拉西坦,联合组加用双嘧达莫联合奥拉西坦,均治疗1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价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测定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红素氧化酶-1(HO-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Fas(sFas)及其配体sFasL、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的MMSE、MoCA、BI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血清VEGF、HO-1、HIF-1α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Fas、sFasL及IL-18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嘧达莫和奥拉西坦联用能更好地改善SIVD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节HIF-1α、HO-1、VEGF和表达而促进血管修复、改善缺氧状态、减少细胞凋亡和控制炎症反应等有关。
    • 杨国强; 沙琨; 邓超
    • 摘要: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EA)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c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黏蛋白1(mucin 1,MUC1)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病理科存档的56例EA标本、57例子宫非典型增生组织标本以及53例正常子宫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织标本中HIF-1α、MUC1的表达情况,分析HIF-1α、MUC1的表达与EA病理参数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EA组织中HIF-1α、MUC1阳性率高于非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5)。不同FIGO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的EA组织中HIF-1α、MUC1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EA组织中HIF-1α、MUC1表达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患者(P<0.05),且EA组织中HIF-1α和MUC1的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EA组织中HIF-1α、MUC1呈高表达状态,与肿瘤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
    • 周秀; 朱洪斌; 廖晓现
    • 摘要: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清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于本院行PCI术的202例U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随访1年内是否发生ISR将患者分为两组:ISR组56例和非ISR组14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PCI术后24 h血清ESM-1、HIF-1α水平。分析血清ESM-1与HIF-1α水平对ISR的预测价值及影响ISR的因素。结果ISR组吸烟史比例、血糖、LDLC水平、血清ESM-1、HIF-1α水平高于非I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P PCI术后ISR患者血清ESM-1水平与HIF-1α水平呈正相关(r=0.545,P<0.05)。血清ESM-1、HIF-1α预测UAP患者PCI术后IS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3、0.851,特异度分别为87.0%、74.0%,灵敏度分别为82.1%、85.7%;二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36,特异度为91.8%,灵敏度为78.6%。ESM-1(≥2.42μg/L)、吸烟是影响UAP患者PCI术后I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UAP患者PCI术后血清ESM-1、HIF-1α水平增高与ISR发生密切相关。
    • 朱梓维; 杨彪
    • 摘要: 癌症是世界范围的健康问题,也是很多国家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在肿瘤的发展进程中,低氧诱导因子-1(HIF-1)激活了许多重要缺氧相关的基因转录,参与包括血管生成、能量代谢和转移侵袭等过程。肿瘤缺氧微环境中HIF-1α过表达与多种癌症死亡率增加相关。本文综述了HIF-1α在消化道肿瘤中的作用。
    • 杜军; 汪攀; 龚胜; 赵璐; 郭海燕; 廖彬
    • 摘要: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HIF2α经表皮生长因子(EGF)调控胶质瘤细胞化疗抵抗的机制。方法采用CRISPR-CAS9系统单独或同时敲除U87细胞HIF1α和HIF2α表达(分为HIF1α单独敲除组、HIF2α单独敲除组、HIF1α/HIF2α同时敲出组),另设未转染的U87细胞为对照组。缺氧或常氧培养各组细胞并给予替莫唑胺(TMZ)处理,检测各组细胞毒性率和凋亡率。缺氧培养HIF1α/HIF2α同时敲出组的U87细胞,RT-qPCR检测EGF 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在培养基中添加EGF后予以TMZ处理,检测细胞毒性率和凋亡率。结果Western blot提示U87细胞HIF1α和HIF2α敲除成功。缺氧条件下,HIF1α和HIF2α单独敲除组及HIF1α/HIF2α同时敲除组EGF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HIF1α/HIF2α同时敲除组细胞毒性率高于对照组及HIF1α、HIF2α单独敲除组(P<0.05);TMZ处理的HIF1α、HIF2α单独敲除组及HIF1α/HIF2α同时敲除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HIF1α/HIF2α同时敲除组细胞凋亡率高于HIF1α、HIF2α单独敲除组。缺氧条件下,HIF1α/HIF2α同时敲除组添加EGF后,TMZ处理的细胞毒性率和细胞凋亡率均低于未添加EGF的HIF1α/HIF2α同时敲除组(P<0.05)。结论HIF1α和HIF2α经EGF促进胶质瘤细胞化疗抵抗。
    • 孙平安(综述); 马晓峰; 吴穹; 杨惠(审校)
    • 摘要: 低氧是影响机体病理和生理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作为低氧条件下的重要转录因子能对低氧胁迫调控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探讨HIF-1α的分子调节机制对高原缺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HIF-1α的结构功能、生理作用及分子调控机制等角度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探讨HIF-1α参与高原缺氧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基础参考资料。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