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黄色素

黄色素

黄色素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080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2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11158篇;相关期刊287种,包括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江苏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15年中国——欧盟膜技术研究与应用研讨会、2013年陕西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学术年会、第五届全国化工年会等;黄色素的相关文献由2351位作者贡献,包括卢敏、叶凤起、文雁君等。

黄色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2 占比:3.97%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11158 占比:95.87%

总计:11639篇

黄色素—发文趋势图

黄色素

-研究学者

  • 卢敏
  • 叶凤起
  • 文雁君
  • 张薄博
  • 陈勇灵
  • 周波
  • 张军
  • 张祝庆
  • 杨美凤
  • 吴振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付秀; 李丽丽
    • 摘要: 金莲花是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由于其良好的生物活性,现已制成多种制剂,临床应用广泛。目前对金莲花的研究多集中在黄酮类物质化学成分验证阶段,对其中其他成分有待深入研究,本文综述了在金莲花中含量较多的黄色素的相关提取纯化、活性研究及稳定性考查等方面,对金莲花黄色素在食药化工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对金莲花的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
    • 赵娟娟; 苑园园; 王岩; 宋佳宁
    • 摘要: 以黄顶菊为原料提取黄色素,研究了光照、温度、 pH值、氧化剂和还原剂、金属离子对黄顶菊黄色素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顶菊黄色素的稳定应用范围为:低温、避光、弱酸性及中性条件下,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同时使用,避免与铁、铜容器及其制品接触。
    • 高玲玲; 赵迪; 张灿; 张康逸
    • 摘要: 以6种小麦粉为试验对象,研究臭氧熏蒸对小麦粉白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黄色素含量、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支链淀粉含量、溶剂保持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熏蒸小麦粉最佳时长为10 min,此时小麦粉白度最高;臭氧熏蒸后,6种小麦粉的PPO活性、黄色素含量均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大;直链淀粉含量升高,支链淀粉含量降低;去离子水溶剂保持力(SRC)和质量分数5%碳酸钠溶剂SRC升高,质量分数50%蔗糖溶剂SRC下降,质量分数5%乳酸溶剂SRC在4种小麦粉中均略有升高,在2种小麦粉中下降。
    • 衡王琴; 朱海燕; 李双; 曹丽萍
    • 摘要: 以“皖蒌9号”栝楼瓤为试验材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及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以栝楼瓤黄色素吸光度为指标,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探索了栝楼瓤黄色素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此外,为研究其稳定性,利用DPPH·和FRAP法测定栝楼瓤黄色素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栝楼瓤黄色素最佳超声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5%,料液比1∶40 g·mL^(-1),提取温度60°C。Fe^(3+)金属离子与光照能显著降低栝楼瓤黄色素的稳定性;栝楼瓤黄色素具有抗氧化能力,对DPPH·有清除作用,其IC 50为9.998 mg·mL^(-1),并对Fe^(3+)具有还原能力。上述研究成果可为栝楼瓤黄色素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 尹春光; 宋文路; 李明丽; 刘亚文; 王晓强; 王森
    • 摘要: 利用超临界CO2方法萃取石榴皮中总黄酮、三萜类,然后超声波辅助提取萃余物中黄色素.采用正交试验探究萃取时间、压力、温度、夹带剂浓度对总黄酮、三萜类及对超临界残渣黄色素提取率的影响,得到最优工艺条件.超临界萃取总黄酮最优条件为萃取时间70 min,压力30 MPa,温度85°C,夹带剂浓度90%,总黄酮提取率为12.482%,此时萃余物黄色素提取率为5.870%,同时检测到使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萃余物黄色素,其提取率极显著高于微波辅助法(P<0.01).黄色素抗氧化活性检测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27335.16±8.5501)μmol FERA/g和(4164.10±4.6576)μmol Trolox/g.
    • 高婧; 梁志宏
    • 摘要: 小米分布广泛且抗逆性强,富含膳食纤维、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同时含有多酚、多肽、黄色素等多种功能因子.针对小米的营养缺陷,培育出了赖氨酸强化和富硒谷子等新品种,实现了营养素的强化和互补.除传统的初级加工产品外,小米的速食制品、发酵饮料以及复合产品等也已投放市场并深受消费者喜爱.文章综述了小米的营养成分及功能因子,并对小米强化品种的培育和近十年出现的以小米为主要原料的新产品进行了整理和分析,预测了其潜在的发展利用价值,以期为小米的研究和深加工及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 刘延忠; 刘东升; 朱旭江; 姚世霞
    • 摘要: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中药饮片中8种黄色素类染色剂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 样品采用乙醇-水(7:3,V/V)超声提取.色谱柱为Thermo AcclaimTM RSLC 120 C18柱(100 mm×2.1 mm,3.0μm),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乙酸铵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30°C,进样量为5μL;电离方式为正离子电喷雾离子源(ESI+),选择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8种黄色素类染色剂在各自线性范围内均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79~0.9995);平均回收率为89.83% ~99.52%,RSD为2.14% ~3.67%(n=6).结论 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中药饮片中黄色素类染色剂含量的检测.
    • 吴霞
    • 摘要: 为优化橘皮黄色素的提取工艺,对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乙醇浓度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摸索出参数优化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1:16,超声时间为59 min,超声温度为62°C,乙醇浓度为78%时,工艺验证试验结果为橘皮黄色素提取液稀释液的吸光度达到0.73,该结果可信度较高,为提高橘皮黄色素的提取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 赵娟娟; 高越; 刘言; 杨世威
    • 摘要: 以黄顶菊为原料,采用回流浸提法提取黄色素.依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利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提取温度60°C,提取时间120 min,此时的黄色素色价最高.
    • 况嘉铀; 屈廷啟; 韦胜; 王伟平
    • 摘要: 研究红曲霉GN液态发酵过程中不同温度对红曲黄色素和桔霉素合成代谢的影响.在相同的培养基下,红曲霉GN分别在不同温度(20,22.5,25,27.5,30°C)液态发酵培养7 d,检测发酵终止时红曲黄色素和桔霉素含量,分析其变化和原因.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影响发酵终止pH值,发酵温度越低,发酵终止pH值越低,在20°C和30°C发酵过程中的pH值均不利于色素和桔霉素的合成;在22.5°C时红曲黄色素含量达到最大值,但是桔霉素的含量也达到最大值.故25°C时的发酵终止pH为3.38,红曲黄色素的含量较高,桔霉素含量相对较低,相较于其他温度,25°C更适合红曲黄色素的发酵生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