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骨髓间充质细胞

骨髓间充质细胞

骨髓间充质细胞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108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46391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解剖学杂志、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中国免疫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八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七次学术双年会、第九届中国南方骨质疏松论坛暨江西省骨质疏松学术会等;骨髓间充质细胞的相关文献由409位作者贡献,包括蒋校文、陈金勇、邓仪昊等。

骨髓间充质细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2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46391 占比:99.96%

总计:246498篇

骨髓间充质细胞—发文趋势图

骨髓间充质细胞

-研究学者

  • 蒋校文
  • 陈金勇
  • 邓仪昊
  • 黄华庆
  • 何红云
  • 佟晓杰
  • 张庆明
  • 杨冰
  • 杨立业
  • 沈惠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晓辉; 秦璇; 杜静; 郝明; 高志达; 潘铄; 胡亚宁; 田智广
    • 摘要: 目的验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联合伊班膦酸钠干预治疗骨质疏松动物后骨的压缩、弯曲等力学性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取5月龄雌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组12只,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以伊班膦酸钠干预组12只,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组12只,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以伊班膦酸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组12只。以摘除大鼠卵巢的方法建立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大鼠饲养3周后,分别以伊班膦酸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伊班膦酸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质疏松动物进行干预治疗,于给药7周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otase,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CP-5b),并取大鼠股骨进行压缩、弯曲力学性能实验,检测胫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结果伊班膦酸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组胫骨BMD、血清BALP高于模型组、伊班膦酸钠干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组,其血清TRACP-5b小于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组、伊班膦酸钠干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组;股骨各项压缩和弯曲力学性能大于模型组、伊班膦酸钠干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伊班膦酸钠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治疗可使骨质疏松动物胫骨BMD、血清BALP升高,TRACP-5b水平下降,股骨的压缩、弯曲强度和韧性可以得到一定恢复。
    • 崔琳娜; 蒋校文; 黄华庆; 陈金勇
    • 摘要: 目的探讨山奈酚(kaempferol,Kae)对周期性单轴牵张力下小鼠骨髓间充质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cells,BMMCs)成骨分化过程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mTORC1)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对体外分离培养的小鼠BMMCs施加形变量10%的单轴动态牵张力,通过细胞毒性试验筛选出合适浓度Kae,并添加工具药pp242改变内源性mTOR信号,在牵张后4 h利用化学比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变化、ELISA法检测骨钙素(osteocalcin,OCN)表达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钙离子相对含量;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内源性mTORC1信号通路主要分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核糖体蛋白S6激酶(ribosomal proteinS6 kinases,S6K)、4E/BP1的磷酸化表达及成骨转录因子Runx2和Osterix的表达变化,qRT⁃PCR检测上述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10μmol/L Kae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小,且成骨能力最强。加力结束后4 h,Kae能够有效促进BMMCs成骨分化,ALP表达为(153.04±18.72)U/mg,OCN表达为(1.64±0.25)U,成骨转录因子Runx2、Osterix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上调,细胞内钙离子含量下降,同时mTORC1信号通路中mTOR、S6K mRNA水平及蛋白磷酸化表达上调,4E/BP1 mRNA水平及蛋白磷酸化表达下调;在加入pp242抑制mTORC1信号表达后,mTOR、S6K mRNA水平及蛋白磷酸化表达下调,4E/BP1 mRNA水平及蛋白磷酸化表达上调,BMMCs成骨分化效应显著被抑制,Runx2、Osterix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ALP及OCN表达下调,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增高。结论Kae通过mTORC1信号通路促进牵张力下小鼠BMMCs成骨分化。
    • 王旻; 姜楠; 祝颂松
    • 摘要: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微纳米共存梯度仿生表面结构,并探究其对骨髓间充质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和阳极氧化处理分别在纯钛表面(纯钛组)制备微米骨小梁样结构(微米骨小梁组)和TiO2纳米管形貌(TiO2纳米管组);再通过阳极氧化法在微米骨小梁样结构上制备TiO2纳米管结构,形成新型微纳米共存梯度仿生表面结构,命名为微纳米复合钛组。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microscopy,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接触角(contact angle,CA)测量对纯钛组、微米骨小梁组、TiO2纳米管组和微纳米复合钛组进行表征观察。将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cells,BMMCs)接种于4组材料上,SEM观察细胞黏附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在材料表面增殖能力;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细胞在材料表面分化能力;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下观察细胞黏附、免疫荧光检测相关蛋白肌动蛋白(F⁃actin)、黏着斑蛋白(vincu⁃lin)、骨钙素(osteocalcin,OCN)、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qRT⁃PCR观察细胞成骨转录因子RUNX2、OCN、OPN、I型胶原(collagen I,COLI)表达情况。结果微纳米复合钛组表面亲水性最好(CA为9°±2.1°);MTT结果示5~9 d,微纳米复合钛组和TiO2纳米管组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高于纯钛组和微米骨小梁组(P<0.001);ALP结果示14 d时,微纳米复合钛组表面ALP活性最高;CLSM结果示培养24 h后,微纳米复合钛组肌动蛋白(F⁃actin)染色最深;培养72 h后,微纳米复合钛组OCN、OPN表达强于微米骨小梁组和TiO2纳米管组。qRT⁃PCR结果示TiO2纳米管组和微纳米复合钛组表面细胞所有成骨转录因子RUNX2、OCN、OPN、COLI的基因表达水平强于纯钛组和微米骨小梁组,其中I型胶原COLI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微纳米复合钛这种新型微纳米共存梯度仿生表面结构能有效促进骨髓间充质细胞黏附、增殖及成骨向分化。
    • 王旻; 姜楠; 祝颂松
    • 摘要: 目的 制备一种新型微纳米共存梯度仿生表面结构,并探究其对骨髓间充质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和阳极氧化处理分别在纯钛表面(纯钛组)制备微米骨小梁样结构(微米骨小梁组)和TiO2纳米管形貌(TiO2纳米管组);再通过阳极氧化法在微米骨小梁样结构上制备TiO2纳米管结构,形成新型微纳米共存梯度仿生表面结构,命名为微纳米复合钛组.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microscopy,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接触角(contact angle,CA)测量对纯钛组、微米骨小梁组、TiO2纳米管组和微纳米复合钛组进行表征观察.将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cells,BMMCs)接种于4组材料上,SEM观察细胞黏附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在材料表面增殖能力;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检测细胞在材料表面分化能力;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e,CLSM)下观察细胞黏附、免疫荧光检测相关蛋白肌动蛋白(F-actin)、黏着斑蛋白(vincu-lin)、骨钙素(osteocalcin,OCN)、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表达;qRT-PCR观察细胞成骨转录因子RUNX2、OCN、OPN、I型胶原(collagen I,COLI)表达情况.结果 微纳米复合钛组表面亲水性最好(CA为9° ±2.1°);MTT结果示5~9 d,微纳米复合钛组和TiO2纳米管组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高于纯钛组和微米骨小梁组(P<0.001);ALP结果示14 d时,微纳米复合钛组表面ALP活性最高;CLSM结果示培养24 h后,微纳米复合钛组肌动蛋白(F-actin)染色最深;培养72 h后,微纳米复合钛组OCN、OPN表达强于微米骨小梁组和TiO2纳米管组.qRT-PCR结果示TiO2纳米管组和微纳米复合钛组表面细胞所有成骨转录因子RUNX2、OCN、OPN、COLI的基因表达水平强于纯钛组和微米骨小梁组,其中I型胶原COLI基因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微纳米复合钛这种新型微纳米共存梯度仿生表面结构能有效促进骨髓间充质细胞黏附、增殖及成骨向分化.
    • 崔琳娜; 蒋校文; 黄华庆; 陈金勇
    • 摘要: 目的 探讨山奈酚(kaempferol,Kae)对周期性单轴牵张力下小鼠骨髓间充质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cells,BMMCs)成骨分化过程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mTORC1)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 对体外分离培养的小鼠BMMCs施加形变量10%的单轴动态牵张力,通过细胞毒性试验筛选出合适浓度Kae,并添加工具药pp242改变内源性mTOR信号,在牵张后4 h利用化学比色法检测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变化、ELISA法检测骨钙素(osteocalcin,OCN)表达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钙离子相对含量;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内源性mTORC1信号通路主要分子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核糖体蛋白S6激酶(ribosomal proteinS6 kinases,S6K)、4E/BP1的磷酸化表达及成骨转录因子Runx2和Osterix的表达变化,qRT-PCR检测上述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 10μmol/L Kae对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小,且成骨能力最强.加力结束后4 h,Kae能够有效促进BMMCs成骨分化,ALP表达为(153.04±18.72)U/mg,OCN表达为(1.64±0.25)U,成骨转录因子Runx2、Osterix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上调,细胞内钙离子含量下降,同时mTORC1信号通路中mTOR、S6K mRNA水平及蛋白磷酸化表达上调,4E/BP1 mRNA水平及蛋白磷酸化表达下调;在加入pp242抑制mTORC1信号表达后,mTOR、S6K mRNA水平及蛋白磷酸化表达下调,4E/BP1 mRNA水平及蛋白磷酸化表达上调,BMMCs成骨分化效应显著被抑制,Runx2、Osterix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ALP及OCN表达下调,细胞内钙离子含量增高.结论 Kae通过mTORC1信号通路促进牵张力下小鼠BMMCs成骨分化.
    • 高梦蝶; 赵雅玉; 曹金梦; 陈罡
    • 摘要: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寻常的并发症之一,研究认为高血糖是DPN发展的主要因素。高血糖可以使体内产生一系列变化从而降低神经传导速率、神经纤维变性以及施万细胞(Schwann cells,SCs)成髓鞘异常,从而加剧DPN。从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s)中可分离得到一种新型多能干细胞多系分化持续应激细胞(multilineage differentiating stress enduringcells,即Muse细胞),其经无血清培养48h后能够分泌含有大量蛋白质、RNA、DNA等的外泌体,这些外泌体可调节肿瘤侵袭与转移、神经损伤与功能恢复等多种生理或病理反应。
    • 张洪宇; 刘方煜; 范一鸣; 李帅; 王岩松
    • 摘要: 骨质疏松症是与年龄相关的全身系统性骨代谢疾病.随着年龄增加,骨形成受抑制骨破坏增加导致骨量降低与骨折易感性.骨质疏松症形成的分子机制较为复杂,其中自噬与骨质疏松形成之间的关系一直是近年热点研究话题.自噬是高度保守的真核细胞物质循环过程,通过降解大分子物质、蛋白质、细胞器,并对降解产物循环利用,保持细胞在应激、能量缺乏等不利环境中稳定生存.随着人们对自噬研究的不断拓展,自噬水平的分子调控通路及其在细胞生理与疾病发展中的作用取得了众多进展,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糖尿病、心肌疾病等.许多动物体内外及人体研究显示自噬与包括骨质疏松症在内的骨骼疾病存在着很大关联.自噬在骨组织各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保持稳定等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深度参与骨重塑过程.骨组织各细胞在衰老、活性氧累积、雌激素水平下降、全身炎症水平增高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下,自噬水平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导致骨代谢与骨稳态失衡并逐步发展为骨质疏松症.该文在现有的相关文献报告基础上,对自噬与骨稳态、骨质疏松症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对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于薇薇; 赵雅玉; 曹金梦; 陈罡
    • 摘要: 人多系分化持续应激细胞(multilineage differentiating stress enduring cells,Muse细胞)是一种在骨髓间充质细胞中发现的具有应激耐受力和强大自我更新能力的新型多能干细胞。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