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辅酶

辅酶

辅酶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3年内共计1573篇,主要集中在生物化学、化学、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5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1374篇;相关期刊129种,包括中国新时代、生物加工过程、生物物理学报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五届全国化工年会、全国第二届功能性生物制品生产与应用技术交流会、第十届全国有机电化学与工业学术会议等;辅酶的相关文献由2863位作者贡献,包括北村志郎、上田恭义、植田尚宏等。

辅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5 占比:11.13%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1.53%

专利文献>

论文:1374 占比:87.35%

总计:1573篇

辅酶—发文趋势图

辅酶

-研究学者

  • 北村志郎
  • 上田恭义
  • 植田尚宏
  • 唐林志
  • 吕思敏
  • 吴铁
  • 崔燎
  • 丁喜生
  • 于琼
  • 董英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杜丽红; 王鹏; 马雪; 郭丽
    • 摘要: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玉米为原料的玉米油、淀粉和多糖等初级产品的加工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以玉米为原料开发的高附加值产品不断得到关注,工业发酵技术的应用更是推动了玉米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众多玉米种植区域中,黑龙江省玉米种植面积和单位产能均位居前列,有着显著的玉米原料供应优势,因此众多企业纷纷落户东北,黑龙江省玉米深加工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笔者从玉米发酵工业角度出发,阐述了黑龙江省玉米发酵产品的开发利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 董文锦; 陈夫山; 邓理; 咸漠
    • 摘要: 辅酶与酶催化反应紧密相关,是酶催化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其中,烟酰胺类辅酶NAD和NADP参与了大多数的酶催化氧化还原反应,是辅酶中最重要的一类.然而,辅酶的高成本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因此,烟酰胺辅酶的高效和低成本再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总结了还原型烟酰胺辅酶光催化再生方法的相关研究进展以及各种光敏剂的优缺点,提出了光催化NAD(P)H再生仍需要解决的问题.
    • 王忠娟; 李紫菡; 张秀娟; 刘治廷; 陈小强; 张莹
    • 摘要: 本文以红松籽油为油相,大豆卵磷脂为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优化了辅酶Q10纳米乳(Coenzyme Q10 nanoemulsion,CoQ10-NE)制备工艺。研究了不同因素对CoQ10-NE平均粒径和多分散系数的影响,通过激光粒度仪,透射电镜,傅立叶红外光谱,稳定性,体外释放行为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CoQ10与混合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3:40,CoQ10与红松籽油质量比为1:4,均质压力为800 bar,循环次数为6次时,得到平均粒径为150.30±1.43 nm、多分散系数为0.234±0.012的CoQ10-NE。透射电镜形貌微观结构表明,在1μm和500 nm尺寸下,CoQ10-NE呈圆形,无粘连,成型性好;傅立叶红外光谱实验表明,CoQ10被完全包裹在纳米乳液中;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平均粒径和多分散系数整体无显著性差异(P>0.05),CoQ10-NE稳定性良好;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在120 min时,CoQ10-NE累积溶释放量是CoQ10混悬液的4.7倍,体外释放量显著提高。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CoQ10-NE的最大血药浓度Cmax是CoQ10混悬液的2.80倍,CoQ10-NE在大鼠体内的药物浓度显著提高,CoQ10-NE的药时曲线下面积是CoQ10混悬液的3.25倍,表明CoQ10-NE生物利用度明显提高,吸收更好。本研究所获CoQ10-NE为探索CoQ10新剂型的研发以及作为一种潜在的功能性成分应用到食品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
    • 袁峰
    • 摘要: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而必须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它在体内虽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身体提供能量,但在人体生长、代谢、发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维生素在体内的含量很少,但不可或缺。人体犹如一座极为复杂的化工厂,进行着各种生化反应。生化反应需要酶的催化作用,而酶要产生活性,必须有辅酶参加。已知许多维生素是酶的辅酶或者是辅酶的组成分子。现阶段发现的维生素有几十种,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等。一般要从食物中取得,少量可人体合成。如果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就会引起生理机能障碍而发生某种疾病。
    • 李青; 刘武军; 郭潇佳; 王倩; 赵宗保
    • 摘要: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是生命体中必不可少的氧化还原辅因子.NAD具有β-NAD和α-NAD两种差向异构体,而大多数NAD依赖酶偏好β-NAD.近年来,已合成大量结构简化的NAD类似物,并探索其作为氧化还原辅因子应用于生物催化反应.通常认为酶天然具有立体选择性,而很多结构简化的NAD类似物不含手性中心,暗示有必要合成手性NAD类似物以评估其性能.本研究拟设计合成手性NAD类似物,并初步探讨部分氧化还原酶利用它们作为辅酶的催化性能.以商品化光学纯的氨基-3-苯基丙酸为手性原料,合成了两对NAD类似物对映体,并用来源于巨芽孢杆菌的突变型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P450 BM3 R966D/W1046S)和来源于硫化叶菌的突变型葡萄糖脱氢酶(SsGDH I192T/V306I),测试这些NAD类似物作为辅酶的催化活性.结果发现,P450 BM3 R966D/W1046S利用还原型S构型NAD类似物的催化效率高于对应的R构型NAD类似物;而SsGDH I192T/V306I则对NAD类似物对映体均没有活性.研究初步表明,氨基酸可作为手性原料制备立体构型明确的NAD类似物,而氧化还原酶表现出偏好特定手性NAD类似物的现象,也提示需要合成更多的手性NAD类似物,并系统测试和匹配氧化还原酶及其突变体,以创建出基于辅酶依赖型氧化还原酶的新催化体系.
    • 郝春博
    • 摘要: 我国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才培养,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环境专业学生将来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实施者,在该专业必修课"环境微生物学"中引入思政教育内容,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本文以"酶"这一节为例,尝试在酶的化学本质、辅酶的作用和酶的应用等教学内容中,引入我国学者在这些领域的巨大贡献,介绍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用这些科学先贤的事迹和精神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树立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 陈芳芳
    • 摘要: 本文从专利分析的角度,揭示全球辅酶Q10的技术创新的发展态势、技术布局、技术发展动向、主要申请机构、核心专利等.结果表明,辅酶Q10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快速增长,技术活跃度和创新程度较高,总体发展态势良好;辅酶Q10专利在医药和食品方面的应用、微生物发酵合成方法等技术领域的申请量较大;KANEKA公司、NISSHIN公司、EISAI公司和MITSUBISHI GAS公司比较注重辅酶Q10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些机构的研发侧重点各有特色,专利保护区域主要为中国、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国家或地区,KANEKA公司掌控着发酵生产辅酶Q10的核心专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