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氏反应
格氏反应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219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4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95271篇;相关期刊96种,包括精细石油化工、化工时刊、精细与专用化学品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十届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2008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中国化工学会农药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年会等;格氏反应的相关文献由600位作者贡献,包括徐崇福、何锡敏、员国良等。
格氏反应—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5271篇
占比:99.92%
总计:195433篇
格氏反应
-研究学者
- 徐崇福
- 何锡敏
- 员国良
- 林原斌
- 陶骅
- 黄亚文
- 侯永生
- 刘伟
- 吴丹
- 孙国庆
- 张欣
- 张琦
- 方永勤
- 李丽
- 李刚
- 李艺林
- 王进军
- 甄宏爝
- 袁金亮
- 许亮
- 赵昊昱
- 陈颖
- 黄西平
- 仲锡军
- 任惜寒
- 伍一波
- 何仕炜
- 冯亚萍
- 刘鑫勤
- 单国红
- 吴坚平
- 吴德全
- 吴达俊
- 周琦
- 夏建强
- 夏文涛
- 夏玉良
- 姚彦涛
- 孔更金
- 孙宝国
- 宋伟
- 巫阳波
- 庞立飞
- 张兆海
- 张建臣
- 张杜娟
- 张辉
- 张鹏凡
- 徐冬梅
- 徐刚
-
-
-
刘治彤;
赵子逸;
彭渤;
曲玥名;
田松麟;
俞寿云
-
-
摘要:
有机合成中,碳-碳键的形成和断裂是一个永恒的热门话题,科学家为此发展了很多形成碳-碳键的方法。在这一领域,诞生了不少诺贝尔化学奖的成果,格氏反应和烯烃复分解反应就是其中的经典案例。烯烃复分解反应提供了一种连接sp2-碳和sp2-碳的全新思路,发展出了一些活性分子全合成的高效路径。因而,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对烯烃复分解反应有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本有机化学综合实验由三个反应构成,包括改进的格氏反应、DMAP催化的酯化反应和关环烯烃复分解反应。每一个反应都可独立成为一个基础有机化学实验,三步的连续反应可以作为一个综合多步合成实验。本实验有助于理解有机合成的过程和机理,体验有机合成的魅力。
-
-
陈辉;
王清福;
周铎;
白东亚;
张垚;
屈凤波;
刘婷婷
-
-
摘要:
以氯代叔丁烷和亚磷酸二乙酯为原料制得二叔丁基氧化膦,用四氢铝锂还原得二叔丁基膦氢,经锂化后依次邻二氯苄反应合成了大位阻效应有机磷配体的1,2-双(二叔丁基膦甲基)苯。利用NMR核磁共振谱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反应收率的影响条件进行了优化。
-
-
冯杰荣
-
-
摘要:
卤代烃在无水乙醚或四氢呋喃等有机溶剂中与金属镁作用生成烷基卤化镁R-MgX,这种有机镁化合物被称作格氏试剂。格氏试剂活性高,可以与羰基、酯等化合物发生反应,经水解后生成醇,这类反应被称作格氏反应。格氏反应是常见的有机反应,在精细化工项目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格氏反应一般分为格氏试剂的制备和格氏试剂与其他物质反应两个部分。
-
-
-
-
摘要:
(上接第14期第5页)3.精细化工反应风险评估范围是什么?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7]1号)提到的“企业中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金属有机物合成反应(包括格氏反应)的间歇和半间歇反应,有以下情形之一的,要开展反应安全风险评估:1、2、3”的中心词是哪个?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都做?还是仅仅是间歇半间歇反应的才做,连续反应的不做?另外该文仅针对精细化工,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无精细化工。
-
-
吴成英;
谢德兴;
邹灿
-
-
摘要:
研究了光刻胶单体4-(六氟-2-羟基异丙基)苯乙烯(4-HFIP-ST)的合成工艺。以对氯苯乙烯和镁粉为原料,四氢呋喃为溶剂,首先进行格氏试剂的制备,接着通入六氟丙酮气体进行加成反应,反应产物经过盐酸酸化、萃取分离和水洗,得到4-HFIP-ST粗品;粗品经精馏得到纯度大于99.0%的4-(六氟-2-羟基异丙基)苯乙烯。
-
-
陈琳
-
-
摘要:
设计了一种新型有机分子11-苯基-茚并喹喔啉-11-醇,该分子结构新颖,除了含有喹喔啉电子受体单元外,还含有醇羟基.以茚三酮和邻苯二胺为起始原料,利用酮类化合物与邻苯二胺的缩合反应,得到含有喹喔啉结构的化合物茚并喹喔啉-11-酮,该缩合反应原料试剂价格便宜、实验操作简单、提纯步骤少、产物产率高.接着,利用茚并喹喔啉-11-酮中羰基与现制格氏试剂苯基溴化镁之间的格氏反应,得到主产物新型的叙醇11-苯基-茚并喹喔啉-11-醇,以及副产物11-苯基-茚并喹喔啉.并且通过GC-MS、1H NMR以及13C NMR对新型喹喔啉类有机分子的结构进行表征和确认.
-
-
-
-
赵振鑫;
龚娅琼
-
-
摘要:
目的:分析奥美沙坦酯片的合成工艺.方法:选用2,3-二氨基顺丁烯二腈为原料,经脱醇、酯化及格氏反应等处理后,制备奥美沙坦酯.结果:经上述工艺合成奥美沙坦酯精品含量达到99.7%.结论:脱醇、闭环、水解、酯化及格氏反应系列工艺,用于奥美沙坦酯合成,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