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蓝细菌

蓝细菌

蓝细菌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41篇,主要集中在植物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7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5191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沉积学报、生物产业技术、生物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十七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第十四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术研讨会、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等;蓝细菌的相关文献由583位作者贡献,包括吕雪峰、谈晓明、于海峰等。

蓝细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7 占比:1.09%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5191 占比:98.85%

总计:15368篇

蓝细菌—发文趋势图

蓝细菌

-研究学者

  • 吕雪峰
  • 谈晓明
  • 于海峰
  • 吴庆余
  • 郑伟文
  • 赵进东
  • 张卫文
  • 王莉
  • 陈磊
  • 陈雯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强; 贺博闻; 史文卿; 陈奇; 林大晖; 王煜
    • 摘要: 海洋超微型蓝细菌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光合自养原核类群,主要由聚球藻(Synechococcus)和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两个属组成,贡献了约25%的海洋净初级生产力.聚球藻是一个古老且多样性非常高的类群,从赤道到极地都有分布.聚球藻与异养细菌及病毒的相互作用维系了微食物环的结构和复杂性,对于海洋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至关重要.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基于模式预测,聚球藻将会在生态系统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海洋聚球藻对初级生产力的贡献、遗传多样性,及其与异养细菌和蓝细菌病毒的互作机制4个方面综述该领域研究的新进展.
    • 林世团; 王晓雪; 陈冉
    • 摘要: 蓝细菌(cyanobacteria)是一类能进行放氧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蓝细菌生长速度较快,几乎存在于所有的陆地和水生环境中。毒素-抗毒素(toxin-antitoxin,TA)系统在原核生物中分布十分广泛,在细菌的生命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维持水平基因转移元件的稳定性以及应对环境胁迫压力等。已有的基因组分析表明,蓝细菌基因组中含有大量潜在的毒素-抗毒素系统,但是目前对蓝细菌毒素-抗毒素系统的实验鉴定仍较少。本文分别以淡水和海水代表菌株集胞藻PCC6803(Synechocystis sp.PCC6803)和聚球藻WH7803(Synechococcus sp.WH7803)为研究对象,对二者基因组上的毒素-抗毒素系统进行预测,并选取预测结果中的7对潜在的毒素-抗毒素系统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集胞藻PCC6803的两对毒素-抗毒素系统BAD01932-1933和BAA18559-New ORF7中的毒素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本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后续对蓝细菌毒素-抗毒素系统及其生态和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 烨子(文/图)
    • 摘要: 最初的蓝细菌、单细胞真核生物,通过无性繁殖产生后代。母体细胞分裂产生后代,后代和母体完全一样,如同复制品。为了适应日益变化的环境,单细胞真核生物中出现了有性繁殖,由两个细胞将遗传信息重组,使得后代产生多样变化。而无穷无尽的演化之旅,就此开始。
    • 李飞; 易楚恒; 李红; 王夏; 李杨凡; 李怡霖; 曾伟; 王曾俊
    • 摘要: 鲕粒岩在古气候、古环境,以及古海洋领域有着独特的研究价值,然而学术界对于鲕粒成因目前仍没有统一认识。近年来,随着鲕粒形成过程中微生物诱导矿化证据的不断丰富,广为接受的“无机成因”观点正不断受到挑战。本论文从历史和当前视角,回顾了从“藻类参与”到“细菌参与”,以及现在“有机矿化过程”在微生物成因鲕粒研究方面的历程,对鲕粒形成的地球生物学过程进行了系统阐述,并着重介绍了鲕粒形成的各类生物—化学模型。但是这些模型能否解决所有鲕粒的成因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工作的检验。考虑到现阶段关于鲕粒成因的认识仍然存在非常大的争议,研究某些特定类型鲕粒的形成机制可为探究鲕粒成因之谜提供一个突破口,而具有条带状纹层结构的Kalkowsky型鲕粒则最有可能存在微生物参与。这是由于Kalkowsky型鲕粒一般以贫有机质和富有机质纹层的交替出现为特征,这与Robert Burne所述的“规则纹层状叠层石”或Robert Riding所述的“混合结构叠层石”特征非常相近,可能意味着它们具有相似的成因。富含有机质的纹层状(或带状)鲕粒虽然在现代巴哈马碳酸盐沉积环境中很少见,但在其他地区和地史记录中较为常见,通过对这种与叠层石特征非常相似的鲕粒进行研究可为了解这类鲕粒纹层形成的有机矿化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 钟怡江; 文华国; 陈洪德; 刘磊; 陈安清; 王兴龙; 王志伟; 白璇
    • 摘要: 化石记录长达35亿年的蓝细菌在地球历史的生态演化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与蓝细菌有关的"前寒武纪之谜"等系统性科学问题一直困扰着研究学者。胞外聚合物在蓝细菌钙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分析国内外大量文献基础上,通过系统介绍蓝细菌及胞外聚合物的主要特征,回顾和总结前人在蓝细菌光合作用有关和降解过程中的钙化过程的研究成果,重点剖析蓝细菌胞外聚合物在其钙化过程中的作用,总结了主要的地质意义并提出下一步的研究展望,以期为探索与蓝细菌和微生物席钙化方面相关的系统科学问题提供借鉴和启示。
    • 梁甲元; 邓传奇; 许勇前; 覃良云; 陈金妮; 葛瑞琪; 黄学勇; 余克服
    • 摘要: 在气候和人类活动的长期影响下,南海珊瑚礁演变出生境各异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珊瑚对特殊生境的适应离不开体内共生微生物类群的调节。分析共生微生物的生态特征有助于了解珊瑚的环境适应机制,同时可以对珊瑚未来的进化趋势做出评估。本研究从南海低纬度的南沙群岛(NS)和西沙群岛(XS)以及相对高纬度的海南陵水(LS)3个珊瑚礁区采集一种环境敏感型造礁珊瑚Pocillopora sp.,分析关键共生微生物(虫黄藻和细菌)的群落结构特征和生物量以及与环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共生虫黄藻的群落组成在NS、XS与LS之间存在较大差异,NS和XS珊瑚共生虫黄藻的主导系群分别为D1、C1d和C42,而LS则为C42、C1d、C1p、C1和C1t;(2)共生细菌的群落组成均以变形菌(Proteobacteria)、拟杆菌(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Firmicutes)为主导系群,而具有光合作用功能的蓝细菌(Cyanobacteria)则随着纬度的升高,其相对丰度显著升高(从NS的0.95%到LS的8.18%,p<0.05);(3)在细胞数量方面,随着纬度的升高,共生虫黄藻的密度显著升高(从(3.39±0.49)×10^(6)cells/cm^(2)升至(8.90±0.65)×10^(5)cells/cm^(2),p=0.001<0.05),在相对高纬度的LS同样有着更高的珊瑚共生细菌16S rRNA基因拷贝数(p=0.001<0.05);(4)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表明,具有潜在耐热性质的虫黄藻亚系群D1与海表温度和透明度呈正相关,而在LS珊瑚中占主导的虫黄藻C42以及蓝细菌的相对丰度则与海表温度呈显著负相关,与营养盐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对南海的环境敏感型珊瑚Pocillopora sp.的环境适应微生态机制以及未来进化趋势提供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 王晓凤; 李洁; 薛维纳; 鲁成秀; 徐贞贞; 徐飞; 成杰民; 张英
    • 摘要: 为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目标,课程思政成为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中“蓝细菌”的教学为例,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在学习蓝细菌大规模爆发造成的危害时,结合国内外科研成果,通过展示图片、视频和列举数据等方式,激发学生作为环保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在学习蓝细菌的利与弊时引导培养学生客观、辩证、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在学习防治蓝细菌大规模爆发时,利用当代科研工作者的拼搏探索实例,培养学生的求实、创新的科学家精神.将思政元素与授课内容有机融合,一方面丰富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的思政案例库,另一方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和人文素养.
    • 摘要: 火烈鸟正名红鹳,隶属于鹳形目、红鹤科。红鹤雄雌相似,羽毛主要由深浅不一的红色、粉色或白色组成。火烈鸟生活在甲壳类动物、蓝细菌和硅藻等资源丰富的湿地,这些对其他动物来说可能存在毒素的食物正是火烈鸟的食物,它鲜艳的体色与它摄取的食物以及特殊的新陈代谢系统有关。
    • 陶飞; 孙韬; 王钰; 魏婷; 倪俊; 许平
    • 摘要: CO_(2)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也是储量丰富的碳资源。发展CO_(2)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技术可缓解迫切的能源和环境压力,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蓝细菌可通过光合自养的方式将CO_(2)转变为有机物,是开发光驱动细胞工厂并直接利用CO_(2)生产化合物的主要微生物底盘。聚球藻作为蓝细菌的典型代表,生长快、遗传背景清楚、营养需求低,是目前光驱动合成生物学的热门底盘。在当前“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双碳”背景下,聚球藻底盘的研究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从自然进化、地球物理局限、土地气候依赖、太阳能转化效率等角度探讨了蓝细菌底盘开发的理性和机遇;分析了其在能源生产、化合物制造和碳汇与碳捕集中的应用潜力和愿景;从碳固定、光能捕捉和生物多样性的层面讨论了蓝细菌的代谢潜能。在上述基础上,系统综述了基因编辑、适应性进化、多元抗逆和光驱动细胞工厂这些蓝细菌合成生物学的热点研究领域近期的重要研究进展,并对当前所面临的挑战与难题进行了梳理,分析提出了可行的应对策略。对这些问题和挑战的深入探索有望推动光能捕获、固碳、抗逆、代谢网络重编等方面研究的突破,开发出超越自然进化的高效光合底盘,并最终建造高版本的光驱动细胞工厂,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 韩力挥; 张伟; 罗泉; 梁雅静; 吕雪峰
    • 摘要: 蓝细菌是一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微生物,其分布广泛,环境适应力强.在盐胁迫环境下,蓝细菌能迅速合成小分子相容性物质,如甘油葡糖苷、蔗糖、海藻糖等,用以抵抗外界的高盐逆境.由于这些相容物在功能食品、美容保湿、发酵原料供给等方面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蓝细菌相容性物质的合成能力受到业界的关注,多种相容性物质在蓝细菌中的合成效率已获得大幅提高.然而,人们对蓝细菌中相容性物质积累调控机制的认识还十分有限,这制约着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当前蓝细菌应对盐胁迫迅速积累相容性物质的调控机制进行了综述,分别从关键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翻译)和关键酶的酶学活性两个层面,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蓝细菌相容物光驱合成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