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罕见病

罕见病

罕见病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1089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药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9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70508篇;相关期刊433种,包括中国医疗保险、中国卫生政策研究、罕少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4年全国儿童营养与发育健康促进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佝偻病防治学术交流会、2013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医药安全与科学发展“学术论坛、第八届全国遗传病诊断与产前诊断学术交流会等;罕见病的相关文献由212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抒扬、龚时薇、弓孟春等。

罕见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9 占比:1.45%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0508 占比:98.53%

总计:71559篇

罕见病—发文趋势图

罕见病

-研究学者

  • 张抒扬
  • 龚时薇
  • 弓孟春
  • 张波
  • 王萍
  • 何江江
  • 夏训明(编译)
  • 康琦
  • 胡善联
  • 许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熊西琳(综述); 王墨(审校)
    • 摘要: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s,PID)是一种由不同基因缺陷导致的免疫系统功能损害疾病,累及天然性免疫应答或获得性免疫应答,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感染、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PID为罕见病,不同地区研究[1⁃5]显示,PID患病率通常被估计为每100000存活婴儿中2~6例患病。随着人们对PID认识的提高及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已发现多达350个基因突变可导致原发性免疫缺陷病[6]。PID并发其他系统损害已被广泛报道,部分可累及肾脏[7],甚至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疾病,影响预后。既往有关PID合并肾损伤的研究以个案报道及实验研究为主,缺乏总结性综述,故本文阐述了几种常见PID所致肾损伤的临床特点、可能的机制及治疗方案,以期为PID患者肾损害的诊疗提供参考。
    • 王贞虎
    • 摘要: 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简称DMD),是一种由于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突变所致的肌源性损伤,属于因X染色体基因缺陷所导致的渐进式神经肌肉疾病,目前被列入罕见病范畴。
    • 王晓建
    • 摘要: 罕见病是一大类特殊病症的总称,绝大多数罕见病都是遗传病,具有发病早、病情重、预后差等临床特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负担。以个人基因组为基础的精准医学策略是研究罕见病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在疾病遗传机制、临床分型和治疗手段上不断突破,成效斐然。在为既往所取得进步鼓舞的同时,罕见病精准医疗存在的问题亦不容忽视:超过40%罕见病尚未发现致病基因;很多疾病基因型和临床表型关系不明;超过90%的罕见病缺少靶向药物等。本研究重点讨论罕见病精准医疗的现状和挑战,呼吁采取更多行动,响应“生命至上”国策,携起手来形成合力,加强罕见病基础研究,加快罕见病药物研发,为罕见病患者和家庭带来更多温暖和希望。
    • 郭亚妮; 罗敏; 卿晨; 柳波; 郭蕴苹
    • 摘要: 目的:利用Orphanet数据库筛选我国罕见病目录中的肿瘤类疾病,并对其进行学科分类,以期促进罕见病的多维度分类方法及数据库的建立。方法:以Orphanet数据库的分类方法为准,初步筛选出罕见肿瘤类疾病;通过权威期刊文献数据库检索其相关文献,整理学科分类数据,结合肿瘤类疾病的临床表现及症状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24种罕见肿瘤病,占罕见病目录的15.38%;根据罕见病的特殊性,提出以学科分类为依托的分类方法,适用性及可操作性强。结论:针对我国尚未有准确的罕见病分类标准,本研究从多维度对肿瘤类罕见病进行分类,有助于提高肿瘤类罕见病的辨认能力、促进进一步罕见病的分类研究。
    • 摘要: 王成林|主编对罕见病、少见病的认识、诊断与治疗,是衡量一个专家或医院实际水平的重要指标。韩金祥|名誉主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祝愿《罕少疾病杂志》在新时代为罕见病防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杨艳玲|名誉主编祝《罕少疾病杂志》不断刷新,助力罕见病全生命周期医学管理,提升三级防控。
    • 朱坤
    • 摘要: 建立健全罕见病保障机制有助于加快我国全民健康覆盖和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也有助于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文章从罕见病的定义、药品供应保障和费用分担,以及对医药产业发展的促进等方面对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做法进行梳理,总结其经验启示与建议。一是界定罕见病范围是建立罕见病保障机制的前提和基础,需要从多维度对罕见病进行界定,更好地推动罕见病保障机制的建设。二是改善药品可及是建立罕见病保障机制的重要内容,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国内企业的支持力度,及时将国内企业涉及罕见病的相关产品纳入医保目录,更好地改善罕见病患者的药物可及性。三是普惠与特惠相结合的医疗保障制度是缓解罕见病患者就医负担的主要手段,应优先建立普惠性制度,让所有罕见病患者均能获得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待遇保障。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特惠性保障制度,缓解罕见病患者因病返贫、因病致贫问题。四是建立健全罕见病保障机制是实现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器。应加强医疗保障政策与医药产业政策的衔接,进一步完善我国罕见病保障机制,推动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我国罕见病患者的药品保障需求。
    • 摘要: 一、专题简介罕见病具有病情严重、诊断困难、误诊率高、可治愈率低等特点。近年来随着媒体报道和传播力度的加大,社会关注度的提高,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2018年制定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共有121种罕见病;2019年相继发布了中国《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消除罕见病患儿诊断壁垒调查结果和建议报告》,为121种罕见病诊疗提供依据;同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宣布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加强我国罕见病管理,提高罕见病诊疗水平。
    • 摘要: 目的制订发表清单以提高罕见病病例报告质量。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制订罕见病病例报告备选发表清单14款48项条目;对备选发表清单条目以背靠背方式征询专家意见。结果通过实名邀请制方式发放专家意见征询单65份,在限定的时间内收到有效专家意见52份。基于国际病例报告指南CARE清单与专家意见征询结果合并总结,形成13款33项罕见病病例报告发表清单条目,即为罕见病病例报告的最低发表要求。结论罕见病病例报告信息量有限,进行报道时作者和编辑应核对共识发表清单,注重报道的科学性、完整性和透明性,以提供给读者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 摘要: 疑难重症和少见病是大型综合性、专科性医院临床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因病例相对集中,通常疑难重症和罕见病也是这类医院临床研究的重点。但同时,正是因为病例数量少,一家医院的病例数量很难满足研究需要,而常规多中心研究因成本高、组织难度大等原因很难组织实施。为此,学术界提出临床注册研究的解决方案,其主要特点是在网络上搭建多中心临床研究平台,采用病例注册上传的形式,按事先设计的方案,上传注册病例的临床信息,建立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库,形成研究平台。
    • 李奕昊; 唐贵忠
    • 摘要: 目的:后脱贫时代,对罕见病用药可负担性进行评价,为完善相关医保政策提出建议。方法:用3种方法,对12种罕见病用药的可负担性进行评价,分析医保制度覆盖后罕见病用药可负担性的改善程度。结果:按WHO/HAI标准调查法,罕见病药品最高年治疗费用达280320.00元,非医保患者和医保患者差异较大;按灾难性支出评价法,仅吡非尼酮就会造成1.15万灾难性支出人口;按致贫作用评价法,罕见病用药会导致超过16万非医保患者陷入贫困。结论:我国罕见病用药可负担性较差,在医保共付体系下,医保制度对罕见病可负担性的改善程度较小,大部分患者存在支付困难。对此,应逐步建立起全产业链,鼓励孤儿药研发,使罕见病患者有药可用,提高罕见病保障水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