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
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6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共产党、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5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321篇;相关期刊852种,包括历史教学问题、历史学习(高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5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论坛暨第26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历史的回顾暨纪念丁文江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等;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文献由1403位作者贡献,包括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编辑部、杨军、冯一下等。
中国近现代史
-研究学者
-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编辑部
- 杨军
- 冯一下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编辑部
- 李栋山
- 杨共乐
- 何立波
- 佚名
- 夏耘
- 韩银廷
- 吴跃
- 孔繁欹
- 张潭
- 张祖涛
- 晓静
- 李华
- 李文海
- 李百浩
- 杨锦麟
- 杨飞
- 温艳
- 王俊伟
- 祝彦
- 苏全有
- 谢赐余
- 贾晓明
- 钱耕耘
- 陈清锋
- 严春宝
- 严道群
- 丰兵欢
- 乔银娟
- 习近平1
- 于涛
- 云治厚
- 亢升
- 付海晏
- 任简
- 刘旭
- 刘琴
- 刘畅
- 吴俊平
- 吴培林
- 吴子牛
- 周兴樑
- 唐培吉
- 唐珂
- 娜芹
- 孙宅巍
- 孟令蓉
-
-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编辑部
-
-
摘要: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是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管主办,广东中共党史学会、广东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合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为双月刊。本刊是中共党史和党的文献研究者的专业学术园地,主要面向全国各大专院校、各级党校、各级党史和文献部门、各级社会科学研究院所等单位,从事中共党史、党的文献、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
-
-
王天根;
林绪武;
武新军;
田秋生;
赵建国;
黄发有;
李春雷
-
-
摘要:
2021年10月16日,《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邀请中国近现代史学、中共党史、中国报刊史、中国新闻史、中国文学史等学科领域的多位专家以圆桌会议的形式,就“新报刊史的研究方法”的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在此之后,编辑部又邀约了几位相关领域的专家从不同维度对这一议题做了进一步阐发。
-
-
段益;
汪希
-
-
摘要:
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为党员干部和当代青年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明确要求,高校应把党的历史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等公共理论课的学科支撑和人文社会科学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纳入学校课程教育,用真理传承下一代,也是党治国理政突出优势。
-
-
水新营
-
-
摘要:
刘文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活跃于四川政治舞台上的风云人物,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从1929年开始反蒋,到后来与中国共产党紧密联系、举行起义,经历了从旧时期军阀到新中国林业部部长的转变。而他的转变离不开周恩来的团结教育和关怀。也正是在长期的交往中,刘文辉对周恩来愈发敬重佩服。
-
-
-
-
摘要:
美国著名汉学家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1936—2021)先生于当地时间2021年12月26日逝世。史景迁出生于英国伦敦,先后毕业于剑桥大学和耶鲁大学,曾任耶鲁大学教授、历史系和东亚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会长,是美国当代著名的中国史研究专家、汉学家,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史、中西关系史、中国法制史等。2017年8月获第十一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18年9月获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
-
-
别国庆
-
-
摘要:
潜江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里诞生了许多中国近现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中既有“为中国革命牺牲第一人”的庚子烈士傅慈祥,又有日知会总干事“铁汉”刘静庵,还有新中国首任监察部部长钱瑛等。而出生于现潜江市园林街道办事处袁桥社区的李书城、李汉俊两兄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李书城,辛亥革命元老,新中国首任农业部部长;李汉俊,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的播火者,中国共产党重要创始人,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工人运动先驱,中共创立时期最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之一。李氏两兄弟一生追光逐梦,携手共进,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征程中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
-
马学军;
应星
-
-
摘要:
中国革命一直是中共党史研究和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主题。然而,革命研究在1979年恢复重建后的中国社会学中长期不被重视。近年来,国内兴起了历史社会学的研究趋向,革命也日益受到中国社会学的重视,涌现了一些关于革命的社会学研究成果。尽管如此,革命在中国社会学的研究中依然处于边缘位置,人们对革命的社会学研究仍然存有疑虑。实际上,“革命”不仅是世界和中国近现代史变迁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核心议题。以马克思和托克维尔为代表的经典社会学家的革命研究包含了结构与行动、现实与历史、社会与政治、民情与观念等多个面向,把现代革命既理解为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的同步转变,又视为与具体行动者的能动性紧密相关的历史进程。20世纪欧美历史社会学的革命研究或偏于结构分析,或偏于文化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学对中国共产主义文明的研究,在政治制度、社会结构、组织行动和思想观念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从结构、行动和历史的维度,重返经典社会学的革命研究传统,辨析欧美历史社会学中革命研究的流变,梳理当代中国社会学革命研究的成果,强化革命主题对拓展社会学想象力的意义。
-
-
张笑龙
-
-
摘要: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有着诸多启示。从历史事实出发,客观地认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这是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前提。从“整体”上认识中国近现代史,可以帮助学生对此段历史中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演变等多个方面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而重视人民群众在近现代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则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国史与国情。
-
-
邵清华
-
-
摘要:
时空观念素养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包含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两个维度。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以通史的叙事框架进行编写,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部分。这三部分内容按照史事发生的先后顺序编排,各自由若干学习专题组成。由此可见,现行教科书体系凸显了时间观念的重要性。在历史学习中,高中生虽然已有初中知识作为积累。
-
-
邹进文
-
-
摘要:
我于1993年加入民革,迄今将近30年。回首过去匆匆岁月,往事历历在目。初识民主党派1990年初,我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从事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次年9月,著名的经济思想史学家、我校经济思想史专业学科带头人侯厚吉先生逝世。在筹备追悼会的工作中,我与经济研究所的一位年轻教师负责向有关单位呈送讣告。由于侯先生是九三学社社员,我们呈送讣告的单位包括九三学社湖北省委会。
-
-
-
朱春龙
- 《第十二届“两岸三地历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
| 2011年
-
摘要:
唐德刚先生,作为海外华人中从事口述史的开拓者,其口述史理论大致可以总结为,是以他的社会转型论为认识本体,广泛吸收其它社会科学的方法,以一对一的口述访谈为手段,以中国近现代转型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人群和事件为访谈对象,去倾听受访者他们的声音,再把所得的口述资料与官方史料相互印证、补充,以探求和发掘中国近现代历史中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和脉络的史学方法与路径.这一重要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对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和口述史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