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丁文江

丁文江

丁文江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39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1篇、会议论文57篇、相关期刊224种,包括安徽史学、读书、编辑学刊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6届学术年会、2014年地球科学与文化研讨会、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24届学术年会等;丁文江的相关文献由323位作者贡献,包括潘云唐、宋广波、欧阳哲生等。

丁文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1 占比:85.68%

会议论文>

论文:57 占比:14.32%

总计:398篇

丁文江—发文趋势图

丁文江

-研究学者

  • 潘云唐
  • 宋广波
  • 欧阳哲生
  • 陈宝国
  • 杨海亮
  • 浦庆余
  • 谷小水
  • 于洸
  • 张艳芳
  • 金振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1913年9月4日,地质调查所、地质研究所在北京粉子胡同3号同时正式成立,丁文江被任命为地质调查所所长兼地质研究所所长。1922年农历正月初七,章鸿钊、丁文江、翁文源、李四光、谢家荣、李学清、董常、王宠佑、王烈、叶良辅、袁复礼、赵汝钓、钱声骏、周赞衡、朱焕文、朱庭祜、李捷、卢祖荫、孙云铸、谭锡畴、全步瀛、王绍文、王竹泉23位中国地质学家和安特生、葛利普、麦美德3位在华工作的外国学者,共26位发起人,在北京兵马司胡同9号召开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大会,会议通过了《中国地质学会章程》,选举章鸿钊为会长,翁文源、李四光为副会长,丁文江等为评议员,谢家荣为书记(秘书长)。中国地质学会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学术团体之一。
    • 王渝生
    • 摘要: 135年前,1887年4月13日,地质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事业奠基人丁文江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黄桥镇一个缙绅之家。丁文江(1887.4.13-1936.1.5),字在君,少年时代国学基础扎实,有“佼佼神童”之称,11岁时能做千言长文《汉高祖明太祖优劣论》。1902年,15岁时被维新人士龙璋盛赞为“国器”并在其帮助下出国留学。丁文江曾说,若不遇见龙先生,他一生的历史或许完全不同。
    • 刘敏
    • 摘要: 丁文江、赵丰田所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在学界享有盛誉,是研究梁启超的基本史料。不过,其中亦有错讹需要订正。1920年6月28日,蒋百里致函梁启超讨论《解放与改造》杂志及派遣留学生等事务。《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11页)收录此信,其中有言:“金价日贵,今诸人留学费尚须想法,前晤志先,言简照南有派人出洋之计画……”许逸云编著的《蒋百里年谱(1882—1938)》(团结出版社1992年版,第77页)、欧阳哲生主编的《丁文江文集》(第6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717页)、谭徐锋主编的《蒋百里全集》(第6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1页)等书均如是照录。查《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稿本》(第14册,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6953页),以上引文当为“金价日贵,品今诸人留学费尚须想法,前晤志先,言简照南有派人出洋之计画”。《长编》等书脱一“品”字。
    • 摘要: 翁文灏是我国地质科学的先驱者。他早年留学比利时鲁汶大学,是我国从欧美获得地质学博士第一人。1912年回国,1913年进入丁文江和章鸿钊建立的农商部地质研究所,主讲矿物学、岩石学等课程,培养了中国第一代地质人才。1913〜1920年他和章鸿钊、丁文江一道指导学生到北京西山、河北和江南等地实习,并把实习报告整理编纂成《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师弟修业记》一书正式印行。1920年,在他们的指导下,地质调查所年轻骨干叶良辅等发表了《北京西山地质志》,该报告是我国第一部区域地质调查著作,同时也是翁文灏后来提出燕山运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 张进; 曲军峰; 王勤; 程弘毅
    • 摘要: 丁文江先生是我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地质学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在地质学的诸多领域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组建了我国最早的地质调查和科研机构,立德树人,培养了第一代地质学家,主导了前中央研究院的重大机构改革,为地质甚至科学事业在中国的落地生根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他也积极参与到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活动中,践行自己报效国家的理念。他是在我国开展系统性区域地质调查的第一人,开启了中国人系统地质填图的先河,先后填制了诸多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为后世我国构造地质界奠定了研究传统。他填图的区域从克拉通到造山带,从弱变形区到强变形带,填制的地质图也从简单到复杂,从关注地层到构造内容的逐步增加,不仅体现了一个地质学家野外填图经验和技术的逐步成熟,也体现了我国构造地质学逐渐从地层学中独立出来的过程。这个过程与国际上构造地质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从地层学中分离出来的阶段一致。因此丁文江先生不仅仅是我国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更是我国构造地质学的开山宗师。丁文江先生始终怀揣科学救国的信念,将自己的一生融入到科学救国、传播科学思想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科研活动与当时的国家建设联系,积极参与多项铁路选址、矿产调查与开发以及生态环境变迁等工作,这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他为中国地质学乃至科学发展做出的贡献永载史册。
    • 摘要: 四川,位于中国地形第二阶梯,又是青藏高原向中国东部转换的关键地区,特提斯构造域地质演化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早在1914-1928年,中国地质学会先驱丁文江、曾世英、王曰伦、谭锡畴、李春昱、赵亚曾、黄汲清、侯德封、常隆庆等先后奉命到四川地质调查。著有《秦岭山及四川之地质研究》、《四川西康地质志》、《西康东部矿产志略》、《四川盐矿概论》、《四川油田概况》等。编制了35幅120万地质线路图,首次建立了川康两省统一的地层系统及各区的地层层序,统一划分了川康两省的大地构造单元。四川地矿局区调队就在这里成立、成长、壮大,既受到独特地质背景的挑战,也幸运的得到了地质学会的持续帮助。本文但望以星点的记忆,抛砖引玉,共同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共庆中国地质学会百年华诞。
    • 摘要: 2022年7月5日,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二届二次会议在青山宾馆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黄小卫主持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江、沈政昌,中国科学院院士沈保根、张洪杰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出席;自治区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爽讲话;包头市委副书记、市长张锐,包钢(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魏栓师致辞;包头市政府党组成员王秀莲、包头市副市长雷殿军,市科技局领导出席。包钢(集团)公司董事李晓,总经理助理兼北方稀土董事长、党委书记章智强,实验室内部共建单位及包头稀土研究院领导参会。
    • 摘要: “高原之王”新一代直升机采用新一代高性能镁稀土合金材料,突破性地实现了关键部件的轻量化,为新型镁合金材料首次在重大装备项目上实现批量应用跨出了关键一步。上海交通大学轻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吴国华教授科研团队,在中心主任丁文江院士的领导下,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做出了重大贡献。
    • 彭东
    • 摘要: 四川是中国较早开展地质调查的地区,国内最早是1914年丁文江对会理铜矿的研究。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后,陆续有多位地质学家入川,主要开展了煤、铁、石油、天然气、岩盐地质工作。同时,填绘、编制了一批区域地质图件,川东的填图工作成为地质人才的摇篮。
    • 摘要: 黄花岸酒店是坐落于南京园博园东部林地中的一座小型温泉度假酒店,这里东邻园区3号入口,南侧隔山谷与巨大的矿坑相望。酒店得名于北侧棒槌山间的“黄花岸地质断面”,地质学家丁文江于20世纪初在棒槌山麓发现了晚二叠世~早三叠世的地质剖面,此后该地质剖面被命名为“黄花岸地质断面”。新中国成立后在紧邻断面的山脚下建起了一座两层红砖的宿舍楼,作为地质专业教学及考察住宿之用,楼前立有丁文江先生半身石像一座,以为纪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