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报刊史

报刊史

报刊史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17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史、科学、科学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606篇;相关期刊76种,包括中国天主教、党史纵览、国际新闻界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研讨会、中国新闻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新闻传播专题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等;报刊史的相关文献由12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贞刚、叶亢、尚丁等。

报刊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 占比:14.38%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1.80%

专利文献>

论文:606 占比:83.82%

总计:723篇

报刊史—发文趋势图

报刊史

-研究学者

  • 李贞刚
  • 叶亢
  • 尚丁
  • 杨琥
  • 樊亚平
  • 王天根
  • 许高勇
  • 赵建国
  • 丁淦林
  • 严晓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天根; 林绪武; 武新军; 田秋生; 赵建国; 黄发有; 李春雷
    • 摘要: 2021年10月16日,《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邀请中国近现代史学、中共党史、中国报刊史、中国新闻史、中国文学史等学科领域的多位专家以圆桌会议的形式,就“新报刊史的研究方法”的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在此之后,编辑部又邀约了几位相关领域的专家从不同维度对这一议题做了进一步阐发。
    • 邓宇航
    • 摘要: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民主党派及其报刊事业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时期.从新闻史、历史人物、政党史领域的研究以及档案整理等方面的情况来看,国内学界目前对于这一时期民主党派的报刊史缺乏应有的关注和系统的研究梳理.完善这方面的史料搜集和研究,是新时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体系和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
    • 邢永川; 宋金梅
    • 摘要: 1981年,以《中国报刊史研究》为正标题,以《研究主题及以往研究》和《关于邸报和小报》为副标题的文章分别发表在日本《关西大学社会学部学报》第13卷1号和第15卷1号。文章作者之一足立利雄于1940年从日本关西学院大学英文科毕业后,进入《每日新闻》社,先后在东亚部、外信部、调查部等任职,1963年任《每日新闻》社关西本社社论编写委员,1966年任该报社大阪本社社论编写委员,1974年转入日本关西大学社会学部任教授,主讲"中国现代经济论",著有《现代中国经济论》(1972)等书籍,发表过《大字报——中国手写交流媒体》等论文。
    • 黄春平
    • 摘要: 文章运用内容分析法考察了建国以来70年间三代标志性的报刊史著作,发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报刊史中“共产党报刊占主体性地位”,上世纪八十年代至本世纪初共产党报刊与民营报刊共同占据了报刊史的主体性地位,新世纪后的报刊史中民营报刊独占了主体性地位.从演进特征来看,共产党报刊入史种类比较完整、系统,其中中央报刊是新闻史研究的重点.共产党报刊入史演进历程受到苏联报刊史模式、著作本身的书写定位、社会时代思潮及研究者书写视角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回顾70年来党报入史的演进历程,意在揭示报刊史书写所蕴含的时代立场与倾向的历史性迁移轨迹,为以后的报刊史书写如何突破“党报史”、做好共产党报刊的历史传承提供一点启示.
    • 许鑫
    • 摘要: 有关中国古代报纸起源问题,至今仍存争议。争议的产生原因,除了缺少实物证据,还有研究者对古代报纸相关概念使用的模糊及评判标准的多元,其深层根源则是非此即彼的思维定式和"世界最早"的立场束缚。中国古代"报纸"与现代报纸及西方早期出版物有极大差异,与官文书、政府公报和情报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破解有关争议,需采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使用更准确的概念,避免立场先行,由对"汉唐—邸报"的研究转向对有组织新闻传播活动的历时和共时研究,从报刊史书写转向传播史书写。
    • 葛彦希
    • 摘要: 沪上报刊《新闻报》可以说是民国时期影响力最大的报刊之一,其在近代史层面和新闻史层面的研究价值不言而喻,现已有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分析。本文对《新闻报》的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批判性的再研究,总结出"报刊经营策略的研究占主导地位" "立足于报刊实务的研究相对集中"以及"注重报刊与近代社会的互动"等三方面研究成果的特点,同时揭示了该报在研究方向、史料选择以及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后续研究的展望,致力于为该报乃至其他区域报刊史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 摘要: 艾红红,文学博士,新闻学博士后。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第五届、第六届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地方新闻史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新闻传播史论、广播电视历史与理论。已出版的个人专著有《中国广播电视史初论》(2002)、《新时期电视新闻改革研究》(2004)、《〈新闻联播〉研究》(2008)、《中国宗教广播史》(2014)、《中国民营广播史》(2016);参著有《中国广播电视通史》(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传播史》(2005)、《中国广播电视史教程》(2009)等。主持教育部青年基金课题“中国宗教广播史研究”(已完成)、一般课题“中国民主党派报刊史研究”及国家民委、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委托课题等;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中华民国新闻史研究”“新中国70年新闻传播史”等。
    • 潘祥辉; 白华康
    • 摘要: “公报”起源于西方,脱胎于手抄新闻.它经历了从“公开”之报到“公办”之报的过程,一度成为现代报刊的泛称.19世纪的中国,“公”的观念开始流行,当时知识分子在思想启蒙中重视“公意、公开、公共”等价值追求,为了区别邸报“私”的性质,知识精英用“公报”一词来对译西式新报,报人们也用“公报”命名新创办的报刊.本文梳理了公报从清末以来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其名称在官报、政报和公报之间的演变过程,并总结了当代公报的媒介特征.
    • 叶亢
    • 摘要: 深圳大学城图书馆引进的"Gale原始档案数据库"为历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原始资料以及新的数据分析工具.对于英国报刊史研究而言,可以运用数字化的史料和分析工具研究新的问题.数字人文的研究方法与历史学方法的结合,为我国外国报刊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 彭秀良1
    • 摘要: 彭翼仲是晚清著名的报人,在中国报刊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彭翼仲(1864-1921),名诒孙,字翼仲,别署归寄道人,祖籍江苏长洲县(今苏州市),却在北京长大。他出身于世代清华的诗礼簪缨之家,先世即以科甲盛于吴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