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第三次地方新闻史志研讨会
第三次地方新闻史志研讨会

第三次地方新闻史志研讨会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07-12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史学会

会议文集:第三次地方新闻史志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考察日本左翼作家田村俊子1942-1945年在中国上海创办《女声》杂志的活动,进一步剖析日本军国主义最嚣张时期田村俊子个人选择的复杂性.田村俊子1942-1945年的《女声》时代研究,是民族、战争、女性多重视野下展开的沦陷区文化的个案研究.民族、文化和性别身份在田村身上并置,她的性别身份成为她晚年展开文化活动的中心点,她在中国倡导近代以来所提倡的独立自主的“新女性”,而非日伪刊物中所宣传的“贤妻良母”,在特定时候给了中国女性必要的启蒙.笔者认为,以《女声》为中介,田村俊子实践了她一生追求的女性启蒙的理想,尽管它是以一种畸形的方式在一个非常态的时期实践的.在日军方占领者的眼中,《女声》符合征服殖民地人心的策略,所以尽管田村俊子依附于日本势力同时又努力挣脱殖民势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她也被日本军国主义所利用.这不能不说是田村俊子作为女权主义先驱的悲哀.
  • 摘要:作家周立波在其数十年革命生涯中先后在十数种报刊担任过主编、副社长、编辑、记者、评论员等职务,兼有多种媒介身份,称得上是新闻全才.在一生的编辑工作中坚持“大众本位”的读者意识,始终着眼于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把贴近大众、服务大众、引导大众放在首要位置.作为作家报人,周立波深谙“杂志”出人的文坛生产模式,他的“杂志出人”的作者意识强调编辑和刊物对作者的开发之力,坚持以评论等形式推介新人新作,认为“评论出人”是编辑工作的重中之重.他的“大众本位”和“杂志出人”的编辑思想,至今仍然是很有意义的.
  • 摘要:晚清时,北京出现了许多白话报和白话图画报,完全用地道的北京土话,反映街头巷尾发生的事,地方味很浓,非常有历史价值.其中最主要的白话报有彭翼仲创办的《启蒙画报》、《京话日报》,回民丁宝臣创办的《正宗爱国报》;白话图画报主要有张展云创办的《北京画报》、杨竞天创办的《白话画图日报》.这些报纸虽然在当时地位不高,但对开发民智、监督社会都发挥了一定作用.为使不识字的人也能了解社会新闻,市民中出现一些学生、警察、匠人自愿为平民百姓读报,自愿担任义务讲报员,还有一些稍有经济条件的民户自愿购买报纸,利用自己的房屋设立阅报所,给无力购报的人提供阅报条件.本文对老北京白话报的意义、作用作了介绍,并对北京早期阅报社以及受其影响而在其他地区出现的阅报社情况作了介绍.以前很少有学者对这类情况作详细探讨,因而本篇聊可弥补一些新闻史研究范围的空白。
  • 摘要:提起《京报》,人们就不由得想起邵飘萍.然而“京报”自古已经成为对京畿报纸的统称.只不过不同时期,随着政治风云变幻,“京报”呈现出不同特点.它的演变既折射出社会历史的变迁,又透射出中国新闻业的演进历程.本文从明清时期的报房《京报》说起,以《新京报》的创办为迄,探索《京报》的发展脉络和特点.报房《京报》、《京报》和《新京报》分别代表着中国古代报刊、近代报刊和现代报刊的成熟形态,而且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报业发展的趋势.“京报”的兴亡盛衰和一桩桩政治事件联系在一起,又往往代表着中国报业发展史的一个个转折阶段.“京报”的历史可以看作是整个中国新闻史的一个缩影.
  • 摘要:《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11月26日在东京创刊,1908年10月出版至24号时被日本政府下令封存,遂暂时休刊.1909年秋由汪精卫秘密筹备复刊,并在1910年2月出版26号最终停刊.在搜集研读史料后,本文认为在《民报》休刊、复刊以及最终停刊的过程中,同盟会内部矛盾,尤其是章太炎与孙中山之间的矛盾是导致《民报》停刊的重要原因.章太炎与孙中山之间的矛盾起因于《民报》经费问题,表现为两次倒孙风波,激化为《伪<民报>检举状》和章太炎以“万金出卖革命”.正是这一系列矛盾和冲突最终导致《民报》停刊.
  • 摘要:章太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学问家,其一生很多时间都是与报纸相伴的.从章太炎清末报刊活动不难看出,他走过了一段颇为漫长的心路历程,从早期的拥护改良,到向革命思想的过渡,再到成为以文章排满的骁将.章太炎的性格人品异于常人,他狂放不羁,不拘小节,疾恶如仇,胸怀坦荡,治学从不随波逐流,多有独立见解,这些性格特点同样体现在其报刊宣传上.rn 章太炎的独特品格所形成的独特言论风格,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宣传立过汗马功劳,被称作“以文章排满的骁将”,但与此同时,他的某些性格局限,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报刊宣传效力.
  • 摘要:1927年,武汉《中央副刊》在国内革命风起云涌的历史背景中创办.由孙伏园任主编.该刊宗旨是成为“一百种杂志的代替品”;实现“大报之副刊化的企图”;担当“学术的日报之雏形”.其形式朴素,内容丰富,并办有星期日特刊《上游》.该刊虽仅出159期,但在孙伏园的主编下影响力颇大,具有鲜明的特色:纵横中外,采挹四方;刊载学术,发展学术;联系现实,与时俱进,为当时期新艺术的诞生、发展及引导革命舆论作出了贡献.
  • 摘要:湘如的文章《胡适之批评史量才》借他人之口,发表他对史量才的批评:有人骂他“只顾推广销路,迎合一般青年人好乱心理,尤其是以‘自由谈’供左翼作家用武之地,最为一部分人所不满;盖棺论定,颇非易事”;“只谋图利,对中国学术文化未能发挥其可能之供献”;“自其个人言之,不失为成功的事业家,而自社会之意义言之,实不能不认为此为重大之失败也”.本论文针对湘如《胡适之批评史量才》一文中的几个错误观点一一批评,列举大量言之有物、有理、有情、有事的史料,充分体现史量才是国家的脊梁、社会的中流砥柱、民族的精魂,是中国新闻泰斗、爱国民主主义人士、社会领袖实业家,他的死使“报界失一明灯,社会失一柱石”,指出其对史量才批评的荒谬、不实、不当、不公.
  • 摘要:邹韬奋一生创办了6刊1报和生活书店,事业越做越大,成功之道就是受众定位于大众,服务于大众.他所办刊物或从事出版工作“注重为大多数民众谋福利,不以赢利为最后目的”.他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工作效率;同人注意节约,降低成本来增加利润,把利益让于读者.他不断调整自己的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方法,千方百计实践“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信念.其主要做法为:开《读者信箱》栏目,把读者的事看作自己的事,与读者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打成一片;提供受众“有趣味,有价值”的因时而变换的内容,注重短小精悍的评论和“有趣味,有价值”的材料,充当精神领路人;雅俗共赏,老少成宣;灵活多样的发行方式方便读者;不断创新,满足受众.
  • 摘要:道者,方向、方法、道理之谓也.以人为本既是新闻媒介应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又是新闻媒介获得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而要真正实现新闻媒介的以人为本,我们从观念认识到方法措施上都还要做很多努力.
  • 摘要:本人研究上海新闻史始于20世纪80年代,《上海新闻史》于1991年申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五年规划项目,获准,1995年完成初稿,申请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获准,次年出版.1997年启动的《上海当代新闻史》同样获得上述两项的申请,2001年出版.《上海新闻史》1997年获上海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著作特等奖,1998年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一等奖.本人研究上海新闻史的主要体会是:(一)花大力气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除普遍收集外,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集中查阅、访问等.(二)力求有所开拓,有所创新.一是力求全面系统,不要把新闻史写成报刊史.二是注意新闻事业的主体意识,不要把它当作政治斗争的附属品.(三)冲破传统看法,根据史料实事求是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 摘要:中国地方新闻史研究的蓬勃开展是中国新闻史研究进一步细化与深入的标志.若要取得新成就与新突破,需要在研究体例上有所创新,具体讲在四个方面亟须加强:即强调治史如做新闻,统揽媒介传播过程,收拾新闻史“半壁”,体现新闻与社会互动、地方与全局的互动.
  • 摘要:在既有成果已经相当丰富、新闻学界的反省已经大规模启动的当下,对“中国新闻史”这一学科的学术史考察、即对“中国新闻史”研究情况进行研究的“新闻史学史”学科的构建已经摆上日程.新闻史学史伴随历史研究、新闻史研究的不断深化而生,是跨学科的嫁接产品.新闻史学史研究是以新闻界学人、论著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新闻史学史的研究本质上是学术史的研究.对新闻史学研究发展历程的把握,必须分辨其发展的基本线索,而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新闻史学研究的关键问题进行社会史分析.
  • 摘要:繁盛于二三十年代上海的《良友画报》,其女性形象一直以来引人注目.去除消费吸引的因素,我们可以从《良友画报》中渐次勾勒出清晰的现代女性形象,其内涵大致可以用独立、时尚、美丽三个主题词来概括.“独立”的内涵指知识化的都市职业女性,“时尚”的内涵指走在消费潮流之上的女性,“美丽”的内涵指健康的身体与自由的心灵.
  • 摘要:罗隆基,一个毁誉参半的人物;《益世报》,一份民国时期的天津地方报纸.两者因社论走到一起,实现了“文人论政”和“以言论立报”的共赢.如果说,《大公报》是因张季鸾的“敢言”而称道,那么《益世报》就是以“罗隆基”的“直谏”而立身.社论作为报纸的旗帜,代表着报社、编辑部及报纸的态度和立场.“以言论立报”,其中的“言论”主要是指报纸的社论,意指其在体现报纸方针、引导舆论、对重大时局或社会问题进行解释并提出指导性意见、从而表明立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罗隆基任《益世报》社论主撰时期的主要言论为对象,截取其自被聘任至抗战之前一段时间内的社论文章为重点,结合其思想政治观念,分析《益世报》社论所具有的舆论调控观念,从而凸显《益世报》作为天津地方新闻舆论主导力量之一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 摘要: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军政杂志》为了维护和巩固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宣传斗争.以杂志主编萧向荣同志为首的一批宣传工作者还就如何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进行了理论的探索和总结,并以此来指导当时的宣传实践.《杂志》不仅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而且也为以后的统战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 摘要:《边区群众报》自创办之日起,即明确地定位为是一份大众化的报纸.该报的大众化实践具有丰富的内容,其中借鉴、利用陕北的传播习俗是该报的大众化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陕北民间传播习俗是在陕北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民众中所形成的有关传播活动的各种习惯与风俗.该报对陕北民间传播习俗的借用,包括了陕北说书的形式以及秧歌调、“绣荷包”、“打黄羊调”、“挂洋枪骑白马调”、“芦花公鸡调”、“数九顺口溜”等.周文先生是大众读物社的领导,《边区群众报》与陕北民间传播习俗的结合,也体现了周文先生的大众化理念.与陕北民间传播习俗相结合对于《边区群众报》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第一,作为社会文化有机组成部分,特定的传播习俗对于特定社会群体所具有的强烈的亲切感有利于该社会群体对有关信息的接受;第二,陕北传播习俗所具有的特定的文化内涵有利于作为受众的当地干部群众对于所传播内容的认同;第三,传播习俗所具有的仪式性特质有利于强化有关传播活动在当地干部群众心目中的神圣性,并进而使得有关传播活动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再次面临大众化和如何大众化的问题,《边区群众报》的大众化实践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和可操作性.
  • 摘要:红中社是我党在根据地创建的第一个通讯社.从1931年11月成立,至1937年1月改名为新华社,红中社积极宣传党和苏维埃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为革命取得最终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发挥中央政府对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积极领导作用,从而建立巩固而广大的苏维埃根据地;创建大规模的红军队伍,组织大规模的革命战争,以推翻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组织苏区广大劳苦群众积极参加苏维埃政权,拥护红军和苏维埃政权,监督帮助苏维埃政权工作;指导各级苏维埃政权发扬工作中的成绩,改正工作中的缺点,提高工作效率;大力揭露帝国主义和国内一切反动派的反革命阴谋,宣传苏区内外革命形势,鼓舞全国工农大众为苏维埃而英勇奋斗的勇气和胜利信心.
  • 摘要:少儿电视节目,是中国电视台最早创办的对象性节目之一.经过近50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十几个少儿频道,并有几百个电视频道播出少儿节目。在梳理、分析史料的基础上,笔者认为:1.少儿电视节目经历了艰苦摸索的初创期,曲折、艰难的停滞、恢复期,直至经历三次历史性跨越的发展、繁荣期;2.作为中国电视的一部分,少儿电视节目同样经历了多样化探索、栏目化形成和专业化发展几个阶段;3.少儿电视节目对象具有特殊性,少儿电视节目在发展中也呈现出自身的一些特点,作为一项公益性事业,少儿电视发展受政策影响较大;同时,“儿童本体”的传播理念对于少儿电视节目的创作至关重要.
  • 摘要:盛世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编撰地方广播电视志是80年代兴起的一项专业史学活动.经过多年的努力,截至2007年11月,全国已公开出版了省级广播电视志27部,地市级广播电视志多部.其中有些已被评为全国和全系统的优秀志书,成为传世佳作.直辖市广播电视志是我国地方广播电视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直辖市广播电视志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试图对中国直辖市广播电视志的编撰特点进行研究,总结出目前我国直辖市广播电视志的编撰情况以为新一轮广播电视志的编撰提供经验和借鉴.目前我国的四个直辖市中北京、上海、天津的广播电视志都已经分别单独出版,重庆市于1997年成为直辖市,重庆市广播电视志目前还没有出版,1996年四川广播电视志出版,其中也有重庆市的广播电视情况,因此本文仅以北京、上海和天津的广播电视志为研究对象,对这三个直辖市出版的广播电视志的编撰情况和主要编撰特点进行研究.
  • 摘要:自19世纪中叶欧洲出现了提供商业信息的通讯社到现在的全球性国际新闻的收集与发布的国际性通讯社已有一个半多世纪了.我们对这些国际通讯社及媒体的威力都深有体会,但考证各国际通讯社在中国的活动实态的研究并不多,本论文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国际大都会上海发行的大报《申报》的国际新闻的分析,解读国际通讯社在中国的活动状态及影响,以便更好地了解国际新闻信息流动的过去和现在.通过对《申报》实例的研究,对当今欧美依然掌握着国际新闻信息流动的主导权的状况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中国在国际新闻信息流动中所处的被动状态和所面临的问题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发生了.
  • 摘要:1893年3月23日在汉口问世的《字林汉报》,是外国人在中国内地发行的第一份中文日报,由上海英商字林洋行首创、作为其上海本部的中文日报《字林沪报》之分馆.该报创刊不久其报名即由《字林汉报》改为《汉报》.本文根据它们的52份报纸原件,着重对英商时期的《字林汉报》及《汉报》就其创办、版式、报道特征和内容倾向进行探讨.
  • 摘要:维新报刊的题材选取上主要将“眼球”集中于上流社会,因而其受众大都为士绅群体,而不是普通民众,而且维新报刊的发行依赖官绅群体;维新报刊宣扬的群体观念导致了维新派所组织的各种学会群体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明确的政治纲领、组织原则和严格的组织纪律;维新报刊创办资本不足、销量太少以及社会风气未开等生存环境的不利,制约着维新报刊的发展,严重削弱了其影响力.这些局限性使得维新运动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其失败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 摘要:北洋政府时期,京津地区的英文报主要由美、英、中、日等国势力支持,各自为本国利益服务.但由于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企图独霸中国,违背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而招致各国所办英文报的一致指摘,给日本外交施加了巨大的国际舆论压力.本文将对北洋政府时期京津地区英文报各自所代表的外国势力进行分析,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在京津地区进行英文宣传的手段和方法,并展示出包括美、中等国势力所办英文报是如何针对日本的侵略行为进行舆论斗争的.本文基于对报纸原件和日本外务省文件等重要史料的挖掘,并对重要新闻事件进行案例分析.
  • 摘要:研究系创办的北京《晨报》以宣传改良主义思想为宗旨,但在“五四”时期《晨报》副刊率先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革命理论,开风气之先,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了积极的作用,这并非《晨报》政治立场转变的结果,主要是由于李大钊对《晨报》的支持和帮助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当时的李大钊已从倾向改良思想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利用研究系的报纸来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阵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成为中国报刊宣传史上的一个亮点.本文通过翔实的材料,从李大钊的思想转变、与研究系的关系等角度来分析探讨李大钊对《晨报》的积极作用及其特殊性.
  • 摘要:本文以邹韬奋在《生活日报》上发表的55篇社论为研究蓝本.通过阅读和研究发现:他的第一篇社论《发刊词》在55篇社论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由此本文从《发刊词》入笔,指出邹韬奋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一贯主张:抗日要表现在行动和事实上.围绕这一中心论点,结合具体社论中邹韬奋对待政治界掌权人、文化界名人及进步知识分子等不同人物的不同态度来进行具体的分析、阐释和论证.
  • 摘要:大众传媒的兴起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最为重要的特征.报章杂志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反映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思想变迁,是中国现代性的记录者和见证者;同时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也通过其自身的文化传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观念,是中国现代性的启蒙者和参与者.邹韬奋国外通讯以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的国际视野,表现了他启蒙、救亡和建立民族国家的现代性思想的发展历程.
  • 摘要:沿着历史的轨迹,重读邹韬奋的报刊生涯,大众新闻思想依然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本文以历史为依据,从邹韬奋的思想基础和办报理念两方面进行梳理,重新审视其大众新闻思想,以期获得现实启发.
  • 摘要:1939年后,边区民主建设、经济建设、军队建设和教育事业都进入成熟时期,相应地,延安新闻事业也进入了成熟发展阶段,在1939-1940年间建立起一个以中共中央机关报为中心的报刊系统.《共产党人》、《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国青年》、《中国妇女》、《中国工人》、《边区群众报》等一批新报刊纷纷出版,它们的特点是,出版时间多集中在1939年至1942年初,编撰人多为中央领导人,如洛甫(张闻天)、王稼祥、毛泽东、王明、胡乔木、彭德怀、李维汉等.它们都被视作各领域内的机关刊物,宣传内容均集中于宣传抗日统一战线、反对投降分裂、歌颂边区建设业绩,并根据各报读者不同特点,对文章内容、风格也各有侧重.至此,基本形成了一个以中共中央机关报《新中华报》为中心的报刊系统.《中国青年》是此系统中的佼佼者.从宣传方针上来看,在民族危机千钧一发之际,《中国青年》动员青年参加抗战,促成青年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发展,并积极配合抗日战争的进行,及时对青年工作和生活做出指导.作为“中国青年救国联合会”的机关刊物,《中国青年》为坚持抗战和统一战线而尽职尽责;从宣传内容上来看,该杂志介于“雅”俗”之间,既平实亲切直面青年生活,又不乏严肃而沉稳的政策宣传和工作讨论.本文通过对《中国青年》杂志发展过程和内容的梳理,对这一青年刊物的宣传报道特点、经验进行分析,并试图在此基础上将此杂志置于抗日战争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和无产阶级新闻思想丰富、完善之进程中进行考察,以期获得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
  • 摘要:上海沦陷后,孤岛时期的《文汇报》,在充满刀光剑影的环境下,冲破种种钳制,成为孤岛抗日宣传的重要舆论阵地.该报始终坚定地以抗日爱国为宣传基调,用“一腔热血,几根硬骨头”的文汇报精神,威武不屈冷对日伪的威胁恫吓;富贵不移拒绝党派的资本渗透和广告商影响;悬于危巢而抵制来自租界当局的压力;宁为玉碎而与外国挂名发行人和汪伪周旋.该报始终反抗日伪等反动势力的控制,报道中国军队和人民英勇抗日的壮举,揭露日本侵略者、特务及其走狗的罪行,一度成为孤岛时期上海人民的精神支柱,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摘要:本文根据管翼贤于1928年创办之《实报》自北平沦陷后,即1937年至1944年的报纸原件,通过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对该报在华北日伪统治期间三个不同时期——北平维持会时期、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时期——新闻报道的倾向、特点及变化进行了考察,并分析了这些倾向、特点及变化与日本对华政策之转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实报》的以下特点:即该报的报道虽与日本政府对华政策有呼应之处,但根本上以华北日军的立场发表言论,执行华北日伪机构的宣传策略.另外,本文对伪华北政务委员会时期指导该地区舆论宣传的重要人物——管翼贤——在日本占领华北后期的新闻思想亦有简述.
  • 摘要:《客观》诞生于左翼文化运动的后期,它积极参与过新文字运动、通俗文运动、木刻运动和国防文学运动等左翼文化实践,在“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中进行了持续的宣传和记述,反映了左翼文化运动后期的动向.
  • 摘要:2001年12月11日中国入世后,有的新闻学者认为我们的经济入世是事实而传媒入世仅是"杜撰",但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在法律层面、政策层面、观念层面还是在操作层面,中国的新闻媒介特别是中国地方性报刊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还是在入世后的新形势下对某些传统的办报理念、办报方式、办报手段等悄然进行了某些变革尝试.下面,结合《金沙周刊》的历史文化自觉植入现象谈谈我的一己之见.
  • 摘要:海外华侨创办报纸,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侨居地创办的报纸,一类是回祖国家乡创办的报纸.闽南华侨是近代海外华文报纸的创办主体之一.华侨报纸是闽南地区民营报纸的典范,按照功能来区分,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本色型”侨报,一类是“工具型”侨报.作为区域社会的中心城市,厦门是闽南华侨报业的中心;华侨报纸的分布符合闽南地区华侨的地域分布规律;华侨报业经济的脆弱是闽南华侨报纸消长现象的根本原因.
  • 摘要:民国时期徽州报刊有相当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出现过的各类报刊近80种.这些报刊出现时间晚于国内和省内的近代报刊,但比省内其他地区报业繁荣,抗战时期更一度成为文化出版中心之一.同时,还呈现出商业报纸活跃、旅外徽人办报活跃的特点.报刊业的发展演变与徽州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息息相关,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近代以来徽州社会转型的特点.
  • 摘要:新华社地方分社的发展历史是新华社社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战争时期是新华社地方分社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随着解放区规模的不断扩大,新华社的地方分社建设与抗战时期相比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些大战略区的分社先后升格为总分社,下设若干分社、支社,还曾在国统区成立了若干分社.全国胜利前夕,新华社工作人员跟随解放军队伍进入新解放城市,并陆续建立起新的分社机构,地方分社组织体系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为建国后新华社建成集中统一的国家通讯社奠定了基础.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地方分社的历史发展情况,与笔者不久前所写的《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建的新华分社及其历史贡献》、《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军队分社的创建与发展》两篇文章互为补充,又独立成篇,是对革命战争时期新华社分支机构历史展开的系列研究之一.
  • 摘要:温济泽是中国广播事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曾任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第一任主任.他主持制定了中国解放区广播史上最早的一份关于宣传工作的规章制度,也是最早对中国解放区广播史进行研究的人.他在延安(陕北)台时期的广播思想,不仅具有内在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而且以宣传为核心,注重规范,强调广播媒介自身的传播特性,对新中国广播事业的建设有启发作用.研究温济泽的广播思想,将有助于中国解放区广播史研究的推进,有助于中国广播事业“自己走路”方针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 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起,广播电视志作为新修地方志当中的专业志在全国范围展开了首轮的编修.20多年来,广播电视志的编修和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就理论研究来说,一方面对广播电视志的研究进行得太少,另外一方面,理论界对广播电视志的应用还没有比较成功的案例.本文以“史志互正”的方法,对广播电视志在广播电视史的研究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探讨,希望唤起学界对志书的关注.
  • 摘要:盛世修史编志.近年来,中国广播电视志和广播电视史的编纂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们虽然同为对广播电视历史的叙述和梳理,但是在编纂上却有着明显的差异.本文即从记述内容、编排方式、性质与功能的定位、语言表达、编写组织与人员构成五个方面来阐述广播电视志和广播电视史编纂的区别.同时,也没有忽视广播电视志和广播电视史之间的联系,它们互相补充、互相印证,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新时期,广电史志只有各自发挥特点,共同服务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广播电视事业,才能经世致用流传后世.
  • 摘要:当前,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广电志书的编撰和使用工作在运行良好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问题,如何巩固和拓展广电地方志的发展空间,更好地为市场经济建设服务,提高广电志书的服务性,是修志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里,笔者拟就修志工作如何适应信息社会发展,以提高志书的服务性方面谈点粗浅看法.
  • 摘要:本文对电报技术以及建构中国的新闻叙事模式进行了阐述,并论述了电报技术对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影响,并提出中国新闻叙事最终与西方的叙事模式相一致,其形成和演变过程,是与电报的运用有密切关联的。电报不仅规范了新闻要报道的事实,而且逐渐规划了新闻的叙事结构,形成了“电报体”,这种体裁与西方的倒金字塔结构是一致的。
  • 摘要:近代上海是中国乃至远东的新闻中心,在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而鲜为人知的是,上海也是中国近代体育新闻传播的发源地和大本营.就笔者迄今掌握的资料而言,中国近代最早的体育报道、体育专业期刊、赛事特刊、体育专栏、体育广播、体育通讯社都发端于上海,然后才逐渐向全国扩展.可以说,上海不但开中国近代体育新闻传播风气之先,还几乎主导着中国近代体育新闻传播的历程.上海之所以能在中国近代体育新闻传播领域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和近代上海特殊的政治环境、活跃的商品经济以及文化中心的地位密不可分.
  • 摘要:1953年初,上海、北京两地新闻媒体展开了一场对华东交通部长兼党组书记、华东交通专科学校校长黄逸峰的批判,黄逸峰一时成为全国知晓的“公众人物”.这是建国后新闻媒体对党内高级干部第一次“上纲上线”的“集体有意识批判”,被批判者因此而受到长期不公正待遇.对“黄逸峰事件”的定性非新闻媒体所能,因此该事件是一桩政治事件而非媒介事件.但是,新闻媒体在对这一事件的报道中,违背事实,有失客观与公正,并且有罗织、挖掘罪名之嫌.同时,情绪化、非理性新闻语言随处可见,“反右”、“文革”报刊文风初露端倪.新闻媒体在“黄逸峰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取决于当时大的政治环境.检视这段历史,对新闻媒体在今天如何有效地发挥舆论监督功能,应该具有警戒意义.
  • 摘要:2007年11月8日是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创立70周年纪念日,在这样一个日子里,我们一起重温在抗战浴火中涅槃的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历史,是有着特殊意义的.当国家、民族处于危亡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秘密领导下,由周恩来同志亲自筹划,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简称中国青记).一腔热血的青年记者聚集在“中国青记”的旗帜下,英勇地踏上了民族解放的战场,无私地为伟大的抗日战争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他们的作品朴实无华、真切翔实且有感染力,鼓舞了军民斗志,也为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战争留下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和一页页珍贵的史料.他们记录了历史,历史也记住了他们.1987年7月4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简称中国记协)召开专题研讨会,与会者认为: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历史溯源到“中国青记”是名正言顺的,中国记协与“中国青记”一脉相承,“中国青记”是中国记协的前身是合乎历史真实的.正因如此,从2000年开始,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的成立日——11月8日被确定为中国记者节庆祝日,由此可见,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协会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是被国家和人民铭记的.
  • 摘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新闻史是地区新闻史的主体.两者又都是中华民族新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史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有人进行这方面的探讨.《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报纸概略》是中国最早一部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史的专著.20世纪90年代,这一研究迎来了第一个春天.出版了几部高质量、高水平的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史的专著.主要有《内蒙古日报五十年》、《中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大众传播与民族文化》、《西藏新闻传播史》等.少数民族地区区(省)、州(盟、地)级报社新闻研究机构的创立,是民族地区新闻史志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而民族地区高校和民族院校新闻院系是又一研究队伍。文末,作者呼吁各位专家学者不要忽略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史志的研究,不要遗忘对少数民族新闻传媒和新闻工作者的挖掘与研究.
  • 摘要:新闻史经典著作是新闻史后续研究的基础.但在不同社会条件下,出版机构出于不同目的,对这些著作有不同理解,从而影响了它们的展现形式,影响研究者对新闻史经典的认识.本文通过对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一书在大陆发行的几个版本的比较,发现其间的变化,进而探讨怎样修订才是对经典著作的发扬光大.
  • 摘要:中国新闻史教学长期面临困境.本文认为,增加中国新闻史教学的“附加值”,提高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是“突困”的一种有益尝试.增加教学附加值,就是在实现教学核心价值的基础上,努力为学科内其他课程的开展、中国新闻史自身教学与科研的推进以及学生新闻职业素质的培养发挥积极作用.其具体做法是:其一,以中国新闻史为平台,适度整合学科内其他若干课程;其二,输入新闻史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研究兴趣;其三,治史明变,知识更新,介绍学术前沿与业界动态;其四,人文理念浸润学生,助其树立新闻职业理想.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