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护士
男护士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856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2篇、会议论文43篇、专利文献1905篇;相关期刊349种,包括卫生职业教育、护理管理杂志、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中华护理学会第3届全国男护士发展论坛、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等;男护士的相关文献由1598位作者贡献,包括林艳侠、许乐、王梅等。
男护士
-研究学者
- 林艳侠
- 许乐
- 王梅
- 肖柳红
- 蓝惠兰
- 刘丽
- 崔鹏宇
- 常佃沙
- 张鑫
- 张静
- 曹允芳
- 李朝阳
- 李静
- 王玲
- 胡芬
- 谭峰
- 魏丽君
- 付霞
- 卢琪
- 叶红
- 唐春炫
- 宋小花
- 崔鸣欧
- 廖兆丰
- 张琴
- 张萍
- 曲海英
- 曹岚
- 曾艳清
- 李伟
- 李海洋
- 李珍
- 李颖
- 杜琳
- 林文风
- 林晶
- 池迎春
- 沙珍萍
- 王丽萍
- 王二传
- 王刚
- 王安龙
- 王珍宝
- 罗贤瑞
- 胡婷
- 蒋冬梅
- 邓翠珍
- 陈丽芳
- 陈凯
- 陈斐
-
-
田红森;
于桂玲;
孔燕;
路婧
-
-
摘要:
目的:了解男护士的执业环境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改善男护士执业环境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修订版护士执业环境评测量表、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对青岛地区747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护士执业环境总体评价得分为81.00 (62.00, 100.00)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所在医疗机构等级、是否为教学医院、所在科室、月收入、第一学历、婚姻状况、是否有子女的男护士执业环境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所在医疗机构等级、所在科室、年龄、工作年限、月收入、第一学历、职业自我反思、职业挫折应对和职业认知评价是男护士执业环境的影响因素,可解释64.4%的总变异。结论:男护士认为其执业环境尚可,医院管理者应关注其医院管理参与度和薪酬待遇,重视其对自身职业的积极认知和未来职业规划,从而提高男护士的执业环境水平,稳定年轻的男性护理队伍,降低男护士的离职率。
-
-
王立新;
商全梅;
王云文;
吴妍平
-
-
摘要:
调查三级医院ICU男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结果表明,三级医院ICU男护士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医院可以通过关注ICU男护士生活质量并采取增加人力资源、加强培训来减少护理差错,并改善排班制度等措施来降低其职业倦怠感。
-
-
梁玉锋;
黄小龙;
范珍珠;
苗澍;
郑书传;
徐乃滨
-
-
摘要:
目的调查福建省男护士共情疲劳及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10—11月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工作满意度评定量表及共情疲劳量表对福建省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护士满意度总体均分(3.15±0.41)分,得分最高和最低的维度分别是与同事关系(3.81±0.59)分和工资及福利(2.66±0.76)分;男护士共情疲劳程度重,中、重度共情疲劳占比79.23%,其中共情满意与满意度呈正相关(r=0.638),职业倦怠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r=-0.585);多元线性回归表明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压力、共情疲劳程度、每月夜班数量(P<0.01)。结论福建省男护士共情疲劳程度重,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共情疲劳程度、是否担任行政及教学职务、每月夜班数量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工作满意度。
-
-
陈萍;
刘安诺;
蒋亚琴;
张琦
-
-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资本在男护士知觉压力与职业认同感关系间的中介效应,为男护士职业认同感的提升和干预提供理论指导,以期维持护理专业中男性的职业稳定性及护理人才的可持续培养。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0年3-4月在安徽省30所不同等级医院的698名男护士,应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护士心理资本问卷中文修订版、知觉压力量表和职业认同量表,以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横断面调查,并使用PROCESS程序对中介效应进行分析。结果男护士职业认同感总分为(108.32±21.91)分,心理资本总分为(92.31±18.11)分,知觉压力总分为(24.16±6.49)分;男护士职业认同感与心理资本呈正相关(r=0.682,P<0.01),职业认同感与知觉压力呈负相关(r=-0.446,P<0.01);心理资本在知觉压力对职业认同感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比例占总效应的58.06%。结论男护士职业认同感处于中等水平,知觉压力可直接影响男护士的职业认同感,也可通过心理资本对职业认同感产生间接作用。
-
-
李解
-
-
摘要:
2022年5月初,济南市总工会发布了《关于表扬2021年“建工十四五·建设强省会”争先创优劳动竞赛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的通报》,鲁商生活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鲁商服务”)临沂城市公司临沂鲁商中心项目负责人刘加军被授予2021年度“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从一名“男护士”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物业管理员,刘加军的背后,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
-
林杰;
魏薇萍;
王国志;
吴先帅;
陈浩;
管佳慧
-
-
摘要:
目的调查上海市急诊科男护士的心理韧性、工作压力和职业认同感水平,并探讨急诊科男护士心理韧性与工作压力及职业认同感之间的关系,为增进男护士的心理健康、提升其职业认同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便利选取2020年5-8月在上海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工作的210名急诊科男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进行数据收集,并进行心理韧性、工作压力、职业认同感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91份,有效回收率为96.95%。调查对象心理韧性得分为(91.03±15.76)分,工作压力得分为(2.84±0.85)分,职业认同感得分为(3.02±0.76)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编制、工作年限、职称、婚姻状况为其他、护理专业及工作压力、职业社会支持是急诊科男护士的独立影响因素(回归系数=2.308、4.837、7.016、12.340、-8.355、-0.155和1.185,P<0.05)。心理韧性与工作压力呈负相关(r=-0.409,P<0.01),与职业认同感呈正相关(r=0.629,P<0.01)。结论急诊科男护士的心理韧性越高,则感受到的压力越小,职业认同感越高。护理管理者应注重男护士心理韧性的培训和发展,并以科学有效的策略提升男护士的心理韧性水平,减轻其压力源,坚定其职业认同感,最大限度地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
-
-
陈思怡;
谌一凡;
吉彬彬;
郭萍;
易俊儒;
刘苹;
罗尧岳
-
-
摘要: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男护士自我认知和工作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19年4—7月通过自编调查问卷对长沙市三级医院304名男护士进行自我认知和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304名男护士的自我认知条目均分为(2.95±0.52)分,工作满意度条目均分为(2.61±0.64)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受教育程度、用工性质的男护士其自我认知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用工性质、平均月收入、职称的男护士其工作满意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长沙地区男护士的自我认知和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长沙地区男护士自我认知、工作满意度均处于中等水平,医院管理者应加强对男护士的职业培训,提高男护士自我认知与工作满意度,稳定男护士队伍。
-
-
仝彤;
叶旭春;
沈嫣然;
俞申婧;
冉海烨;
邓娟
-
-
摘要:
目的深入了解男护士因其职业身份遭遇尴尬情境的体验和应对方式,为男护士更好地应对尴尬情境、适应职业角色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法,于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在上海市、山东省两地的3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选取4名男护生、18名男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访谈,访谈资料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访谈资料中有意义陈述的编码、提炼范畴、归纳主题等,明晰了男护士尴尬情境体验及应对的3个主题:男护士遭遇的尴尬情境种类丰富(“男女有别”、工作环境中的尴尬、被误认为其他工作人员),男护士遭遇尴尬情境后的体验复杂(尴尬的表现、尴尬感受程度不一、伴随其他负性体验),尴尬情境的应对呈现多样性(消极应对行为、积极应对行为、认知调节)。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男护士尴尬情境体验,引导男护士正确看待尴尬情境,加强其在尴尬情境下沟通技能训练,引导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应对尴尬,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加强多方支持,使男护士更好地适应护士职业角色。
-
-
张玉坤;
张玉萍;
唐卓悦;
毛越;
张帅;
任奇;
沈利锋;
封秀琴;
兰美娟
-
-
摘要:
目的调查浙江省男护士述情障碍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述情障碍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浙江省不同区域10所三级综合医院的346名男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浙江省男护士述情障碍发生率为32.08%,述情障碍总分为(57.35±5.50)分。男护士述情障碍得分与社会支持水平呈负相关(r=-0.214,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婚姻状况、工作科室、用工性质及社会支持是述情障碍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浙江省男护士述情障碍发生率较高,医院管理者应基于社会支持利用角度制订有效干预措施,以提升男护士情感认知及表达能力,从而提高男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
-
张西蒙
-
-
摘要:
“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重?”“一斤棉花重。”“为什么?”“一斤棉花很大的嘛!当然重了。”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第五病区,精神科医生正在与新入院的重症精神病患者阿航对话,以此判断后者的病情。作为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的重症病区,第五病区里收治了150多名有严重精神障碍的男性患者。
-
-
郭富威
- 《2018中国医学人文大会》
| 2018年
-
摘要:
克里米亚战争中,虽然听到的都是女性护士进行战地救援,但事实上在这场战役中许多军队都有男护士参加了救护工作.1861年至1865年的美国国内战争中,南北双方军队都设置有男护士,南联盟甚至要求每个团必须有30名男护士负责伤病员的护理.战争结束后,美国军队规定:只能由男性做护士.然而,随着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对护理职业的界定,护理被贴上了性别的标签,人们普遍认为只有女性才适合从事这一领域的工作,于是许多情况都发生了变化,以美国为例,1901年,美国军队护士团成立后即拒绝男性参加,即使有男护士应征入伍,也不让他们从事护理工作,由此,改变了军队护理由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状况,直到1955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了允许男性进入军队护理领域的法令,才扭转了持续了半个世纪的军队无男护士的局面,与此同时,公共医院也增加了男护士的数量.1971年,美国出现了男护士协会,极大地支持和推动了男护士的发展.
-
-
-
覃廖缓
- 《中华护理学会2017全国护理管理改革创新高层论坛》
| 2017年
-
摘要:
大约公元前250年,印度出现了第一所护理学校,参加受训的全部是男性.现代护理学创立后,男性逐渐退出了护理工作,直到1971年美国出现了男护士协会,推动了的发展,从此男护士数量逐年增加.为了满足医院对男护士的高需求现状,减少男护士的流失率,针对其专业态度和工作压力源进行相关的调查和研究,以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
-
王刚;
杨倩;
张琦;
李海洋;
卢琪
- 《2016中国护理管理大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男护士对自己的职业定位是否明确及其相关差异性.方法:采用自编“男护士职业锚量表”对参加吉林省各级各类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男护士采用聚类抽样方法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吉林省男护士对于职业定位的现状及其人口社会学变量的差异性.结果:年龄在大于27岁以上、编制、职称为护师的男护士职业定位上趋于稳定.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男护士不同发展时期职业上的定位与培养,针对护理职业特点进行科学的职业规划管理,有助于增加男护士职业稳定性.
-
-
任雪英;
赵李平;
何红娟;
黄芦艳
- 《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精神科男护士临床护理中的工作体验和需求,为探索精神科男护士人性化的管理和培养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了解10名精神科男护士的工作体验,以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取得资料,对访谈资料以分类、比较、归纳、诠释的方法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精神科男护士的工作体验提炼为4大主题:职业认同感低、工作无成就感、自我概念与护士角色冲突、对前途的不确定感.结论:医院管理者应该对精神科男护士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关注,加强情感的支持和帮助,制订人性化的管理和培养方法,稳定他们的职业情感,促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精神科护士这个职业.
-
-
-
朱洁;
高国昀
- 《2016年安徽省医院管理协会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提高,医院对护理人员的需要量及要求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近年来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开,护理人力更显不足,新形势下,男性护理人员逐渐凸显出他们的优势.但因护理人员的职业认知度偏低、职业规划意识淡薄、职业目标不明确等,以及社会偏见、传统观念等原因,中国男护士数量虽明显增加,但离职率仍偏高.而现实中,医院护理部对男护士的职业定位与培训采用大众化的方案,未了解其思想与心理,未考虑其优势与特点,岗位安排不合适,同样不利于男护士群体的发展.
-
-
王刚;
李海洋;
卢琪;
郭绍宁;
王鹏举
- 《中华护理学会第20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2016年
-
摘要:
伴随着我国护理学科国际化的快速发展、人们传统观念的改变以及护理学的健康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男性加入护理队伍;实践证明,男性在护理岗位中,有着不可替代的诸多优势,在开展磁性护理的今天,怎样吸引和留住更多的男护士,稳定男护士队伍,提升男护士职业价值观,已经成为护理管理者及教育机构关注的课题.本研究结论得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男护士在不同发展时期的职业定位管理,在准确测量男护士职业锚类型的基础上,应针对其职业定位的影响因素进行科学规划管理,将有助于护理学科的快速全面发展,完善护理队伍的发展建设,有效开展磁性护理,最终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化护理服务。
-
-
芦鹏
- 《河南省护理学会2015重症监护新进展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自从南丁格尔创立现代护理事业以来,护理工作就一直是以女性为主导的职业.但随着社会发展和护理学专业发展的需要,一定数量的男护士走上了护理岗位,并在许多国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近年来,男护士在我国也逐渐增多,此群体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分析了重症医、学科男护士的优势,男护士的身体素质明显强于女护士、突发事件控制能力强、男性护理、晋升机会多、有利于团队发展。
-
-
-
-
-
-
-
-
-
-
-
- 郭向林
- 孟琳
- 林笑旭
- 公开公告日期:2015-03-11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男护士工装,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其包括分离设计的上装和下装,上装衣袖上方设有护理人员专用笔袋,笔袋上方设有可拆卸的条形粘带扣,粘带扣钩面固定于衣袖上,粘带扣的绒毛面设有标识条,可据护理人员职称分别黏贴不同图案标识条;上衣胸前设有可挂胸牌的短条形扣带,短条形扣带上方设有职务粘带扣,以表示护理人员职务;上衣下腹左右两侧设有置物口袋,方便放置各类物品。下装的腰部采用松紧带加系带相结合的方式,便于穿着和松开。本实用新型是为男护士专门设计,其将职称和职务利用粘带扣的方式做醒目标识,并设有专门的笔袋,方便实用,且简洁大方、保护性强,能适应临床中各种突发、应急、抢救情况,适用于各种卫生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