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文论

中国文论

中国文论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49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6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2831篇;相关期刊256种,包括文史哲、学习与探索、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八届年会、2012年“百年文学理论学术路径的反思”学术研讨会、“中西比较视野中的西方文论”国际学术研讨会等;中国文论的相关文献由36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建中、曹顺庆、代迅等。

中国文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6 占比:14.31%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57%

专利文献>

论文:2831 占比:85.12%

总计:3326篇

中国文论—发文趋势图

中国文论

-研究学者

  • 李建中
  • 曹顺庆
  • 代迅
  • 张金梅
  • 权雅宁
  • 吴中胜
  • 夏静
  • 王宁
  • 林衡勋
  • 丁国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摘要: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王丹博士在2021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文学语言批评的问题意识与知识构成研究”(项目批号:21BZW045)。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文学语言批评。在研究思路上,本课题力图以文学语言作为研究的核心范畴,从问题意识和知识构成的关联性这一角度切入,由此来建构研究的认知情境,梳理和分析20世纪以来文学语言批评的历史发展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具体形态,从而对语言批评在文学研究中的特点、思路、意义和作用做出新的阐释,以期为中国文论的当代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 胡晓明
    • 摘要: 后五四时代建设性的中国文论,要回应时代,发展出一套新论述。现今恰逢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机缘,正是有了现代新技术、新媒体这样的手段,使得今天这个时代成为文化传统在普通中国人当代生活中重新复苏、回转其生命的时代。在信息获取方便、快捷、灵活等值得珍惜的技术赋予的优点之外,要尽量避免浅、碎、滑、外重内轻等的弊端,要用文学给它一个深度,以古典给它一个细腻、风雅、温柔与敦厚。从古典诗创作来说,直到现在仍看不到机器人写出的好诗,因为诗人是集想象力、判断力、同情心、人道主义、人文精神、格局、见识于一体的,永远是中文人的骄傲。
    • 代迅
    • 摘要: 我们习惯于笼统地讲西方文,这往往遮蔽了中国文论.的主体性,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成为“二元对立论”和“全盘西化论”产生的主要认识论根源。我们需要对西方文论概念做进一步的区分,把在西方的西语西方文论和在中国的汉译西方文论区别开来,在西方的西语西方文论是我们无法施加影响、外在于我们的客观存在,在中国的汉译西方文论则完全不是这样。
    • 陈新儒
    • 摘要: 当代西方文论在百年中国文论语境下的旅行这一论题,在国内学界已有比较成熟的系统的研究。然而对于当代西方文论中的评价观在历史上是如何被中国文论吸收并运用于本土化建构的,则鲜有具体成型的论述。面对建设我国文艺评论价值体系这一新的目标,本文在文学评价观这一全新研究视野中考察当代西方文论在百年中国文论史中的吸收与演化,并通过对五个不同阶段的梳理,总结其历史进程为今日学界所带来的经验与教训,为当代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建设提供学术史方面的参考。
    • 李建中
    • 摘要: “中国文论”又称“中国古代文论”或“中国文学批评史”:前者偏指研究领域,后者偏指现代学科,二者的共通之处是深植于经史子集知识学谱系的“兼性阐释”.兼者通也,经史子集的兼收并蓄和参稽众说,从阐释主体、思维方式和文本纂集等不同层面构成兼性阐释的学理依据.经史子集典籍的互文性、学派的融通性以及批评方法及心态的“平心而论”,铸成兼性阐释的古典形态.“集”奠其基、“史”开其局、“子”拓其疆和“经”聚其力的百年历程,形成兼性阐释的现代嬗变.经史子集之兼性阐释理念及方法在中国文论领域的创造性转换,催生出文论典籍的“新四部”、大学教育的“新文科”和学术话语的“中国性”,从而彰显出兼性阐释的当代价值.中国文论的兼性阐释,既区别于“以西律中”的强制阐释,又区别于“专业主义”的端性思维,从而在镜鉴西方、通变传统的基础上于文学理论领域重塑中国方案、中国范式和中国特色.
    • 段吉方
    • 摘要: 当代西方文论诞生在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复杂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当代西方文论反思研究首先应该基于历史文化语境的知识论维度的考察,即考察当代西方文论在知识话语层面上的特性,其次要深入到方法论层面上,辨析当代西方文论旅行的有效性及其弊端.在当代西方文论反思研究中,探究"西方"如何作为方法问题既是理论反思研究的目标,也是中国文论话语建构的核心问题.当我们建立起有效的反思研究的方法与路径的时候,理论话语的反思研究就是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策略,这种策略的意义体现在有效把握中西文论研究的不同语境以及理论范式上的特征,从而起到跨越中西文论阐释间隔及其理论模式间的理解应用差异的作用.中国文论建构需要在"作为'方法'的西方"与"'西方'作为方法"所提供的路径上,在参照借鉴的过程中走向理论建构和体系建设,最终锤炼出中国文论建构的学理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 郭明浩
    • 摘要: 中国文论的民族特质与世界价值系百年中外学界的讨论焦点,汉学家蔡宗齐于此有卓越建树.他认为,与西方文论相比,中国文论有"独特系统性",集中体现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家将文学视为内外"和谐过程",旨在实现天地人和谐.他揭橥了诗言志、兴观群怨、以意逆志、情、温柔敦厚(郝敬)等中国文论"术语"的发生语境、理论内涵、嬗变轨迹和价值意义.他极为注重还原中国文论的历史情境,尤其强调追问哲学渊源,既试图阐明早期中国人世界观对文学观的深刻影响,还探讨了诸多文论关键词的哲学背景.作为域外龙学研究名家,他对刘勰文学思想的来源、体系框架及创作论进行了深入考察.蔡宗齐还将中国文论纳入比较诗学视野进行审视,以内文化、跨文化与超文化三重视角开展中西比较,阐明中西方文论的异同及因由,并主张以"中体西用"为探究中国文论的模式.
    • 陈新儒
    • 摘要: 当代西方文论在百年中国文论语境下的旅行这一论题,在国内学界已有比较成熟的系统的研究.然而对于当代西方文论中的评价观在历史上是如何被中国文论吸收并运用于本土化建构的,则鲜有具体成型的论述.面对建设我国文艺评论价值体系这一新的目标,本文在文学评价观这一全新研究视野中考察当代西方文论在百年中国文论史中的吸收与演化,并通过对五个不同阶段的梳理,总结其历史进程为今日学界所带来的经验与教训,为当代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与实践建设提供学术史方面的参考.
    • 王庆杰
    • 摘要: 多年前,我曾一度痴迷地品读、摘抄、背诵刘勰的《文心雕龙》一书,很是喜欢这个雅致的书名。按照刘勰的“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这里的“为文之用心”,盖言写作要运用心思,耗费心血;又言“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这里的“群言雕龙”,是力倡任何写作都要精雕细刻、一丝不苟。自此,“文心”一词开始进入中国文论语汇中。文心,决定着文品、文风、文思、文采、文气。庚子年疫情蔓延,人心憔悴焦虑。暑期,我赋闲宅家“避疫”,开始闭门品读赵立功先生的随笔集《编外文谈》、诗集《一个人的春天》以及三卷本的《诗话·书话·影话》,借此开始了如梁任公先生所言的“饮冰”“凉血”式的消夏生活。文心良善,这是我阅读立功先生诸多诗文的总体观感。
    • 李松; 王海龙
    • 摘要: 《文艺理论研究》从2018年开始设立“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研究”专栏,展现了文论研究的新动向,这是外部的时代要求和内部的思想探索合力推进的结果。该专栏既在“变异学”思路、“第三者”视角和“先行人”论述等研究理念上做出了学术创新,也使比较研究、关键词研究和跨学科研究视域的中国文论话语体系研究臻于成熟。该专栏的未来发展一方面应积极集聚研究力量,将海外学者、其他领域的研究者纳入研究阵列;另一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合唱”“独唱”“争鸣”的专题形式。总结该专栏设置的经验与成就,不仅有助于学界更好地把握中国文论话语研究新动向,更有助于中国特色文论话语体系建设行稳致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