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溶血活性

溶血活性

溶血活性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1年内共计156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水产、渔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8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08910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海洋科学、海洋与湖沼、应用海洋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中国药理学会药检药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等;溶血活性的相关文献由52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玉、杨光、刘成华等。

溶血活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8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08910 占比:99.86%

总计:109059篇

溶血活性—发文趋势图

溶血活性

-研究学者

  • 刘玉
  • 杨光
  • 刘成华
  • 张黎明
  • 李桂军
  • 李迪
  • 楼永良
  • 王开功
  • 王长法
  • 肖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汪慧婷; 管章春; 刘成华; 刘玉; 杨光
    • 摘要: 目的 重组表达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素及其突变体蛋白,研究影响β-溶血素鞘磷脂酶活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方法 根据已报道的β-溶血素晶体结构,以金葡菌COL菌株基因组为模板,利用重叠PCR技术对hlb基因进行点突变,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hlbH-288-N和pET-28a-hlbH-161-A,经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通过Ni2+柱亲和纯化获得蛋白HlbH-288-N、HlbH-161-A及Hlb;利用溶血实验检测Hlb蛋白及两种突变体蛋白的鞘磷脂酶活性.结果 获得纯度较高的HlbH-288-N和HlbH-161-A蛋白;溶血活性实验结果 表明,Hlb和HlbH-161-A蛋白能有效裂解绵羊红细胞(RBC),而HlbH-288-N蛋白不能裂解绵羊RBC.结论 Hlb蛋白第288位组氨酸是影响其鞘磷脂酶活性的关键位点.
    • 汪慧婷; 管章春; 刘成华; 刘玉; 杨光
    • 摘要: 目的重组表达金黄色葡萄球菌β-溶血素及其突变体蛋白,研究影响β-溶血素鞘磷脂酶活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方法根据已报道的β-溶血素晶体结构,以金葡菌COL菌株基因组为模板,利用重叠PCR技术对hlb基因进行点突变,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ET-28a-hlbH-288-N和pET-28a-hlbH-161-A,经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通过Ni2+柱亲和纯化获得蛋白HlbH-288-N、HlbH-161-A及Hlb;利用溶血实验检测Hlb蛋白及两种突变体蛋白的鞘磷脂酶活性。结果获得纯度较高的HlbH-288-N和HlbH-161-A蛋白;溶血活性实验结果表明,Hlb和HlbH-161-A蛋白能有效裂解绵羊红细胞(RBC),而HlbH-288-N蛋白不能裂解绵羊RBC。结论Hlb蛋白第288位组氨酸是影响其鞘磷脂酶活性的关键位点。
    • 骈亚亚; 聂晶晶; 高振祥; 陶凤蓉; 胡继红
    • 摘要: 目的 构建猪链球菌2型Δ0948互补株,验证对溶血素分泌和毒力的影响.方法PCR扩增带启动子的SSU05 0948基因序列并连接至pAT18载体构建互补株,Western blot验证表达情况;绘制生长曲线比较互补株和野生株、突变株在不同时期的生长情况;CD1小鼠攻毒模型验证互补株能否恢复突变株毒力;溶血素(SLY)溶血活性及Western blot比较互补株和野生株、突变株不同时间点对SLY蛋白分泌的影响.结果 互补株构建成功但SSU05_0948基因的表达低于野生株;互补株在对数生长期的生长速度明显慢于野生株和突变株,但在平台期一致;CD1小鼠毒力试验证明互补株可以基本恢复突变株毒力;SLY蛋白溶血活性及Western blot实验证明SSU05_0948在对数期早中期可以抑制SLY蛋白的分泌,而在对数期晚期及平台期则不影响SLY蛋白的分泌,互补株可以恢复SLY蛋白的分泌.结论 猪链球菌互补株CΔ0948能够恢复突变株Δ0948的毒力,SSU05_0948影响SLY蛋白的分泌,为猪链球菌防治提供新思路.
    • 苟偲钰; 叶志林; 江天久
    • 摘要: 本研究探索了不同浓度的铜和镁离子对卵圆卡盾藻(Chattonella ovata)光合色素含量及其溶血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溶血活性与光合色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铜和镁离子浓度分别为7.84μg/dm^(3)和18.79 g/dm^(3)时,卵圆卡盾藻达到最佳生长状态。不同浓度的铜离子(3.92、5.88、7.84、9.80μg/dm^(3))处理下,高浓度组(9.80μg/dm^(3))抑制了卵圆卡盾藻岩藻黄质和硅甲藻黄素的积累。随着镁离子浓度(7.52、11.27、15.03、18.79 g/dm^(3))的增加,叶绿素c2和硅甲藻黄素的平均含量增加,而紫黄质、岩藻黄质平均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卵圆卡盾藻的溶血活性均随金属离子浓度升高而增强,与叶绿素c2的变化趋势一致。对溶血活性与光合色素进行因子分析,提示溶血毒素与叶绿素c2密切相关,这种毒素可能是叶绿素c2或其类似物。
    • 苟偲钰; 叶志林; 江天久
    • 摘要: 本研究探索了不同浓度的铜和镁离子对卵圆卡盾藻(Chattonella ovata)光合色素含量及其溶血活性的影响,并探讨了溶血活性与光合色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铜和镁离子浓度分别为7.84μg/dm3和18.79 g/dm3时,卵圆卡盾藻达到最佳生长状态.不同浓度的铜离子(3.92、5.88、7.84、9.80μg/dm3)处理下,高浓度组(9.80μg/dm3)抑制了卵圆卡盾藻岩藻黄质和硅甲藻黄素的积累.随着镁离子浓度(7.52、11.27、15.03、18.79 g/dm3)的增加,叶绿素c2和硅甲藻黄素的平均含量增加,而紫黄质、岩藻黄质平均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卵圆卡盾藻的溶血活性均随金属离子浓度升高而增强,与叶绿素c2的变化趋势一致.对溶血活性与光合色素进行因子分析,提示溶血毒素与叶绿素c2密切相关,这种毒素可能是叶绿素c2或其类似物.
    • 胡夏佩; 王惠; 孔学维; 佟盼盼; 田睿; 刘茂军; 马勋; 张海燕; 张炜
    • 摘要: 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 tox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STEC)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而STEC往往以正常菌群的形式存在于牛羊等反刍动物肠道.[目的]本研究对牛羊粪便样品中的STEC分离和鉴定并对分离株进行致病潜力分析.从江苏、云南和河北等地共分离到羊源STEC菌株11株,牛源STEC菌株1株,另新疆农业大学佟盼盼组馈赠牛源菌株10株.[方法]通过细菌选择培养及特异性基因stx1和stx2的检测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Vero细胞毒性试验、溶血活性试验和毒力因子的检测分析STEC分离株的致病潜力.[结果]分离到羊源分离株11株,分离率17.5% (11/63);分离得到牛源分离株1株,分离率0.7% (1/134);11株羊源分离株中有5株对Vero细胞具有强的毒性,3株有溶血活性;11株牛源分离株中有5株对Vero细胞具有强的毒性,3株有溶血活性.11株羊源STEC分离株eae基因携带率为63.6%(7/11),而11株牛源STEC分离株eae基因携带率仅为9.0% (1/11).[结论]结果表明羊源STEC菌株的分离率和致病潜力高于牛源菌株,所以,除牛外,羊作为STEC菌株宿主也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
    • 刘志新; 沈腾飞; 蔡开蕊; 王臣
    • 摘要: 为设计研发新型猪源抗菌肽PMAP-23,本研究参照PMAP-23的作用机理和氨基酸组成,人工设计并合成新型抗菌肽PMAP-23LR,通过药敏试验检测其体外抗菌活性,同时以感染鼠伤寒沙门菌的小鼠作为实验动物感染模型,研究抗菌肽PMAP-23LR对致病菌的体内抗菌活性.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PMAP-23LR相较于PMAP-23对猪霍乱沙门菌C78-1的最小抑菌浓度未发生变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5923、鼠伤寒沙门菌1344、禽巴氏杆菌C48-3、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7915的抑菌活性增强;酸碱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PMAP-23LR在pH2~pH12时具有100%的抗菌活性;热稳定性试验显示,PMAP-23LR在沸水中2h后仍具有抑菌活性,溶血试验结果显示PMAP-23和PMAP-23LR在2μg/mL~1 mg/mL的浓度下均不能使鸡红细胞发生溶血.在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的体内治疗试验中,PMAP-23LR能够减少小鼠肝脏和肺脏的病理损伤,增加了小鼠的存活率.本研究为抗菌肽PMAP-23的改造及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 李伟; 李红; 周宇; 徐善良
    • 摘要: 为解决在放置一段时间后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毒素溶血活性锐减的问题,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了EDTA、GSH、Ca2+、NaCl等化学因素对海蜇毒素溶血活性的稳定效果.结果发现:(1)EDTA对毒素具有较好的稳定作用,浓度在0.5 mmol/L时溶血活性最高,其溶血率为93.63%;(2)NaCl对毒素也具有稳定作用,当浓度在5 mmol/L时溶血活性最高,其溶血率为92.68%;(3)GSH对毒素稳定作用较差,在浓度为0.5 mmol/L时溶血活性最高,其溶血率为58.17%;(4)Ca2+对海蜇毒素不具有稳定作用;(5)正交试验发现,NaCl对溶血活性的稳定性影响最大,在GSH、NaCl、EDTA浓度分别为1.0、5、0 mmol/L时,海蜇毒素的溶血性最强.
    • 王留; 刘秀玲; 梁博
    • 摘要: 试验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黄芩苷对猪链球菌2型参考菌株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以及黄芩苷对猪链球菌生长曲线和溶血素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芩苷对猪链球菌2型参考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大于1280μg?mL-1,抑菌效果较差;黄芩苷在0~64μg?mL-1的浓度范围内对猪链球菌2型参考菌株的生长无抑制作用;黄芩苷添加浓度为32~64μg?mL-1时能够显著抑制培养物上清液中猪链球菌溶血素的溶血活性.
    • 林雅柔; 岑竞仪; 王建艳; 梁芊艳; 吕颂辉
    • 摘要: 凯伦藻属种类广布于世界沿海海域甚至大洋,属广域分布种.该属下多个种类曾在全球近岸海域暴发有毒有害赤潮,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不乏由多种凯伦藻同时混合形成赤潮的现象存在.在2016年香港海域的一次凯伦藻赤潮中,本团队从赤潮海水中分离出了米氏凯伦藻(Kareniamikimotoi)、长沟凯伦藻(K longicanalis)、鞍形凯伦藻(K.selliformis)和蝶形凯伦藻(K.papilionacea)4种凯伦藻.本研究以此4种凯伦藻进行单种藻及多种藻混合样品的培养和溶血活性研究,以探究复合型凯伦藻的种间作用及溶血活性.结果表明,4种凯伦藻间存在种间相互作用,长沟凯伦藻会促进蝶形凯伦藻的生长,鞍形凯伦藻和米氏凯伦藻会抑制长沟凯伦藻生长.4种凯伦藻对兔血红细胞均有明显溶血活性,长沟凯伦藻溶血活性最强为46.36%士1.02%.每种凯伦藻与其他凯伦藻混合培养3天后,对兔血的溶血活性会明显增加,其中含4种凯伦藻的混合组溶血活性最高,为57.05%±1.13%.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