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民族教育

民族教育

民族教育的相关文献在1928年到2022年内共计4266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政治、民族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62篇、会议论文98篇、专利文献19441篇;相关期刊1097种,包括今日民族、贵州民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等; 相关会议33种,包括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暨“教育和文化: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云时代学习与民族教育发展”学术论坛、国际教师教育协会第三届双年会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教师教育:机遇与挑战”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民族教育的相关文献由382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鉴、苏德、陈立鹏等。

民族教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62 占比:17.56%

会议论文>

论文:98 占比:0.41%

专利文献>

论文:19441 占比:82.03%

总计:23701篇

民族教育—发文趋势图

民族教育

-研究学者

  • 王鉴
  • 苏德
  • 陈立鹏
  • 金志远
  • 吴明海
  • 张诗亚
  • 夏铸
  • 孟立军
  • 石玉昌
  • 常永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张晓燕
    • 摘要: 教育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个体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力量.在后脱贫时代,探求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现状有助于优化教育的社会功能与民生功能.民族地区教育扶贫面临与经济社会发展欠协调、民族文化内生力量被忽略、民生改善主体性待提升等现实困境.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困境源于教育扶贫目标窄化、教育扶贫制度不健全、学校教育职能单一、地方课程开发与实施不力.注重教育扶贫的民生价值取向,转变教育扶贫政策重心,优化学校教育类型结构,加强培养民族成员的文化主体性,是推进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现实策略.
    • 姬龙涛; 白少双; 路正国
    • 摘要: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创办于1985年,是一所以教育援藏任务为主体,以培养省内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和省内普招大专生为两翼的多民族院校。在校生近3000人,其中藏族、满族、回族、蒙古族、门巴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达44%。学院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学院发展的全局工作之中,促进各民族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守望相助”是学院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增进了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民族团结教育,取得了丰硕成果。
    • 姚佳胜; 林晓文
    •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基础教育政策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以加快发展初等教育为前提的初始起步阶段,二是以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为重点的恢复调整阶段,三是以实现教育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加速追赶阶段,四是以寻求民族特色发展为根本的融合发展阶段。在政策演进过程中,逐渐呈现出以管理体制变迁为核心的政策动力机制,从“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的政策价值取向,以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为手段的实施过程保障,以政治学话语与经济学话语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未来我国民族基础教育政策应呈现出“两团体”统一协作为原则的政策动力机制,多元视角的政策价值取向,多种政策工具有机结合的实施过程保障,多方参与的政策话语体系。
    • 莫洪君
    • 摘要: 文章以福建省晋江市陈埭民族中学“民族教育”办学特色为例,探索了校本课程体系建设与办学特色培育之间的逻辑关系:全面分析办学历史及内外办学资源,确定与科学界定办学特色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建设民族教育类课程体系,完善课程运行机制,是培育办学特色的主要载体和途径。
    • 杨芬
    • 摘要: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东邻湖南,南接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文化气息浓厚之地。苗、侗族民风民俗绚丽多彩,音乐、建筑、服饰、游戏都独具特色,民族民间节日达16 0多个,有“百节之乡”“歌舞海洋”的美誉,苗族飞歌、侗族大歌以及有“东方迪斯科”美誉的反排木鼓舞蜚声海内外,是珍贵的文化资源。这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 褚远辉; 辉进宇
    • 摘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推动我国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和“纲”。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提出了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要求。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开展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背景、含义、意义、价值旨归与实施路径等问题的研究,以此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供根本遵循、认识基础和学理依据。
    • 段佳沁; 海路
    • 摘要: 滕星著述的《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本土经验与学科构建》是一部探求中国教育人类学本土化之路的优秀著作。作者对教育人类学国外学说进行概括与总结、对中国教育人类学本土经验进行选择与验证,提炼了“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学科话语范式,为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石,对本土教育人类学研究的规范化提供了参考,也为中国教育改革实践做出了积极贡献。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比较法”,站在“本土化”与“国际化”双重视野下,展开了横向铺开与纵向深入的教育人类学理论与实践论述。本书文本编排清晰、论证角度丰富、论述逻辑严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袁乐炀
    • 摘要: 中国北方鄂伦春族的现代教育在少数民族福利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飞跃进展,但这仍然抵挡不住现代化发展对其民族教育产生的冲击,生源的流失、师资队伍的匮乏以及汉语的普及,使得鄂伦春民族教育的发展困难重重。想要摆脱上述困境,就要提高民族教育的质量,吸引更优秀的师资来协助民族教育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北方鄂伦春民族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困境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因素,并从学校本身和政府政策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鄂伦春民族教育和文化更好地传承发扬。
    • 李萨如拉
    • 摘要: “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民族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和挑战,其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促使民族院校加快推进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民族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符合国家政策和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指南。本文以“一带一路”倡议为研究背景,阐述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力图在新时期国家政策导向下民族院校专业特色优势走内涵式发展起到促进和借鉴作用。
    • 程启雄
    • 摘要: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重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地位。本文通过阐述海北州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发展路径,就有效发挥信息技术助力民族教育改革发展和支撑引领教育信息化的作用作一探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