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教育人类学

教育人类学

教育人类学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573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社会学、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6篇、会议论文47篇、专利文献35235篇;相关期刊228种,包括贵州民族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教育学报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全国第四届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暨“教育和文化: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第15届学术年会暨庆祝王承绪教授百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等;教育人类学的相关文献由488位作者贡献,包括巴战龙、海路、滕星等。

教育人类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6 占比:1.47%

会议论文>

论文:47 占比:0.13%

专利文献>

论文:35235 占比:98.40%

总计:35808篇

教育人类学—发文趋势图

教育人类学

-研究学者

  • 巴战龙
  • 海路
  • 滕星
  • 陈学金
  • 周兰芳
  • 冯增俊
  • 冯跃
  • 吴晓蓉
  • 张志坤
  • 王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摘要: 王枬,教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二级教授。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广西“优秀教师”、广西高校“教学名师”、广西“优秀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原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曾任全国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为第二届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学术委员。
    • 李卓
    • 摘要: 傈僳族传统体育活动"打跳"具有着鲜明的文化色彩和浓郁民族文化气息,并承载着深厚的教育价值。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傈僳族"打跳"文化符号进行分析。研究从傈僳族"打跳"文化符号的起源与分析为基础,并探索了其家庭教育价值、学校教育价值和社会教育价值。最后提出,傈僳族"打跳"文化符号教育功能价值实现思路,为"打跳"文化符号传承提供参考。
    • 章光洁
    • 摘要: 学校教育在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历史文献梳理20世纪初期边疆民族村落学校教育的历史,分析学校教育塑造国家认同的实践过程。通过庙产兴学,现代学校教育进入边疆民族村落;学校以现代课程和新式教科书培育国民,以国语建构国家认同;地方知识分子积极编撰乡土教材用于初等小学开展乡土教育,使地方认同转化为国家认同。乡土社会的国家认同需要建立在乡土文化认同之上。
    • 彭夏
    • 摘要: 古琴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琴文化艺术以前所未有的形态在市场化领域中呈现,广大群众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和市场化模式,使古琴这一古老的艺术在当今社会中拥有新的角色。潞王琴,简称潞琴,亦称中和琴,为明朝潞王朱常淓监制,除工书善画外,尤喜音律,监制古琴四百余张,皆以“中和”命名,由此可见,潞王琴作为古琴文化的一部分拥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它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值得研究。古琴文化资本在市场化领域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形态,当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转变为一种符合当代人生活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时,古琴文化就以非传统的方式实现了资本的快速增值,市场化的文化生产模式和广大的消费群体共同促成了古琴文化在当代新角色的形成。本课题研究由绪论、研究综述、研究设计与结果、具体策略分析、研究结论、研究局限与展望六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简单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和研究目的;第二部分为研究现状分析;第三部分是研究设计与结果,研究设计基于教育人类学的理论,结合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采用定性结合定量的研究范式,研究工具运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操作;第四部分是推动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的四种策略分析,分别是古琴艺术进校园、规范市场古琴教学机构、政府在传统文化行进中的角色、挖掘潞王古琴艺术价值等四种具体策略分析;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第六部分是研究局限与展望,对本研究未涉及的部分进行展望,对下一个研究方向提出思考。
    • 段佳沁; 海路
    • 摘要: 滕星著述的《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本土经验与学科构建》是一部探求中国教育人类学本土化之路的优秀著作。作者对教育人类学国外学说进行概括与总结、对中国教育人类学本土经验进行选择与验证,提炼了“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学科话语范式,为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发展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石,对本土教育人类学研究的规范化提供了参考,也为中国教育改革实践做出了积极贡献。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比较法”,站在“本土化”与“国际化”双重视野下,展开了横向铺开与纵向深入的教育人类学理论与实践论述。本书文本编排清晰、论证角度丰富、论述逻辑严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白雯
    • 摘要: 秦腔作为陕西文化的璀璨瑰宝,是陕西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承载者。目前,秦腔的海外传播与海外研究成果阙如。日本学者清水拓野对秦腔持续研究长达20年,他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在秦腔的身体技法、教学体制和秦腔的艺术传承与保护方面发表了大量论文与演讲,是秦腔海外研究的典型范例。目前,清水氏的秦腔研究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其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应引起我国学界重视。本文以清水拓野的秦腔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介绍其研究理论和研究成果,以期为我国秦腔的研究和海外推广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 海路; 王洋
    • 摘要: 《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滕星、王铁志主编)一书最初完成于2008年,于2009年5月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第二辑”系列之一,课题组历时近6年完成。本书在积极借鉴国外优秀的民族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以中国经验、中国理论、中国实践来研究民族教育理论与政策,从而促进民族教育理论和政策研究的本土化。
    • 吴斐
    • 摘要: 高校青年教师是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未来,必须高度关注该群体的生存状态,而生活世界是生存状态的重要表征。针对民族地区高校青年外语教师生活世界被遮蔽的现状,以教育人类学生命价值观为理据,揭示其真实的生活世界,并从返璞归真,实现教师真实自我的回归;超越发展,改变“超重”专业发展现状;话语重拾,塑造教师的积极情感,展示其应然的生命价值等维度出发,探索教师生活的回归和构建。
    • 仲丹丹
    • 摘要: 《教育人类学引论》是一部凸显教育人类学中“教育学立场”的创新性作品。这一本教育人类学专著区别于以往人类学的“文化”立场,从教育学中“人”的立场进行新的探索。不仅如此,作者对“生命·实践”“文化实践”“教育实践”的关注和思考更是为本书的逻辑论证注入了新活力。本文从教育人类学学科背景与作者个人的教育与研究背景出发,以教育人类学的“研究传统——方法论基础——本体论内涵——发展趋向”为脉络,梳理了作者关于教育人类学的一系列论述。最后阐明其写作特色:一是彰显作者深厚的理论功底,呈现教育人类学的理论对话与话语建构;二是注重归纳教育实践,联系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改革;三是进行深入的本体性思考,关注教育人类学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从而展现了本书整体的独特性。
    • 李姣; 吴冬梅
    • 摘要: 杨小英撰写的《交换理论视域下U-S合作中的教师互动研究——北京D师范大学与附小共建的教育人类学考察》一书,以U-S合作为焦点,从社会文化人类学中交换理论的视角出发,围绕合作项目中教师互动的交换动机、交换过程与交换结果展开个案研究,回答并揭示了教师互动的影响因素。作者以“事实-原因-行动”的逻辑体系,论证社会交换理论建构下U-S合作实践的理论设想与行动展望,为实现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的合作共赢探索创新路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