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

鄂伦春族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920篇,主要集中在民族学、中国史、风俗习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5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13611篇;相关期刊403种,包括黑河学刊、内蒙古社会科学、世纪桥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国民族学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一带一路视域中的民族、文化、国家”学术研讨会、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暨“教育和文化: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学术研讨会、2014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等;鄂伦春族的相关文献由915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复兴、张晓丽、何群等。

鄂伦春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05 占比:6.23%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13611 占比:93.68%

总计:14529篇

鄂伦春族—发文趋势图

鄂伦春族

-研究学者

  • 赵复兴
  • 张晓丽
  • 何群
  • 闫天宝
  • 刘晓春
  • 宋丽丽
  • 王丙珍
  • 王璐阳
  • 韩有峰
  • 刘金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闫天宝; 张晓丽
    • 摘要: 从鄂伦春族传统服饰艺术特征入手,通过对鄂伦春族传统服饰造型、图案艺术特征的探析,分析鄂伦春族传统服饰艺术特征的内涵,并展现了鄂伦春族传统服饰中蕴含的审美情趣。鄂伦春族传统服饰艺术是我国少数民族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传统服饰艺术表现了鄂伦春族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基于鄂伦春族传统服饰艺术特征的解析对鄂伦春族民俗艺术的研究和传承与保护具有重大意义。
    • 严沁
    • 摘要: 加快鄂伦春族经济发展的原因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中国各少数民族经历了悠久的历史发展逐渐汇聚而成,由于文化教育的落后,导致劳动者文化素质相对较低,阻碍了许多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入,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在低层次、低效益上循环。加之绝大多数少数民族身处恶劣的自然环境,是导致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较后的自然因素。
    • 王嘉浩; 张虹萍
    • 摘要: 环境史作为一门正在兴起的学科在我国不断发展。目前,我国学者对环境史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一些成就。环境史研究的开展离不开对环境史史料的收集和整理,但是有关环境史的史料研究和整理方面尚薄弱,特别是有关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环境史史料收集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文章以东北地区的特有少数民族鄂伦春族为例,通过整理《新生鄂伦春族乡志》中所包含的环境史史料,揭示鄂伦春族在长期历史演变中形成的稳定的人和自然的关系,为东北地区环境史史料的研究提供方向。
    • 王丙珍
    • 摘要: 传承人简介:孟淑珍,女,鄂伦春族,1951年7月2日生,黑河市逊克县人。她醉心于文学创作,奉献于鄂伦春族“摩苏昆”的调查、传承与研究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1956年,孟淑珍随同家人搬迁至黑河市逊克县新鄂鄂伦春民族乡,她在鄂伦春族聚居地受到了民族文化的浸染与熏陶。1979年至1986年,她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搜集并命名了鄂伦春族“摩苏昆”,并用50多盘磁带录制了几十篇“摩苏昆”作品,相关文本已陆续出版。
    • 袁乐炀
    • 摘要: 中国北方鄂伦春族的现代教育在少数民族福利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飞跃进展,但这仍然抵挡不住现代化发展对其民族教育产生的冲击,生源的流失、师资队伍的匮乏以及汉语的普及,使得鄂伦春民族教育的发展困难重重。想要摆脱上述困境,就要提高民族教育的质量,吸引更优秀的师资来协助民族教育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北方鄂伦春民族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困境进行研究,分析影响因素,并从学校本身和政府政策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鄂伦春民族教育和文化更好地传承发扬。
    • 安健锋
    • 摘要: 萨满服饰是黑龙江省渔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的文化艺术和生活习俗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更好地研究渔猎民族萨满服饰,更深层次地探究萨满服饰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发展,本文立足国家东北边疆地方,从对策角度出发,基于加强掌握该方面技艺的传承人保护与宣传,确保可持续传承发展;加强政策、法律支持与保护,推动其发展;加强民间萨满服饰文化艺术活动的举办与宣传,促进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发展;加强相关科研机构的重视程度,促进专家学者专项研究等方面对黑龙江省渔猎民族萨满服饰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探讨与研究。
    • 秦婉丽; 牟春阳
    • 摘要: 任何民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一定的根源和背景。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差异,孕育了不同的人文环境和语言环境,从而铸就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民族文化多元性的发展,同时也在影响着民族民间音乐的形成。本文以鄂伦春族与朝鲜族少数民族音乐为例,对黑龙江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简要分析。
    • 范铁明; 蒋晓虎
    •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文化经济”一词将传统文化再次拉回大众视野,国家对文化的重视也愈发凸显出来。主要研究鄂伦春族的传统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首先通过对鄂伦春族的生活概况、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进行剖析,了解鄂伦春族的历史发展脉络和鄂伦春族文化的内涵,其次通过几个成熟的文创产品设计案例学习运用传统文化设计创意产品的方法,最后为鄂伦春族的文创产品设计制定一个主题,对鄂伦春族传统文化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旨在传播和弘扬优良的鄂伦春族文化,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 李晨阳
    • 摘要: 为了更好地把握鄂伦春族的传统服饰,文章先从鄂伦春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以及生活习惯进行了研究,再从鄂伦春族的传统服饰、制作工艺、图案色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为了适应寒冷的地理环境,鄂伦春人必须选择御寒保暖的服饰才能够抵挡冬季的严寒,因此鄂伦春人选择以狍皮为主要原材料制作服饰。另外,鄂伦春的兽皮服饰是鄂伦春人们智慧的符号和象征,是一种规则和历史的存根,也是无声的文化和语言。鄂伦春传统服饰的消逝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民族服饰的重要性。
    • 钱国宏
    • 摘要: 居住在北极地区的爱斯基摩人以猎杀海豹、雪砖垒屋而闻名。在我国境内,也有这样一个擅长构筑雪屋的少数民族,他们在北风呼啸、积雪如山的林海雪原之中,以这种独特的建筑形式,彰显了本民族的聪明才智和与自然的和谐依存。他们就是居住在大兴安岭山林里的鄂伦春人。"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山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这首当地小调,唱出了鄂伦春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鄂伦春族自称"山岭上的人",也有"使用驯鹿的人"之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