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菊内酯
小白菊内酯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9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8778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国际老年医学杂志、中国病理生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6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11次全国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等;小白菊内酯的相关文献由579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悦、张泉、邱传将等。
小白菊内酯
-研究学者
- 陈悦
- 张泉
- 邱传将
- 杨万山
- 龙菁
- 丁亚辉
- 孙抒
- 宋晓凯
- 杨忠金
- 熊国裕
- 冯煦
- 印敏
- 张树祥
- 徐曙
- 李岩
- 王佳贺
- 王奇志
- 章志福
- 翟佳黛
- 范洪霞
- 龙海波
- 刘倩平
- 刘全
- 刘腾
- 刘连
- 刘飞
- 单宇
- 宋培燕
- 张丽娜
- 张瑜
- 彭咏波
- 戈伟智
- 朱芳晓
- 李涛
- 李秋柏
- 李雄
- 游泳
- 王巍
- 王晓桃
- 王晓莹
- 石宇红
- 翁春辉
- 肖红
- 贾倩倩
- 邝蓓佳
- 邵菁
- 邹萍
- 郑捷敏
- 郭伟妮
- 闫宪磊
-
-
张荣;
姚春和
-
-
摘要:
目的研究小白菊内酯对胃癌细胞的侵袭、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终浓度为10μmol/L、20μmol/L、40μmol/L、60μmol/L的小白菊内酯处理胃癌细胞SGC-7901、SNU-1作为不同浓度小白菊内酯处理组,以0μmol/L小白菊内酯处理的SGC-7901、SNU-1细胞作对照(control)组;用Wnt激活剂CHIR99021和20μmol/L的小白菊内酯共同作用于SGC-7901、SNU-1细胞,记为CHIR99021+PTL组。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结果不同浓度的小白菊内酯可抑制wnt-1、β-catenin、Bcl-2、Vimentin、snail蛋白的表达,促进Bax、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激活Wnt信号通路可以逆转小白菊内酯对胃癌细胞侵袭、迁移和凋亡的作用。结论小白菊内酯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Wnt信号通路相关,将可为胃癌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
-
-
史胜利;
徐会敏;
马利刚;
郑晓珂;
安娜;
武慧敏
-
-
摘要:
目的了解近年来小白菊内酯及其衍生物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文献并归纳总结,综述近年来小白菊内酯及其衍生物的抗实体瘤作用的机制。结果为获得溶解性更好、低毒高效的抗肿瘤新药,用多种方法合成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衍生物,本文列出其中9种衍生物的分子结构。研究发现,小白菊内酯及其衍生物可通过多种机制抑制肝癌和胰腺癌等多种实体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结论小白菊内酯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机制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
-
-
陈润泽;
吴涛;
于德江;
赵晓雪;
杨欣萍;
赵美丽;
白起林;
任丽丽
-
-
摘要:
指出了小白菊内酯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增加癌细胞的敏感性,从而提高细胞抗肿瘤活性等多种药用作用。采用超声提取、溶剂萃取、微波提取3种不同方法提取了惠白菊中的小白菊内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含量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法提取小白菊内酯效率最高,进一步对其提取方法进行正交优化,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甲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5,微波40s,此时测定的小白菊内酯含量为2.106 mg/g。
-
-
周倩;
乔思薇;
印敏;
田梅;
王奇志;
佟海英;
徐曙;
冯煦
-
-
摘要:
采用液质联用(LC-MS)技术对木兰科(Magnoliaceae)8种植物和菊科(Asteraceae)23种植物叶片中小白菊内酯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木兰科8种植物叶片中小白菊内酯含量为20.90~3498.31μg·g^(-1),其中,荷花木兰(Magnolia grandiflora Linn.)叶片中小白菊内酯含量最高,厚朴〔Houpoea officinalis(Rehd.et E.H.Wils.)N.H.Xia et C.Y.Wu〕次之(715.00μg·g^(-1))。在供试的23种菊科植物中,仅14种的叶片中可检测出小白菊内酯,含量为1.23~236.03μg·g^(-1);其中,泥胡菜〔Hemisteptia lyrata(Bunge)Fisch.et C.A.Mey.〕和奇蒿(Artemisia anomala S.Moore)叶片中小白菊内酯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种类。考虑到小白菊内酯含量及资源量,将厚朴作为小白菊内酯的原料植物较为适宜。
-
-
纪涛;
任建政;
李正华;
陈小龙
-
-
摘要:
目的:探讨小白菊内酯(PTL)对骨肉瘤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CCK-8实验检测并筛选出PTL抑制骨肉瘤细胞活性的有效作用浓度,再通过流式细胞法检测PTL促进骨肉瘤细胞发生凋亡的有效作用浓度,最终确定出用于后续实验的有效PTL浓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从分子水平检测PTL对骨肉瘤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CCK-8实验结果表明,PTL浓度为5、10μmol/L时,对骨肉瘤细胞活力和凋亡均无显著影响。而PTL浓度为20、40μmol/L时,显著抑制骨肉瘤细胞活性(均P0.05)。故选择20μmol/L PTL用于后续实验,细胞爬片及TUNEL实验证实PTL(20μmol/L)显著促进骨肉瘤细胞凋亡(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表明PTL显著促进骨肉瘤细胞Bax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Cleaved-Caspase 3/Caspase 3比值上调,并抑制Bcl-2 mRNA和蛋白表达(均P<0.05)。结论:PTL通过上调Bax表达及Cleaved-Caspase 3/Caspase 3比值,并抑制Bcl-2表达,进而体外诱导骨肉瘤细胞发生凋亡。
-
-
刘传铃;
王佳贺
-
-
摘要:
目的探讨维生素C(VC)联合小白菊内酯(PTL)用药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细胞划痕实验观察VC联合PTL对HepG2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VC联合PTL处理对HepG2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VC联合PTL对HepG2细胞迁移和侵袭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MMP-9、TGF-β、Smad2、p-Smad2、Smad3、p-Smad3)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VC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HepG2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在联合PTL后可以显著减弱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发现单独使用VC对于MMP9和N-cadherin有降低效果,但不明显,而在VC联合PTL处理后E-cadherin显著上调,MMP9与N-cadherin蛋白的表达降低明显;同时VC单独使用和联合PTL治疗均有下调TGF-β表达、抑制Smad2、Smad3磷酸化的作用。结论VC联合PTL用药可以通过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干预HepG2的上皮间质化(EMT)进程,抑制其迁移和侵袭的能力。
-
-
智炎伟
-
-
摘要:
目的研究小白菊内酯是否通过调控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影响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方法用终浓度为0、5、10、20μg/mL的小白菊内酯处理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MUM2B;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佛波醇-12-豆蔻酸酯-13-乙酸酯(PMA)处理MUM2B细胞,记为PDTC组、PMA组,未经任何处理的MUM2B细胞作对照组;10μg/mL的小白菊内酯和PMA共同作用于MUM2B细胞,记为10μg/mL+PMA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蛋白表达。结果0、5、10、20μg/mL小白菊内酯组MUM2B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54±0.56)%、(13.19±1.65)%、(28.49±3.90)%、(49.36±4.27)%,Bcl-2相关X(Bax)表达水平分别为(0.21±0.03)、(0.36±0.05)、(0.58±0.07)、(0.85±0.08),B细胞淋巴瘤-2(Bcl-2)表达水平分别为(0.91±0.09)、(0.53±0.07)、(0.35±0.04)、(0.20±0.03),与小白菊内酯0μg/mL组相比,不同浓度的小白菊内酯组MUM2B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Bax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cl-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不同浓度的小白菊内酯可抑制黑色素瘤细胞MUM2B的增殖,促进其凋亡;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Bax蛋白的表达;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NF-κB信号通路可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MUM2B增殖,促进细胞凋亡;激活NF-κB信号通路可以逆转小白菊内酯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MUM2B的增殖抑制和凋亡促进的作用。结论小白菊内酯可抑制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MUM2B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NF-κB信号通路相关,将可为黑色素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靶点。
-
-
郭静雯;
何远志;
张永太;
冯年平
-
-
摘要:
目的 以K^(+)离子与γ-环糊精(γ-CD)自组装形成的环糊精金属有机骨架(γ-CD-MOF)作为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PTL)的载体,以期改善PTL的溶解性和稳定性。方法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γ-CD-MOF,中性化处理得Neu-γ-CD-MOF,再以超临界CO_(2)流体技术(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fluid,scCO_(2))活化Neu-γ-CD-MOF。考察并优化了scCO_(2)法载药工艺,对载PTL的Neu-γ-CD-MOF(PTL@Neu-γ-CD-MOF)进行系统表征和体外释药评价。结果 scCO_(2)活化后可得分散均一的Neu-γ-CD-MOF。使用scCO_(2)辅助PTL载入Neu-γ-CD-MOF,载药量可高达26.58%。以优化工艺制备的PTL@Neu-γ-CD-MOF可显著增加PTL的水溶解度,药物在水中的表观溶解度为PTL原料药的2.2倍,并显著提高药物溶出速率及累积释放度。结论 scCO_(2)法可提高Neu-γ-CD-MOF的载药效率,PTL@Neu-γ-CD-MOF纳米粒可解决PTL低溶解度的问题,改善药物溶出特征,从而实现PTL的高效递送。
-
-
董立朋;
霍甜甜;
吕彩霞;
罗欣彤;
贾砚秋;
白文楼;
李娜;
赵景茹;
吕佩源
-
-
摘要:
目的 探讨小白菊内酯(PTL)对血管性痴呆(VD)大鼠的认知改善作用以及对海马区神经元的自噬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8w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组及小白菊内酯干预组。应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BCCAO)建立慢性脑低灌注的VD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各组大鼠的认知功能。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形态;透射电镜方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内自噬小体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区内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LC3)和B细胞淋巴瘤-2相互作用蛋白1 (Beclin1)的表达。结果 小白菊内酯可以改善VD大鼠的认知功能(P<0.01),保护海马区神经元,降低神经元内自噬蛋白LC3和Beclin1的表达(P<0.01),降低神经元内的自噬。结论 PTL通过减轻海马区神经元内的过度自噬反应达到改善VD模型大鼠认知功能的作用。
-
-
张芊慧;
洪亮;
方涛;
邸研博;
李大勇
-
-
摘要:
目的研究小白菊内酯(PTL)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转移干预作用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配置0、2.5、5.0、10.0、20.0、40.0μmol/L的PTL处理乳腺癌MDA-MB-231细胞24 h,采用MTS法和划痕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PTL对MDA-MB-231细胞活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利用转染技术建立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和CDCA4转染组;用PI3K抑制剂处理细胞24 h,建立PI3K抑制剂组和对照组。利用蛋白质印迹法和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人类细胞分裂周期相关基因4(CDCA4)、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α(PIK3CA)及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等信号分子的蛋白水平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PTL可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并且能够下调CDCA4、PIK3CA、AKT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CDCA4转染后的PIK3CA、AKT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PI3K抑制剂组的AKT、CDCA4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L可能通过下调CDCA4的表达,减少PIK3CA的突变从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降低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迁移能力。
-
-
CHANG Huajing;
常化静;
HE Xianxia;
何羡霞;
HAI Yang;
海洋;
WU Xinrong;
吴新荣
- 《2016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小白菊内酯(PTL)对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及其分子学机制.rn 方法:用不同浓度的胰岛素对HepG2细胞进行不同时间的诱导,通过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HepG2细胞葡萄糖含量,明确建立稳定的HepG2胰岛素抵抗模型的胰岛素诱导浓度及诱导时间.模型建立后,应用不同浓度PTL分别作用于IR细胞24h,通过CCK8法评价细胞活性,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IR模型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量,明确PTL最佳作用浓度,Q-PCR法检测细胞核因子κB(NF-κB)及IκBαmRNA表达情况,免疫蛋白印迹技术检测蛋白IκBα表达情况.rn 结果:HepG2细胞产生IR的最佳作用时间是24h,最佳胰岛素浓度为10μg·mL-1.PTL的最佳作用浓度为20μmol·L-1,应用其干预IR的HepG2细胞后,与IR的HepG2细胞相比,NF-κB活性明显降低(P<0.05),κBα降解被抑制(P<0.05).rn 结论:PTL可明显抑制IκBα降解,减少NF-κB解离,改善高胰岛素诱导产生的IR.
-
-
-
-
-
宋晓凯
- 《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目的:探讨NF-κB在小白菊内酯(PRT)诱导人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BEL-7402细胞株,用PRT处理,四唑盐比色试验(MTT法)、形态学观察法、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检测细胞调亡;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NF-κB活性.结果:BEL-7402细胞在PRT作用下,细胞增殖被阻遏,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同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NF-κB在PRT处理BEL-7402细胞48h后,可抑制NF-κB活性.结论:PRT可通过诱发BEL-7402细胞凋亡来阻遏BEL-7402的增殖,NF-κB可能参与PRT诱导人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中的信号转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