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药理机制

药理机制

药理机制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8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6篇、会议论文876篇、专利文献23576篇;相关期刊255种,包括今日药学、药学研究、中国处方药等; 相关会议334种,包括第三届国际经方学术会议暨第四届全国经方论坛、2013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2013年会等;药理机制的相关文献由3926位作者贡献,包括陆劲松、李凯、李娜等。

药理机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6 占比:1.63%

会议论文>

论文:876 占比:3.52%

专利文献>

论文:23576 占比:94.84%

总计:24858篇

药理机制—发文趋势图

药理机制

-研究学者

  • 陆劲松
  • 李凯
  • 李娜
  • 殷凯
  • 胡庭俊
  • 于文会
  • 刘凤华
  • 刘皋林
  • 刘萍
  • 姜晓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邓颖; 刘金坤; 白殊同
    • 摘要: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方法研究大黄-水蛭-香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和BATMAN-TCM数据库,筛选大黄-水蛭-香附配伍的活性成分和靶点信息。通过对比治疗靶点数据库和GeneCards平台获得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靶基因信息,使用Venny软件对大黄-水蛭-香附配伍靶基因和子宫内膜异位症靶基因取交集,获得药物作用核心靶点。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并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核心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通过R语言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到大黄-水蛭-香附配伍的38个活性成分和98个潜在核心靶点,其中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番红花酸和乌索酸为主要化学成分,PTGS2、AR、PPARG、TOP2A和ESR1为主要靶点。大黄-水蛭-香附配伍影响的主要生物过程包括脂多糖应答、甾体激素应答和活性氧应答,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330条信号通路,主要包含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缺氧诱导因子(HIF)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结论:大黄-水蛭-香附的可通过山柰酚、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等成分与PTGS2、AR和ESR1等靶点发生相互作用,调节PI3K-Akt、HIF和TNF等多信号通路,影响细胞功能、氧化应答和免疫调节等一系列生物过程,进而实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
    • 林先茂
    • 摘要: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哮喘的药理机制及其对患儿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4月万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7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抗感染药物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儿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CD3+、CD4+、CD8+、CD4+/CD8+比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D3+、CD4+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哮喘能改善患儿体内T淋巴细胞表达,不良反应较少,疗效更显著。
    • 马世江; 郭彦杰; 张林丽; 谭军
    • 摘要: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小檗碱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BATMAN-TCM数据库及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检索并预测小檗碱的靶点,通过DrugBank、OMIM、GeneCards、DisGeNET、TTD数据库获得缺血性脑卒中疾病的相关靶点,两者取交集即得小檗碱抗缺血性脑卒中作用靶点。采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作用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出关键靶点,并对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学过程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细胞实验观察小檗碱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对关键靶基因细胞分裂周期蛋白42 (CDC42)、、肉瘤病毒蛋白(SRC)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共获得小檗碱抗缺血性脑卒中相关靶点44个,筛选出关键靶点6个。分子对接显示,关键靶点CDC42、SRC、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 (MAPK14)、MAPK8及雌激素受体1 (ESR1)与小檗碱亲和力较好。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小檗碱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相关的信号通路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血小板活化、受体相关蛋白1 (Rap1)信号通路、鞘脂信号通路、神经营养素信号通路等。细胞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模型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1),CDC42、SRC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小檗碱中、高剂量能明显升高氧葡萄糖剥夺/再恢复细胞的活力(P<0.05,P<0.01),降低CDC42、SRC mRNA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调节CDC42、ESR1、MAPK14、MAPK8和SRC等核心靶点,干预VEGF信号途径、血小板活化通路等,发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 陈殊; 刘莉; 蒋红霞; 孙群; 卢元元; 刘建群
    • 摘要: 雷公藤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在肾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皮肤病及肿瘤的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雷公藤在临床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其严重的毒副作用大大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对于研究有毒中药的药理与毒理机制优势明显。为了雷公藤的临床合理使用,本文首次总结了代谢组学技术在雷公藤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毒理和减毒机制等方面的应用,梳理了相关生物标志物和代谢通路,以期为雷公藤的深入研究开发提供思路。
    • 赖睿; 刘淇; 李吻吻(综述); 赵海龙(审校)
    • 摘要: 糖尿病肾病(DN)是一种常见且难治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咖啡酸(又名3,4-二羟基肉桂酸)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酚类化合物,已被证明对DN治疗有效。咖啡酸独特而简单的化学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炎、抗病毒等药理活性,被认为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良好替代药物。咖啡酸能有效通过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治疗DN,其药理机制与降糖、自噬、抗炎、抗氧化有关,主要通过平衡血糖水平、调节AMPK、PI3K/AKT、JNK-Bcl-2等途径实现。本文就咖啡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和药理机制做一综述,为临床上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
    • 李登科; 刘培民; 王玉萍
    • 摘要: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甘露消毒丹是由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所创的经典名方,其组成药物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调节肿瘤细胞信号传导、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侵袭与转移等方式,发挥抗恶性肿瘤的作用。甘露消毒丹不仅可以减轻肝癌介入术后不良反应和放疗后反应,还可用于治疗癌性发热,降低癌症发热患者体温。甘露消毒丹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在临床应用中治疗恶性肿瘤相关类疾病效果显著,但缺少在调节免疫系统、影响肠道微生态平衡等方面的研究,因此需开展临床试验及免疫学研究,为治疗恶性肿瘤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贾琼; 刘丹; 陈鹏飞; 周晓丹; 边瑞民
    • 摘要: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二甲双胍逐渐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一线口服降糖药物,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肝脏糖异生等参与调节水平。有研究发现,二甲双胍也可应用在多种癌症的临床治疗中,对于胃癌、膀胱癌、肺癌等癌症的发生率、复发率以及病死率有着重要作用,这主要是由于二甲双胍能够有效激活AMPK通路,并且能够诱导细胞周期停滞从而导致细胞凋亡,达到抑制血管生成的目的,另外,二甲双胍也可帮助抑制膀胱癌干细胞增殖,提高化疗药物的药效等多种分子机制以达到抗膀胱癌的作用。因此,分析二甲双胍抗膀胱癌药理机制研究进展至关重要。
    • 曾珉; 万未希; 黄铭; 刘思敏; 李响; 蔡晶; 邓锐; 董颖; 蔡羽
    • 摘要: 目的 基于多算法挖掘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并且基于生物信息学探究关键组方治疗糖尿病的药效药理机制,为糖尿病的辨证防治提供指导。方法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方法研究糖尿病治疗的组方用药规律,同时基于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算法获得新关键组方,另外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关键组方治疗糖尿病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药效药理机制。结果 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共筛选出68首中药处方、214味中药及4首新组方,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黄芪、甘草、五味子、丹参及当归新组方治疗糖尿病基于193种生物活性化合物、30种关键靶点、4151种GO过程以及74条KEGG生物通路,并且基于分子对接发现glycyroside、sitosterol等关键活性成分。结论 本研究初步阐明了糖尿病治疗的方剂用药规律,并基于生物信息学初步揭示了复方用药的药效药理机制,为糖尿病的中医药临床辨证治疗提供数据算法支持以及生物信息学基础。
    • 王涛; 韩晓江; 李妍怡
    • 摘要: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治疗血瘀证的经典代表方剂,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冠心病、脑卒中、抑郁症等疾病的治疗,疗效安全可靠。通过对血府逐瘀汤组成功用、临床疗效研究、药理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与分析,为血府逐瘀汤治疗血瘀证科学依据的阐述和药理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唐秀松; 陈静; 张青槐; 庞宇舟
    • 摘要: 目的:通过构建药物与疾病之间的网络关系探究黄芪对缺血性中风(IS)的治疗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黄芪有效活性成分和相关靶点;以“Cerebral Ischemic Stroke”为关键词,在人类基因的综合数据库(GeneCards)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检索IS疾病基因靶点;利用Perl脚本分析计算出黄芪-IS之间的共同基因,String网站用来构建黄芪-IS之间蛋白作用关系网络,黄芪-IS交集基因的GO功能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则借助R软件完成。结果:从黄芪中筛选出16个有效成分,作用于137个IS疾病靶点,黄芪治疗IS的核心基因主要有AKT1、IL6、VEGFA、CASP3、JUN等。中药-疾病靶点共有144条GO生物学过程,功能主要与细胞活性、特异性DNA的表达和酶反应有关。共获得164条KEGG信号通路,主要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乙型肝炎病毒通路、前列腺癌通路、TNF信号通路、人巨细胞病毒感染通路、膀胱癌通路、胰腺癌通路、丙型肝炎通路、内分泌抵抗通路等。结论:黄芪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和多通路治疗IS,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理论支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