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肝癌细胞

肝癌细胞

肝癌细胞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990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药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44篇、会议论文124篇、专利文献108952篇;相关期刊612种,包括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中国老年学杂志、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108种,包括第六届中原肝病论坛、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第六届海南省生命科学联合学术会议等;肝癌细胞的相关文献由620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伟、刘彬、蔡绍皙等。

肝癌细胞—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44 占比:1.48%

会议论文>

论文:124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108952 占比:98.40%

总计:110720篇

肝癌细胞—发文趋势图

肝癌细胞

-研究学者

  • 李伟
  • 刘彬
  • 蔡绍皙
  • 尹美珍
  • 李世普
  • 吴泽志
  • 张志培
  • 李孟森
  • 高清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白娜; 田丽丽; 吴静; 李文婷; 张传林
    • 摘要: 目的探讨分心木乙醇提取物(Diaphragma juglandis fructus ethanol extract,DJFEE)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和凋亡的机制。方法以Huh7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50、100、200μg/mL)的分心木乙醇提取物处理Huh7细胞,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分心木乙醇提取物低剂量组(L-DJFEE)、分心木乙醇提取物中剂量组(M-DJFEE)和分心木乙醇提取物高剂量组(HDJFEE)。然后采用200μg/mL的分心木乙醇提取物和10 mmol/L的Wnt/β-catenin激动剂氯化锂(LiCl)处理细胞,记为DJFEE组和DJFEE+LiCl组。噻唑蓝(MTT)、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uh7细胞的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Huh7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Huh7细胞的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Huh7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B型白细胞/2型淋巴细胞样蛋白(Bcl-2)、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分心木乙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处理Huh7细胞后,降低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加细胞凋亡率,下调PCNA、MMP-9、MMP-14、Bcl-2、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上调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DJFEE+LiCl组的迁移细胞数目、侵袭细胞数目、PCNA、MMP-9、MMP-14、Bcl-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DJFEE组,细胞抑制率、细胞凋亡率、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明显低于DJFEE组。结论分心木乙醇提取物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 刘嘉华; 王梦杰; 张龙飞; 薛才华; 武强; 武鸿莲; 王硕; 吴华
    • 摘要: 为了研究黑果枸杞花青素(Anthocyanins from Lycium ruthenicum Murr,ALR)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与自噬相互作用的影响。将ALR与3-MA(自噬抑制剂)结合,采用Hoechst染色、流式细胞术、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测定人肝癌HepG2细胞核形态、凋亡率和凋亡因子(包括JAK2、STAT3、p-JAK2、p-STAT3)的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情况。将ALR与AG490(凋亡通路抑制剂)结合,使用q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人肝癌HepG2细胞自噬因子(LC3、LC3-Ⅱ)的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ALR结合3-MA后可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核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变化,提高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率,显著抑制JAK2、STAT3的mRNA表达(P<0.05),显著抑制p-JAK2、p-STAT3的蛋白表达(P<0.05);ALR结合AG490后可显著提高LC3的mRNA表达及LC3-Ⅱ的蛋白表达(P<0.05)。综上所述,抑制细胞自噬可促进ALR诱导的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促进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可增强细胞自噬。
    • 张夜航; 卢文丽; 彭佩克; 方肇勤
    • 摘要: 目的 探索α-常春藤皂苷协同雷公藤红素对SMMC7721肝癌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CompuSyn软件获取相互作用指数(CI)并筛选出最佳协同组合。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和Bcl-2、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s)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s)的表达。结果 单用α-常春藤皂苷或雷公藤红素均能抑制细胞增殖,且呈剂量依赖性;作用48 h后,当α-常春藤皂苷质量浓度为10.0μg/mL,雷公藤红素质量浓度为0.30μg/mL时,CI值为0.24,协同效应最佳。在以上质量浓度条件下,协同组早期凋亡率高于其余3组(P0.05);协同组CDK2和CDK4蛋白表达降低(P<0.05);雷公藤红素组和协同组Cyclin D1表达均升高(P<0.05);各给药组Cyclin E1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 α-常春藤皂苷协同雷公藤红素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效应确切,该效应可能与诱导G_(0)/G_(1)期周期阻滞、G_(1)+S期总比例增加有关,而Cyclin D1可能是参与其中的关键分子。
    • 李晓媛; 郭昊翊; 郭敏娟; 耿楠; 黄真珍
    • 摘要: 目的:探讨橙皮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MHCC97H增殖、凋亡、侵袭和迁移的影响,以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橙皮素处理MHCC97H细胞,采用细胞计数(CCK-8)实验检测橙皮素对细胞存活的影响,筛选合适的药物浓度,实验分为Con组(对照组)、HPT组(2.50μmol/L HPT)和HPT+LiCl组(2.50μmol/L HPT和10 mmol/L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剂LiCl),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分析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采用Western blot分析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橙皮素浓度的升高,对MHCC97H细胞存活率的抑制作用随之增加,计算得出橙皮素对MHCC97H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77μmol/L,选择接近1/2 IC50浓度2.50μmol/L为后续实验加药浓度。橙皮素能够明显抑制MHCC97H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促进细胞凋亡,阻碍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上调剪切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leaved Caspase)-3和-9的表达,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9的表达,抑制β-连环蛋白(β-catenin)、c-myc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加入LiCl能够部分逆转橙皮素对MHCC97H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部分消除对细胞凋亡促进作用。结论:橙皮素能够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 马静; 王红磊; 王梓萱; 李昕宇; 李美秀; 吴勇; 刘禹佳; 卢国栋; 周静
    • 摘要: 目的探究雷公藤红素(celastrol)诱导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在介导细胞DNA损伤中的作用及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人肝癌细胞经雷公藤红素处理后,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测定肝癌细胞的存活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肝癌细胞核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死亡;CM-H2DCFDA探针检测细胞内ROS水平;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细胞内DNA损伤标志蛋白γ-H2AX的荧光强度;Western blot检测γ-H2AX、caspase-3、PARP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雷公藤红素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的存活,并可升高细胞内ROS水平,呈浓度依赖性关结论雷公藤红素可诱导肝癌细胞内ROS聚集,高水平的ROS引起细胞DNA损伤,最终诱导细胞凋亡。
    • 卜文静; 方祯; 孟庆娥; 许尤琪
    • 摘要: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复方干预肝癌耐药细胞株HepG2/ADM多药耐药作用,研究其对微环境中P-pg蛋白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益气活血复方对HepG2/ADM细胞增长抑制情况及对加入ADM、OXA、5-Fu、索拉菲尼后药敏性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研究其对P-pg蛋白的影响。结果经益气活血方处理24~72 h,HepG2及HepG2/ADM抑瘤率均升高,与时间及浓度正相关,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加入ADM、OXA、5-Fu、索拉菲尼,抑制增殖效果仍明显,中、高剂量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药物浓度增加,P-gp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益气活血复方可抑制HepG2/ADM的增殖,且能抑制ADM、OXA、5-FU、索拉菲尼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微环境中耐药相关基因P-gp蛋白有关。
    • 郭康; 党珊
    • 摘要: 目的:探究微小RNA-7(miR-7)靶向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肝癌细胞迁移、凋亡及干细胞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慢病毒转染肝癌细胞MGCC97H,分为对照组、miR-7模拟物组、miR-7干扰组(转染miR-7模拟物组+干扰物)、HIF-1α过表达组(转染pc-HIF1α)和共转染组(转染miR-7模拟物+pc-HIF1α),RT-PCR检测各组细胞miR-7、HIF-1αmRNA表达量,免疫印迹检测各组HIF-1α蛋白的表达量,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分析其干细胞特性,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7与HIF-1α靶向关系。结果:miR-7模拟物组细胞HIF-1α蛋白表达、迁移率、克隆形成率低于对照组,凋亡率高于对照组;HIF-1α过表达组细胞迁移率、克隆形成率高于对照组,凋亡率低于对照组;共转染组HIF-1α蛋白表达、细胞迁移率、克隆形成率低于HIF-1α过表达组,凋亡率高于HIF-1α过表达组。结论:miR-7靶向HIF-1α可降低肝癌细胞迁移能力及干细胞特性,促进细胞凋亡,miR-7及HIF-1α可能是肝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 许珂嘉; 张子蒙; 付传奎; 陈志鹏; 李伟东; 吴丽
    • 摘要: 目的探究黄芩素和汉黄芩素抑制肝癌细胞能量代谢的作用机制差异。方法将人肝癌Hep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给药)、黄芩素和汉黄芩素不同剂量组(均为1.25、2.5、5、10、20μmol/L),采用MTT法检测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将Hep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给药)、黄芩素组、汉黄芩素组,给药培养后,采用增强型ATP试剂盒检测细胞ATP浓度,采用糖酵解和线粒体压力测试试剂盒评价糖酵解及线粒体能量代谢水平;采用分子对接预测黄芩素和汉黄芩素与能量代谢关键酶的亲和力大小,筛选亲和力较高的能量代谢关键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能量代谢关键酶的表达情况。结果在2.5~20μmol/L剂量范围内,黄芩素和汉黄芩素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2.84、24.09μmol/L,且黄芩素1.25μmol/L、汉黄芩素2.5μmol/L对细胞活力基本无影响,筛选其为后续实验的给药剂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黄芩素组、汉黄芩素组HepG2细胞ATP浓度显著降低(P0.05);黄芩素与丙酮酸激酶M2、线粒体酶复合物Ⅰ(CⅠ)、CⅡ、CⅣ结合力较强,而汉黄芩素只与丙酮酸激酶M2的结合力较强;汉黄芩素能显著下调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M2、CⅠ、CⅡ、CⅣ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黄芩素和汉黄芩素均能抑制肝癌HepG2细胞能量代谢,但作用机制不同:黄芩素的作用与影响关键酶活性有关,而汉黄芩素的作用与抑制能量代谢关键酶表达有关。
    • 周董董; 冯婷; 徐静
    • 摘要: 目的研究红树林植物大红树内生真菌Phomopsis asparagi DHS-48发酵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肝癌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数据并结合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DD-38的结构;用不同浓度DD-38处理HepG2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其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HepG2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划痕实验观察HepG2细胞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1H NMR、^(13)C NMR及MS等波谱学方法,结合相关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为:dicerandrol A(DD-38);MTT实验显示,DD-38对HepG2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P<0.01);根据细胞增殖率得出24 h时HepG2细胞的IC_(50)为(4.8273±0.2216)μmol/L;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显示,DD-38明显降低了HepG2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具有剂量依赖性(P<0.01);细胞划痕实验表明DD-38可以显著降低HepG2细胞的迁移能力(P<0.01),加药24 h后,细胞迁移率从77.09%±2.16%降低到12.14%±5.32%;流式细胞术检测实验显示,DD-38可促进HepG2细胞凋亡,凋亡率存在剂量依赖性;Western blot实验显示,DD-38可抑制β-catenin蛋白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表达(P<0.05和P<0.01)。结论DD-38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克隆形成,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 谢小青; 杨晓娟; 卢利霞; 郑英; 李初谊; 王俊科; 李斌; 张久聪; 于晓辉
    • 摘要: 目的探讨苦参碱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的分子机制,为研发以苦参碱为有效成分的抗肝细胞癌(HCC)药物建立理论依据。方法以HepG2和BEL-7404为实验细胞,不同质量浓度的苦参碱分别作用于两株细胞,CCK8法和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两株肝癌细胞增殖及凋亡能力,筛选出苦参碱作用HepG2和BEL-7404细胞的最佳质量浓度及时间。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P38MAPK/p-P38MAPK、JNK/p-JNK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随着苦参碱质量浓度的增加,可明显抑制HepG2和BEL-7404肝癌细胞的生长,且苦参碱抑制两株细胞增殖和凋亡最显著的药物质量浓度为3 mg/mL,时间为24 h。质量浓度为3 mg/mL的苦参碱组分别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比较,P38MAPK和JNK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磷酸化的P38MAPK、JNK及Bax、Caspase-3的表达却显著增加(P<0.05),Bcl-2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苦参碱具有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可能机制是通过上调P38MAPK和JNK信号通路实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