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审美品格

审美品格

审美品格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41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绘画、电影、电视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13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8篇;相关期刊322种,包括理论学刊、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教育革新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4全国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学术论坛、第十一届全国高等院校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第二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等;审美品格的相关文献由431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水云、刘承华、张洋等。

审美品格—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13 占比:88.8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86%

专利文献>

论文:48 占比:10.32%

总计:465篇

审美品格—发文趋势图

审美品格

-研究学者

  • 陈水云
  • 刘承华
  • 张洋
  • 蒙良杰
  • 傅利民
  • 冯姣姣
  • 冯民生
  • 刘曦林
  • 向联军
  • 吴秀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孟晨
    • 摘要: 韩枫的豫剧创作成果颇丰。他的“都市三部曲”聚焦都市生活中人们的生存环境和心理状态,用系列剧的方式,表现真实复杂的都市风情、道德伦理和社会心理。兵团题材豫剧《戈壁母亲》通过独特视角,走近新疆垦荒戍边的特殊年代,致敬以柳月季为代表的军垦人。韩枫的剧作兼具传统美学精神和现代艺术理念,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具有独特的审美风格,启示着河南当代豫剧的探索。
    • 陈文新; 卢海涛
    • 摘要: 明代中篇传奇小说,指的是明代文言小说中篇幅在两万字左右的作品。依据其问世时间和风格流变,可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李昌祺《贾云华还魂记》代表第一个阶段;《钟情丽集》《龙会兰池录》《双卿笔记》《丽史》《怀春雅集》等代表第二个阶段,通俗化趋势日益显著;嘉靖、万历间的《花神三妙传》等代表第三个阶段,一部分作品的色情描写更加放肆,另一部分作品则致力于净化色情,形成了两极分化的态势。中篇传奇小说发轫于元代宋梅洞的《娇红记》,其题材处理、人物刻画的路数与《西厢记诸宫调》相近;作为流行于市井的通俗读物,其审美品格与民间的说唱文学相近,深刻影响了明中叶后的艳情小说、世情小说和才子佳人小说。
    • 吴翔宇
    • 摘要: 儿童文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学类型,这种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儿童”与“文学”两个关键词上。以 儿童性和文学性为基点,可以追索儿童文学的本体及意涵。儿童文学写作是一种有难度的写作,这 与其天然的知识结构密切相关。成人作家与儿童读者的分立,使得儿童文学能在“两代人”的审美 沟通中敞开广阔的话语空间。因而,这种难度写作体现为成人作家既要考虑儿童读者的接受心理, 又不能放逐自身的审美品格。这样一来,两代人思想、语言的转换就变得十分必要,并且要调适两 者审美意识的差异及紧张关系。儿童文学不是成人文学的微缩版,也不能视为成人文学写作的“余 墨”,而是自成一格的文学主体。儿童文学在“为成人”与“为儿童”上有着两歧性和暧昧性,如何以 浅易来书写深刻是其写作无法回避的难题。
    • 贾一村
    • 摘要: 鲁迅先生曾在《祝中俄文字之交》一文中提出,“俄罗斯文学是我们的导师和朋友”。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先后经历了多个阶段,为中国文学的创作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能量,对中国文学乃至社会思潮的进步发挥了推动和指导作用,堪称是中国文学的“良师”。因此,全面认识俄罗斯文学,合理分析俄罗斯文学的发展历史、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及其与中国文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对于全面认识中国文学的嬗变具有重要意义。由任光宣主编的《俄罗斯文学简史》一书,通过系统阐述俄罗斯的文学发展史,展现了俄罗斯文学发展的阶段特征、主要成就、流派更迭和风格演变,揭示出俄罗斯文学的精神内涵、审美品格、文学语言、叙事风格对中国文学发展产生的举足轻重的影响。
    • 岳音
    • 摘要: “艺”与“德”的辩证统一关系及其审美品格,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观念的鲜明特色和重要内容。先秦儒家首先构建了“乐者,与伦理通者也”的“艺德模式”,打通了“艺”与“德”的内在融合以及互化通道,提供了由“德”向“艺”的审美化转化途径,主要包括对“心”的认知和表达、对“性”的理解和肯定、对“情”的呈现和把握。
    • 杜学文
    • 摘要: "文史哲"不分是中国文化的传统形态。在此意义上的散文是与韵文相对的包含了样式更为复杂的广义的"散文"。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这种广义的散文不断分化,使文学性的散文具备了独立性,形成了独立的审美品格。但与此相应也存在着审美的局限性。但是,散文在发展中不断演变,在新时期以来表现出新的拓展,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为中国文学的审美实践提供了更具可能性的探索。
    • 伍益中
    • 摘要: 大型史诗歌舞剧《大地颂歌》以十八洞为原型,讲述了扶贫干部龙书记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故事.该剧坚持守正创新,以文艺谱写初心,以作品致敬楷模,以艺术诠释时代,是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舞台作品.
    • 顾广梅
    • 摘要: 文学应该怎样与现实、与生活发生关联?是"镜子说"、反映论还是表现论?是直面现实式的书写还是迂回撤退式的表达?是用沉重之笔还是用轻逸之笔来摹写现实生活中生命不能承受之"重"?或者说是"以重写重"还是"以轻写重"?还可能有哪些多样化的表达方式?这些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一直凸显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界和研究界的艺术问题和美学问题,召唤着作家、读者和研究者一起积极找有效的解决方案,这自然会影响到中国当代文学艺术风格和审美品格的确立,并为未来的文学时空留下可参照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 李剑平
    • 摘要: 审美是人与所生存的世界在精神上的交流和对话,是人实现精神自由和人性完满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画艺术作品的审美品格就像一面镜子,反射出动画艺术创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对动画艺术的爱,同时也引导着动画作品接受者的审美倾向。不断提高艺术作品的审美品格和审美引导作用,是各类艺术创作者不息的追求。提升动画作品的审美品格,即创作者的审美心胸、审美人格和审美追求的综合表现,需要动画艺术创作者、动画产业的经营者及热爱动画艺术的观众等多方共同的努力。
    • 张勇
    • 摘要: 《二月兰》是季羡林散文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此文的平实淡雅体现了季羡林散文创作一以贯之的审美特色,彰显着季羡林丰富饱满的主体意识和个体精神,折射出作者高洁、淡然、真诚、达观的人格特征.季羡林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加之自身为人的谦和质朴及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凭依独特的体验、直觉和体悟,故而他的散文呈现出本色恬淡、情理兼容、大道至简的审美品格,成就了学者型散文审美形态的新高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