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多重PCR

多重PCR

多重PCR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2135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基础医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7篇、会议论文48篇、专利文献28954篇;相关期刊407种,包括遗传、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动物学会鱼类学分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第十四次全国养犬学术研讨会、中国奶业协会第26次繁殖学术年会暨国家肉牛耗牛/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第3届全国牛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等;多重PCR的相关文献由667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雷、谢芝勋、张志强等。

多重PCR—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97 占比:3.64%

会议论文>

论文:48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28954 占比:96.20%

总计:30099篇

多重PCR—发文趋势图

多重PCR

-研究学者

  • 王雷
  • 谢芝勋
  • 张志强
  • 谢志勤
  • 邓显文
  • 刘加波
  • 焦新安
  • 蔡军
  • 孙万平
  • 谢丽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韩利方; 马超锋; 钱伟锋; 张旻; 位治国; 闫文朝
    • 摘要: 为了准确快速鉴别检测牛源肉孢子虫的种类,本研究根据毛样肉孢子虫、黑氏肉孢子虫、人肉孢子虫、枯氏肉孢子虫和罗氏肉孢子虫5种牛源肉孢子虫的18S rRNA或COX1基因序列设计多重PCR引物,优化并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这5种牛源肉孢子虫的多重PCR方法。结果显示,多重PCR对毛样肉孢子虫、黑氏肉孢子虫、人肉孢子虫、枯氏肉孢子虫和罗氏肉孢子虫扩增产物的大小依次为1007 bp、643 bp、535 bp、400 bp和287 bp。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除了对毛样肉孢子虫、黑氏肉孢子虫、人肉孢子虫、枯氏肉孢子虫和罗氏肉孢子虫可扩增出相应大小的目的条带外,对米氏肉孢子虫、刚地弓形虫、犬新孢子虫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特异性较强;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5种牛源肉孢子虫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检测下限均为6拷贝/μL,敏感性较高。利用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34份随机采集的牛肉样品检测,结果显示,多重PCR与肌肉压片镜检法的阳性符合率为100%,阴性符合率为92%,总符合率为94.1%,表明本实验建立的该多重PCR方法可用于临床检测。本研究首次建立了牛源肉孢子虫的多重PCR鉴别检测方法,为牛和人肉孢子虫病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更有效的技术手段。
    • 孙植; 杨谦; 胡文竞; 王芳; 吴江生; 刘超
    • 摘要: 芥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系WJS01A是一种稳定不育系,其败育彻底,不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该研究从形态、细胞特征、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WJS01A进行鉴定,以揭示其败育机制,为该不育系在油菜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不育系WJS01A的花序结构与正常芥菜型油菜差异不大,但在花蕾饱满度、花朵张开度及花瓣长度和宽度方面略低于正常的芥菜型油菜;它的雌蕊发育正常,但花药、花丝缩短,致使雄蕊高度显著低于柱头,花药白化无花粉产生。(2)将WJS01A衍生的甘蓝型油菜背景不育系WNJ01A以及Polima(Pol)、Ogura(Ogu)和Kosena(Kos)不育系分别与其恢复系或保持系测交,结果显示来源于WJS01A的不育类型与Pol、Ogu和Kos等材料的恢保关系明显不同,仅Hui01可以恢复WNJ01A的育性。(3)不育系WJS01A属于无花粉囊型不育,败育时期为花药原基到孢原细胞时期。(4)线粒体不育基因多重PCR可以明显区分WJS01A、WNJ01A与Pol、Ogu、Kos,但是目前的引物组合不能区分WJS01A与正常的芥菜型油菜。(5)线粒体基因组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表明,在所检测的8个探针/酶组合中均可以将不育系WJS01A与其他4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区分开,说明WJS01A是一种显著不同于Pol、Ogu和Kos等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WJS01A的利用可以丰富和拓宽当前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遗传基础,为缓解当前油菜杂种优势利用中不育胞质单一性问题提供新的种质。
    • 高俊峰; 王鑫; 毛瑞锋; 孙云异; 王春仁; 黄翠琴
    • 摘要: 为建立同时检测淡水鱼中华支睾吸虫、东方次睾吸虫和日本全冠吸虫的三重PCR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各吸虫参考序列中保守区域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3种吸虫囊蚴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52尾淡水鱼样品中吸虫囊蚴的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对东方次睾吸虫、华支睾吸虫、日本棘隙吸虫能分别扩增到508 bp、311 bp和208 bp的目的条带,对鸭对体吸虫、舟形嗜气管吸虫、横川后殖吸虫和卷棘口吸虫的基因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特异性较强;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3种吸虫囊蚴重组质粒标准品检测下限均为104拷贝/μL。利用该三重PCR方法对淡水鱼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与形态学检测方法结果一致。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建立了淡水鱼3种吸虫囊蚴多重PCR检测方法,为鱼源性吸虫病的快速检测及鉴别诊断提供了技术手段,为鱼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控奠定了基础。
    • 李海琴; 傅光华; 康昭风; 韦启鹏; 谭美芳; 黄江南; 季华员; 黄瑜; 杨群
    • 摘要: 【目的】建立能同时检测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ew-type duck reovirus,NDRV)、新型鹅细小病毒(Novel goose parvovirus,NGPV)和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的方法。【方法】根据NDRV、NGPV和DTMUV基因组的保守区域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预期特异性扩增NDRV、NGPV和DTMUV的片段大小分别为594、467、328 bp,建立可同时检测NDRV、NGPV和DTMUV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对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检验,并在临床上进行初步应用。【结果】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方法可同时扩增NDRV、NGPV、DTMUV的目的片段,且未扩增出其他鸭常见病原;敏感性结果显示NDRV、NGPV和DTMUV的检测下限分别为8.80×10^(4)、4.03×10^(4)、2.15×10^(4)copies·μL^(−1);重复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采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167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检测结果与该3种病毒的常规单一PCR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结论】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等优点,适用于临床样品中存在以上3种病原感染的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 林世锋; 王仁刚; 潘飞; 王自力; 任学良; 龙明锦; 史跃伟
    • 摘要: 为提高烟草白粉病隐性抗病基因(感病基因)NtMLO1(M1)和NtMLO2(M2)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基因型的选择效率,根据已报道的M1和M2突变基因序列,设计4对单基因特异性引物,组成2个双重PCR反应体系,分别用于同时扩增M1和M2突变型或M1和M2野生型等位基因。结果表明,建立的2个双重PCR体系扩增的特异性片段与单重PCR体系扩增的片段完全吻合,突变基因纯合体只在突变基因多重PCR体系中产生191和306 bp的特异性片段,野生基因纯合体只在野生基因多重PCR体系中产生437和652 bp的特异性片段,杂合体在2个反应体系中均有特异性片段。利用该体系可经过1次或2次PCR扩增准确检测出回交转育过程中回交或自交后代M1和M2的基因型,加快抗病品种育种进程。
    • 谢玉杰; 高瑞; 缪西鹏; 赵辉; 姜兴佳; 牛耀祖; 许立华
    • 摘要: 为了同时检测奶牛乳房炎中的6种主要致病菌,本试验分别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基因、无乳链球菌的ef-tu基因、绿脓杆菌的eta基因、停乳链球菌的16srRNA基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Phoa基因、牛支原体的opp D/F基因设计合成了6对特异性引物。在建立并验证单一PCR的基础上,构建多重PCR反应体系,对其反应体系进行优化,验证了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表明,该6重PCR检测方法对奶牛乳房炎的其他病原菌没有特异性扩增,对牛支原体、致病性大肠杆菌、停乳链球菌、绿脓杆菌、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检出终浓度分别为1.1×10^(5)、1.41×10^(6)、1.6×10^(3)、3×10^(5)、3.8×10^(4)和7.3×10^(3)拷贝/μL。对采集的宁夏地区98份临床乳房炎病例乳样的检测结果显示:牛支原体、致病性大肠杆菌、停乳链球菌、绿脓杆菌、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0.2%(10/98)、14.2%(14/98)、14.2%(14/98)、12.2%(12/98)、18.3%(18/98)、18.3%(18/98)。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可用于奶牛乳房炎6种主要致病菌的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 王超; 马雪娜; 冯博; 郭春兰; 李莹; 侯文秀; 邹冰雪; 黄珊珊; 化金阁; 郭梅; 杨楠; 庞震
    • 摘要: 玉米杂交种纯度的优劣直接决定其产量,常规检测方法采用若干单引物进行若干次电泳检测,鉴定周期长,效率低,不能及时反映杂交种纯度,难以及时指导大田生产。为了提高玉米种子纯度检测的准确性,建立稳定高效的多重PCR检测技术,本研究以‘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德美亚3号’及其父母本为试验材料,通过比较不同DNA提取方法,确定了适宜多重PCR检测的SDS法;同时针对‘德美亚’不同系列,从国标玉米核心40对引物中筛选多态性并适合组建多重PCR的引物,试验最终为‘德美亚1号’组建了两重PCR,‘德美亚2号’和‘德美亚3号’组建了3重PCR,并尝试了自交系4重和5重引物组合,采用适宜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方法,都获得了很好的扩增效果,试验所采用的扩增体系和扩增程序适宜2~5重PCR反应,并能有效应用于玉米杂交种的种子纯度鉴定。为今后‘德美亚’系列玉米品种鉴定提供了便利,也为其它玉米品种鉴定提供了思路。
    • 刘吉平
    • 摘要: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刘吉平教授带领的团队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与传统植物病原微生物研究方法,开展桑树真菌性病害褐斑病和轮纹病的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病原菌的检测技术研究。在确定桑树褐斑病的病原菌为桑新褐斑壳丰孢(Neophloeospora maculans,N.maculans)、桑树轮纹病的病原菌为桑膝节霉(Gonatophragmium triuniae,G.triuniae)的基础上,为快速且准确地检测这2种病害的病原菌,研究团队设计了灵敏度分别高达100 fg/μL和1 pg/μL的多重PCR特异性引物,用于对病原菌侵染早期桑树叶片的诊断,以及对桑园土壤和残留落叶中的病原菌检测。以上研究开发成果已经公开发表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 栾庆东; 曹旭; 尹燕博; 王建琳
    • 摘要: 为有效确定引起鸡痛风的病原,本试验建立了同时检测鸡星状病毒(CAstV)、禽肾炎病毒(ANV)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的多重PCR方法。针对IBV的N基因、CAstV和ANV的ORF-1b基因分别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退火温度等反应条件建立了多重PCR检测方法,并评估了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后对临床痛风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多重PCR方法对3种病毒扩增产物的大小分别为1 600 bp(IBV)、794 bp(ANV)和350 bp(CAstV);该多重PCR检测禽马立克氏病毒、血清4型禽腺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和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均为阴性;病毒最低检测限IBV为1.96×10^(2) copies/μL,ANV为2.10×10^(2) copies/μL,CAstV为1.33×10^(5)copies/μL;多重PCR对临床病料的检测结果与单项PCR的检测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可靠性,为临床鸡痛风的诊断提供了准确、有效的技术手段。
    • 刘冬霞; 张淑霞; 徐海玲; 许信刚; 张琪
    • 摘要: 为了建立同时检测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4种致病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根据参考菌株合成了4种细菌的特异性引物,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并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多重PCR试验特异性地检测了这4种病原菌;敏感性试验显示,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基因组DNA的最低检测量依次为17.11、19.16、109.6、20.89 pg/μL;临床样品检测显示,该方法对送检的35份临床奶样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51.4%,比细菌分离检出率高。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乳房炎病原检测和临床治疗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