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听力障碍

听力障碍

听力障碍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2385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常用外国语、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37篇、会议论文84篇、专利文献19111篇;相关期刊1155种,包括中国残疾人、现代特殊教育、考试周刊等; 相关会议52种,包括第十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第十四届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大会等;听力障碍的相关文献由384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华、沈晓明、孙喜斌等。

听力障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37 占比:10.44%

会议论文>

论文:84 占比:0.39%

专利文献>

论文:19111 占比:89.17%

总计:21432篇

听力障碍—发文趋势图

听力障碍

-研究学者

  • 张华
  • 沈晓明
  • 孙喜斌
  • 李蕴
  • 王丽燕
  • 吴皓
  • 王树峰
  • 许政敏
  • 俞敏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傲宇; 鲍芳
    • 摘要: 该研究选择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初二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情感过滤假说、语言学习策略以及图式理论为基础,从初二学生英语听力障碍产生原因着手,采用调查法与访谈法,调查初二学生英语听力现状,旨在找出初二学生产生听力障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初二学生存在听力知识储备不足、听力情绪障碍以及听力策略运用不当等问题。
    • 苍旸天; 陈图农
    • 摘要: 目的了解听障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方法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hild behavior cheik list,CBCL)对江苏省不同地区267名4~16岁听障儿童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听障儿童行为问题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267名听障儿童中,行为问题总检出率为27.34%,其中男生30.87%,女生22.88%。不同性别听障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6~11岁组不同性别听障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听障儿童行为问题总检出率较高,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主要照顾者和学习能力影响较大。改善听障儿童行为问题,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足够重视,以便提供更适合儿童成长的环境。
    • 陈炜; 张莉; 饶睿; 赵韵韵; 周林路
    • 摘要: 目的探讨145例学龄前言语语言障碍儿童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9年12月因言语语言障碍就诊的145例学龄前儿童的临床资料,包括Gesell发育评估量表、S-S语言发育迟缓检测量表、韦氏幼儿智力量表、听力学检查等结果,分析言语语言障碍患儿的病因及临床特点。结果145例学龄前言语语言障碍儿童中诊断为特发性语言发育迟缓68例(46.90%),听力障碍25例(17.24%),智力障碍13例(8.97%),口腔功能障碍11例(7.59%),注意缺陷多动障碍11例(7.59%),脑瘫9例(6.21%),孤独症4例(2.75%),口吃4例(2.75%)。145例患儿中,言语能区的发音商(development quotient,DQ)为边缘状态19例(13.10%),轻度发育迟缓39例(26.90%),中度发育迟缓42例(28.96%),重度发育迟缓34例(23.45%),极重度发育迟缓11例(7.59%)。除去25例听力障碍患儿,其余120例患儿S-S法评估中迟缓程度低于实际年龄≥3个阶段25例(20.83%),低于实际年龄≥2个阶段40例(33.33%),低于实际年龄≥1个阶段55例(45.84%);不同病因患儿的语言发育迟缓程度不同,特发性语言发育迟缓、口腔功能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口吃患儿语言发育迟缓程度较轻,而听力障碍、脑瘫、智力障碍和孤独症患儿语言发育迟缓程度较重。发现言语语言障碍的年龄不同,听力障碍患儿发现得最早(24.00±2.50月),其次依次是智力障碍(31.51±3.40月)、脑瘫(31.89±3.52月)、孤独症(31.62±3.28月)、口腔功能障碍(32.61±2.62月)、特发性语言发育迟缓(36.44±6.36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54.71±2.58月),口吃发现得最晚(56.09±4.89月)。听力障碍患儿的听力损失程度越重,其言语语言发育迟缓程度越重。结论本组学龄前言语语言障碍儿童的病因复杂多样,其中特发性语言发育迟缓占比最大,不同病因患儿的语言发育迟缓程度和发现患病的年龄有差异;其中听力障碍、智力障碍患儿程度轻重、发现年龄较早。
    • 高照勤; 韩治国; 安秀蓉; 米日喀米力·玉苏甫; 柴广丽; 阿布利克木·依明
    • 摘要: 目的探讨奥尔夫音乐干预联合绘本阅读对听障幼儿听觉、言语能力及情绪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听障患儿76例,最终纳入研究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绘本阅读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奥尔夫音乐干预,两组均干预6个月后评估听觉能力、语言能力、情绪行为及社会适应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然环境声响、韵母、声母、声调、数字、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短句等识别、选择性听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语言清晰度、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交往能力、语法能力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情绪状况、品行问题、多动/注意缺陷、同伴关系与困难总分低于对照组,亲社会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交往、作业、参加集体活动、自我管理、运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尔夫音乐干预可改善听障患儿的听觉言语能力,同时对改善情绪行为、社会适应力具有积极作用。
    • 王倩; 刘晶; 李楠; 李进; 陈艾婷; 洪梦迪; 冀飞
    • 摘要: 随着残疾性听力损失人数占比日益增长,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已成为改善听力常用的干预手段。双耳双模式是目前较为流行且较优的聆听模式,即一侧佩戴人工耳蜗另一侧配戴助听器。本文从双耳聆听优势、双模式聆听的助听器验配公式优化-APDB验配公式、助听器与人工耳蜗无线通信技术、无线远程麦克风和双模听觉的联合技术等方面入手,介绍目前双耳双模式的前沿技术。新技术对双模式听觉及个性化调机起优化作用,通过软件编程对两种助听设备实现频率响应、响度增长和动态特性匹配,有效提高患者安静与噪声环境的言语识别率、空间定位能力、声调识别能力及音乐和情感感知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 宋晓焕
    • 摘要: 该教学研究持续17周,通过问卷调查、历时研究、访谈的研究方法,最终的SPSS数据分析表明:"交互式"听力过程模式对清除受试者听力障碍、提升听力策略运用能力均产生更积极影响,对提高学习者听力自主学习能力有较好的反拨作用。
    • 摘要: 由于老年性听力损失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因此预防和减缓听力障碍的发生尤为重要:1、合理膳食,多吃富含锌、铁元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绿叶蔬菜、木耳、豆类、虾、蘑菇、海带等,切忌高糖、高盐、高胆固醇饮食;、戒除烟酒,吸烟会导致内耳供血不足,酒精会损伤听神经,均会导致听力下降。
    • 王茗茗; 单立影; 徐景利
    • 摘要: 目的探讨神经性耳鸣患者临床治疗中在使用常规西药基础上实施针灸疗法在患者听力障碍程度改善、甲襞微循环指标改善及负面情绪改善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旨在为该病总体疗效提高提供更多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76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患者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口服银杏叶片1片/次,1次/d,持续服药2周。观察组(38例)患者加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取患侧耳门、听会、听宫、完骨及翳风几处穴位,使用华佗牌1.5寸针行针刺,针刺1次/隔10 min,留针时间0.5 h/次,持续2周。观察患者听力障碍、甲襞微循环指标、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纯音听阈值更低,THI评分分别为(25.52±10.10)d B、(20.39±6.6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0.26±10.08)d B、(26.65±7.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8、3.932,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管襻、襻周、流态积分及总积分分别为(0.70±0.03)分、(0.80±0.10)分、(1.30±0.10)分、(1.53±0.1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0.06)分、(1.38±0.13)分、(1.98±0.15)分、(3.55±1.2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595、21.799、23.252、9.979,均P<0.05);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分别为(30.10±3.22)分、(30.06±4.1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35.62±3.48)分、(38.02±4.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177、8.432,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36/38),高于对照组的76.32%(2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8,P<0.05)。结论神经性耳鸣患者临床治疗中,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再加行中医针灸,可有效提高患者听力障碍、甲襞微循环改善效果,获得更理想临床治疗总有效性,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 曲春燕; 王锋; 马登科; 赵敏; 王晓力; 孙毅; 梁凤和
    • 摘要: 1病例资料患者男,7岁,以自幼听力障碍伴头发及指(趾)甲发育异常就诊并进行基因检测,临床诊断Clouston综合征。出生未做听力筛查,2岁半时因不会说话发现听力障碍,当地诊断为双侧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并验配助听器。5岁时进行右耳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开始语言康复。图1是术前5岁时裸耳听力和术后7岁时助听听阈(右耳人工耳蜗,左耳助听器)。
    • 程颖
    • 摘要: 在普通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很多科学而有成效的方法,但在弱势群体教学中,特别是有听力障碍的学生,由于听力的障碍,接收语言的渠道减少,语言发展滞后,而语言又是思维的工具,他们的语言能力又相对低下,所以听障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缓慢,与同龄的普通儿童相比,他们的思维水平明显偏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